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晓荷】有种情思叫乡愁(赏析)

编辑推荐 【晓荷】有种情思叫乡愁(赏析) ——读《闵庄烟火》随感


作者:张海峰 秀才,285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6发表时间:2015-12-24 11:17:05


   八月下旬,我回老家参加侄子的婚礼,在婚宴上,遇到几十年没见的亲戚和一起长大的发小。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由于岁月洗礼,个个老态龙钟,暮气沉沉,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心酸。
   提起那个我曾经在梦中眷恋了无数次的小山村,他们只是无助的叹息和摇头。我从他们的叹息和摇头中,知道了小山村如同全国其它千万万万小山村一样,正在急速地凋敝,急速地萎靡。一个衰败的,垂死的村庄在所难免。以往数千人大村子,如今只剩下区区的一二百人,没有年轻人,只有听天由命的留守老人。废弃的房子,断壁残垣般的牲畜圈棚。试想,没有孩子,没有黄昏时家乡袅袅升起的炊烟,没有披着晚霞的农夫,没有牧童,没有牛儿哞哞,羊儿咩咩的村庄能叫村庄吗?
   脑海里全是小山村那一幕幕萧杀的景象,再次想起婚宴上亲戚发小们絮絮叨叨和无奈的表情。突然想到宁夏作家闵生裕老师在他的散文集《闵庄烟火》中,这样叙述他笔下的老家闵庄:“一个没有爱情没有童话,只有佝偻和絮叨的村庄,他们是垂死的么?”
   闵庄是这样,和闵庄相隔千里的我的老家也是这样。只是我没有作者那样才情,不能将老家那个小山村如作者一样出一本书来详细记述闵庄的兴衰和凋敝,以此呈现给读者。更没有作者神来之笔即兴描写闵庄衰败之象:“孤村独树残阳,跛叟病欧瓜娃,衰草滩羊乏驴,炊烟升起,留守人在闵庄”。
   闵生裕老师的《闵庄烟火》,从寄给我的那天起,我前前后后翻阅数遍。我始终认为,作者在描述闵庄的同时,带着对闵庄的深深地思考。思考闵庄的人文,民俗,地理,婚丧嫁娶,亲情友情,思考闵庄人的苦与乐,思考闵庄过去与现在等等,这些在他笔下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闵庄那些植根于草原,田野,绵延于依山傍水,浓缩于祖辈相传的房子,乡宴,乡俗,无不凝聚着作者浓烈的乡愁,始终没有离开过作者饱含乡情的笔触。
   《闵庄烟火》是一部留给闵庄后代见证闵庄的最确凿的佐证。作者在自序中曾说到;《闵庄烟火》是一篇提前写好的祭文,是村庄消逝后留下的一块活化石。闵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千千万万村庄渐渐消逝的缩影。与中国其它农村消逝不同的是,作者笔下闵庄没有移民,没有搬迁,完全是自然的消逝。这又何尝不是时代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现象呢?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2012年10月20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天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接着,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专家的忧虑令人深思,我们对城市化进程中像闵庄一样的村庄逐渐消失这一令人尴尬的处境又该怎样解释呢?作者也在自序中这样假设和猜想:“若干年闵庄消逝。再经历若干年后,个别数典忘祖的闵姓子弟以驴友的身份徒步游兴武营和明长城时,如果在这块曾经水草丰美的土地上走失,却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他们祖先的栖息之地,那将是闵庄人莫大的罪过。”
   当然,专家所提到村落指的是那些传统村落,是指那些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显然与我们这些相对落后,没有什么保护价值的村落大相径庭。
   至于像闵庄一样的村庄,它的消失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必然。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而消失。假以时日,生我养我的村庄果真消失,慰藉我们灵魂的乡愁会不会如作者所说:“会像闵庄草原的草一样疯长?如果没有闵庄,我的乡愁何处凭吊?”
   《闵庄烟火》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对闵庄的热爱。对于闵庄,作者始终永怀着感恩之心。笔下的文字自始至终刻着故乡深深的烙印。《闵庄烟火》在众多篇章中最具代表性,用句现在流行话说,就是它最接地气,有人间烟火味,有盐池土的味道。
   文集中的各色人物,均经过作者在外貌,行动,语言方面的形象勾勒,体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诸如《尕姨》《三皮》《老师小辛》《改改的脚步》文章体现了底层民众在命运面前不屈态度和顽强精神。部分作品流露着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黄沙吹走我大哥》《八哥不是鸟,但他飞了》《天上先成白玉楼》等等。
   作者虽然没有刻意抒写亲情,但是,往往一个具体生活事例,却把所要叙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亲情体现得更加真实可信。如《二奶奶是一张弓》《二爹是根棍》《放命》。
   文集众多篇章中,作者对父亲耿直的性格描写得最直接,对父亲的深爱体现得也最为彻底。如在《缘于爱的伤害》:“对我,父亲不会宽容,只会伤害,我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挫折,他都没有放弃过对我的打击,父亲没有文化,一辈子只会种田放牧,他对我的批评从不讲方式,他不止一次的呵斥和责骂一次次刺伤了我的自尊。我高考两度失败,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半点安慰。而且,每次考完后我灰溜溜回到家里干活,他总是借题发挥,找茬训斥我。”正是因为父亲这种特殊鞭策,才成就作者后来成功。当作者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明白了父亲所作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作者认同父亲这种特殊的爱,也是源于父亲饱尝了在黄土地啄食的艰辛,不让我再走他的路的缘故。
   文集中描写民俗方面的篇幅故事性强,很是耐看。如:《“乡村狂欢节”》中的挂花红,耍公婆,耍房,疯狂的碗子。在闵庄,一场婚礼就是一次乡间狂欢节,是一次盛大的节日聚会,是一次民俗最直接的展示。
   我读《闵庄烟火》的同时,也一次次地重温着属于自己不同时期的乡愁,也再一次地想到作者在自序中引用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的一句箴言:乡愁是一种最高贵的痛苦。对于一个热爱故乡,具有故乡情结的人来说,乡愁是隐藏在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对于《闵庄烟火》,作者是带着真情、带着真诚在写作,因而《闵庄烟火》又是一部既写给家乡,也写给自己心灵的书。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更注重细节的真实,和人物原貌,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无非是带着感恩,用文字回馈那块养育作者的土地。
   《闵庄烟火》既写了闵庄人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写了闵庄人的苦与乐、泪与笑,闵庄的衰败与凋敝。因而《闵庄烟火》又是部关于闵庄人文历史变迁的挽歌。
   闵生裕老师擅长杂文,随笔,散文写作,曾出版文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杂文:宁夏十人集》等作品。《闵庄烟火》是作者为数不多的散文随笔集,也是作者唯一一部写给家乡的作品集。对于这部散文集,自作者邮寄给我的那天起,一直将它当做那些正在城市进程中被吞噬的村庄一首挽歌来吟唱,将它当做慰藉心灵的书籍来收藏。
  
