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雨独行太白山

  风雨独行太白山


作者:魏云霞 童生,53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5发表时间:2015-12-28 06:38:23


   热爱户外的我,常常沉迷于山水之间。我喜欢仰视蓝天白云,喜欢倾听松涛阵阵,喜欢与清风明月为伴,喜欢徜徉于青山绿水之中。做灵魂孤独的山行者,心甘情愿地融入寂寞的山水中,在一次次放逐中寻找迷失的自己,试着让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得到释放。
   户外多年,最神往和迷恋的地方就是太白山。从东太白——拔仙台到西太白——鳌山,两峰间直线距离31.8公里,中间夹着20公里的跑马梁。鳌太以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而闻名。那里没有污染,没有喧闹,那里的蓝天,白云,草甸,森林,冰川,石山,石河,石海,冷杉,高山杜鹃,盆景园,大爷海的晚霞,拔仙台的晨曦,独立鳌头的自豪,都让人留恋和怀念!
   “太白六月飞雪”最为有名,是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山顶白雪皑皑,终年积雪,因此而得名“太白山”。太白山拔仙台是秦岭第一高峰,与第二高峰鳌山遥遥相望,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莫测,猝不及防。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的最高峰。喜欢户外的我,期盼了好久。几次都与太白山失之交臂。2011年户外朋友约我去穿越太白山。我买了帐篷、睡袋、充气防潮垫,却因为阴雨天气而放弃。2014年7月20日的早晨雨雾之中,我终于登上了太白山的最高峰——拔仙台。
   虽然雨雾迷蒙,但总算圆了好久以来心里的梦,看见了日思暮想的大爷海和拔仙台。那关中八景之一的“六月飞雪”的奇景我是没有看到,也领略了一山有四季的独特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肆虐的威力!深深地体会到,在大自然狂虐的面前,人的渺小!
   一、梦魂相牵太白山
   去年暑假里,户外的朋友约我去太白山,我欣喜若狂。每年五六月高山杜鹃盛开的时候,是去鳌山、太白山穿越最好的季节。而我却总是因为学生临近毕业,忙于工作,无缘户外。户外的朋友常笑我,说我与鳌山无缘,与太白山无缘。
   晚上收拾东西,虽然是三伏天,犹豫再三,还是带了件抓绒衣。想着早睡早起,谁知道,夜里两次醒来。要去太白山了,竟然一次次失眠。那种兴奋,难以言表。
   早晨5点45分,我背着包出发。坐早班车到西客站,转乘宝鸡到汤峪的旅游专线早班车。户外朋友说是群里的其他朋友,开车4点50就已经出发了。
   七点准点出发,上高速直达汤峪,8点37分到达太白山森林公园门口,来到神往已久的太白山脚下。随观光车一路游览太白山的风光。时值夏天酷暑,又是周末,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夹杂在人流中,欣赏着洞天福地的秀丽风光,仰视着铜墙铁壁的恢宏气势,慨叹着莲花峰瀑的惊心动魄,流连于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据载这里的鬼谷子洞是鬼谷子隐身、修道、带徒传艺之地。悬崖栈道蜿蜒于悬崖陡壁;泼墨山墨汁淋漓,形象生动。
   炎炎夏日,竹排青青,吊桥悠悠,置身于这绿荫之中,这简直就是人间的仙境!随着人流,慢慢挪动着脚步。不久就碰见了户外群主的七个户外朋友。一路同行,12点多到达游客服务中心。
   大家在游客服务中心吃完饭,稍作休息,继续登山。看到不少游客租了雨衣和羽绒服。有人要坐缆车上山,看看那长龙似的队伍,我们就兵分两路,一路排队等候坐缆车;另一路四人徒步,我们沿着陡峭的台阶一直上到天督门。
   凉风习习,刚刚上到下板寺,炎炎夏日竟然感觉凉意袭人。天空的浮云越来越低垂,身上的雨点也越来越密集。身边的游客也越来越少。穿短袖的我们不得不换上长袖衣服。
   山上下来的一个美女,送我一件男式棉衣。说是她在山上冻得不行了,别人送给她的。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棉衣接过来了。
   我们沿着新修的栈道,徒步爬山。天空中的雨,淅淅沥沥。
   在雨中慢步行走,说不清的清新,惬意,还有一丝丝的浪漫。
   不时,有奇形怪状的树枝斜伸过来,似乎想要挡住游人的脚步。偶尔一棵小树,从木栈道中间伸出来,让人觉得这小树似乎是从木板中间长出来的。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到惊叹!
