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从明朝皇帝发迹史看个人成长

编辑推荐 从明朝皇帝发迹史看个人成长 ——太祖篇


作者:鹣鲽戏水 白丁,7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71发表时间:2016-01-01 22:52:00

序言
  
   平常素不爱看电子书的我最近在手机上一口气读完了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二册,结合自己以前对明史的理解再来看这些小说似的著作,别有一番风味。
   当年明月也就是石悦所写的明朝系列著作几年前就在网上流传甚广,点击量迅速扩大、销量的快速飙升使得男女老少迅速成长为“明矾”。就个人看来,这与这系列书小说似的叙述历史的写作风格关联很大,迎合了当今大众的阅读偏好。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压力让很多人不再有梦想,逐利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此时静下心来认真看一本像模像样的著作已属难得,更遑论认真研究一个王朝兴衰更迭的枯燥乏味,早已经被时间抛在不知去向,又与自己现今生活毫不相干的历史了。
   小说似的历史阅读固然能让人快速了解历史,对历史扫盲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扫盲毕竟只是扫盲,要想真正了解一段或者一个古人的历史,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搜集史料、阅读专家著作、看名人解说、看经典影视,等等,最后综合各种版本的解说寻找其中的共异性,最终形成自己对这段历史根深蒂固的认识,这才算真正的读史知史。
   抛开这些方法论来说一说我看完这前两本之后的感受。书很有小说气息,将历史上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联系得非常紧密,用词诙谐幽默,讽刺鲜明有力,时时不忘联系当今社会,在平铺直叙中穿插作者个人的感知(最大的特点),能将自己的历史和人文情怀融入到小说的写作中,似乎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和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有作者的影子,对人物的褒贬鲜明,愤慨处讽刺贬斥的义无反顾又不乏有趣,钦佩处总不吝啬褒扬赞美又不乏生动刻骨铭心。总之这样的写作风格抓住了人心灵深处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抓住了人内心追求新奇与趣味的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确非常成功。
   再来说一说我对前两本描述的历史的认识吧,这一段历史看似很长,但似乎又很简短。这也是我看完之后决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认真分析我看过之后的收获,认真总结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与人物形象,最后结合他们的发展史来看看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看能不能给自己打一点鸡血吧!
  
