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回望满风旗韵(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回望满风旗韵(散文)


作者:笑林小屋 童生,97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3发表时间:2015-12-22 16:15:09

大清王朝早已灰飞烟灭,成为远去的历史。但那个崛起于白山黑水间、驰骋中原大地的民族永远回荡在人们的记忆里、始终活跃在银屏上。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历史的舞台胜者为王。但一个民族,一种传承,却总是血脉相连、积淀延绵。
   地处吉林省中南部的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有七座火山平地兀起,状若北斗,故有“七星落地”之称。伊通历史悠久,满族先人世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是满族的“肇兴之所”。
   满族在历史上曾几度崛起,先后建立了渤海、大金和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兴旺发达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积淀的满族民俗,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情感,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志趣。
   带着记忆的碎片,走进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博物馆,睹物追思,让人浮想联翩。一件件民俗文物,展现了一幅幅纷繁的满族历史风情画卷。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文物故事,描绘出满族先民多彩的生活和灿烂的文化。
   伊通满族博物馆前身为伊通满族民俗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萨满教学术研究基地,是全国惟一展示满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的专业性博物馆。
   白山黑水,碑传神话千家续。古风新俗,留衍子孙万户繁。徜徉在博物馆的文物长河,曾经的历史变得更加鲜活,曾经的记忆变得更加清晰。
   馆内共设满族源流、生产、生活、文化、礼仪、信仰和古今伊通七部分,收藏陈列各类文物630种、近5000件,利用照片、图表、模型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系统、翔实地展现了满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满族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农耕为生,长期的渔猎生活铸造了强悍的民族性格。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曾以弓马著称天下,培养出“威名震慑、莫与争锋”的八旗劲旅。
   满族有驯鹰捕猎的古俗。在原始萨满祭礼中,鹰神列为灵禽之首,其中最名贵的是“海东青”。满族的畜牧业有漫长历史,长于驯马,乐于饲猪,钟情养狗。狗是满族狩猎及生活中的好伙伴,有“鹰犬无价”之说。
   满族世居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生活习俗呈现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的旗袍,在清代居“国服”地位。旗袍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喜穿长衫、长袍、外套马褂,俗称“长袍马褂”。女子旗袍的领口、衣襟、袖头上都镶有艳丽的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成为最有特点的中国民族服装。满族女子喜带头饰,不缠足,有“金头天足”之称。
   满族的饮食从“天火肉”到“满汉全席”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火锅。满族火锅历史悠久,在满族历史上曾出现“天上锅”、“地上锅”、“水中锅”、“雀火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到一处都要吃火锅,至今仍风行大江南北。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常食山果、野菜、鱼虾、野兽。满族喜粘食、饮酒、酸菜、白肉血肠,这些已被其他民族所喜欢。满族先人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先人早在渤海时期就发明了火炕,对抵御寒冷具有重大意义。房舍多依山傍水,近代则以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独立山墙外,三合院或四合院、大门内有照壁墙为其基本样式。满族的住宅在清中叶以后,形成了“四合院”的典型民居。卧室内三面火炕,南北炕住人,西炕较窄,称“万字炕”。
   满族的婚嫁礼仪十分讲究,从相亲到完婚有一套完整、庄重的礼仪过程。一般有:相亲、迎亲、回门、住对月等。子孙绳,是满族人家记录子孙繁衍的布制绳索,生男孩时在绳索上拴上“嘎啦哈”或小弓箭,生女孩则拴上彩色的布条,是其先民古老的“结绳记事”的遗俗。
   满族十分重视岁时节庆,主要节日有春节、上元节、端午节、颁金节等。“颁金节”是纪念皇太极在一六三五年农历十月十三这一天改“女真族”为“满洲族”的日子。
   满族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其中满族曲艺、剪纸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珍珠球、跳骆驼、冰嬉、雪地走等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游戏生动活泼,历久不衰。有些已被中小学吸纳为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珍珠球”已列入国家体育部门的比赛项目。
   满族家谱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有谱书、谱单、祖宗影像各种形式;文字上有满文的,有纯汉字的,还有满汉合壁的;有文字的,有绘画的,也有图文合壁的。
   在许多家谱中都注明“原籍长白山”字样,说明满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白山。家谱中,依克唐阿的家谱弥足珍贵,填补了东北史和满族研究的空白。
   满族先民信仰萨满教,萨满文化被世界各国学者所瞩目。馆内珍藏的两顶萨满神帽,是难得一见的传世之宝。神帽上有13只鸟,据说神帽上鸟越多萨满的级别越高。
   保存萨满神帽的是位姓那的老奶奶,她从“破四旧”的火堆中抢出这两顶萨满神帽,藏于高高的棚顶上,才得以留存下来。
   博物馆收藏的大铁钟是镇馆之宝,原为赫尔苏驿站的大钟,敲起来声震十里,是古代驿路驿站的一个见证。如今赫尔苏驿站已经淹没在二龙湖里,是小孤山镇政府把大钟很好地保存下来,献给了博物馆。有家北京博物馆欲出高价收购,伊通满族博物馆没有舍得割爱。
   展厅内有两幅依克唐阿的手书真迹“虎”字,遒劲的大字反映了这位虎将军的性格。这虎字,是依克唐阿将军回伊通探亲期间,伏在炕上写给亲友的,字上还烙着明显的炕席花子印,堪称馆中珍宝。
   一件文物一段故事,向人们诉说着满族悠久的神韵。一个民族一部历史,向后人讲述着满族灿烂的华章。
   岁月悠悠,浪花淘尽千古风流。斯人已去,风韵犹存。
  

共 23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间,是一个马背上成长的民族。作者,倘佯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博物馆,睹物追思。看着那一件件展现了满族历史风情的民俗文物,脑海里马蹄声在记忆里,变得是那么鲜活清晰。满族人的畜牧业,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作者娓娓道来,满族的发式、服侍、婚嫁、以及享誉至今的满汉全席等饮食文化。满族人能歌善舞,其中,珍珠球、跳骆驼、冰嬉、雪地走等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游戏,现在还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流连于博物馆那些文物之间,倾听着那一段段故事传奇,悠久的民族神韵在铅华洗尽的尘世,闪耀着这个民族灿烂的华章。推荐欣赏!【编辑:烟云墨雨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云墨雨飞        2015-12-22 16:16:03
  感谢赐稿云水!问好作者!
烟云墨雨飞
2 楼        文友:烟云墨雨飞        2015-12-22 16:17:14
  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烟云墨雨飞
3 楼        文友:烟云墨雨飞        2015-12-22 16:17:41
  期待作者下一个精彩!
烟云墨雨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