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从前】回不去的故乡(散文)

精品 【渔舟从前】回不去的故乡(散文)


作者:一叶芭蕉 童生,9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1发表时间:2016-01-11 01:46:52
摘要:故乡是心灵的港湾,承载了我太多思念。故乡是我们的根,绝对不能舍弃。故乡一直在我心中,是我一辈子都不愿意忘记的地方。

【渔舟从前】回不去的故乡(散文) 快过年了,在异乡的人们开始摩拳擦掌——抢火车票。我却一点不着急。今年,我不打算回老家过年。这不是我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去年也是在外面过年。外面过年的气氛远远没有老家有气氛浓烈,没有一点年味。我所在的沿海城市,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过年的时候都各自回老家过年了。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没有车来车往,也没有人来人去,似一座死城。
   我不回家过年,不是路途遥远,票难买,而是回去了也没有地方可以去。我再也找不到故乡,多少次梦中寻找故乡,却都是一汪河水阻挡着我的视线。
   故乡是心灵的港湾,承载了我太多思念,有我爬过的老树,有我走过的石板桥,有我游过的河,有我住过的木屋。当我疲惫时,回到故乡,看见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人,心情瞬间变好了,似游戏里满血复活的英雄,又有了强大战斗力。
   我的故乡山特别多,山高而陡峭,一座连着一座,似永远看不到尽头。山与山之间,无数溪流汇集成了一条河流——清水江,自西向东流出,一直流入洞庭湖。人类逐水而居的习性,河流两岸布满大大小小村落,我的村子就是其中一个。古老的石板桥、石板路,古旧的木屋,都显示着村子经历了古老的岁月,也许在遥远的古代,我们村子就已经存在。
   村子的房屋沿河而建,屋与屋之间相连,全是木制结构,两进式格局。中间为堂屋,供奉着祖先和天地君亲师,逢年过节要烧香祭拜。木屋建造可不容易,首先,人们从山上挑选合适的木头,一定得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每一根差不多大。把木头砍断晒干水分,请好的木匠打框架,几百根柱子按设计好的格局连接一起,不能用一颗铁钉,全靠木头楔子相互咬合,没有几分本事的木匠,根本完成不了。然后用木板把空余的地方填充起来,就有人房屋。木板装入也不能用铁钉,全是咬合,窗户要求更高,均雕上美丽花朵,又实用又美观。一般为两层楼,楼下住人,楼上储存物品。屋上再盖上陶瓷瓦,瓦片一张贴一张,铺在屋顶上。黑色的陶瓷瓦,遮挡住了所有阳光,还需要在房屋中央的地方,留出两块放置玻璃瓦,保证阳光充足。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澈明亮的清水江,盛产鱼虾。当斜阳照射在父亲身上,把他的影子拉长、变形,一部分在船上,一部分落入水中,影子似变成了两个人。父亲正准备摇着小船去水流平静的地方撒网,把渔网撒下固定好。第二天清晨,父亲穿过浓浓的晨雾,开始收网。父亲的网从来不会落空,总会网到几条鲤鱼、草鱼,最差也会有虾。在早市还没开的时候,父亲把鱼运到镇上卖掉,以补贴家用。夏天的河流是儿时我们最爱,我与小伙伴们一个个脱得精光,一整天都泡在水里,你追我打,相互打着水仗,比谁潜水潜得久,潜得深。我们玩得累了,翻开河水里石头,开始抓螃蟹。螃蟹前面两只大大的钳子,是它们防卫的武器。谁要被钳子夹一下,肯定鲜血淋淋,抓螃蟹要从螃蟹的屁股入手,快、准、狠,捏住它们的屁股,螃蟹锋利的爪子也就成为了摆设。清水江养育了我们,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都爱她。
   村子里打鱼只是副业,吃饭还得靠种地,村子的水田在河道边。春天,插上绿幽幽的稻苗,到了秋天,收割金黄的稻谷。村子的人很勤劳,在田水稻收割完的田地里,继续种上下一批农作物,有的种上小麦,有的种上油菜,有的种上萝卜。把田地的功能完全释放,一点也不浪费。村子的人也很亲切。我在家吃饭的时候,从家里端一碗饭,从村头走到村尾,不用再回家夹菜,一家家吃过去。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家里没有人,旁边的叔叔婶婶就会叫我在他们家吃饭,父母从不担心我会饿着。菜地里种的蔬菜,如果谁家没有菜吃了,只要说上一句,就可以尽情的摘。满满的人情味,让人怀念。
   我们村子与外界联系一向靠船,船来船往,从洞庭湖一直向上,运来一船船生活物资。横渡清水江到河对岸去,却有石板桥。古老的石板桥连通了河岸两侧。石板桥的名字叫“万岁桥”,顾名思义只有皇帝走过的桥,才能叫“万岁桥”。具体不知道哪个朝代所建,听老一辈人说,原来桥头还立有石碑记载建桥时间,建桥的人,随着时光流逝,石碑已经找不到了,也就无法知道石桥的具体建立时间。万岁桥的石板,全是一整块青石,门板一样大,架上两块,车马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人们常走的一面,已经光滑如镜,显示着它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温柔的水,似安静的女人;汹涌的水,似发怒的巨人。春夏多雨季节,河流变成了一条怒龙,一路横冲直闯,凡是阻挡之物,均被摧毁。万岁桥首当其冲,一次次洪流冲击着它。笨重的石板也挡不住洪流,被冲下了水。洪水退去后,村子里人们多次把石板从下游找回来。有一年,有史以来的大洪水,石板被洪流一直推,不知推到了何处,再也找不回来了。枯水期的时候,还可以看得到水中的石墩,依然孤零零地立在水中央。
