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哭嫁(散文)

精品 【指间】哭嫁(散文)


作者:桂月涵香 布衣,16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73发表时间:2015-12-14 13:17:35
摘要:我的心头哽得难受极了,虽然化妆的那个妹妹一再提醒我不能哭,一哭妆就花了,我还是流着泪直到母亲哭诉完毕。整个时间大约十几分钟,但我却像经历一次洗礼。母亲的眼泪像一条溪流,流过我的心田,使我在那时那地蓦然还懂得了作为一个家庭长女除了该有的孝顺,还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 母亲在男方那边派来的一位接亲的婶婶劝说下渐渐心情平复下来。她还不忘看一眼那对红蜡烛,发现一只蜡烛烧得快一些,她拿起剪刀轻轻的拨一拨,使它们变得一致。后来才知道,这蜡烛点得是有讲究的,要齐燃齐灭,象征夫妻一生和谐,白头偕老! 其实,我们也知道,女儿嫁了,母女情不减。可是,母亲的心就是空了!于是日日祈祷,让自己女儿生个男孩吧,好叫自己的女儿别再经历自己今天的失落,唉!


   每天上班,我总要穿过一条街,这条街上有许多家婚庆公司。每到农历的双日子,一大清早就看见一溜的花车在装饰,迎亲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每当此刻我总会想:现在的女方家里又是一番什么光景呢?
   十六年前的那个腊月初八,是我出嫁的日子!家里里里外外由母亲安排打理着,父亲那时正在病中,母亲是舍不得让他操劳的。我们这里以前是有些规矩的,比如待嫁的姑娘出嫁那天早上不起床,不洗漱,不梳妆。待到男方来时,要给足起床钱,梳妆钱,才慢慢的洗漱,穿衣。我想,我一个新时代女性,一定要告别这些旧风俗。于是前几日便叮嘱母亲,不可叫我不起床,更重要的是在我出门前不要哭,母亲含混的应允着。
   一切都在母亲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她忙里忙外,一直到客人坐定。宴席进行到中间时,化妆师开始给我化妆,母亲拿出一对大红的蜡烛小心地点在我的梳妆台上。红红的烛光映着母亲的眼红红的,我以为是我的错觉。然而,接下来,母亲端来一个小板凳,坐在我的身边,放声地恸哭着,泪水顺着她苍老而疲倦的脸肆意地流着。一边哭,母亲还一边叙说着,这里有我童年时的乖巧,少年时的刻苦,青年时的体贴,还有对我出嫁的不舍,最后她终于说到我们心中共同的痛楚,那就是父亲的病。(父亲在第二年底就去世了)她叙说着自己内心的担心,无助和害怕......我的姑姑、小姨等亲戚女眷都在那里抹眼泪。我的心头哽得难受极了,虽然化妆的那个妹妹一再提醒我不能哭,一哭妆就花了,我还是流着泪直到母亲哭诉完毕。整个时间大约十几分钟,但我却像经历一次洗礼。母亲的眼泪像一条溪流,流过我的心田,使我在那时那地蓦然还懂得了作为一个家庭长女除了该有的孝顺,还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
   母亲在男方那边派来的一位接亲的婶婶劝说下渐渐心情平复下来。她还不忘看一眼那对红蜡烛,发现一只蜡烛烧得快一些,她拿起剪刀轻轻的拨一拨,使它们变得一致。后来才知道,这蜡烛点得是有讲究的,要齐燃齐灭,象征夫妻一生和谐,白头偕老!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这当中我也经历了许多次他人的嫁娶,也担任了一些不同的角色。
   那一年,老公的侄子结婚。头天晚上,一家人商量第二天派谁去担任那个迎亲队伍中女性接亲的角色。这个角色大家都见过,那电视上面演古时接亲时,走在轿子旁边,头上插一朵大花,脸上抹着大红胭脂,走路一扭一扭的那个胖妇人就是。可在我们这里,这个角色可不好当。因为按我们这里风俗,到了女方家里女方任何亲戚本家都可以拿你开玩笑。可以揪你耳朵,往你身上任何地方抹红颜料,搜你身上任何值钱的物件,花样繁多,防不胜防,还不准反抗,所以一般人不愿担任这个工作。大家商量来商量去,相中了我。最后由我公公出面和我商量,说我属相好,属马,马到成功嘛。我身份合适,是婶婶,可以代表家长。再者我是个读书人,一般场面也能应付。总而言之是不能推辞!
   于是,第二天,在经过花样繁多的折腾之后,我躲进待嫁的新娘房间,连饭都没吃着。外面客人吃到中途时,新娘子的母亲进来了,端着一碗汤递给女儿,然后就坐在女儿身边哭了起来,也哭得很伤心,连带着新娘也哭了。面对此情此景,我一下闪现出我当年出嫁的场景。但一想到我此次的责任,于是走上前,拉着新娘子母亲的手,说了一些作为家长应该说的一些套话。虽然我知道我的语言是多么的苍白!
   现如今,我也有一个女儿。有一天她会长大,有一天她会离开我,外出求学;更有一天,她会突然带着一个陌生的男孩站在我面前,对我说:“妈妈,我要嫁了!”然后,我该怎么办呢?前不久有个同事大姐要嫁女儿。我和另外一个女同事一起去道贺。我们还没坐下,就见这个大姐眼圈已经红了!她说:“这小子我才见了几回,我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怎么就归他了?”和我一起去的女同事眼睛也红了,因为她也生了个女儿!
   网上有人调侃说养个女儿就像种了一盆稀世名花,小心翼翼,百般呵护,夏畏酷暑冬畏严寒,操碎了心,盼酸了眼,好不容易一朝花开,惊艳四座,却被一个自称小婿的人整盆端走了,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这让我想起很多年以前看过台湾著名散文家余光中写的一篇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余光中老先生我们再熟悉不过。只要念过几年书,就一定会知道他写诗《乡愁》。我原以为,像这样的大家,眼里只有家国之思,哪里来小儿女情长?然而,余光中先生有四个女儿,他所说的“假想敌”就是要”夺了”女儿的女婿们。女儿一天天长大,他会觉得“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先生明确地说“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可问题是“我的四个假想敌,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迂回曲折,嗫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因为“果子”常常自己愿意掉到过路的人的手里,你说叫“树”该怎么办?最终你只愿那个“假想敌”慢些出现吧!
   一个大男人尚且如此不舍,你说叫我们这些身为女孩的妈妈们以后会怎么办呢?于是在百般审视,百般挑剔,百般迂回后不舍地说:“好,我把我女儿交给你了!”末了,还要补上一句:“你要是让她受点委屈,老娘可不是吃素的!”于是含着泪,为出嫁的女儿准备着一样一样的嫁妆,恨不能把自己的眼睛也陪过去,好盯着自己的女婿,看看他可敢造次。于是,还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为的是不让女儿看见,心里难受。但是,心里却并不想女儿以后日日回娘家,女儿回娘家多,说明他们小两口在一起过得不甜蜜。
   记得《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有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赵太后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惠文王威后,赵孝成王之母。“燕后”是她的女儿,远嫁到燕国为后。在出嫁上轿时,她的母亲,也就是赵太后抱着她的脚哭泣,表示不舍,可是平时却祈祷,叫女儿不要回来。因为古时候,诸侯嫁女不是夫死无子或者亡国是不准回娘家的。这大约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哭嫁”记载,历史虽已久远,但赵太后对女儿的一番心意却是依旧让人感动!
   其实,我们也知道,女儿嫁了,母女情不减。可是,母亲的心就是空了!于是日日祈祷,让自己女儿生个男孩吧,好叫自己的女儿别再经历自己今天的失落,唉!
  

