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画家张学新(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画家张学新(杂文随笔)


作者:雪落黄河边 进士,678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4发表时间:2015-12-12 21:38:03

【一】
   和画家张学新大哥相识也是纯属偶然,有一年我在城里的书画装裱店打工,看到他经常去装裱自己的墨竹画作,从而结识了他。当知道他的一些经历之后,处于赞佩和敬仰的心情,也因此为他写过一篇文章《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发表在江山。张大哥为人质朴正直,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在位时曾多次向国家反映农民税改问题,后来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被采纳。而受益的却是我们的农民。
   如今,他隐退城市,只为专攻墨竹与字画为兴趣爱好。他的墨竹风采独特,高洁俊挺,不卑不屈,不妩不媚。就如他的人品一样,真诚,踏实,正直果敢。经过多年 的努力,他的墨竹画作已经走向更高深的阶段,被很多名家们所欣赏。张学森大哥为官时就清正廉明,所以,他的画作与诗词也能彰显他的两袖清风之人品。
   不久前,他的名气与画作都被省市电视台做为新闻节目和专题报道播出,尤其是在电视乡村栏目里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和深一步的报道。引起来省市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书画界的轰动。对于他的高风亮节与精美画作,我的笔墨是无法形容的,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在关心国家大事,紧紧跟在时代的前端,一边精心作画,一边修行人生!
   下面是张学森大哥发给我的邮件,为了更好地说明和宣传张学森大哥的人品与作品,我就只好在这里如实粘贴下来这也是张学新画家对江山文学网的信任,希望能以此提高画作的认知。本来我想让张大哥自己登录江山文学网,可是,他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于是就拜托我做为宣传,但是,我先声明,本人没有抄袭别人文字的习惯,在此把邮件发出来没有其他不纯目的,希望大家能够走进这个知名的画家论坛或者网站,学习探讨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二】 张学新的长篇《忧患人生》节选
   1987年的元月10号,书记、乡长带领我们进入该村。我不能理解收个提留为什么要搞这么大的阵势:除那两辆卡车和全体脱产干部外,又加入了近300人的全乡村干部和党员,加上看热闹的群众大约500人涌向该村,实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村里鸡飞狗咬,不明内情的人以为这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在一个小西屋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妈妈翻遍了她的箱柜包裹,就是凑不够提留款,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对她说:“奶奶,我有。”我认识这个小姑娘,曾在前柳集市上背着个大袋子卖过糖酥棍,小姑娘搬着板凳上床,从梁头上取下一个阴红色的竹筒,小姑娘把竹筒往老太太前面的小桌子上一倾,哗啦啦数百个铅币,白花花的一片倒在桌子上。这是小姑娘一分、一分的卖糖酥棍的钱。我在老太太的一侧站着,从老太太的白发想到我的母亲,眼里忽然涌满了泪水,转过脸去,走到院子里一个背人的地方。我大学毕业抱着为农民说话、办事的夙愿从政,吃着党和人民的俸禄,就干这么?逼迫老幼,竭其所有!他们是我们挂在嘴上的父母,孰能忍心,天底下还有不能忍心的事吗?听他们说:小姑娘的铅币没能凑够老太太的提留款,又灌了她家的半袋玉米。
   这种现象还能继续下去吗,我怎样再去做这样的事?不行!提留方式非改变不可!我的心无法平静,我无法沉默。“中共中央、国务院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下发一年多了,没有更新内容的文件规定出台;建议提了一年了,没再收到什么信息。看来中央、国务院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原则”还只是一个思路、一个提法,具体怎么搞,上头并不明朗,没有清晰的东西,怎样用法定的办法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还没提上议事日程。要促其中央下大决心改革,就需要把当前提留中的问题向中央和盘托出,使中央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看到用增加农业税的办法替代提留方案的可行性。考虑到反映问题的严重性,我的心里象打鼓,很踌躇,它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农业生产责任制、对农村改革的认识,一是对当地工作的认识。那一个都不容触犯。我国的政治形势虽已有很大改观,但1957年的反右、十年“文革”犹在眼前,前车之鉴远有彭德怀、张志新,近有我父亲,林林总总的人和事,想起来叫人不寒而栗。我的目的很明确,促进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改革的成果;为全国的、也为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农民说话,也是为乡镇干部解难,为乡镇的工作,为乡镇干部的形象。但你反映的是问题,是阴暗面,触犯到那一级,一旦追究,有谁给你开脱?我已有自己的家庭,有妻子、有了孩子,上有父母,我没能叫他们享福,能带给他们恐慌和不安吗?我在两难中选择。我也在想,我不反映不说这个话,会不会有其他人、其他单位和部门来反映来说这个话?我找过县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同学,他们不认同,当然也不作反映。在严重的农民负担问题面前,农民考虑的是抵制,上层机关人员体会不深,提留难,谁难?乡镇干部难!只有乡镇干部体会最深,迫切想办法解决。一般的乡镇干部,只会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想办法,从政策、法规上想的不多。乡镇干部中的大学生还很少,从政策、从法规上想着解决能想出办法来的必须是在农村吃过苦、对农民有感情、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中央有感情、对农村改革有责任感在乡镇工作的大学生。说、反映,只能是我,这是历史的责任,我无从推卸。想到这些,我心潮起伏,寝食难安,历史上、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我脑子里旋转,或许是历史英雄名人的感召,或许是这个那个悲剧命运、痛苦生活的激励,或许是出于感恩,或许是出于义愤,我最终作了义无反顾的决定。海瑞、彭德怀是大人物,他们为民请命酿成了个人悲剧,但他们也名垂千古;我们村盲人书中的侯二愚、《红旗谱》中为护卫载有当地48村农民耕地赋税的大钟而献身的朱老巩、本地区冠县靠乞讨办义学的义丐武训,他们是平民百姓,正史上找不到他们,但他们同样是老百姓眼里的英雄,他们的义举同样是刻在老百姓心中的千秋碑。我做不了海瑞、彭德怀,我就象侯二愚、朱老巩、武训那样为老百姓作出自己的牺牲吧!