   石板桥没有了,河流两岸人们来来回回,必须靠渡船。为了照顾孙大爷,村子里专门让孙大爷开渡船,收些零钱过生活。从我记事起,孙大爷就在这里撑船了,相当热情,从不收我们小孩子的钱,有时,还送糖果给我们吃。孙大爷是一个苦命之人,从小就没有了爹娘,没有田地,靠帮人放牛慢慢熬大。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有了自己的田地。孙大爷也长成了年轻小伙子,长得还算壮实,又肯干,没几年,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还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老婆。日子似都朝着好的方向奔跑。天有不测风云,孙大爷的老婆在生产的时候,由于难产,在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年代,结果就是一尸两命。从那以后,孙大爷无心农事,生活越过越难,全靠邻居接济,才没有饿死。孙大爷在没人过河的时候,经常坐在渡口抽着旱烟,浓浓的烟雾,把他完全笼罩在其中,若隐若现的烟雾,遮挡住了孙大爷脸上的皱纹。一年一年,孙大爷老了,村里却没有人愿意来接这个活。我工作以后过年回家,七十多岁的孙大爷还在开渡船,头发已经全白了,长年日晒雨淋,黝黑的脸庞,也没有遮挡住星星点点的老人斑。孙大爷依旧很热情,一见到我,就亲热的叫我的小名拉我上船。孙大爷带着遗憾的口气告诉我,铁皮桥将要替代他,过些日子就要休息了。孙大爷在河上摇来摇去,一摇就是二十年,早该休息了,摇出了感情,才有一些遗憾。
   孙大爷的渡船只能渡人,渡不了汽车。宽大的铁皮船两者都可以兼顾,村子里早就打算购买铁皮船。只是铁皮船没有孙大爷方便,孙大爷是随叫随到,一个人也可以渡,一群人也可以渡。铁皮船可不行,必须人多一些,开动才划算。
   流水蕴藏巨大的能量,可以转换成电能,一条条河流被截断,建成了水电站。葛洲坝电站建立了,我家下游的也准备建一个水电站。漫天的河水把一座座村子淹没,也淹没了我的村子。水库工程是重点工程,工期很紧,村子的房屋不再拆除,让我们搬走东西就蓄水。我们在规定时间最后一刻,一步三回头走出了村子。水库已经准备蓄水,水慢慢的涨了起来。我们站在高处张望。突然,有人大叫道:“孙大爷还没有上来”。我们大惊,一个个冲回村子,冲进了孙大爷家,却没有看到人。我们大声喊叫着孙大爷的名字,大家分散开四处寻找,最后在河边找到孙大爷。他不愿意离开,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有出去过,这里不但有他的悲伤,也有美好的回忆,就算死也要死在这里。我们一个个好说待说,他就是动。水越来越大,最后我们没有办法,只能硬拉着孙大爷离开。
   孙大爷被我们拉上了高坡,看见村子慢慢被河水淹没,似一个孩子一样大哭起来,撕心裂肺的大哭。我们受孙大爷的影响,也大哭了起来。都说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即使给再多的钱,我们也不会离开,一辈子贫穷也愿意。故乡是我们的根,绝对不能舍弃。
   漫天的洪水淹没了我的故乡,却挡不住我对故乡的思念,故乡一直在我心中,是我一辈子都不愿意忘记的地方。
  

共 30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是心灵的港湾。在每个游子心头,总会有一道无法缝合的忧伤。散文叙写从前,由高山流水到小桥人家,一股浓郁的乡情扑面而来。文章叙事流畅,紧扣主题,情感丰富,从字里行间里,依稀可以看出写作者对于故乡深切的怀念,而其中亦不乏冷静的思索。黄昏的渡口,摆渡的老人,那种守望的姿态竟让人莫名的悲伤。喜欢这样平实的散文,语言简练,文风沉稳,特此推荐。【编辑:柳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1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6-01-11 01:50:56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难以忘怀的永远是故乡,深夜读文,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共有的情怀。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2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1-11 11:28:06
  谢谢采用,编安很精彩。
向往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如飞蛾般冲了进来,留恋忘却在江南的画中。
3 楼        文友:秋日骄阳        2016-01-12 09:14:26
  恭喜作者斩获红豆,欢迎你继续支持渔舟!
与风雨同行,我只是一个追梦人!
回复3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1-12 19:24:46
  多谢来访,请多提意见。
回复3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1-13 09:15:50
  多谢来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