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故事新谝(散文)

精品 【丁香】故事新谝(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34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2发表时间:2016-01-01 00:03:57
摘要:老家的人文和历史的气息很浓重,只是太久远了些,除了沣水和石婆庙两处景观之外,剩下的风景也还有,但因为绝大多数早已不复存在,要展示出来就只能靠讲故事了。讲故事通常是为了消遣,可讲着讲着有时却讲出了是非,这往往就留下一些遗憾了。在现实的生活中,少弄些是非是再好不过的。

曾经有个故事,说一个远路亲戚来相访,当他听说我们这里还有个花园,就一定要去看看。我随口说:那地方没啥看头、不去也罢,也便翻过不提了。可谁知此后暗自存了心的他还是独自一路打问着找过去了。只不过回来时不出意外地摇着头连呼失望:“原以为这花园应是有花有草有风景的地方,谁知却是个村子。你咋也不早说!”
   我笑道:“谁说那不是个村子了?我都说过没啥看头么。只是你先前猜想的也没有全错,听说那地方好久以前确实是个花园,而且还是个具有相当高的品级、相当大的规模的花园呢!”
   他又饶有兴致了,追问道:“好久?有多久?”
   我对他弹出一个食指晃了晃道:“少说也有一千年罢。”
   他瞪大了眼睛,发出了一个长长的惊叹声:“哦—!”
   其实,我们老家那地方人文历史的气息非常浓重,只是有些太久远了。当年的一切的一切,大多都已被岁月浸蚀掉、或掩盖到了厚厚的黄土层下。历来的考古专家们一直拿铲子在那片田野里已不懈地挖掘了多少年了,可到头来还是没有再挖掘出诸如秦兵马俑那般惊世骇俗的东西。无奈,要见识那过去的一切的一切,很大程度上就只能是靠翻史籍、讲故事了。
  
   【周秦是非】
   那片悠久得几乎只能讲故事的地方,就是西京城之西、沣水东边的古镐京遗址。我们老家在古昆明池畔的石婆庙(织女庙)旁边,那个花园在我们老家旁边,西南不远处更靠近古沣水的地方是那个千年古镇。这些都只是古镐京遗址上的点而已。
   西京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大都市,也是一个老都市。可一提比西京城更老的古镐京,或许不少人很生疏。不过提起孔老夫子,大家应该就不生疏了。孔夫子虽没到过秦地,但他与古镐京还是有些干系的。
   孔夫子的看家本领莫过于明“礼”,而这“礼”就是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所作的“周礼”。只是当弟弟的周公作这“周礼”的时候,当哥哥的周武王手里所建成的国都镐京已然是浩浩荡荡的了。镐京城几乎与西周同龄,屈指算来距今当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只可惜孔夫子生非其时,若是能早出生个两百多年,也许还有缘见到镐京,或者也没必要留下诸如“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那么殷切的向往和慨叹了。
   据说春秋的时候孔夫子周游列国游学布道,唯独没有到过秦地,甚至从未言及秦地之事,这似乎是个谜。其实,作为被后人也追尊为“圣人”的孔夫子,自然不会不知道这秦地是周的故地,虽说这片故地当时已不再直辖于周天子而隶属于秦诸侯国,但毕竟依然是周天子的蕃土。稍后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论调却把故周先王们的礼仪之地,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蛮夷异属。若按孔圣人的治学准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以及他对弄不懂的事物采取回避的处世方式来推测,他很可能对这有悖常理、不合逻辑的论调会大大地不以为然的。
   故周的境界孔夫子未曾涉足,许多事也肯定弄不大懂。这位严谨的智者一定会觉得道听途说的靠不住,凭空臆断的更荒唐,无法破解时就回避开来了。至于后来把这回避的故事拔升到政治、道德的高度,大概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的臆断或过度解读罢了。这社会或许本来并不复杂,可叹往往却被有些人或有意、或无意地拨弄复杂了,终于凭空生出了许多事非。只因当初的“道”之不同,原本浩浩荡荡的圣贤之地,终于被摊上了万世的是非,的确很悲哀。
