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神奇的香岩(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神奇的香岩(散文) ————《南阳日报》金秋香岩寺笔会补记


作者:你猜 进士,647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6发表时间:2016-01-09 19:52:58

前不久,无意中从网友的空间里看到香岩寺已经焕然一新的几副精美的图片,那古老的建筑、清澈的河水、飞流直下的瀑布、茂林修竹的园林、古老的柏树,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一转眼,几十年岁月仿佛一瞬间,而那过去的美好记忆却让我感到十分珍贵。
   那是一九八八年秋季的一天,我接到县文化馆周老师的电话,准备在我们县举行《南阳日报》副刊金秋丹江笔会,地点定在风景秀丽的香岩寺。作为一个乡村的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能参加这样全地区一个文学盛会,和那些平常只能在报纸电视上见到他们作品及名字的作家零距离接触,还可以浏览观赏香岩寺的风景名胜,一举多得,我非常的高兴。急急忙忙乘船打车来到县文化馆,听了周老师的一些具体安排,我很激动,走起路来竟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在当时,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我涉世不深,阅历浅薄。因为年轻,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有一腔热血,喜欢在空余的时间里挑灯夜战,涂鸦文字,对那些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作家奉若神明。投出去的稿件,不是泥牛入海就是收到编辑部换了信封的退稿信,里面有编辑老师寥寥数语的鼓励和指导,读完以后仍然倍受鼓舞。在心里非常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高人指点提高一下,可是,因为写作只是自己喜欢的一种个人行为,又苦于没有什么成就,登不得大雅之堂,平常就是对一起玩耍的好友也是闭口无言,只字不提,偶然发表一点豆腐块,也只能把那份兴奋深藏心底。这次能够意外地参加这样一个地区级文艺界的文学盛会,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真是天赐良机,雪中送炭,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这是我到今天为止参加的唯一一次文学笔会,也是和众多经常在报刊杂志上面拜读过文字的文学老师们大师们唯一见面的一次。聆听他们的写作经验之谈,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近30年,当时有的参加会议人员可能早已经物是人非了,听说有的老师已经作古,可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一些情况,那次在浓郁的文学氛围里,一个星期时间的聚会,各位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历历在目。也许这件事早已经被大家抛之脑后了,也许那些让我钦佩的作家老师们已经由青春年少到满头白发了,可是,我仍然想把那些感动的花絮留在这里,一则表示对那段青葱岁月的回忆,再则表达一份对那次成功的笔会深层的回忆,让他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一、会议筹备
   每次听了一些文朋诗友们参加某某笔会的议论,我感到既羡慕又叹息。在当时的条件举行那样的会议,其中的甘苦感同身受。从车辆的安排,到衣食住行,安全保证,资金的筹备,参加领导的一些细节安排,一个个难题呈现在眼前,幸亏经过周英敏老师早出晚归辛苦和努力都迎刃而解。作为这次笔会的其中一员,我感到高兴之余,更有许多的忧愁。第一次参与这样的盛会,总觉得心里没有底,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深怕做错什么事情忐忑不安。
   香岩寺(又名上寺)地处淅川县仓房乡政府十多公里处,距离县城几十公里,况且还隔着宽阔的丹江,那里和湖北省的均县接邻。车船奔波的辛苦,道路蜿蜒曲折,泥泞不堪,车辆行走极不方便,加上秋天多雨季节,几十个人的交通就成了一个个难题。幸亏,县宣传部和文化局、文联等部门领导鼎力支持,加上香岩寺别具特色的吸引力,使那些远道而来的领导和老师们百忙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会议。在县第二招待所与会人员得到妥善安排。
   傍晚,县委招待所会议室里灯火通明,赞助这次会议资金的厂长郭吉安冒着瓢泼大雨,从南阳党校培训班请假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也赶到了这里。他的声音洪亮,用词得当,一流的口才,热情洋溢的讲话,博得了远道而来的作家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南阳日报》副刊部主任周熠、窦跃升等老师和县领导分别发表了讲话。会议室里,自始至终气氛活跃,淅川文化界对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是高规格的。大家对香岩寺笔会更有几分期待。
   二、初识周同宾老师
   第二天一大早,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纷纷乘坐汽车先行了一步,因为周同宾老师那天晚上没有赶到,又因为那个时间,电话没有现在这样普遍,通讯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因此提前没有很好的沟通,不知道周老师什么时间到达。为了不改变原来会议行程安排,我被安排留下来等待周老师。大概在与会人员出发一个多小时以后,周老师步行到了淅川县委第二招待所。匆匆忙忙地吃了饭以后,我们两个就踏上了前往香岩寺的征程。
   周老师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戴着眼镜,很少说话。从登上汽车到下了轮船,一路上,我们几乎没有说什么,这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乡村小伙子感到更多的是拘束。偶然说一句话我就感到脸在发烧,心在跳。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周老师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他将听到的和看到的甚至想到的就随手记在上面。虽然我不知道他记得是什么,却对他那种非常认真的神情感到非常的尊敬。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就是要把握这种创作的灵感和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写出脍炙人口优秀的作品。周老师在南阳地区,甚至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权威的作家,一个那么资深的作家对文学创作尚且有这样严谨的态度,这让我们这些平常对写作总是马马虎虎的一挥而就,连自己的作品都不愿意认真修改的小年轻感到脸红,羞愧。看着周老师那种认认真真的神态,我对他凭空又生出几分尊敬。似乎也找到了我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登上报刊的其中原因了。
