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还以名士身去(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还以名士身去(散文)


作者:施立松 秀才,1056.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8发表时间:2015-12-12 11:41:20

【流年】还以名士身去(散文) 1940年春,日军占领下的“孤岛”上海,空气中的硝烟让街头巷尾行色匆匆的脚步声,显得慌乱不安,如履薄冰,深恐下一秒会突来一声枪响粉碎一个薄脆的生命。而春天却依然款款而来,柳绦垂绿,海棠挂红,涌动的春潮无声地对抗着弥漫经年的硝烟,带给人们一丝微茫的希望。
   “传奇”人物陈蝶仙望着窗前新绿的梧桐,目光渐渐空朦。这只蝴蝶终于飞不动了。他等不到梦圆时分了,他生命的灯盏已油尽灯枯。弥留之际,他对女儿陈小翠说:“吾平生为名士,中途不幸溷堕工商界,遂为名人。今还吾干净,仍为名士去矣。”
   奇星殒落,风流云散。一个时代的星空为之黯淡。
   1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风雅。陈蝶仙出生于晚清杭州殷富儒医世家,少负才名,性嗜文艺,于书无所不览,他少年时的理想是“愿得沪滨一席地,安笔砚,展琴书,日对良友,以诗词小说相唱和”。
   谴责小说盛行的晚清文坛,陈蝶仙独树一帜,擅写才子佳人的悲情哀歌。16岁,他试作《桃花梦传奇》和《潇湘雨弹词》,赚足闺阁香泪。他酷爱《红楼梦》,效仿《红楼梦》写出的长篇小说《泪珠缘》,自题“一半凭虚一半真,九年前事兄伤神。旁人道似红楼梦,我本红楼梦中人”,如一阵桃花轻雨,席卷沪杭文坛。那年他才不过19岁。此后,他更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推出《鸳鸯血》、《娇樱记》、《丽绡记》、《黄金祟》、《不了缘》等一系列言情小说,一时洛阳纸贵。短短十数年,他写的言情小说超过百部,道尽人世痴男怨女种种情态,成为鸳鸯蝴蝶派的骨干中坚,人称“写情圣手”。郑逸梅写诗赞他:“千金难买才人笔,写尽闺帏倩女情。”
   民国肇造,西学东渐,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多以西装革履、文明手杖为时尚。当时,陈蝶仙是知名小说家、报人,他戴金丝边近视眼镜,却穿熟罗长衫,配一字襟马甲,手持洒金画牡丹的团扇。这身装束使身材颀长的他更显儒雅清逸的旧文人风范。
   早在戊戌变法前,陈蝶仙就在杭州创办《大观报》,提倡维新学识;28岁时他创立并主编文艺杂志《著作林》,遍收当世著作;又先后主编《游戏杂志》和《女子世界》。他想把《女子世界》办成一份“不独供才子佳人绣口锦心之谈助”的杂志,跳出消闲娱乐的圈子,灌输文明,发育道德,将中国女性培养成“优美高尚”的女子。《女子世界》改版后,“声华藉甚,闺阁贻书称女弟子者数百人”。1916年11月,他担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又大胆创新,开辟“常识”专栏,介绍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大受读者欢迎。
   陈蝶仙是南社中有名的填词大家,他办班授徒传曲,牙板所及,即风靡流传;他考正白香词谱,编有《栩园丛稿》;他对音乐、艺术、医学均有涉猎,以诗词的形式开的中药方,几成一绝;他还曾与刘半农、程小青、严独鹤等一起,译出了《福尔摩斯侦探全集》十二册。
   陈蝶仙与清末民初的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奠定了他们的人格基石,兼济天下、拯救苍生成了他们的人生志向。但20世纪初的中国,各种救国主张都无法病起沉疴,“我辈纵然投笔起,而今无处请长缨”。生于末世,怀才而不为所用,徒有抱负,陈蝶仙的失落,从他诸多的名号可见一斑,如“惜红生”、“陈栩”、“天虚我生”。他在一篇自传中解释这些字号的由来:“栩为似木雩之木,其材虽大而不为栋梁”,“庄周自以为醒,而仍在梦中说梦,不求永为蝴蝶,恍然无界似神仙,故号蝶仙”;又“李白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实则虚生,故别号天虚我生”。
   “游戏文章新著作,劳形案牍小春秋”,从这些名号中,便可见他报国无门,满腹豪情只能暗自消磨的无奈与惆怅了。当然,这也是晚清知识分子一种普遍的情绪。
   2
   常说“文人无形”,或醉卧青楼,或闲散渔樵。但小节于外,大节属内,古往今来,无数看似无形的文人却在危难之际让人刮目相看。