   孔夫子压箱子底儿的有关“礼”的那点学问,当初是从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老子那里“问”来的。试想,那么博大的“礼”,他就那么轻易地一问,又到底能问得多少真谛呢?孔夫子之所依仗的那点“礼”,说不定连秦地的市井小童都可儿戏。再兼他尊以为师的老子,最后都是毅然地骑了青牛过函谷关上了终南山去集大成的。依此而言,孔夫子对于这片土地大概也只敢有崇敬的份儿了。再者讲,作为一个能博得“圣人”头衔的智者,他的“不入秦地”或许是不愿闹出诸如“孔夫子面前念三字经”一般的低级笑话的。
   关于孔夫子的那段“不入秦地”的公案,有个民间传说。说是孔夫子当年也本想过函谷关,只是到了关前却见有几个黄鼠齐刷刷站在那儿欢迎他,那几个黄鼠居然还会前爪合十地对他这个客人作揖行礼!孔夫子大惊失色,赶忙滚身下车爬在地上向黄鼠叩头还礼。礼毕,孔夫子长叹道:“毕竟是周礼故地啊,连老鼠都被熏陶得有礼有节,吾辈惭愧!”说罢便掉头朝东而回了。
   孔夫子生活的年月虽历史上称其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大动荡、大混乱的时期,大动荡、大混乱的局面之于平民百姓就意味着水深火热。只因大出之世的秦诸侯国采取的是更加务实而崇法的政策,更有客观上结束这纷乱局面的愿望,不太欢迎厚古薄今、有些务虚而保守的儒学,因此当年一心进取入仕的孔夫子,无奈之下只好说声“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函谷关前兴叹了几声,最终失望地返车东还,回曲阜老家教书治学去了。
   至于后来把孔夫子周游列国在秦关之前碰了壁的故事粉饰成“圣人治道,不入危邦”,并还说“秦乃未经开化的蛮夷之地”、“虎狼之邦”等,也都只是孔夫子身后的那些门徒的小小伎俩而已。之所以如此,一是通过刻意粉饰和神化祖师爷,进而拔高自己的形象,争取更多被人赏识的机会;二是拉出敢于向强者挑战的架式,赚取一些眼球、博得一些名声,以为晋身的台阶。第三便是因失意而怨恨,终于变成有辱斯文的咒骂了。儒学有些务虚,秦国务实而崇法,他们被秦国撇之门外也就不难理解了。眼见着别人在变法之后迅速强大起来且变成了超级大国的秦国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他们如何不眼红?在求之不得时,先是羡慕,再是失望、怨恨,最后就变成咬牙切齿的咒骂了。
   只说秦的祖先是周天子身边下贱的马夫,而并不提这马夫却是黄帝的后裔。只说秦国曾有人殉一类野蛮、落后的恶习,却并不提摒除了恶习后以法治国的秦国事实上的发达与强大。实在不过瘾时,就炮制出秦王本是私生子的故事,而这私生子的父亲却是秦之外的六国人。就如当下有些国人对美国的贬斥:一个由海盗、囚犯、清教徒组成的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不就是因为多了几架飞机、几只兵舰就招摇得不可一世?我们的老祖先商代就过去开发过那地方,有什么了不起?
   忽然想起了一些“国粹”,说不定咱们的“国粹”里最爱当人祖宗、最爱与人家母系成员发生关系的一应内容,大概是从这里衍变,然后再传承到今天的。其所以如此,原因也简单:解恨!虽说这是在意淫,但总算找到了发泄的手段。终于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怜。
   其实,中华的历史大多出于儒者之手,利用手中这点特权塞进自己一些私货,这的确再方便不过了,也不足为奇。只是倘若孔老夫子重生,当他看到自己的一些后世门徒蝇营狗苟的行径、甚至在气急败坏后不顾嘴脸的泼相时,大概会羞愧得以袖遮面、无地自容的。
  
   【镐京故事】
   孔夫子没到过秦地,也就避而不言及秦地之事。然而秦地上沣水之滨的这个镐京,他到底还是无法避开。因为,有着史诗一般重要地位的《诗经》,据说是由他最早整理出来的。其中有一篇《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诗中写道: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为辟。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这是说文王灭崇自岐迁丰,而后又由武王建成镐京。这横跨沣水、隔水相望的丰、镐两城,似也恰恰彰显出开劈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的这文武二王的文治武功。特别是武王所成的镐京,这是作为号令天下诸侯、至高无上的周王朝的都城,当年定然也是威仪天下、浩浩荡荡、拥有过无限风光的。只可惜这辉煌了近三百年的镐京,却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那场经典游戏中,被那位绝顶“浪漫”的周天子儿戏一般地玩掉了。烽火台上一股狼烟,玩得诸侯们团团转。那火龙盘转、人马嘶鸣的景向着实很有趣、也很壮观,终于博得了美人一笑。然而始料不及的却是招来了灭国杀身之祸,从此天下大乱。更可恶那些由“汉奸”勾引乘虚而入的犬戎人,杀了周幽王、大肆虏掠了财物不说,竟然还丧心病狂地一把火把个镐京城也化为了灰烬。自这镐京因焚毁而被东迁的周王室废弃以后,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心的位置,此后便再也没有重现当年那礼乐遍地、大文大雅的无限风光了。