   从下寺下了船,没有车辆来接,步行几公里到了仓房乡政府以后仍然没有看到前来接待人员的身影。我们简简单单地吃了饭后,也不知道距离香岩寺还有多远,只好一边走一边问询,顺着乡政府西边的山坡,一步步踩着泥泞的土路向香岩寺进发。
   雨后初晴的公路只有用石头筑起的一个轮廓,被雨水浸透了的土巴踩上去松软,粘脚,走一段路程脚底就厚重得走不动了,我们就要停下来将粘在鞋底的泥巴在石头上面狠狠地蹭一蹭再继续前行,因此,走不多远就感到疲惫不堪了。可是,又担心天黑了更加难行,只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敢坐下来休息,这样,等到我们一身汗水地爬上高坡,放眼看去,刚才所在的乡政府的房子,仿佛变得小了许多,周老师顺口吟着诗词,那神态看上去非常的唯美。
   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行人,我们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山谷里回响着,偶尔踢起一个小石头飞到山谷中会引来一阵清脆的声响,也许是这些声音惊动了藏身在山野里的野兔和山鸡,他们惊慌失措地在山道里奔跑,在山谷里飞翔。
   转过一个个弯弯的山道,顺着盘山公路下了一个大坡,等到河沟不远的地方看到了一个村庄时,已经夕阳西下了。村子里一家人在办着结婚的喜事,喧闹的锣鼓声再次吸引了周老师的视线。他征求我的意见去看看,我看了看就要黑下来的天空,也不知道这里距离香岩寺还有多远,从已经偏过了山头的太阳的余光里估计到天黑还有一些时间,便点了点头。
   我们还没有走到那家房子跟前,山村的老百姓那份热情就感染了我们。他们一哄而来,将我们前呼后拥让到了房子前那块平坦的地方一个方桌前坐下,端来了茶水让我们喝。周老师一边和乡亲们谈笑风生,一边拿起锣鼓有板有眼地敲了几下。他的内行招来了大家的一片赞美声。他一边询问着大家,一边再次拿出那个小笔记本记着什么,一招一式都非常的认真。大概这就是平常人们说的作家要深入生活的真实体会吧。就在这一刻,我想起了周老师的散文等作品为什么那样的接地气,让人感动,鼓舞人心,受到欢迎。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周老师那篇《无尘居》,将他的住房条件的改变,从旧房到新房,不动声色的描写,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赞美的言表,字里行间不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自己生活的改变,更赞美了新的历史时期居民住房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等我们告别山村里那些淳朴的农民,再次攀上一个不怎么高的山坡,转过去不多时就到了香岩寺了,那些提前到了的作家们在山门前迎接着周老师,并且和他一一握手。
   三、创作的技巧就是要多写多看多练
   香岩寺苍松翠柏,茂林修竹,景色非常美。第一次会议在大雄宝殿进行了。大家一字排开在一尊尊高大的佛像前,听着周熠主任的讲话,好像孙悟空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了西天聆听如来佛祖的教诲般的神圣。周熠主任操着标准的男中音,说话慢悠悠的,风趣幽默,那些作家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看着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菩萨塑像,或站或席地而坐的老师们仿佛是远道而来的佛教徒一样的虔诚。记得周主任说的“香岩寺人杰地灵,我们远道而来也沾染上一些灵秀之气,希望大家在这里写出一些优秀作品……”
   作为副刊部作家记者的窦跃生老师非常健谈,他给大家介绍的写作原理很多,让我们受益匪浅。当我鼓足勇气问起如何写出优秀作品的时间,他说:“创作没有技巧,没有捷径可选择,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想在创作领域取得一番成就,首先要多看多写多练,看优秀作品,写出一定数量的作品,慢慢的去感悟就会写出优秀的作品,至少会被我们副刊选用。”
   记者谭英和诗人张克峰也在会上发言。到会的还有久负盛名的乔典运和廖花歌等老师。他们各抒己见,发表创作的真知灼见。还有一些新秀,结合自己发表的最新的作品,向大家传授着创作经验。那些浅显易懂的经验谈,至今仿佛依然萦绕在耳边。
   会议采用集中讲课,分散座谈,然后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得很好,在这里,这些大作家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给初学写作者许多启示。记得乔典运老师当时的小说《乡醉》发表在中国一个知名刊物上面,他详细地讲解了这篇作品的成功经验和创作动机,以及这篇作品之所以得以发表的前因后果。
   周熠主任要求会议期间每个人最少写出一篇优秀作品,并且承诺,不管版面多紧张,一定挤出更多的空间,给各位作家展示的机会。他说:到了这里,呼吸着灵秀之气,在这神仙居住的地方,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的。记得周熠主任当时那篇《月迷津渡》发表不久,获了一个奖项,他就讲述了那篇作品的谋篇布局以及题目的选择过程。这篇作品完成后,他思来想去总感到美中不足,于是就从一个大才子的作品里选择了“月迷津渡”作为题目,在作品里成为点睛之笔。
   周主任说话总是不紧不慢的,他说创作的作品首先要选择那些能感动自己的事情去写,没有创作的冲动和灵感最好先不要下笔。经常住在城市里的人对城市里的事熟视无睹,就象左手摸住右手一样,可是到了乡下就会文思泉涌。在乡下的人时间久了,没有灵感,到了城市里看到听到的多了就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看法,就会有了创作的冲动,就会写出优秀的作品,至少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乔典运老师就讲述了他的一些作品创作的经验,他喜欢写那些他熟悉的农民,干部,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清楚地印象在他的脑海里。没有事情的时间,他喜欢到火车站和广场那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去,看那些南来北往的人匆匆忙忙的脚步,形形色色的形态,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向那些老百姓学习语言。