   素来,人们总觉得文艺青年,难有理工细胞,擅长制造风花雪月的作家,对化学元素,科学实验,应该一窍不通或只略知一二才对,可陈蝶仙不仅精通文墨,还富于常识,对科学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曾把书房改成私人实验室研究日用品,还特地向外国人学习化学。民国初年,日本“金刚石”牌牙粉进入中国,成了千家万户日用必需品,垄断了市场。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限愤慨,掀起了全国性的抵制日货运动。陈蝶仙放下手中风头正健的言情小说创作,放弃报社工作,毅然投笔从商,筹办企业,研制牙粉。亲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介文弱书生,整天风花雪月,办企业,还搞科研,这不胡闹吗?一片反对声中,陈蝶仙淡定决然,他说:“文学所以养心,工业才足以救国。”这一年,他正好40岁。生日那天,他写下《四十初度感赋》:“自落形骸已册年,年来潦倒尚如前,半生事业惟诗卷,偌大家私剩砚田。”言外之意,对前半生颇多遗憾,他要把后半生的精力,投到济世救国的实业中。陈蝶仙开了现代文人下海的先河,但他不仅仅为了钱财,他要实业救国。
   退出文坛后。1918年5月,陈蝶仙在上海城西门内静修路三乐里成立家庭工业社,研制牙粉,并动员妻子、儿女一起动手协助。他亲自跑到镇海、岱山一带,从乌龟壳、废弃苦卣中提炼出基本原料,又翻译日本的《薄荷工业》一书,开设薄荷厂,解决了牙粉原料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牙粉终于研制成功,价格比日本产的便宜一半。他亲自设计商标,上印“天虚我生发明”,因他雅号蝴蝶,故在纸袋的一面印一只翩翩欲飞的大蝴蝶作为商标,上海方言“蝴蝶”与“无敌”谐音,便称作“无敌牌擦面牙粉”;包装图样中间是只网球拍,因网球与日本的国旗形状相似,代表日货,以拍击球,就是用国货抵制日货,将日货赶尽杀绝;正下方是“中华国产”字样。这四个大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颇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无敌牌”牙粉价廉质高,一上市,日本金刚牌牙粉就溃不成军,穷途末路。“蝴蝶”咬碎了“金刚石”,成为近代中国史上国货战胜舶来品的著名掌故,大长国人志气。陈蝶仙更是从此舍弃鸳鸯蝴蝶派巨擘之名,而坚定了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积累了“第一桶金”后,陈蝶仙进一步对家庭化妆品进行研究试制,他在上海建厂扩大牙粉生产,兼产化妆品西泠霜、蝶霜,销往全国各地。
   陈蝶仙还研究桑、麻、竹、草,做改良造纸的实验,创办“利用造纸厂”,以抵制外货白报纸;又建驱蚊香厂,与日本产品竞争,还办起了汽水厂、玻璃厂等。从家庭工业社到开办各种工厂,陈蝶仙的科研和经济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弃文从商,并收获累累硕果,这在民国文人群体中极为罕见。但他的好朋友王钝根却无不惋惜:“人人都私下艳羡他能不以穷小说家终老,我独以为他得改业为富商,实在是小说界的大不幸。”
   1929年6月6日,杭州召开首届西湖博览会。“熏风吹暖水云乡,货殖尽登场,南金东箭西湖宝,齐点缀锦绣钱塘……”这第一届西博会的会歌,把西湖柔美的湖光山色,唱出别样的韵致。这一年的西湖,分外热闹。博览会设在里西湖最美地段。沿湖各地,到处是舞台,京剧、歌舞、音乐、电影、杂技、新式游艺,精彩纷呈,热闹非凡。梅兰芳深夜专车赶到,演出《贵妃醉酒》,一曲唱罢,东方既白。83岁高龄的发明家爱迪生,从美国专程来杭,在博览会上作《天生万物皆有用》的演讲。而种种热闹中,“无敌牌”花露水出尽风头。陈蝶仙在孤山设一喷泉,喷泉里源源不断喷出来的是“无敌牌”花露水,阵阵香气直逼断桥!一时间,喷泉被男女老少围得水泄不通。到底是文人,陈蝶仙打广告也别出心裁。
   西博会结束后,陈蝶仙发现来杭游客不减,遂萌生开家饭店念头。1930年春天,西湖边桃红柳绿,北山路西泠桥边,崭新的“蝶来”饭店落成了。开张那天,楼前张灯结彩,鞭炮连天,人影幢幢。当红影星胡蝶和徐来也前来助兴剪彩,款式新颖的旗袍更衬得两个身影袅袅娜娜,让开张仪式引来许多人引颈围观。
   西湖北山路原已有三家高档饭店:葛岭、新新、西泠。“葛岭”早就息业了,“新新”客源多为商界大腕,“西泠”接待的尽是洋人。陈蝶仙的“蝶来”主要客源为军政要员和文人墨客。前三家虽也洋房洋灯洋餐具,但与老百姓是隔离的。直到“蝶来”开张,文人的参与,欧风美雨才真正吹拂滋润杭城。
   3
   中国近代企业家中,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不乏其人,但能将丰厚的古典文化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陈蝶仙可以说是第一人。他提出“经理就是天经地义的经,物理人情的理”。他以古训为依据,要求经理做到“九径”。“九径”的概念源于《大学》。陈蝶仙将古人的修身养性、治国理民的准则用于经理的实际事务管理中,这九条准则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和怀诸侯。