   小雨打湿了我的头发,让我感到炎炎夏日的丝丝冰凉。同行的三个人中,有一个户外朋友体力不支,可能有点高反。我们走走歇歇,等等这位户外的朋友。
   沿栈道上山,可以看见缆车徐徐上升的曼妙风景。不知道坐到缆车里的人,会不会体会到爬山看景的感觉?走到了栈道的尽头,是一段陡峭的石块路。终于穿过乱石丛中的小路上了山,走到较平缓的地方,那亭子里坐了许多休息的游人,不少是刚刚下了缆车的游客。
   我们也坐在亭子里休息,等那些坐缆车的朋友。等了二十多分钟,才看到了坐缆车上山的朋友。
   周末,天太热了!来太白山避暑的人特别多!户外朋友都要上班,当天要返回。我不想回家,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去大爷海,上拔仙台去看看!在上板寺和户外朋友道别,决定独自一人,风雨兼程,上太白山!
   二、风雨独行太白山
   户外的朋友,不放心我一个人独自上太白山。看到背着重装的几个户外驴友,要上拔仙台,再三交待叮嘱。我说:“没事的,我都问清楚了,这风景区的路就一条路,也没有岔路口。一直可以走到大爷海。那里晚上有住宿的地方。”
   冒着雨,我一个人开始加快速度赶路。路上超过一个又一个的游客。在拜仙台看到两张寻人启事。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一男一女都是独自进山失踪。一个中年男人是七八天前才失踪的。
   也许他们俩都是一个人独行,遇上大雾天气又下雨,雨雾弥漫,迷了路才失踪的吧?山难时有发生,但真正身临其境,看到上面的同行的照片,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心里有点紧张、担心。我深深地为他们祝福,也告诫自己以后要做一个科学理性驴友,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心里有点紧张。我双手合十,在启示前祈祷,祝愿我的同行吉祥平安,早日回家。
   从拜仙台到哮天犬,这一段路,海拔从2900米到3300米,走得最为艰辛了。似乎到了一个生理临界点。走不了几步,就得喘几口气,头也似乎有点晕了。偶尔看到一两壮汉坐在路旁呼呼地喘气。
   半路返回的人越来越多,上山的游人渐渐稀少。
   我一直坚持走到天圆地方,路边的标牌显示海拔3511米的高度。度过了生理反应期,我似乎也渐渐地适应了,路也变得好走了许多。山坳里,一群工人师傅正在施工,这里是太白山三期工程的缆车终点站,等工程完成后,普通游客就可以坐缆车直达,让更多的人上来领略太白山一山四季的独特风景。
   转过山头,几乎都是下坡路了。我看到了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界碑——中国南北方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我让游人给我拍照留念。
   行人也越来越稀少了。我突然就想起那句“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一路上雨时大时小,天气越来越冷,我穿上抓绒衣,外面罩上棉袄。就拿别人送我的棉袄当雨衣,才可以抵挡着一阵阵的风雨。
   山下还是夏日炎炎,艳阳高照。山上却是乌云压来,变换莫测,一会雨大,一会雨小。难怪说“太白六月的天——易变”!
