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在最美的时光,与文学为伴

编辑推荐 在最美的时光,与文学为伴 ——祝贺王小波的新书《虹》出版


作者:魏云霞 童生,53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5发表时间:2015-12-22 09:36:32
摘要:在最美的时光,与文学为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午后的阳光,透过宽阔的阳台落地窗,倾泻在阳台上,照耀在花草上,挥洒在我身上,暖暖的。
   阳光很明媚,甚至有些耀眼。连日来的雾霾天气,带来的郁闷和阴冷一扫而光。慵懒的我,窝在棉软舒适的沙发躺床上,看着阳台上郁郁葱葱的花花草草,很是惬意。
   我随手拿起沙发边小茶几上的小文友王小波的新书《虹》,漫不经心地翻阅着。
   最前面的是著名作家李喜林写的序言《王小波和他的小说》。李喜林老师曾获柳青文学获,也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我一页页慢慢地看着,渐渐地进入了书中。深深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虽然这些作品有些都是已经读过的。可是,书中描述中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些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乡村,似曾相识的故事,似乎就我们身边刚刚发生过。
   我把这本书认真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让我很是感慨!一个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对生活对人性,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真是很难得了!
   自从来到城市里,忙于生计。什么时候能静下心来,这样认真的看过一本书?什么时候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过?想想,还真是没有过。买书的时候,一摞一摞把书抱回家,随手翻一下,就放进漂亮的书柜。书柜和书籍,几乎都成了摆设。
   想起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去虢镇城里跟四月八交流会。家里人给了我五角钱零花钱。那时,可算是不少了。一角钱可以买七个水煎包,二分钱可以买碗面吃。小伙伴带我去了他爸爸的单位,他爸爸在公安局工作,给我们买了饭吃,还给了我们看马戏的票。我们先去看了马戏,后去新华书店买书。正好碰上新华书店处理书,一本五分钱,我一下子就买了七本书。剩下的一毛五分钱,给爷爷和奶奶,买了十个水煎包。抱着这七本书,简直就像怀里抱着金娃娃似的。
   只要看到别的同学,有大部头的小说或者故事书看,我就好说多说,硬是要回来,一晚上不睡也要把书看完。在乡村中学工作的时候,那荒凉的岁月里,漫漫长夜,都是在被窝里看书度过的。
   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漫长的冬夜里,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在被窝里看书,写写日记或者读书笔记什么的。
   也买书看,多的时候还是借书看。借学校图书馆的书看,借同事的书,也在校门外的小书店里租书看。几乎把人家小书店的书看遍了,甚至连武侠小说,传记文学都不放过一本。记得那时连那《西厢记》、《曾国藩》、《乾隆皇帝》、《康熙大帝》,甚至《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为了省钱,一本书至多就看一天一晚上。看不完,就不睡觉。
   现在条件好了,书也买了不少,买来新书精装的,线装的,有散文集,有小说,还有成套的《唐诗宋词元曲》《中国通史》,一套一套就没动过,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柜里,都成了摆设。
   现在想静下心来读书,还真是不容易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说难听点就是一切朝钱看的时代,有几个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更不要说能一心搞文学创作了!
   宝鸡文学界里搞创作的很多都是中年人,年轻人凤毛麟角,特别是年轻的小伙子就更少了。王小波是其中之一。我认识的几个很有才气年轻人像苏微凉,陈朴,王小波等,其中王小波认识最早,也最熟。
   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波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那次聚会是在一家古味铜火锅店吃火锅。著名诗人白立给大家介绍了一位新人。他说这是我们宝鸡最年轻,也是最有潜力的作家,写小说的王小波。在座的著名作家李喜林,说他王小波和他还都是凤翔的乡党。
   那次他是我们在座的当中最年轻,最腼腆的人。以后几年文学活动中,多次见到小波,他总是那么谦虚,朴实,勤奋好学,在新浪博客,在他空间,在他微信,经常可以看到他的新作品。在《延河》《秦岭文学》《秦都》等刊物上看到他的作品。虽然他很年轻,但作品却穿透力极强,笔法老辣,写乡村,写感情,描写当下物质时代对亲情爱情的挤压和非常态下,显现出人性的变异而导致的情感错位和尴尬的境遇,甚至由此产生的悲剧带来的心灵之痛。反映了一个年轻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几年来,总是不断看到小波的新作品。一次次被小波的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吸引,被他的作品感动!
   李喜林老师多次说:“我很看好小波,这小伙子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青年作家。”
   这次王小波新书见面会暨作品研讨会收到小波的盛情相邀。一周前就收到了他的邀请短信。
   其实,对于文学创作,我就是个小学生,业余爱好,喜欢而已。写点东西随心所欲,笔随心走。凭感觉一气呵成,从来不考虑怎么安排文章结构,从来没有用心思考,要表现什么主题。就是那种凭感觉,一吐为快的感觉!对自己的那一点点水平,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小波虽然年纪小,但他的作品水平早就远远在我们的水平之上。我哪里还敢班门弄斧?
   又极热爱户外,周六常常随户外朋友行走在山水间,把灵魂放逐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中。
   几个户外朋友邀我周六去登山。我很想周六去户外,去登山,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释放一下压抑了一周的神经细胞。我很想去穿越,去秦岭看雪,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冷峻!
   但想到小波兄弟的新书见面会和作品研讨会,我还是婉言谢绝了几个户外朋友的邀请。
   心想,山,还在那里,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去登山。雪,冬天还会再来。而小波兄弟的第一本新书见面会只有一次,说什么也得支持一下了。
   在这个时代,坚守文学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少之又少。在宝鸡,年轻的男作家就像大熊猫一样,是稀缺物。
   在研讨会上,大家纷纷发言。宝鸡著名作家姚伟老师、鲁翔、乔栋、刘涛等对作品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点评。文友纷纷现场诗歌朗诵助兴,宝鸡作家严晓霞、乔栋、李江涛、季纯、闫瑾、李宝萍、任雪莉、赵亚玲、曹雪梅等等登台朗诵了自己写的诗,特别是季纯、曹雪梅,李宝萍现场作诗朗诵祝贺小波。
   我也朗诵了一首诗《大漠中的胡杨》,作为祝贺和祝福!希望小波像大漠中的胡杨一样坚韧,顽强,不惧风雨,不惧风沙,不惧孤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一定会拥有一大片美丽灿烂的胡杨林,一定会拥有一个辉煌美好的未来!
   宝鸡是一片文学的沃土,有这么一大批痴迷于文学,坚守这片心灵的净土,不为名利,不计报酬的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西府文学沙龙人,实在是难能可贵!还有一大批关心文学青年成长的文学前辈和宝鸡市各个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报纸副刊负责人,为大家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
   相信在宝鸡这片文学沃土上,将会孕育培养一大批文学青年,走出宝鸡,走出陕西,走向全国。相信宝鸡这片沃土,将会造就更多的名家和大家!
   在最美的时光,与文学为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共 26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读文友王小波的新书《虹》起笔,回忆自己少时没钱买书却读书如痴,对比现在书多却束之高阁,感慨世事浮躁,静心读书倒成奢侈。年轻人能搞文学创作持之以恒,像王小波者甚少。对王小波谦虚、朴实、勤奋好学、屡创佳绩的优秀品质给与肯定,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对文学青年给予厚望。情感真切的散文,引人启迪!欣赏,祝好老师!【编辑:树阴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5-12-22 09:39:44
  在最美的时光,与文学为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老师的文章给人以启迪!欣赏 ,祝老师写作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