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诗意的栖居

编辑推荐 诗意的栖居


作者:松风竹雨 白丁,7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9发表时间:2015-12-14 13:34:11
摘要:放下红尘负累,放慢追逐奔忙的脚步吧。去过那种不谈悲喜,只闻花香的清宁简静生活,当我们重获生命和自我觉酲时,也是获得人生大自在之时。

有三两知己,品茶论道,饮酒赋诗,笑谈古今天下;享闲情逸趣,读书撰文,墨香流韵,淡赏静月闲花。这是中国人的雅致生活,这种闲适的生活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有一颗清宁恬淡的心去感受和领悟生命之于自然,生活之于尘世的种种美好呢?
   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春天来了,就去山野看那枝头第一抹新绿,听溪水淙淙,领略“豆蔻梢头二月初,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意境。当春风吹开漫山遍野桃花杏花,你是否会感叹花艳又是一年春,联想到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意呢。夏日慵懒午后,有藤枕、香茗、闲书陪伴,安恬静谧。夜凉如水时,仰望星空,听蛙鸣,看流萤,忘却尘世烦忧。秋天的况味自然也唯美,湖山观雨,月下徜徉,物我两忘。待到冬日,晚来欲雪,有故人沐风踏雪而来,不必酒逢知己千杯少那般矫情,只浅饮慢酌,相谈欢喜,即使无语,也是默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这首禅诗人们耳熟能详,清宁雅致的诗意生活,原本是不难获得的,因为它无须很多金钱物质,不会受到太多外在条件的制约。明月清风本无价,近水远山皆含情。这世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本就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明月、清风、春光、秋色,要的是一颗清明澄澈的心,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才会有闲看云起云落,静待花开花谢的心境。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
   安闲恬静的心常是无处可寻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停不下匆匆奔忙的脚步,静不下思虑重重的内心。总想着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谋求更高的职位,以为实现了这些愿望的那时侯,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孰不知,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当攀比成习惯,自然更不快乐。别人拥有的自己也一定要努力去拥有。拥有了如果能快乐固然好,最怕是拥有了之后,发现别人又上了新的层次,从而又增烦恼。更别说有些东西是人穷尽一生都没办法拥有的。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于丹《庄子心得》中有一则比喻“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我们想一想,人生有涯,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呢?能占多大的面积呢?人往床上一躺,你睡觉的地方也就这么大,不管你住的是300平方米的豪宅,还是1000平方米的别墅,你实际需要的空间跟别人都一样。苏格拉底说: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贪穷。我们需要的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淡泊为大,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就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忙碌惯了的人,或为事业,或因生计,生活被各种任务目标填满。
   在这个视压力为动力的时代,轻松生活,诗意栖居只是传奇和梦想。人们有太多的不甘,不舍和放不下。所以许多人背负压力前行,累是常态。
   其实,是人太看重名利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才会有身处水深火热之感。累或不累,也可以是一念之间的事。可是,当人们终于有了闲暇假期,卸下所有头衔面具,拋开所有负累,回归本真自我,享受生命之可贵,生活之美好,却发现当旋转不停的陀螺停下来时,已失去平衡。有了无人打扰的空间,无事烦忧的时间,却已不知何打发了。那本该有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窃喜和清欢,已然是没有了。因为只会做所谓有用和有益之事,而没有情趣爱好。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著名演员陈道明,学贯中西,多才多艺,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他作北大博士生导师也胜之有余。琴棋书画自不必说,据说闲暇时,还做木工、手工、缝纫之类的无用之事,给妻女缝制皮包。导演冯小刚曾调侃说那些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可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正是这些看似无用之事,让我们重新找回本我真我,重获无邪赤子之心。当我们卸下红尘负累,去掉所有名头身份,终于自我觉醒之时,再问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让我们温柔地对待自己吧,耐心倾听并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读书、画画、旅行、写作、烹饪、编织……去做许多之前因为忙或累或认为无用而一直未做的事。让那些工作之外的乐趣,细水长流地滋润着我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安宁。这时候,我们的眼神照山又照水。
   最近在朋友圈和空间里有这样一段话: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这样简静安恬的生活,是多少人向往的图景啊!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被世俗包裹,被名利驱使,励志已成习惯,焦虑已是常态,人们便只顾低头赶路。既然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目的地不重要,懂得生活真谛的人是为了赏景而赶路。悠然闲适的慢生活是去除了内心繁芜的清爽澄澈,这种意境却非人人可得。幸福的生活是一种能力,更是选择和取舍之中品味出的智慧。
   忙完了公务琐事,我常临窗而坐,沐浴冬日暖阳,手捧香茗,伴着音乐,凝望着晴岚远黛,青山隐隐,心灵无拘无宥,遐思飞越天际,虽不能及,仍向住庄子乘物以游心的浪漫逍遥。
   竹里静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这是我理想的生活图景。一直都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后来,更欣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在尘世奔忙的久了,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已的桃花源。在那里没有俗务缠身的烦扰,有的是藤枕闲书伴,风来落花香的恬淡。在那里没有案牍劳形的无奈,有的是雨霁观竹韵,月朗吟松风的雅致。滚滚红尘中,你我皆过客。莫要等到岁月蹉跎,情怀伤透才发出功“名利禄云烟过,良辰美景能几何”的慨叹。给自己一个诗意栖居的心灵家园吧,在那里莳花栽竹,写字读书。在那里品茗论道,饮酒赋诗。万物皆流,无物永驻。且莫辜负那清风明月,夏花冬雪,静享乐哉无一事,云淡风也清的安闲自在……

共 25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是的,现代社会因为忙忙碌碌,人们已经还能静下心来品茶赋诗了,其实,这样的生活是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因此才会有林林总总的烦恼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能够把功名利禄若道家的庄子一样都放下,或许我们会得到很幸福的感觉。【编辑:铁血胡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5-12-14 13:38:1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感觉让人心驰神往啊。
铁血胡杨
回复1 楼        文友:松风竹雨        2015-12-15 06:55:19
  谢谢你的编辑评论。
2 楼        文友:松间明月        2015-12-14 19:46:55
  必须赞一个!人们都向往的生活!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松风竹雨        2015-12-15 06:57:00
  谢谢老师来访,惠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