   他还出过一部《大学新讲》,主张用儒家训条管理企业。他心薄商人,耻言功利,做实业不完全以赢利为目的。他不喜欢机器,坚持以人力为主,并不是他对现代科学技术有成见,而是因为“用机器节省人工,是叫公司多赚钱,股东有利时,我是第一个,我为什么不干,因为中国还没到工业极度发达,找不到人工的时候。节省人工,即是使工人失业。我们既然是为社会服务而创办工业,那应该工人第一。况且,家庭工业社的工人,比股东还重要,股东是为利而出钱,工人是为生活而出力,股东少分点利益,不会饿死。工厂减少一个工人,便是国家多一个失业的人。试问国家重要呢?股东重要呢?”他以这种独特方式,去实践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
   上世纪三十年代,陈蝶仙在实业界获得极高声望,成为工商闻人,他发起成立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减少或杜绝洋货的倾销,他说“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反对单纯以降低价格来推销产品,他对当时国内日益蔓延的消费欧化现象,颇为痛恨,“现在社会方针,一味铲除旧习,斥为迷信,非用全力打倒不可,殊不知换汤不换药,不迷信于旧习,而迷信于欧化。”“一·二八”淞沪战争后,陈蝶仙经营的家庭工业社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面对打击,他并不气馁,带着儿子陈小蝶到大后方云南、四川继续办厂。
   陈蝶仙成为闻名全国的民族工业家,凭的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他认为“天下断无一本万利的事,以小资本而期大利的,他的资本必丧失,如赌博博彩等,从事工商业也是个道理。”他每天黎明即起,更深未息。家人劝他,年龄大了要多多休息,他则说“生无所息,工作乃人之天职,怠惰即是罪恶”。“这只年事已高的老蝴蝶,没有一天停下他的美丽翅膀,他一直在采蜜,在为美延续着和平的弧线”。晚年,陈蝶仙仍醉心化学,有多项发明,创立工厂六处,依赖他生活的工人近万人。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人为报“蝴蝶咬碎金刚石”之宿仇,狂炸陈蝶仙在各地的厂房库房,终使蝴蝶失翅,实业衰败。
   4
   陈蝶仙在商海驰骋半生,如鱼得水,但他儒雅温厚,做名士始终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对子女的期许。他教育儿女:“儿当知之,名士与名人有别。名士者,明心见性,以诗书自娱,苟得其道,老死岩壑而无悔。偶传令名,非其素志。古之人,如渊明是也。名人则不然,延誉公卿,驰心世路,今之人如某某是也。吾愿儿等为名士,勿为名人可也。”他对子女的教育持“自由发展,尽其所长”的观念,在道德和人格方面,他对儿女的影响尤为深远。他有二子一女,小蝶,次蝶,小翠,其中小蝶、小翠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负有盛名。原人民日报总编范静宜追忆儿时,说:“我去的最多的是金神父路(现瑞金二路)金谷村的陈小蝶、陈小翠两位兄妹诗人画家的家。他们二位都够得上是旷世奇才,在他们家里,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雅韵浮动,逸兴遄飞,置身其间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陈蝶仙是少有的开明父亲。长子陈小蝶生而奇慧,10岁即能倚声和唱昆曲,14岁入上海法政大学读法律,但繁琐的法律条文让他头痛生厌,失去继续读书的兴趣,他告诉父亲说:“此非我所耐也。”便退学而去。后转入上海著名的圣约翰大学,他见同学都不讲国语而以说英语为荣,又拂袖离开。陈蝶仙对儿子的“反叛”行径,不仅“放任”,还大加赞赏。在当时,像陈家这样的家庭对新式教育如此反感实属“另类”。父亲的耳濡目染,让陈小蝶决定以写作为业。后来,他不仅赓续父亲文学创作上的未竟事业,还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父子二人曾合作创作了十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柳暗花明》被明星公司拍成电影,传播极广。他独自撰写的《塔语斜阳》、《香草美人》等小说,沿袭父亲写作风格的同时,也做了成功的创新。父子俩被人誉为“中国的大小仲马”。
