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初到温哥华

编辑推荐 初到温哥华


作者:雨中花 童生,80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3发表时间:2015-12-18 07:28:28
摘要:温哥华之旅的开始就有许多难忘的瞬间,让我永远追思,不能忘怀。

2013年五月的一天,单位通知我说有个去加拿大的培训活动,时间是两个月。领导征求我意见,问我能不能去参加培训。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外出机会我都尽可能不错过,因为可以借此公派学习机会出去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增加见闻,于我那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我不嫌辛苦。
   正式培训通知下来以后,我就一直兴奋着,紧张着,也在积极准备着。
   首先需要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玛丽、露西、爱丽丝,好像都不那么洋气,叫个什么呢?翻翻我那些喜爱的书籍,还真没白看,我喜欢的名字映入眼帘。我崇拜的台湾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是Echo,中文意思是回声。我也叫这个吧,这名字很别致,还能让我时时怀念我喜欢的作家,再说英文名也不怕重复,所以就定了这个名字。
   开始忙忙碌碌的准备着一些资料,包括要办理护照签证等证件。那一天去外事服务大厅办签证,要求拍证件照,要素颜照,耳朵上不能带饰物,额头还要全露出来。拍完证件照,一看,哎呀,丑得不行了,没拍过这么丑的照片,还没走出国门就露出本来真面目了。然后天天在网上查看汇率,准备兑换一些加元,哪天天汇率低就赶紧去银行兑换一些存着。后来问我同行的学员,他们是六元钱换一元加币,我是五元八角换一元加币,我这功夫还真没白费,同是换两千加元,我就省下了400多块钱。我还早早去银行办了VISA卡,能在国外透支的那种卡,这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怕没钱花了。
   七月二十四号,我们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丽的异国城市温哥华。内心很希望能乘坐加拿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感受一下加拿大空嫂的服务,可惜没能如愿。在飞机上,座位前面有个小小的屏幕,可以查看飞行路线、速度、高度、温度等。看着屏幕上我们的飞机在空中矫健的飞速遨游着,心里暗暗兴奋,也盼望着早些着陆,早些到达那谜一样的城市。在座位前的那小屏幕上,也能看电影、看电视节目、玩游戏,打发时间。10多个小时的时间说来也快,转眼就到达了温哥华。
   我们学习的地点在温哥华东边15公里的高桂林市的一个国际培训学校。培训班规定两个人一组,住在当地的不同的寄宿家庭里。大家都好奇着会遇到什么样的家庭,会有怎样异域生活,所以大家都兴奋着,也期待着。
   拖着我们的大行李箱,在学院里等着寄宿家庭来人来车接我们。眼看着同行的那18个人一组组都被接走了,我和凯瑞(Kary我同事)还在等。最后,开着银灰色小车的玛利亚终于露了面,她来接我俩。她一边帮我们把皮箱放她后备箱里,一边和我们用英语和我们寒暄着。玛利亚和乔治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匈牙利夫妻。他们有两个女儿都已经结了婚,住得离他们不远,经常来看望她们的父母,后来我们就都很熟悉,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
   玛利亚身高有一米七左右,皮肤很白,金黄的短发,淡蓝的眼睛,长裙飘飘,是很漂亮的西方女人。在开车回她家的路上,我们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交谈着,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这语言障碍,很影响聊天的深度。玛利亚家人非常重礼仪,给我们准备了欢迎宴,让我们有到家的感觉。在那两个月里,她的家就是我们临时的家,她们就是我们的家人。为了能尽快记住家门口的特征,我和凯瑞决定把家门口公路对面一棵高高的树和旁边是一个大大的树墩子作为标志。见到这棵大树和树墩子,我们就到家了。