   4月20号,写成“提留方式非改变不可”的文章,以读者来信的形式邮给了《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并附信请杂志社向中央领导转达。文章例举了我亲身经历的大量事例,说明提留问题的严重性,说明它对干群关系、党政形象、农村稳定造成的危害。考虑到提留费改税的难度和复杂原因,我退一步提出了“制定一个农民收入与提留比例的法定依据”的新建议。我考虑到上头可能要来调查核实,我反映问题的事就要公开,也兴许有人说我诬蔑大好形势。我做了应对这种情形的打算:我把所举事例的原始记录和发出的底稿钉在一起,藏好,准备对证。为避免株连到家里的人,我对我对象说:“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事,你不知道,与你无关 。”
   不要问怎样立足
   不要问向何处走
   纵然脚下瓦砾片片
   纵然前途荆棘密布
   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啊
   不用回头
   好人必有好报,
   不必另择道路
   让那嫣红的鲜血浸染脚下的热土
   让那美丽的鲜花开在身后
   【三】张学新墨竹风格
   张学新,男,195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山东省阳谷县人,2012年在乡镇退休,职务为正科级调研员。
   1985—1993年四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农民负担费改稅,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后,《农民日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聊城广播电台》等先后对其作大篇幅报道,是主流媒体关注的国家唯一农村税费改革建议人。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张学新为农村税费改革观察员。有诗歌、话剧、散文在国家刊物发表,电视、话剧小品其一于1991年由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拍摄播放,其一获华东六省一市大赛一等奖。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忧患人生》。
   2006年后,渐次移情国画,寄意梅、兰、竹、菊,主攻墨竹。学夏昶、郑板桥画法。“追国画古意,彰名士风骨;力求悬庙堂不卑、置寒屋不亢、雅俗共赏为其作画的出发点和归宿。”墨竹竿细挺硬朗、枝叶灵动,画面有高远、峻毅之壮美,风格独具。画作多有自题诗,赞颂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和岁寒不凋的品格,为行内人士推崇。
   群众利益无小事,官大官小皆可为,习近平对郑板桥诗句的引用正是为了传达他的这两层意思。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市座谈时曾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这是他对郑燮思想境界的崇尚,也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任与希冀。那么,作为当代先进政党的党员干部们,又该怎样达到并超越古人的境界呢?其实,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优良传统早就已经超越了这一境界,比如坚持走群众路线。从这一角度理解,民间疾苦声就是民众的愿望与心声;而党员领导干部则要倾听、理解群众的愿望与心声,以做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只有如此,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顺应民意、执政为民。这也应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愿吧。
   步和郑板桥墨竹题诗四首 (张学新)
   之一
   碾转卧听风竹劲,疑是百姓疾苦声。
   食国俸禄民翘首,天地不容我不公。
   之二
   执信吃亏便是福,多少无奈化糊涂。
   不学形色随候变,挺直脊梁是傲骨。
   之三
   不苟世俗留怪名,赈灾济荒留政声。
   咬定青山民作主,任尔东西南北风。
   之四
   历数善政十一年,囊橐萧萧两袖寒。
   初衷坚守操旧业,传世钓竿作标杆。
   附:有关郑板桥诗句。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名言“吃亏是福”,是在山东任上的官衙内题写的,堪称是“难得糊涂”的姐妹篇。他说“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被。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既在是矣。”这其中也包含着深邃的辩证哲学思想。
   【四】 ——从结识书画家李长和开始的书画情缘
   作者张学新
   “可遇不可求”是说世间的许多事物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它的到来靠的是机遇、机缘、命运,在天,这种事物低层次指财富,高层次指缘分:友情与爱情。我最近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份友情——结识书画家李长和。
