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腊月

精品 腊月


作者:辽宁阜新史庆有 举人,3372.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3发表时间:2016-01-02 20:00:44
摘要:家乡的腊月红红火火,.天空总是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醇厚的年的香味......我常常醉在家乡的年味里。

腊月 【一】腊八粥
   每当进入腊月,天气寒冷,靠火炕取暖的家乡,家家户户的灶堂里都燃烧着红红的火苗,天空总是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醇厚年的香味。
   在家乡人的心中,腊月,也许就就像是一盆冬天里不灭的炭火,燃烧着激情,点燃着希望,慰藉着心灵。
   当人们走进家乡,才能体会到腊月里年的味道,是那么古朴,那么绵醇,是那样诱人。腊月的每一天都有故事。
   腊月的故事是从腊八开始的。
   家乡的农谚说的好: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进入腊月天越来越冷了,正常年份,腊七腊八正是三九天,在我们地区有“三九、四九棒打不走”没事不出门。用棒子打都不走。三九天是一年最冷的日子,是真正的滴水成冰。
   在我的家乡,腊八要吃腊八粥,吃腊八粥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在民间腊月初八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现将一则老故事再一次献给朋友们,全当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吧!
   相传,在我的老家,有一对姓张的夫妇勤劳善良为人十分友好,怎奈婚后20多年没生一男半女,家有万贯家材眼看也无人继承,夫妇二人十分难过。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医疗条件,专治不孕不育的机构那么多,只是吃中草药。据说两口子吃的药少说也得有两大车。没有两车也够开一个中药店的了。也不知道是这对夫妇为人善良感动了上帝,还是哪副药对了症,在那对夫妇快50的时候,生下了一个男孩。可以说是真正的老来得子,把一对夫妇乐得是真正的合不上嘴。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反正有万贯家材,怎么也够三口人生活了,夫妇俩把买卖交给了伙计,把地交给了打头的,整日是没黑没夜的逗孩子玩。这一玩就20年。
   男大当婚。在孩子20岁的时候,夫妇俩花大价钱给儿子娶了一方媳妇。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长得那个美就别说了。真是赛过杨贵飞,气死貂蝉。真有闭月羞花之貌,含鱼落燕之容。地下难找,天上也难寻。这一家人这个美就没办法说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转眼又过了十了年。老的陆续死了,图剩下小夫妇俩是男的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女的是下不得厨房,入不得亭堂。俩人是一对绣花枕头,外面漂亮内里脏。一对坐吃山空的废物。又过了许多年,日子是彻底玩了,能卖的都卖了,到了一无所有的程度了。又到了一个腊月初八那天,北风那个大,天那个冷就白说了。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就是从那天开始流传开的。夫妇二人是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只能在这个囤底扫把米,那个囤底扫把豆,杂七杂八熬了点粥喝。在绝望中,他们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从此发愤图强,在乡亲帮助下,勤奋苦干,终于恢复了家业。此后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就要喝五谷杂粮粥来激励自己。这风俗在家乡传颂,其他人也以此来教育儿孙。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煮食腊八粥的习俗。
   【二】祭灶
  
   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听到的一首关于过年的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年给你杀肥猪。而在真正的生活中,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才真正开始,二十三以后的每天都有故事。什么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八贴窗花等等。每年腊月二十三要祭灶。听过、看过许多关于祭灶的故事版本,回想一下,只有妈妈讲的最动人,且内含丰富,整篇都贯穿着和睦的主题,对今天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睦社会相融为一体。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糖和面做成的供品等。用加糖的供品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嘴甜。有的人家,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连同用纸扎的纸马和草料供品一起点火焚烧了,敬语称谓灶王爷升天。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供品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自欺欺人很简单,只是到时换上新神像,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当时人们常讲:人活七十古来稀。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侄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侄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子媳妇、侄儿媳们听了这番话后,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被街坊邻居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侄媳妇,不料此法果真灵验。后来当乡亲们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广为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越流传越广。
   【三】糖瓜粘
   美梦中被清脆的鞭炮声惊醒,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啦!在我们地区,小年就是“过年”的开始。我小的时候,街上平时都很冷落,只从这一天开始才会热闹起来,卖花炮的、卖气球的、吹糖人的、卖各种好吃的,都纷纷吆喝着叫卖。我们都去找大人要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谁在身边,就朝谁要。大人们这时候都比平日慷慨,同谁要都是不会不给。过年了嘛!也有的时候大人手中也没有,那个时代钱对谁来说都不富裕,上一天班才挣几分钱,兜儿里没钱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去计较,大人也有大人的难处,谁有香粉不往脸上擦。我们也有我们的理论:“张口三分利,不给也够本。”但也有的大人要拷问我们:要钱干啥?我们会回答:“二十三,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毡帽头,老太太要?落;小伙儿要围脖,大姑娘要花袄。”其实没有一个大人会给孩子们足够玩的钱,但孩子这天必须要吃足正宗传统食品??糖瓜。也是沾了灶王爷的光,平日里也没有卖,因为这天是祭灶日。灶王爷在家里住了整整一年,必须要往他嘴上抹又甜又粘的糖瓜,好让他到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但在屋子里遇热后就变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就有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由此可见,在唐朝它已与美酒一样,成了春节期间必备的佳品。到了明清时代,麦芽糖派上了新用场,成了祭祀灶王爷时,粘糊其口的武器。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请)下来,烧掉,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一年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实现了“心到佛知,上供人吃”的全过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四】烧纸钱
  
