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纳兰心解】落娇红,冷处浓

精品 【专栏·纳兰心解】落娇红,冷处浓


作者:清仁 童生,97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2发表时间:2009-07-15 23:42:08

一、【落娇红,冷处浓】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容若《采桑子》
  
   又是一场连绵的春雨,整整地下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清晨,轻轻地推门望去,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无法形容的狼藉。
   楼下的几株桃树也渐渐地褪去了粉红的花蕊,叶子也葱绿得宛若碧水涟漪。大抵是昨晚的夜来风雨声,无情地将花瓣打落到地,挂着的青色幼果如同脸上依稀可见的泪珠。想起了林黛玉《桃源行》中“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的句子来,黛玉伫立于窗前,看着桃花纷纷地零落,随风在空中飘转不歇,宛若在泛黄的纸笺被风吹乱的一生,憔悴的桃花遮掩着花下的憔悴之人,花飞了,人也倦了,天也渐渐地黄昏了。
   林黛玉是一个内慧外秀的女性,正如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时,宝玉所评价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样。
   有一次,黛玉去敲怡红院的门,然而晴雯却误以为是丫头,遂拒绝给她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是深深地挫伤了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不容她一刻的多想,便立刻在她的心里唤起了这样无助的感伤:“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我想再也没有比损害了少女自尊和触痛了她依人为活的命运,更能使她伤心的了。在那一个长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她把这种不能解除的命运,都归因于自己的没有家。于是,这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家情绪无不煎熬着她、摧残着她。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无一不在她的心里勾起无家的哀痛。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一篇有名的《葬花吟》。
   随风飞扬着的桃花,跌到了窗台,转眼间就成了那一刻扑朔迷离的春慵。我得感激东风,把桃花吹落到窗间陪伴着懊恼的我。你走了,无奈地应诏入宫,从此,我们一别无期。原本想好好地珍惜这段从小青梅竹马的感情,把你捧在手心上,日日呵护,只可惜天公不作美,硬是把你带走了,留下了我孤独一人,我恹恹地看着桃花零落,在这个春日慵人的故事中,不断地挣扎,却也无计可施。
   沈约曾于永明末年当上了东阳太守,故而又称作沈东阳。传说沈约左眼有两个瞳仁,腰上有紫色胎记,聪明过人。他的祖父沈林子、父亲沈王璞都曾担任高官,后父亲被南朝宋国所杀,沈约只好到处“潜窜”、“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屋里积累的书也超过了二万卷。他母亲怕他过分勤苦熬夜损坏身体,常常减少一些灯油,他于是白天读书,晚上背诵,终于博通群籍,文才粲然,名声显赫一时。据《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与一个叫徐勉的人关系非常友好。有一次,沈约写信给徐勉,陈述自己“逝者如斯”的无奈以及内心无限的感慨,并声称自己病得连腰围都减损了,就在三两个月之内,腰带随着身体的消瘦而向里移动了好几个孔儿;用手握着胳臂,也觉细小了不少。因此,后世以“沈腰”,或者“东阳瘦”指指代身体消瘦。
   “谁怜辛苦东阳瘦”,而今已是东阳消瘦了,谁又真正地怜惜过呢?莫非真的是为了春尽而慵懒呢?掩卷细想,直到猛然顿悟了,才明白容若的用意。容若自比为沈东阳,不但是在诉说自己因为爱情而消瘦不堪之外,他的境遇也与沈约极为相似,纵然彼此都负有不可比拟的才名,却空有虚衔不被朝廷重用,这样的心情又何尝放得开呢?
   结句“一片幽香冷处浓”,本来出自王彦泓的《寒词》:“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两句,容若在这里反用其意,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还不如芙蓉花,要知道芙蓉花就算在寒冷的地方,依然能够散发出浓郁的幽香来。然而,此刻春慵之人却心如桃花,片片被风吹残,凋谢在那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然后,和泥土一并碾成了灰尘,飘落,消失。
   上阕写到春阑花残,春尽人慵。艳丽的桃花被一阵阵东风吹落,飘零殆尽,然而桃花并非就这么无情得死去,而是散落到窗,陪伴着窗下的伤情之人。而下阕则点出为了春尽而懊恼不堪,此外,结句翻用新意,使得伤春之情更为浓郁,又含有风流自赏,自怜自惜的一番苦情。
   读着容若这阕词,内心无比的感伤。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想起张小娴说的那句“爱情是最大的冒险大赌博,输了,说不定哪一天他将那副可怕无情的面孔拿来对付我。赢了,我得到与我钟爱的人共度一生。都是这样。”在与生活,以及权力较量的大赌桌上,容若的爱情败得一塌糊涂。一段感情的失去,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是看彼此有多大的包容能力。能力小的,转眼就成最熟悉的陌生人,能力稍微强的,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幸福。
   曾经的挚爱跟人走了,我的感情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这个忧伤的风筝再也无法飞起来了。被你离去的残酷摧毁了的骨架,再也无法挺直了。我本知道距离是抹杀感情的利刃,这个利益横溢的社会处处充满了诱惑,我想拼命地挽回那段伤痕累累的感情,可是却发现你变了,你已经变得让人心痛,让人不可猜透、不可琢磨了。
   你走了,只为我留下了数年的回忆,就连头也不回地走了,消失在不同的经纬线上。没有你,我会好好的,我会像桃花一样悄悄地陨落,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让你知道我的忧伤。
   落娇红,冷处浓。东阳瘦,为春慵。
  