   我一个人速度越来越快,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游人。路上碰到蓝天的两个小护士,她俩也要赶到大爷海去。
   走过小文公庙,看到那里住宿的小木屋真的很浪漫。我没有停留,继续赶路。偶然碰见路上的人都是穿着雨衣,背着重装的驴友。有长安的,有宝鸡的。他们都说今晚必须赶到大爷去。
   最让我惊讶的是,路上碰见三个老太太,一个68岁,一个66岁,一个64岁了。他们有的还是小脚,竟然说今晚也要赶到到大爷海去。看着她们单薄但却硬朗的身板,想着她们一路蹒跚的脚步,心里特佩服的不得了!也感慨于她对神灵的虔诚,对山的膜拜。我也终于能够明白,在朝圣的路上,那些几乎是头碰地,几步一拜,双手合的虔诚教徒,是怎么一回事了!我仿佛看到了她们圣洁的精神世界。
   山间云雾缭绕,几乎就像是仙女穿上了轻纱,在山间那云雾缭绕的氛围里翩翩起舞。这神秘的太白山,变幻多姿,一会儿清晰可见,一会就藏其身形。
   我赶到大文公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了。住宿爆满,临时用彩条布搭建的帐篷也有人住了,有人准备在这里扎营。庙宇都是简陋的石头堆砌的。
   听说有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大爷海了。虽然天下着雨,但是天色还亮着。我就随着不多的几个人继续冒雨赶路。在半路上不断碰到山上下来的人说,都说大海住宿已经爆满,连站都没地方站了。他们是没地方住才下来的。
   如果再返回,估计大文公庙也是没地方住了。我心里也越来越不安了,这样的天气,下雨,大雾,天又这么冷的。如果露宿山头,一定会被冻死。
   我心想:既然大爷海有住宿的,我一个人,怎么好说歹说,只要能在屋内,那怕是坐在地上,坐一个晚上也行啊!我就不信,他们睡觉,会让我在屋内站一点的地方都没有?总不会让人冻死的吧!
   天已经渐渐暗下来,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山上下来的人带来的消息,越来越让人不安。这个时候,早已经没有心情看景。越来越很担心夜晚怎么度过?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赶到大爷海?
   心里忐忑着,脚下还是坚定的继续前行,不抛弃、不放弃、不服输,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就是我的性格。
   两个长安的美女驴友带着孩子和丈夫,想着是在大爷海边住帐篷,看月亮数星星的浪漫。谁知道天气这样恶劣?风雨交加,大雾弥漫。
   三、大爷海的风雨之夜
   一路上,风雨兼程,终于远远看见了大爷海的屋子。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已经是晚上七点四十了。天气很冷,寒风呼啸,冷风冷雨淋湿了我们。终于进了温暖的屋子里,谢天谢地,总算没有露宿山头。屋里有一块能容身的地方,我就感激不尽了!
   那个长安群帅哥群主看我孤身一人,没带帐篷,也没预定住宿,收留了我,让我有了栖身之地!我刚坐在床边,就碰见一个穿黄色冲锋衣的男人,热情地给我打招呼。半天我都反应不过来。他说他是忆景。我才想起他就是元旦那天下午石鼓园一起拍照,一晚上起吃火锅,一起去唱歌的户外朋友!
   一会儿,忆景端着煮好的方便面,找了个小碗,给我倒了一半。我再三推辞,还是无法拒绝他的热情。这冰冷潮湿的大爷海,半碗热乎乎的方便面,让我心里感到一阵暖流涌动,感动不已!
   宝鸡的驴友群主,热情地给我打招呼。只见旁边的女人,使劲地用手捅他。不用看,就知道那女人是不情愿他们的群主招呼我。后来才知道这个群主就是西北孤独狼。
   长安驴友的群主和其中一个男人,出去搭帐篷住了。我这才明白,长安的美女驴友极力想让我去宝鸡驴友那里挤一挤。是心疼他的丈夫。在这样寒风呼啸,风雨交加的夜晚,要住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是需要勇气的。
   人性的自私,人情的冷暖,人品的高下,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这才发现,女人要比男人自私的多!还是男人的胸怀更为广阔。
   无论怎么样,我还是感谢那位不知道名字的长安户外领队,风格高尚,他把他的队友连同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都安顿在屋子里,自己去搭帐篷。天下驴友是一家,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天黑了,风雨越来越大。似乎要把着活动板房掀翻了。后边陆续有人进来。有的是带了孩子的妇女,可怜的女人和孩子,有的淋雨受冷,已经感冒了。冷的瑟瑟发抖!有的就坐在我的床头。
   管理住宿的人,穿着迷彩衣,带着红袖章,拿着喇叭,一次次进来安排人员住宿。在每个床铺间加人。本来就是大通铺,两块床板上安排住五个人。让一些带着重装的驴友,把被子让出来,让他们睡自己的睡袋。
   在管理人员的威严之下,很多人让出被子。他坚定地说:“今晚,不能让一个人留在屋外受冻!”这句话让人感觉格外温暖。他打着手电筒一个个问:“有没人有感冒发烧?谁需要感冒药?”他把感冒药一个个发到需要的人的手中!