共 26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唉!读了此文,不由得悲上心头,脑海里翻滚着《我家有女初长成》。是了,作者是女性,所有的女性在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却是母亲最为不舍的时候。十月怀胎,20嫁女,几十年的艰辛拉扯,女儿最终还是离开了自己。刮骨放血的疼痛又不得言说,只有独自一人,躲在一处不为人见到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嫁》的主题反映出母亲的爱女情怀,作者从女性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会现象,由自身的体会,诉说着不舍与无奈,责任与担当。难得可贵的是,作者把哭嫁这一社会现象,放入社会文化学的视角下,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作者还能在哭嫁的话题下,变化着角色,待嫁的女儿、迎亲的“婶婶”、陪着待嫁的亲戚,多层次铺展了哭嫁的全过程,使得哭嫁这一社会现象整体展现出来。当然,为了使得哭嫁这一带有社会及地方文化色彩的社会学符号更具文化底蕴、文学魅力,作者并非只是展现,而是追朔其文学、历史底蕴,旁征博引了历史经典《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嫁女、台湾作家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中的余老先生嫁女的心态叙述,纵横交织,将哭嫁这一主题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哭嫁这一社会现象穿越时空,恰恰反映出了散文形散神聚、不收时空限制的特点。文末的那一声“唉”的叹息,包含着作者多少的无奈、感叹、祝福、祈祷情感元素呢!美文赏读,感谢作者给予我们的精神盛宴,倾情推荐,美文当如此也。【孔雀河】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17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孔雀河        2015-12-14 13:27:50
  欣赏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敬请作者见谅,期待更多精彩,欢迎驻留指间,指间因你而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桂月涵香        2015-12-14 15:22:05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美按。老师对拙作的拔高,让我很惭愧,并激励我继续努力!谢谢,祝安好!
2 楼        文友:孔雀河        2015-12-14 13:42:41
  编按中有两处错别字:悲伤(上)心头,不收(受)时空限制;一处病句:为了使得哭嫁这一带有社会及地方文化色彩的社会学符号(更具文化底蕴、文学魅力)。敬请总编帮助改过。谢谢!
3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12-14 14:20:26
  好文!作者是在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在写——这,才叫真文学。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3 楼        文友:桂月涵香        2015-12-14 15:25:23
  郭老师谬赞了!问好老师!
4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5-12-14 19:08:25
  十几风俗不一般,我们这里没有哭嫁的风俗,按说我们榆次战国时期属于赵国的,不知怎么就把这风俗丢了。欣赏美文,问好涵香!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