   周朝的诞生大概是距今三千年前的事,周朝的天命号称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段,而镐京城却是与西周同命的。镐京城存在和辉煌的三百年,正好也是西周存在和辉煌的三百年。那西周却是礼乐遍地、大文大雅、天下大治的。而自镐京城被焚毁、周王室东迁之后的东周,名义上有五百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却是“礼乐崩摧”、天下大乱、名存实亡的。
   孔夫子生于天下大乱之世,他向往天下大治的岁月这固然值得肯定,只是他终其一生极力想复辟那些过往的东西,到底就有些天真、也有些不识时务了。那些既得利益的诸侯们,如何肯主动地再把那些好不容易才获得的东西无尝地贡献出来呢?曾经礼乐遍地的镐京城的毁灭,其实也就意味着“井田制”的寿终正寝,新的社会形态必将形成,这是大势所趋的。孔夫子要做治世的良医,却机械地要拿古代的方子去治眼前的急病,到最后也只能是到处踫壁、以失败而告终了。当不了治世的良医,当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老夫子给自己这最终的定位倒是再高明不过了,终于是“圣人”。
   在其后的历史中,先是秦始皇在镐京旧址北边筑了隐天蔽日的阿房宫,再是汉武帝在其旧址南面更加广阔的区域修建了水光接天的昆明池。虽说镐京城老早就被烧得荡然无存,甚至连遗址也被昆明池水冲淹得没剩多少,但后来更加辉煌的西京城无论怎么变幻,却一直都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据史载,昆明池一直到唐代都是灿若天河的,唐朝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们时常在昆明池里游戏泛舟,还在昆明池北岸边的这个唐皇家花园踏春赏花、吟诗作赋。大唐的皇家花园,虽说无缘亲见,但推而想之:自然是非同凡响的!每每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其繁华、热闹、盛大的场面一定也与大唐皇朝一样,欣欣向荣、无比辉煌,足可令后世之人心向往之、几番梦回的。
   再后来,由于唐末及之后屡次发生的天灾和人祸,昆明池无人疏浚,水道淤塞,尔后便由大而小,渐渐干涸了。那座镐京遗址上曾经的大唐皇家花园,估计也是因没了昆明池水的滋润而失却了往日的秀美,此后便被人冷落,终于被废弃了。
   据考,古镐京的遗址就在现西京城之西、沣河东岸我们老家那座千年古镇所座落的这片区域上。当年周文王东迁至沣水西岸的都城叫作“丰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所建的都城称为“镐京”。似乎历史上的“京”和“城”就是从此才正式形成和流行开来的。至于三千年前周王朝的镐京有没有王家花园,无据可查,这就不好说了。但有一点很确凿、并不模糊:那个时候的镐京城及其周边可是水流纵横、生机勃然的。据考,这片黄土地上那个时代的镐京人过的还是半农、半渔的生活。有源自南山的沣水滋润,这里百草丰茂、花开鸟鸣,丰衣足食大概不难,若是真能安居乐业,礼乐遍地倒是也可以想象。当年的镐京人生活在如此优美、大花园一般的境界里,想必一定很悠然、也很浪漫。这么看来,孔夫子当年铁了心要“从周”到底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了。
   然而,随着汉武帝开凿于镐京遗址上的昆明池与千年后的大唐王朝的一起衰败,华夏大地上的一个空前的大黄金时代也就结束了。更其后千年的历史虽也更迭了多少回,但似乎总以各种的理由平庸着。这故周之地虽说沧海桑田般地不断变迁,但也一样地平庸着。昆明池一去不返、再无踪影,而那个昆明池畔曾经的皇家花园,最终就演变成了现如今这个花园村了。
   在我的记忆中,镐京遗址所在的那大片的庄稼地里,时不时会刨出些几千年前的东西。有唐朝的,有汉朝、秦朝的,也有西周时期的。只是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历朝历代的东西大多只是一些碎片,这些除了给这世界上增添了几篇有关考古方面的论文之外,好象也没什么更多值得炫耀的地方。
   记得若干年前,这个花园村的边上确实曾有过一个高大的土塚,人们称其为“花楼子”,这“花楼子”应该就是古时候的观花台。只是那处有些古韵的观花台,在上世纪中期“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时被平掉了。这个有关花园的最后的痕迹都没有了,一样的黄土地上的寻常村子,除了房便是人,能有什么看头?