  
  

共 26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恕我才疏知浅,专门百度学习了闵生裕老师的简介,也阅读了他的几篇关于闵庄的文字。这有助于我对此篇赏析的更好理解。远行无不恋家亲,自古乡思最动人,我的这偶得来的两句话,用在评读《闵庄烟火》以及作者的赏析文字算来也是比较恰当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大潮流的冲击,传统的古老的以农耕为主的广大村落,正渐渐凋敝和消弭;新农村向着城镇化靠拢和集中,新农民也不再靠着土地来生存,老龄化,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日益普遍和严重。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朴实朴素淳朴的民风渐渐式微和消逝。作者读出了中年一辈人共同的乡愁,产生了对家园无限眷恋的共鸣。故土难离,故乡永存,我们的根在那贫瘠而广袤的泥土里,与日月天地永恒。感谢作者有这样一篇赏析,介绍一本值得仔细阅读和收藏的食粮。推荐品赏,晓荷期待您更多精彩!【编辑:老弋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叶        2015-12-24 11:28:25
  感谢老师来晓荷,谢谢。
何叶
2 楼        文友:老弋刀        2015-12-24 11:37:14
  学习老师的佳作,产生心灵的共鸣。问好老师,拜读了。
刀即笔,笔生刀
3 楼        文友:白甫        2015-12-24 12:45:31
  拜读老师又一力作,学习,问好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