   二、【花奴鼓,残红舞】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容若《菩萨蛮》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花间意》、《花碧溪》、《巫山一片云》,乃唐朝教坊曲名,词调凄清哀怨。根据《杜阳杂编》记载: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派遣使者向唐朝进贡双龙犀与明霞锦。这个国家来的人,个个都高髻金冠,身披缨珞,以至被称为菩萨蛮队。当时的歌女伶工便创制了《菩萨蛮》曲,文人也倚声填词,也成为了一时的风尚。
   花奴,是唐玄宗时期汝阳王李琎的小字,李琎擅长羯鼓。羯鼓,是一种乐器,其形状如同漆桶,下面以牙床所承接起来,击鼓时敲击羯鼓的两端。据说此乐器出自匈奴。唐玄宗也擅长羯鼓,出于惺惺相惜的原因,因此对李琎特别的钟爱,根据《羯鼓录》的记载,唐玄宗曾说:“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有一年二月初一的早晨,清早起来的唐玄宗见到宫中十分明丽的景色,柳杏也即将吐出新芽,于是命高力士取来羯鼓,靠在轩窗一旁演奏了一曲《春光好》,当曲子终了的时候,百花也纷纷地绽放了。玄宗高兴笑道:“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故而有了羯鼓催花的典故。
   在古代人的生活里,在筵席之上不但有击鼓为乐,也有投筹比胜负,以助酒兴的说法,总之,无非就是图个兴致,跟现代人喝酒划拳没有多大的差别。
   这一阕《菩萨蛮》是容若扈从康熙皇帝出塞,怀念亡妻卢氏时所作的。容若首先从离筵写起,用羯鼓催花的典实,象征着花开后,却又即将零落,寄托了好景不常的无奈。用盛筵将散,离别在即的情景,表达了伤春,更伤别的无限惆怅。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乐极生悲也是我们常有的事情。
   我们不难想象妻子卢氏以前总是为即将远行容若举行的饯别仪式,在酒筵上,容若击鼓赏花,为的是想留住那一刻的春光,然而席终时,见到的却是落花如血,一片一片地随风飘零,潇潇洒洒,无依无靠地从树上剥落。想起当日朝夕相处的美好,也想起了当日的繁茂之处,这杯中的残留下来的酒又怎么能让人消受得起呢。在风中,是谁悄悄地掉下了几颗晶莹的眼泪?为不让心爱之人看到,却牵强地说是风吹得连双眼都无法睁不开。
   盛冬铃说,在纳兰容若的词集中有另外一阕《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鴃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相思何处说?空对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圞照鬓丝。”从其立意与构思,或者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与这一阕颇有雷同。很多评家大都认为可能其中的一阕是初稿,另一阕则是改稿。由于删改地方颇多的缘故,在后来饮水词结集的时候,便有了两阕《菩萨蛮》并存的说法。仔细读纳兰词的人都会发现,盛冬铃的说法也颇为中肯。
   词的下阕承接上阕的情景情绪再加以点染,进一步刻画出了今日空自对月的寂寞凄清的氛围。最后结句“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二句落在了此刻的实处,写月下的痴情与思念,衬托出了一腔无法排解的愁苦幽伤来。佳人的相识与相别,此情此心,我想对着清冷的明月,也说不尽心里话。明月依然是当初那般的圆,虽然是一样的月光,却有不寻常的心伤。溶溶的月光,把一头的青丝染得有如白霜。让人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是月光的存在,还是心伤让人憔悴不堪?
   其实在浩瀚的诗词中,咏月的诗词名句是相当多的,比如说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称绝品,尤其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更是成了千古绝唱,张若虚也以此篇与李杜齐名。此外,在宋词里,写得最出名的莫过于一代文豪苏轼。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正在密州出任知州的苏轼想起了在济南已长达七年不得相见的弟弟子由。于是欢饮达旦,大醉,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在世,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的残酷容忍不了我们一切都尽心尽意。
   人在半夜里,突然酒醒了过来,在此刻,耳畔偏偏又传来了促织高弹的声音,内心的伤情就更加深切了。我想在酒精的抚慰下,原本是“拟把疏狂图一醉”,我们对着酒杯,难道就仅仅是为了对酒当歌吗?可是在无限愁思的牵绕下,不管你怎么想让自己欢乐起来,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想借酒浇愁,却看到了百花凋残的衰败景象,百感交集的容若一直是一个九曲回肠的人,难道这样的景色惹不起容若的清泪涟涟么?
   明月依然如当年,可当年之人,已经随风而逝了,只有无尽的思念悄悄地淹没了凭栏人的思绪。只可惜容若内心所压抑的怨恨无处可说,也无人可听了。
   虽然容若与妻子卢氏只有三年的恩爱,再加上二人时常聚少离多。但是读起容若的词章时,都无不感叹容若对妻子的感情之深,想想周围,也觉得可惜可叹,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对在一起两年的情侣仅仅因为发生争吵,遂纷纷从十三层高的楼上跳了下来,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告别了这个人世。谈恋爱期间,就吵吵闹闹的,以后结了婚,那还了得?死了自然是一了百了,可是对那些关心,惦记、深爱轻生的死者的父母来说,这又该是何等的打击?
   花奴鼓,残红舞。月当时,照鬓丝。
  