   以2006年为界,我的人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以《忧患人生》作结;后半生应该是书画人生,刚刚起步。前半生我有两个朋友,是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理解我、帮助我,走出最危机的厄运,成就了我建议农村税费改革的人生亮点。李长和是我书画人生的里程碑,将是我后半生结交的不可多得的朋友。
   李长和,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他的博客叫“李长和水墨”,我在网上认识了他。绘画我是半路出家,东家学一点,西家学一点。如何用水用墨、印章、章法等什么知识都不系统。一年前我和他曾经留言论过年龄,我比他大12 岁。人说搞书画要个人治印,亲戚给我印石、刻刀,我没有精力、地方去学篆刻,几年过去,印石刻刀如旧。2013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看到李长和的博客里写到他一天治印25方,于是给他留言我空置印石的无奈。
   我不天天鼓捣电脑,博客往往是半月十天的看一次,许是有缘,这次两天后我打开了博客,竟然看到了李长和这样的留言:他要来山东德州探亲(爱人的娘家是德州武城),到时候可以帮我治印,并给我留了电话。像他这样有名气的书画家能帮我治印太好了,可我怎么去德州啊,好几百里地呢?..... 几天后,他来到了德州,我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可以来阳谷,他竟很爽快的答应了,并约定了来阳谷的时间。事后我担心生路转车会耽误时间,发信息嘱他要及早动身,他回复早6点坐车。
   10月29号七点半多,我得知他已到聊城,我告诉他坐大公交车可以直接坐到我的家门口。9点后,我便在约定的公交车站牌外等他。9点半,李长和从公交车上下来了,他一米八多的个头,长圆脸,头戴一顶遮掩挺小的帽子,上身穿一件不那么柔软光滑的皮衣,这是一个穿戴不那么讲究的人。
   到家坐下还没喝水,他便叫我拿出我过去的印章、印石、刻刀,要帮我治印,我说先歇息一下,他说他经常外出,身体好,坐这几步汽车不累。
   李长和在阳谷逗留了29、30号两整天的时间,可利用时间两晌半,在这两晌半的时间里,他为我修整、新刻印章10余方、绘画10多幅,我真怕累着了他。这两天里,我陪他去了一趟狮子楼旅游区(他自己买的票),晚上到宾馆休息,其余时间都在我家里,为我治印、绘画,教我如何管理博客、整理照片,对我房间里悬挂的墨竹一一点评,对我的书法一笔一划的建议,他绘画时边画边说,把绘画、题款、钤印的经验丝毫不保留的展示给我。把他参加笔会、画展的情况告诉我,谈如何把作品推向社会。他说他不抽烟、不喝酒,我也不再让烟、劝酒,两天里我们没喝一滴酒。李长和是11月1号离开阳谷的,头晚说好他一早从宾馆打的去长途车站,不叫我送他,我早起洗漱时,接到了他已经登车的电话。我不是自诩,我们两天的交往昭示:什么是当今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同行是同路人、知己、不是冤家。他来那天,为了早到阳谷,五点钟就起床了。在他身上你可以体会:什么是守信,什么是一诺千金。

共 72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大量的篇幅,细腻的笔触,详细地叙述了和画家张学新的相识,通过和了解得知张大哥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他在位时曾多次向国家反映农民税改问题,后来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被采纳。而受益的却是我们的农民。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张学新为农村税费改革观察员。他为人质朴正直,博学多才,不但墨竹画特有风格,而且文学方面很有天赋。有多部诗歌、话剧、散文在国家刊物发表,电视、话剧小品其一于1991年由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拍摄播放。张学新不但是位好官,为农民着想,而且在文学和书画方面很有造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出色画家!值得敬仰和赞佩!文章真实,笔触细腻,厚积薄发!欣赏!荐读!问好黄河边妹!【 编辑 飘零 】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飘零        2015-12-12 21:45:59
  文章笔触细腻,真实!黄河边妹好!由于要上班,时间仓促,编辑得很不到位,见谅!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2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5-12-13 10:14:28
  雪落本文详细的給我们介绍了一位著名的画家张学新,这位画家的优秀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是卓越的他很了不起,雪落能结识到这样一位高人对她在成长和写作是很有帮助的,张学新是我们的楷模,他的品德和人生观生活态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时间还要好好细读。给妹妹点赞,期盼佳作连连。
3 楼        文友:有你幸福        2015-12-17 07:41:15
  雪姐,小语来学习了!
4 楼        文友:鹦鹉        2015-12-18 21:23:16
  拜读雪姐佳作,文中写出了对画家张学新的认识、交往和相识,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这样的画家是最受农民喜欢的!问好雪姐,祝福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