  
   【沣水悠悠】
   虽然说这块故土有些平淡,有风没景没什么看头,可这块土地到底却是我的老家,要说没有牵挂自是不可能的。
   在先前狂热的造城潮时,西京城眼皮之下的这片故土,按理说该是含金量巨大的热土,然而事实上这里却一直冷冷清清。西京城向外东、南、北三面的田地都已变成了大厦林立的都市,唯独这西面好象是被遗忘了,急得许多人都睡不着觉。许多人细一探究,不免大大地泄气了。原来是镐京遗址的缘故,这里严禁动土。难怪这里多少年来“开发”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但却一直干打雷不下雨。若是没有那个真能唬住人的禁令,就这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按时下许多人的能力和胆量,说不定早都被人开发过好几回了。

共 71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三秦大地承载着许多华夏文明和历史,曾经处处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作者从“周秦是非”历史人文的回忆中,肯定了三千年前“周礼”对华夏文明的影响,从独特的角度解析了“周礼”礼乐遍地对孔孟儒家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西京城”“镐京城遗址”“昆明池”等历史给我们娓娓道来,一方面给我介绍了三秦大地厚重的人文历史,从另一方面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镐高故事”从周写到秦唐之历史轨迹,引古喻今,让人充满遐想和共鸣。“沣水悠悠”关关睢鸠,散发着炎黄子孙漫漫历史。 这是一篇随性的散文。该文涉猎古今,虚实相间,夹叙夹议,借古而喻今。通过友人因生疏而发生的误会,引出遥远的历史,用闲谝的口吻将那模糊的故事娓娓道出。先用孔子对周礼的推崇,推演出这故周之地的不同凡响;再通过对孔子身后的历史上有些儒家门徒的噪声的批驳,揭露了口上鼓吹“克己”、还要“复礼”的所谓正统儒家的不合时宜和虚伪性。也从侧面揭示出了有规矩的法治社会,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比鼓吹“以德治国”,实质上却没规矩的人治社会发达和强大。历史上镐京城、昆明池的荣和枯,实质上也是与相应的政治紧密联系的。政治清明则盛,政治腐败则衰。以法治国也才会有政治清明。至于人为鼓噪的这呀、那呀,只要没让平民百姓过得舒心,一切都是扯淡的。这个社会,无论平凡也罢、不凡也罢,只有真正能接上地气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东西。不错!倾情推荐共赏!【丁香编辑:天山】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16-01-01 00:26:47
  感谢老师赐稿丁香,期待更好精彩。抱抱沾点才气。敬上雪域青稞美酒,祝老师新年快乐吉祥安康。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1 楼        文友:龙飘飘        2016-01-02 15:58:51
  天山辛苦!一路问好,祝快乐!
2 楼        文友:天山        2016-01-01 15:04:06
  习大大在今年元旦讲话中明确指出“绿色政治生态”。从这两年的铁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3 楼        文友:天山        2016-01-01 15:10:28
  腕反腐及前几天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大大对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管好自已的家属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这样的报导十分罕见,这说明中央上层坚决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决心。是有期待的。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4 楼        文友:赵淑敏        2016-01-01 18:39:13
  感谢老师赐稿丁香,祝老师2016心想事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回复4 楼        文友:龙飘飘        2016-01-02 16:01:16
  丁香醉人!问好淑敏,祝快乐!
5 楼        文友:雅香        2016-01-02 12:54:38
  作品构思严谨,铺陈有序,从古论到今,可见笔者通古博今,学识渊博。纵谈上下五千年,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场景,传递出记忆里的美好故事!赞!祝新年吉祥!9656
回复5 楼        文友:龙飘飘        2016-01-02 16:15:15
  江山藏龙伏虎地,丁香四溢有雅香。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