   一、太祖的天下
  
   第一本主要是描述太祖皇帝如何从一个穷苦潦倒的乞丐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带领千军万马曝霜露斩荆棘开创盛世明朝的创业故事和为了后代子孙守成基业而进行的系列准备。
   1、磨难
   先来说说我们这位太祖吧。他从小就没了爹没了妈,为了生存成为了地主家的放牛娃,生逢乱世,我们出身农民的可怜太祖最后连牛也没得放了。没办法,眼看就要饿肚子了,听说去当和尚可以管饭吃,于是就出家了。来到寺庙后,方丈说你的饭也不能白吃啊,总要干点啥吧,于是在别的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我们的太祖就只能扫地擦地板,好在终于有饭吃了。然而老天爷又要闹灾荒,所有的和尚都没饭吃了,方丈说,太祖啊,你南下去化缘吧,于是太祖又踏上了南下乞讨之路,方丈你真不是啥好鸟,竟然让老子去淮西河南,成心想饿死我啊!!他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三年。
   这就是太祖小时候的故事。在这里不得不说太祖的遭遇真不是一个艰难困苦就可以描述的,简直是天天都在与死亡做斗争,天天都在绝地逢生啊,他遇到的所有事发展趋势似乎都是一样的:生活的时代--乱世;自己的身份--贫农加孤儿;主要生活方式--放牛和乞讨;存在的价值--被剥削……好了,朱重八,你生来就是多余的,早点去阎王爷那报道吧,这样你就能少受点苦。
   然而不要忽略了历史,尤其是历史规律。什么‘乱世出英雄’啊,‘英雄造时势’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啊。这都是一个意思不同说法罢了,一句话“老天爷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代价我是不会亏待你的,你要机会我就给你机会,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我们的太祖此时有那个本事,所以他能当太祖。
   童年的这些经历已经把太祖打磨的非常成熟老练了,在此期间他遍偿人情冷暖,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弥补了没读书带来的知识缺陷。亲人的逝去让他很痛苦,同时也加深了他心中的复仇欲望;不小心把牛弄丢了被暴打一顿丢出门外没有了饭吃,同时让他看到了地主自私利己毫无人性的丑恶本质;在寺庙本想混一口饭吃,结果僧人的冷血没有信仰让他麻木,每天繁重的劳动透支着他的体力,更让他认识到了底层民众生存的艰难;外出乞讨让他饱受人情冷暖,受尽各种白眼,同时也让他看尽各地风物人情,山川地势。结交三教九流,让他有了几个可谓知心的朋友。尤其是这三年,我们的太祖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他由原来的胆小怕事任人欺负说话都不敢大声的人转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勇士。虽然他还是穿着原来的破烂,拿着原来的破碗,过着乞丐的生活。
   2、上天垂怜
   回到皇觉寺,他完全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上,此时他已经不是他了,他不在满足,他要施展自己的报负,他已经准备好了,他即将要干一件大事,然而他所缺乏的就是一个机会。颍州的韩山童刘福通已经揭竿而起了,怎么办?还是先看看吧,元朝的大军现在还很厉害。如他所料,韩流很快就被脱脱打败了。我造反会有人支持我么?我能打败元军么?我会想他们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么?这一切的怀疑都是一个正常的人意识,如果一个人连这些想都不想就敢直接干,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疯子。还是等等吧,毕竟现在在怎么说也不值得去干低成功率高风险的事,弄不好连命都没了。这么看我们的太祖还是很理性的。
   终于有一天,他的机会来了。他的好朋友给他写了一封信,正是催促他一起去干这个成功率极低,风险极高的造反事业,虽然他不想造反,但是这一幕已经不小心被旁人窥到,现在朝廷风声正紧,刚打败韩刘,对这种造反的风声控制很紧,朝廷本着另可错杀一万,不可漏放一个的态度,这一点太祖是极其明了的。怎么办,信烧了也来不及了。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就两条路,等死或者去干成功只有一丝可能的造反。与其等着被砍倒不如反他一反,横竖都是一个死,反正我就孤身一人,大不了就只身一人去见阎王就是了,说不定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让后人看看,我也不是平庸之辈。
   3、创业与掌舵权
   就这样太祖开始了他的提头上战场的生涯。后面的就不用写了,一句话概括,太祖在他起兵后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这可能是他后来当兵了自己琢磨的或者从书上看的吧或者只是自己的直觉也说不准呢),带领一班得力干将大小打了很多仗,有成功又失败,成功多失败少。他的对手一个一个在他的马蹄前倒下,最后他脚踩在了元朝这头外表强壮,五脏六腑早已溃烂的大水牛背上,开始正式成为了中华大地这条东方巨轮的掌舵人。
   大水牛跑了,但是很不甘心,总是想着夺回自己的掌舵权。我们的太祖此时在南京远程遥控,太祖秉承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信念一次次出师,而厚颜无耻的大水牛总是坚持“你来我走,你走我扰”的策略让我们的太祖很是头疼。看来这是一场久远的战争。罢了罢了。
   4、治国理政
   我们在来看看太祖的治国理政吧。我们的太祖真是穷苦人出身啊,深深懂得百姓的不易,因此他一刻也不敢偷懒,所有的国事凡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总是事必躬亲,凡事亲力亲为,未敢稍懈,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太祖时期的很多政策和制度都是他童年时期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的折射。不信大家来看看。
   元朝官吏腐败,贪赃枉法,权钱交易,恃强凌弱,欺行霸市,从来不拿百姓当人,因此小时候我们的太祖就对官吏这个身份很反感,再后来似乎一看到这这些穿着朝服的人他就很恼火,仿佛有个声音在时刻提醒他,你忘了你爹妈咋死的了么?不敢忘。于是他从来不给他们好脸色,觉得你们就是给我干事的,这是你们的义务。谁干得不好我就要谁的命,还敢跟我提报酬!于是明朝的这群官员就很苦逼了,太祖每个月只给他们很少的钱,勉强能够养活自己,他们的生活可谓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难免有人就动了歪点子,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捞钱。这还得了,太祖真的怒了,拿我的钱不好好替我干事,尽想着坑害百姓,祸害我的江山社稷!我看你们是不想活了!!于是一场大屠杀就上演了。要知道我们太祖对这些当官的本身就没啥好感,还敢犯事,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正好,把你们都杀了给我解解气。