   周日,距过年还有十多天,一大早三弟打电话,说让我们一起回老家给老人坟上烧纸钱,我欣然从命。同行的还有姐姐、叔叔家的大弟弟、姑姑家表弟。一件本来很严肃的事,由于我们已经好久不见,一路上话语不断,也显得很轻松。
   过年给老人坟上烧纸在我们地区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习俗。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要给故去的老人烧些纸,人们相信,纸钱就是死者另一个世界里的钱,多烧一些纸钱,死者在那个世界里才会有钱用。有钱了,会保佑活着的人。
   也有人讲:活人给死人烧纸,必须要给死人的坟头上压坟头纸,而当人们路过坟地的时候,看到坟头上压好多层坟头纸,会说:这家坟的主人有后人,后人对老人还很怀念,没忘了老人。上坟烧纸是一种活人对死人的敬仰的标志。
   “纸钱”的源由不一,据笔者查史记载,一共有三种。一种是最古时候的“打钱”,地上撒上谷糠,将黄纸裁成8开大小,平铺在糠上,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黄纸上;一种是“剪钱”,就是俗话说的“买路钱”,以黄纸裁为方块,贴以金银色的纸箔,或折成元宝的锭状,以像金银;一种是“印钱”,是仿近代的纸币、银元,印上“冥通银行”以及各种数字的金额。就如人世间流通的纸币。纸钱的产生,原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意念,认为有天堂和地下世界,就要给死去的亲人在天堂或地下世界有使用的纸币。
   据资料记载:烧纸真正起源于东汉时期:蔡伦改良造纸术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无人问津,夫妻两就对著一屋子的纸发愁。

共 1216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进了腊月,意味着走进了最冷的时日。北方到了腊八都要吃腊八粥,引出腊八粥的美丽传说。作者写了年味,祭灶,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烧纸钱祭奠故去的亲人,以及烧纸钱的起源。家乡人做粘豆包和年糕。做豆腐,及详细过程。二十四写春联及春联的起源。二十五扫尘,除旧迎新。杀鸡宰羊,娶媳迎亲,迎接新年。作者用了十四个章节来描述故乡腊月里的杀猪、宰羊、杀公鸡、淘米蒸豆包、撒粘糕、碾荞麦面、做豆腐、置办年货的忙碌,回忆着母亲去崩爆米花分给小朋友们吃的温馨场面,做爆米花的糖葫芦的过程。在爷爷的带动下年夜吃钱币饺子的趣事,穿新衣的喜庆。家乡的拨面条和荞面美食的传说。各个章节描写之细腻,温馨,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一些美丽的传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整篇文章洋溢着家乡人对生活满满的热情,年的味道,也是家乡人对生活满满的热望,作者写出了故乡腊月的浓情、情趣,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愫。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04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1-02 20:08:52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每到腊八,家家都会吃腊八粥。读着文章,就想起了母亲做腊八粥的情景,金黄的腊八粥上面撒上绵白糖,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黏,真好吃呀。作者细腻的文笔,把北方的腊月里人们的忙碌迎接新年的场景跃然在读者面前,如身临其境之感,如若是北方人,很自然的就把思绪带回到腊月的场景里。温馨倍至,热闹非凡,亲情浓浓。感觉真好!欣赏佳作。祝新年快乐!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02 22:21:43
  该文有些章节已经在江山文学网站发表过。朋友清理一下删除,把已经发表过的章节删除,然后把修改文章全文飞笺给我,我替换。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6-01-04 19:10:59
  欢迎朋友们来辽宁阜新感受东北腊月的风情......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03 22:40:38
  该文已经清除了曾经在江山发表过的内容。
语文教师
回复3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6-01-04 07:20:02
  谢谢了 !!!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