   玛利亚家的房子是两层的别墅。但是这别墅不是像咱们国内的房子的砖混结构,他们的房子用很多木材,可能因为加拿大木材丰富,建起来也容易的缘故,因此别墅看起来很轻巧。楼上的主客厅墙壁上有装饰性的壁炉,有一个类似咱们书柜的柜子,里边放了很多玻璃器皿,玛利亚说那些都很珍贵。在客厅南边是大大的餐厅和厨房,和客厅是一体的。二楼的卧室和书房我们从没有进去过,那是玛利亚夫妻和她的女儿们居住的房间。我和凯瑞,以及已经住在她家的一个中国山东去的高中学生生李傲(Leo)还有一个西班牙的女人,我们四个房客每人一个卧室,都住在一楼。一楼有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餐厅,感觉很方便也很温馨。
   别墅前边有一个大约100多平米的院子,院子的东侧是两间车库。西侧则是绿绿的草坪,周围种植着供观赏的各种花和矮树。如果不下雨的话,晚饭就是在树下的草坪上摆上一张长条形的大桌子,我们围坐桌旁,共进晚餐。第一天到她家,玛利亚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味道的烤肉,把烤好的牛肉,鸡腿等分别放在不同的大盘子里。主食是蒜味的烤过的面包片,脆脆的也很好吃。玛利亚叫齐了她的家人,和我们四个房客,准备好各自的餐盘、刀叉、勺子等餐具,还要在每个餐盘下垫上漂亮的布做的餐巾,就可以一起进餐了。第一餐就算给我们接风,玛利亚一家欢迎我们加入他们的大家庭,也希望我们能和他们和平共处,让我们有什么要求或者困难直接说,她希望我们能和她们融合成一家人。在她家,心里感觉很踏实也很温暖,我就想着要用咱们中国人的礼仪回馈她们,让她们感受到中国人的好。
   第二天的吃过晚饭,我和凯瑞听说有一个曼迪公园,离我们的住所不远,我俩就想去公园走走。玛利亚和她大女儿告诉我们在哪个红绿灯转弯,要走多远,要过几个十字路口等。特别强调,别往公园深处走,那里是原始森林,有狗熊出没,晚上很危险。我俩说知道了,放心吧,我们命可不想喂了大狗熊白白扔在这里,家人还在国内等我们呢。我俩高高兴兴极有兴致的穿过那些整齐的街道,观赏着一栋栋不同风格的别墅和路旁种植的花花草草,找到了曼迪公园。我们沿着公园外围转了转,拍了些照片,那些挺拔的冷杉树跟咱们国内的树木不同。看到树上挂着的秋千,仿佛看到了儿时的玩具,倍感亲切,于是就坐上去荡起秋千,心情也随着秋千飘飘然飞扬着。
   我俩真没敢往森林深处走,总觉得那茂密的森林里有黑黑的狗熊的眼睛窥视着我们。所以,没多久,就赶紧早早往回走。结果我们还真走错了路。几个红路灯,几个十字路到底把我们迷惑住了。不过好在才不到九点钟,我和凯瑞嘻嘻哈哈开着玩笑,边寻找正确的路回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怕,也不担心,觉得肯定能找回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对面的车上的叫喊声,那车靠边停下来,走下车的是玛利亚和她的大女儿伊迪斯,她们穿着拖鞋睡裙开车出来到处找我们俩,以为我们走丢了,或者走进公园深处去了,说不定还遇到了熊熊。给两个人急得没顾上换衣服就开车跑了出来。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担心我俩迷路了找不到家。我们也很抱歉,但没没意识到她们会这就着急。在我们家乡,晚上十点还在街上溜达是常事;那里不可以,路上步行的人几乎没有,晚上街上安安静静的,如果有啥坏人或者真从森林里出来个饿着的熊瞎子,我俩还真是会遇到危险。
   早晨,吃过抹着果酱的烤面包片,喝了加了可可粉的热牛奶,我俩带着乐扣饭盒里装好的午饭往学院走去。我们的寄宿家庭离学院很近,步行十五分钟就可以到达。一路上,遇到晨练的人们,他们会目视着我们礼貌的向我们说早上好,我们也赶紧回个早上好。温哥华地区的空气和水的质量都是世界一流,因此,自然环境真是好的无以复加。小松鼠不怕人的在门前的草坪上蹦蹦跳跳,我们边走边逗着小松鼠们玩。在每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那些机动车不管有人没人都自动减速停一下,如果有行人,就用手势,让我们先行,有时我们也挥手让他们先行。总之,机动车是要让着行人的,大家有礼貌的打着手势,互相让路,和我们国内互相抢着路走,汽车绝对比行人霸道的景象,真是大不一样。