   大家可以看看明初的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维庸案、蓝玉案。前两大案都属于太祖治理经济犯罪的典型,可谓名垂青史。不要以为太祖只杀了哪些个贪官的,当时虽无风闻言事,但太祖的方针确实有过之无不及。剥皮实草、当庭杖毙、千刀万剐等酷刑这就是为官吏量身定做的。从中央到地方,从一品到无品,从皇亲到县丞,总之有事的全杀,可能有事的也要杀,虽然没事但是我想杀的还是要杀。所以每一个大案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集体砍头。如果一个刽子手砍一个头奖励一两白银的话,在明朝从事这个行业可谓是衣食无忧啊,比当个什么宰相还要划算呢,至少不用担心明天的脑袋,不用天天上朝就和家人诀别!这丝毫不夸张。
   然而我们的太祖对付贪官更厉害的地方是你们想死也没那么容易。官员都被杀光了谁来干事呢?别担心,太祖有大招。你们这些个死刑犯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了,属于你的工作就是死你也要干好,干认真了,不可马虎。于是历史上有多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官员自己穿囚服、带脚镣、手镣衣衫不整的站在公堂之上审案,案子办好了,移交了没事了你才可以死!!哎,人竟然活到了那个份上,也难怪,谁让你们在太祖手下当官呢。
   其次太祖还对富商严厉打压,因为在太祖的眼睛里这些个富商都是为富不仁、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压榨百姓、自私敛财、见钱眼开的吝啬鬼,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社会不平等加剧,他们的存在使得农民成为了受双重剥削的对象,严重危及到了太祖的利益。太祖是坚决不允许自己统治下的人民出现分离的,一方面是为了为了农民和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祖小时候深受其害,早已经看透了这些富商财富来源的本质。
   5、深思熟虑的准备
   太祖为帝国建立的一套制度。前面的这些只是太祖个人的做法并不能说明是为帝国的长期发展做的考虑,相反,这些略带歧视性的偏激政策恰恰不利于帝国的长期繁荣。太祖精力充沛,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为他的子孙后代江山永固殚精竭虑。
   创立锦衣卫,废除宰相,大肆诛杀有功之臣,这一系列的措施带来的弊端是很明显的,有很多其实是不被理解的。但这些都是太祖加固皇权,稳定江山社稷的个人努力。其中有一条很匪夷所思,太祖给他所有的子孙都准备了爵位和俸禄,让他们衣食无忧。这一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正常,但他没想的是还没过一百年这些子孙就家道中落,又陷入贫穷的境地了,这是太祖做梦也没想到的吧。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啊!
   可能是因为他太爱自己的子孙了,不想让他们经历自己小时候经常饿肚子的那种痛苦吧。结果他就没想到自己的子孙是无穷尽的,而爵位和俸禄是有限的,这种不劳而获的群体一旦开始膨胀就会有问题。子孙们都嚷着祖制不可变,殊不知每一个朝发展到中后期就会出现各种弊病,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几位能臣干将,他们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就会厉行改革。而此时当政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任期内的大治从而在青史上留下一代革新明主的美名都会支持这些变革者,尽管这些改革的先驱者最后都会鸟尽弓藏。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太祖啊,你怎么连这个也没看清呢?怎么就忘了魏武帝临终时的遗言了呢?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首先饿死的终究不会哪些有手艺的人。让你的子孙劳动或者是掌握一项技能着可比什么都要强啊!皇帝只有一个,你的子子孙孙无数,让他们去卖草鞋也好织布也好,虽然比不上继承爵位享受俸禄来的风光,终究不会因为后期无法预料到的变革让他们守不住既得利益,又不能自谋生存要来的好吧。你固然能护得住他们一时,谁来护他们万世呢?
   罢了罢了,太祖啊,你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后面的事就交给后来者吧,你就放心的走吧。
  
   二、个人成长的经历
  
   1、关于阅读
   前段时间看了中南财大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文的一个关于怎样阅读的讲座,让我感受颇深。其中就提到了怎样快速有效阅读的问题,他说看一本书看一个人物传记应当结合自己所处的年龄段来选择,我们是青年,所以只用看那些名人伟人们青年时期的介绍就可以了,读他们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他们影响深远、让他们顿悟的事情、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重大影响的事以及他们遇到挫折时候的选择、思考和应对策略。通过多阅读不同人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处事方法和思维习惯,并且把这些加以利用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如果只是想着把书从前到后一页不落的看下去并没有什么收获,而且他们的生老病死由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共 757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序言部分,讲述了作者阅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情况,写出了作者的阅读观点。正文部分,以明太祖为例,讲述了他的人生和政治军事经历;在故事的叙述中,紧扣作者的分析论述,把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充分具体。【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02 22:11:48
  读历史给今人以启迪,作者这篇文章再次诠释了这一道理。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