   三、【雨初收,各自愁】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容若《南乡子》
   就这样,连绵的春雨渐渐地停了下来,寂静的小院里,曾经的花红柳绿也已逐渐地剥落了。似乎这样的景色永远都是被伤情离别渲染上的浓郁,离别的人自然是恹恹伤情,而挽留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禁让人想起了望夫石的故事,根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的记载说,在武昌的北山上,有一望夫石﹐其形状仿佛是站立的人。古时候传说,有一贞妇,她的丈夫从军,远赴国难,这位贞妇携带着孩子在北山为丈夫饯别,而后妇人整日在山头上痴心守候,日复一日,那妇人竟然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后人为了纪念她,便称这块石头为“望夫石”。
   曾经有无数的恋人彼此立下了誓约,信誓旦旦地说他日在此不见不散。可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到后来,二人的距离一远了,大多数等待者都得到了从此与君“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结局。就这样,花样的年华在慢慢地等待中慢慢地苍老了,其间的辛酸,我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就像唐朝诗人王建的《望夫石》一诗一样“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容若这一阕《南乡子》应当属于闺人伤别之词,细读起来,顿觉心伤。想起了容若,也想起了当初的自己,突然觉得可笑,原来伤情离别一直都是如此,从未变更的程序,却让我们无法接受。
   今天,雨停了,一路的泥泞,你就要远行了,我知道我是留不住你的,我千方百计地想为了给你留点纪念和想念的信物,最后只有亲手摘了一双红豆子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地珍藏,当你说分手,道离别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悄悄地流了下来。你走了,看着你的背影,我大声念到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你却不曾听到。
  

共 658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非常精到的词评,纤纤妙笔点开万千思绪,轻车熟路之中将容若的词展开,独特的笔调摇曳出如花的凄艳,钦佩作者的功底。首先感谢作者的奉献,词往往是词者内心最真实的迭现,以词识性。作者的三则词评,深刻大气,将词本身婉转的底蕴以及容若生平多舛的情路引至我们面前,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词的感染力。作者言辞轻柔优美,旁征博引之中信手拈来,将容若的词再一次深化,有点睛之妙。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容若的词多是描摹爱情,一字一泪,满纸呜咽,引情字多伤。如作者所说,他的词以一个‘真’字胜出,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十分传神,自然而又别致。可谓言尽而意无穷,欲说又休,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读者慢慢咀嚼。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昼饮思泪望飞雁, 夜忆耳语问暖寒,清愁几许雨中踱,,知己数语席前听,暗夜残灯凄凉度,,飞觞醉月故人情。综观全评,作者以优美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将容若心中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的愁绪展开,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也更能感染人心。浅见,感谢作者的奉献,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推荐理由:语言精湛优美,分析深刻入理,是对词本身的升华,荐之!)【编辑:消失若默】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716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戈壁风情        2009-07-15 23:48:53
  很好,我得努力向作者学习,问好!
2 楼        文友:耕天耘地        2009-07-16 08:46:35
  此评论情悠悠、思悠悠,凝练而高雅,把词作品位得很透,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透彻,相当耐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