   廖花歌老师当时是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女作家了,她的作品在大型刊物上面屡屡出现。他的发言总是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还有许多作家的姓名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他们的发言都是那样的精彩、难忘。
   每天夜晚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为了活跃大家的气氛,让这些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在这寂静的寺庙里感到一种别开生面的气氛,窦跃生老师在周主任的建议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大家跳慢三慢四舞。他那潇洒的舞步,热情的神态赢得了大家的热烈的掌声。估计这是几百年来香岩寺最最热闹最最辉煌的时刻。
   四、夜游藏经阁
   夜晚,月明星稀,文友和老师们三五成群自由活动,漫步在藏经阁、大雄宝殿等这些宽畅宁静的古老的建筑物前,或者进入这些神圣的地方,一个个被这些保护完好,精雕细琢的建筑物所惊叹。
   香岩寺又名长寿寺、香岩长寿寺、显通禅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点。传说她的名字缘于一个化缘的叫香岩和尚。地处淅川县城西南40千米的苍房镇境内。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据史书记载她始建于唐朝,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据文物考古部门挖掘,这里埋藏着楚国许多王公贵族,其中丹珠公主的墓穴和这些墓群不在一起,考古队没有找到,后来被盗。
   下寺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建成,水位上升,早已被江水淹没了。现仅存上寺(即香岩寺),她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整个香岩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树和泉水环绕,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是旅游,休养的好地方。寺东竹林内竖立着两座洁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6角、7级,为雕琢精细的仿楼阁式建筑,与绿竹相衬,若天然图画。寺院内外还分布有多处名胜奇景,诸如珍珠泉、双石洞、龙泉、水帘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阳")、花果山、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庙、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门等。1986年,香岩寺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西南角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塔林,栖息在这里的历代高僧们都有一个精美的故事和经典的传说,可惜,听到的只是只言片语的传说,没有及时的整理。

共 80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1988年金秋在老家香岩寺举办的《南阳日报》副刊丹江笔会,是南阳地区文化文艺系统的一次文学盛会。作为年轻的文学工作者,作者有幸参加了这次难忘的文学聚会。县文化馆的领导,备受尊敬的知名作家们济济一堂,在周密细致,精心辛苦的组织筹备安排下,历时一周的文学座谈交流,创作笔会在香岩寺隆重召开了。因种种原因,周同宾老师没能及时在头晚到达,“我”被安排殿后,等候周同宾老师再前往会场,由此有幸近距离认识了这位优秀作家。在会场,各路作家畅谈创作心得和体会,以及文学写作的技巧,“多看多写多练”。会议交流之余,大家夜游香岩寺的藏经阁,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了这座闻名的古刹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佛教风貌。那些松柏古树,那些千古传说,那些曾经美好又珍贵的盛大笔会,很快就结束了,只是它将永久地珍藏于心间,和神奇的香岩寺一起,成为最值得回味的记忆。推荐阅读,感谢老师分享精彩的文学经历,问好你猜老师。【编辑:老弋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弋刀        2016-01-09 19:54:40
  感谢你猜老师分享精彩的文学经历和过往,问好老师!
刀即笔,笔生刀
回复1 楼        文友:你猜        2016-01-10 01:32:58
  感谢老师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16-01-09 21:13:24
  读这篇散文,也是学习的过程。感谢老师分享的精彩!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2 楼        文友:你猜        2016-01-10 01:33:27
  谢谢社长光临,祝好。
3 楼        文友:白甫        2016-01-10 11:48:20
  拜读你猜叔叔又一力作,学习,问好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回复3 楼        文友:你猜        2016-01-10 19:00:15
  感谢白甫老师,请批评指导。
4 楼        文友:白甫        2016-01-10 11:57:24
  拜读你猜叔叔又一力作,学习,问好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回复4 楼        文友:你猜        2016-01-10 19:00:42
  祝你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何叶        2016-01-11 15:48:41
  欣赏猜哥非常棒的文,祝好。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你猜        2016-01-12 00:15:05
  感谢社长光临,请批评指导。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