   陈蝶仙对女儿陈小翠的教育,也特别用心。女儿4岁时,陈蝶仙便教她背诵《诗品》,13岁时,他就帮女儿出版诗集《银筝集》;女儿17岁了,平常人家的女儿都谈婚论嫁,陈蝶仙却安排她师从画家杨士猷、冯超然学绘画。成人后,小翠才华卓异,人品清高,擅长工笔仕女与花卉,风格隽雅清丽,书法俊拔挺秀,在民国女性诗坛文苑,独树一帜。大儒钱振鍠向不轻易许人,却说“得见小翠,实不枉阅人一世”。
   因自己情感上的磨折,陈蝶仙反对婚姻专制,在婚恋问题上不仅要达到情与礼的统一,还要达成两代人的共识,而非家庭专制。他认为自由婚姻必备三项条件:一、媒妁之言;二、父母之命;三、结婚者双方同意。儿子小蝶爱上当年海上花国名伎郑十云,他支持儿子赎身娶妇。女儿小翠与浙江督军汤寿潜的长孙离婚,他也不加干涉。
   5
   民国初年,很多人都视办实业为做官的捷径,陈蝶仙却懔懔以此为戒。他一心扑在实业上,只想在成功后做个隐者。陈蝶仙平生最崇拜的人是陶渊明,一直向往归隐桃源,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早想造成一个桃源仙境,等太平之后,从蝶庄空地入手,左右都有十几亩地可买,最好实行孟老夫子的五亩之宅,再种些番薯备荒,我有五十九亩地在玉皇山莲花峰下(原拟植树造纸),只要我高兴,我也做个灌园叟!”
   在风景秀丽的杭州北山西湖桃源岭,陈蝶仙为自己营建了一座生圹。那是一块风景极好的地方,站在地上一看,整个西湖在目,宝俶塔像一支锋秀的文笔,耸立在左山的尖端。可惜的是,右手的雷峰塔倒了。陈蝶仙免去了墓志铭等一概俗物,亲手在墓道上栽种了83棵松树和100多株梅花。有人对他说,这块地葬不得,在风水经上叫做绝地,得不着子孙的祭扫。陈蝶仙笑道:“这有什么要紧呢,只要风景好,我活着有一个登眺的地方,死便埋我,子孙祭扫何必远虑。”还因此做了一副墓联:未必春秋两祭扫,何妨胜日一登临。在上海病重期间,他反复叮嘱儿女:“胜利之后,葬我于桃源岭。”
   “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英雄”。民国是个制造名士的朝代,名士之气蔚然成风,且成为一道特殊而绵长的文化风景线。真名士自风流。临终时,陈蝶仙留下遗言:“我以名士身来,还以名士身去。”又说:“平生只有两愿未了:一是《天虚我生全集》尚未刊行;二是必归葬我于桃源岭。”

共 59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一个时代都有他鲜明的时代特点。民国,最鲜明的烙印无异于爱国!文章以倒叙形式开篇,介绍了一位文人出身的救国实业家——陈蝶仙。文章首先介绍到了陈蝶仙作为文人身份在文学方面的骄人成绩,前期创作的《桃花梦传奇》、《潇湘雨弹词》、泪珠缘》、《鸳鸯血》、《娇莺计》等一批才子佳人类的言情小说,被人称赞“千金难买才人笔,写尽闺帷倩女情”;以及之后为传播新思想所创办的《大观报》、《游戏杂志》和《女子世界》……他少时的理想便是以“小说诗词为伴”!及至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侵入的逐渐加深,陈蝶仙毅然决定“投笔从商,实业救国”,以四十岁的年纪开始,发明了“无敌拍擦面牙粉”,以取代日本在中国高价垄断的“金刚石牌牙粉”,陆续创建了利用造纸厂、驱蚊香厂、汽水厂、玻璃厂等,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壮举。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他拒绝使用机器做工,只为能够给更多的普通国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陈蝶仙亦是开明民主,对于儿子“弃学”和女儿的“离婚”,在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都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名仕身来名仕去”,陈蝶仙的一生,真正诠释了“是真名仕者自风流”!遍览全文,这篇文章脉络清晰,用词准确。旁证博引,以及引用史实方面,更是鲜明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美文佳作,欣赏共荐!【编辑:上官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5-12-12 11:45:27
  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也许正是陈蝶仙的“弃币从商”,才为他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企业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