   我们教室很大,教室后面有冰箱和微波炉,我们把带来的午餐盒放到冰箱里,中午拿出来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就可以吃午饭了。老师还给我们准备了各色饼干、红茶包、咖啡、白开水,饿了渴了课间可以自己去取吃的喝的。早晨九点上课,十二点放学吃午饭,下午一点开始上课上到三点,就又可以放学回家了,一天在学院的时间总共六小时。和国内比起来,可是轻松多了。听和我们一起住的山东小孩说小学中学的学生也都是这个点上下学,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也是六小时。早晨可以睡到自然醒,下午可以早早回家,享受生活,或者发展爱好。这种轻松惬意是学生生活,咱们国内的学生们想都想不到。
   玛利亚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吃晚饭大家都别离开饭桌,坐在一起聊聊天,交流这一天的见闻。他们经常像询问小孩子一样问我们,今天在学校有乐趣吗?我们其实哪里是孩子呀,上学也不是为了感受乐趣。国内的孩子们每天背着重重的书包,戴着近视镜,忙着考试作业课外辅导班,哪里来的那么多乐趣。在玛利亚家,如果谁吃晚饭不聊天就离开回自己的房间,他们会认为你很没礼貌,不和家里人沟通,也不和大家共处,他们就会很不高兴。
   我很喜欢这段和他们共处的时光。吃过晚饭,玛利亚会端上来一些她做的甜点和他们自己家酿造的葡萄酒。品尝了甜点,再慢慢轻啜着葡萄酒,聊聊每天的见闻,开开玩笑,很温馨很幸福的感觉。很多时候,玛利亚都是主讲,告诉我们他们怎么移民来的这里。当时语言不通乔治学语言学到深夜,白天还要出去上班,很辛苦。后来,慢慢的贷款买了房子,培养两个女儿上大学,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容易。
   饭后,乔治通常要出去遛狗,玛利亚从来不遛弯,我和凯瑞就跟着乔治出去溜达一圈。乔治总是先从家里装上几个很小的特制的小塑料袋,如果狗狗拉便便了,他就蹲下来用塑料袋把便便收起来,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乔治喜欢和我们聊中国的汉字、历史、还有一些见闻;会说,早上好、再见、谢谢。他说他很想来中国看看长城和故宫,我和凯瑞也怂恿他一定要到中国来,让他们感受一下咱祖国的美丽和强大。
   住在玛利亚家了,和她的家人渐渐熟悉了;在学校的学习也适应了;周边的环境也都了解了。大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终于把人和心在异国他乡安顿下来。开始了难忘的也是短暂加拿大生活。那点点滴滴,始终珍藏在记忆里,永远不会磨灭。

共 3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记录了接到去温哥华培训学习的通知的兴奋心情与准备工作的过程,记录温哥华之旅在寄宿家庭中感受家庭温馨的过程, 寄宿家庭对中国客人如家人的关爱,有到家的感觉。以及这个家庭人员对想来中国的渴望之情。整篇文章洋溢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融洽气氛,让温哥华之旅倍感温馨难忘。佳作!【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5-12-18 07:30:17
  温馨的佳作,读罢,给人温馨倍至之感。身到异国,有家的温馨,可见中外友好的那种融洽氛围。问候,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 楼        文友:雨中花        2015-12-18 07:43:42
  谢谢您的辛苦编辑以及评论,遥祝冬安!
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5-12-22 17:52:40
  姐姐的佳作连连,欣赏学习了。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2 楼        文友:雨中花        2015-12-22 21:01:46
  这个是新写不久的,那篇家乡,是一个月前写的。每天写一点点,我是希望自己能早日写的好一些。我从四月份才开始写作,水平很低,各方面都不成熟,得多像你们学习,真心话。谢谢妹妹的到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