   宝鸡那几位重装的驴友,先是让出被子,后来把他们的防潮垫拿出来铺在地面上打地铺。让那些后来进来,坐在床边,盖着被子都冷的瑟瑟发抖的几个女人和孩子可以躺下休息了。
   大爷海的夜晚,是如此的风雨肆虐!这那里是炎炎夏日的三伏天,分明已是寒风呼啸的严冬了!屋外的狂风暴雨似乎要刮倒这活动板房!这样的夜晚,呆在屋外,或者迷了路,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不是饿死,也会被冻死!屋子里是如此的温暖。
   长安的美女驴友和我挤在一个被窝。和陌生人挤一个被窝里,硬硬床板硌得我难受。睡惯了厚厚的软床,还真是不适应。
   这样的风雨之夜,能有一个容身之处,我就很满足了!长安的户外领队和他的朋友去外面搭帐篷住了。这样的天气,他的高风亮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已是十点多了,黑乎乎的夜,狂风呼啸着,似乎能把房子刮倒了!雨点越来越大,敲打着屋顶。我渐渐在隔壁围坐一圈打牌的人吵闹声中渐渐睡去!

共 87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真挚深情的文笔讲述风雨之中独行太白山的经历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感动至深。气绝秀美的太白山,不知名的陌生人的关爱,作者字里行间浓浓流淌着豪情和爱心,都温暖人心,令人身心深深感动!拜读作者真挚的佳作,令我深深感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间有真情伴永远!太白山和祖国河山如此美,人的美好心灵更加美,天地文章和善美的心灵融为一体,是我们御寒前行的温馨路灯,正如作者描写的追梦的豪情一样,让我们青春永驻!作者在那个雨雾弥漫的早晨,梦圆拔仙台,终于站在秦岭之巅!令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拜读佳作,我们和作者一道深深感受了大自然的神气与威力!美丽神奇的太白山,让人魂牵梦绕,让我们心存敬畏!而不知名的好心人,和作者希望这对父子把这爱心一次次传递下去的善美心灵,更加令人感动!【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作者说得好,心中有梦,只要不停下前行的脚步,美梦就会成真!欣赏佳作!推荐阅读佳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5-12-28 06:54:08
  作者不畏风雨,独行太白山,一路走来,豪情和温暖相伴,感人至深。送我棉衣的女孩,传递给作者一路温暖,作者又传递给了陌生的一对父子,希望爱心和温暖不断传递下去,美好的心灵,令人感动!佳作给人美善的启迪和真情陶冶!欣赏!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魏云霞        2015-12-28 07:26:12
  感谢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来江山向你们学习!问好编辑,早上快乐!感谢推荐!6450
3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6-04-08 17:46:04
  真是不同的人走太白,看到的太白不同样.问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赐情缘》《我的天空我的云》的作者
4 楼        文友:极冰        2022-08-07 16:43:55
  我没有上到拔仙台,更没有到大爷海,但我读过一个驴友朋友的文章,知道那里住宿的紧张,在您这里,再次读到,印象深刻了。您是一个忠实的“野驴”,敢风雨中独行拔仙台至大爷海。厉害!佩服!我的一个同事,也是忠实的“野驴”,每年都要去爬鳌太线,他给我讲鳌太线上的事,惊心动魄的!(´;︵;`)
极冰
5 楼        文友:极冰        2022-08-07 16:49:00
  有一年,我的另一个同事,在去爬鳌太线的过程中,在原始路上,一脚踩空,髌骨粉碎性断裂,我曾半年吃素,为他祈福。后来他恢复了。能打乒乓球,真是万幸!
极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