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论忧患意识

精品 论忧患意识


作者:秋耕 举人,362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70发表时间:2016-01-11 09:40:36

人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可贵的、深层次地观察与思考,它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优秀的品质,它以个体为内涵,并有着不同范围的外延形式。深刻剖析与理解忧患意识,对个人与家庭,对单位与地区,乃至对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星球,均有着前瞻性的深远意义。
   对个人或家庭而言,说得简单直白点,就是要居安思危,戒奢崇俭;或者拥富思贫,远思近虑,如此而已。倘从大的方面来说,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拥有这等高尚的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幸、之福。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这样的忧患意识者,举凡是些能人志士,真正的精英大家。譬如屈原,谗而见疏,罢而思政,流而忧国虑民,愤而作《离骚》;又譬如,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改革失败后,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具有可贵的忧患情怀。到了近现代,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则是我们这个民族之中,最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他年轻之时,虽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等革命成功时,他告诫全党同志要戒骄戒躁,万里长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等转入伟大的建设与变革之时,又深深忧患执政党是否还能保持党的本性,各级干部及管理机构,还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还能不能保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晚年毛泽东,面对着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西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叫嚣、“苏联修正主义”思潮的侵袭,更是深深地忧虑着“党变质、国变色、民受难”,为继续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为了挫败“和平演变”的阴谋,为了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差别的人类社会而忧思着,甚至是孤独着、寂寥着……文革?哦,这个让赞成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的事物,倘从另一角度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的体现而已,只不过是,在一些目光短浅者看来,一些利益阶层或所谓的精英名流看来,那是无法也不可理解罢了。忧患,由于看得远,思得深,“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那种孤寂,那种没几人理会,是何等的忧郁与痛苦。当然,近现代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者,除毛泽东外,还有如鲁迅等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对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善意批判,无疑也是具有超已之虑,其影响之深远,同样是没有多少人能充分理解的,而形影相吊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尽管如此,到了当下,一些中国人,竟然出现了一定期内倒鲁否毛的浪潮,倘有良知深虑的人,亦不能不痛心地唤起那深深地忧患意识来的。
   对个体来说,忧患意识或直白或深沉,对一级组织机构(如企业或公司等),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忧患品质。对一级组织机构而言,忧患意识就是危机意识,困境意识,创新意识。目前,中国企业家如果安安稳稳地睡觉、歌舞升平地享受,以为这样也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只能是梦想。在竞争的世界里,作为弱者的兔子,如何保护自己不被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眼睛睁大。对于今天表现优秀的中国企业,如华为、海尔、小天鹅、健力宝等等,我们可以从诸多角度,去探索他们成功的原因,但其中表现在这些企业,以及企业家身上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传达出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也就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动力;对一个政党而言,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领导干部倘不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倘不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那么,这个政党就不可能组织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之梦,就不可能使党和国家政权的生命之根,永远深扎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对一个国家而言,忧患意识就是安全、发展与爱国的意识。要教育引导人们热爱军队、尊重军人,支持部队建设,研究制定并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不断巩固和深化国防教育成果。同时,对环视国家的豺狼们,不能不提高警惕,随时做好斗争的准备。至少,不能做掩耳盗铃、麻木不仁的勾当;安全取决国家发展,国家没有发展,安于现状,则大海扬波,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江水滔滔,不进则退。而爱国,则来自于对国家最赤诚、最执著的博爱。当祖国处于大发展之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至少不能毫无良知地否定之,也不能忘记那些令国家耻辱的事,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当国家处于发展低潮或调整之时,我们更要深思熟虑,团结一致,至少不能唉声叹气,更不能卖国求荣,盲目跟在别国后面充当水军,丧失国格,没有志气。
   最后,忧患意识对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荣誉。一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自于这个民族的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忧患心理素质与特征,亦即共同民族性格意识。在民族忧患意识中,纵观民族之林,日耳曼民族的忧患意识可谓强烈,当其他民族认为勇敢即光荣时,德意志民族却视勇敢为责任,他们义无反顾地献身,并不带来多少自身光荣事物之中,这是一种责任。中世纪以来,多次成为欧洲的主战场,这也造就了德国人强烈的危机和忧患意识。严谨、忠诚、荣誉、责任,这就是日耳曼民族的伟大品质!这也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再一个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华民族中真正的民族精英和忧国忧民者,他们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为民请命者,为唤起麻木的灵魂而呐喊者,为抵御侵略弃笔从戎,拿起刀枪,或变卖家财,奔赴战场者,比比皆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这一宝贵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种精神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并转化为不怕牺牲、誓死保卫国家的气概。当然,在说到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时,就总体上说是优良的,可圈可点的,但也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民族中,仍有一些人,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总是喜乐不喜忧,更谈不上有什么深远的忧患意识。这一现象,在当下表现得格外明显。他们或她们,今日有酒今日醉,明天不醉后日醉;他们或她们,稍有点财物,便犬马声色,沉湎于男欢女爱的悬崖上不能自拨;或高官厚禄而尸位素餐,或溜须拍马、涂脂抹粉而无所作为;或得过且过,做天和尚撞天钟;或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或崇洋媚外,出卖灵魂;或面对无理挑战,懦弱寡断而毫无血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少忧患或根本无忧患,则将必然死于安乐矣。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患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生存与发展的意识,但愿我们在享受安乐之时,多点忧患,多点忧国忧民的情怀,少点小农意识或金钱意识,为自己,为大家,为民族多增添一些智慧与理智;为家庭,为国家,为世界多增加一点忧患意识。唯此,我们生存的空间,才会更加宽敞一些,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幸福一些。

共 28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证明,最大的忧患是缺少忧患,最大的危机是无视危机。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最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西汉立国20多年之后,经济繁荣,政通人和。但政论家贾谊认为,当时的“事势”不容乐观,“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太息”之处不少,遂给汉文帝上书著名的《治安策疏》,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埋下了伏笔。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事实证明,盛世并非意味着永享太平,只有切实增强对国家的忧患意识,才能促进国家的生存发展。文章中提到的忧患意识,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对社会发展的忧虑,还有对生存空间的忧虑。作者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把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忧患意识,上升到一个很大的高度,值得咀嚼和思考,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12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11 09:44:20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经历无数兴亡盛衰、深重苦难之后,培养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如儒家最早的经典《易经》里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里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是我们的先民对天道自然和人生社会长期观察和深沉思索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深沉的戒惧心情,也是一种坚毅的人生态度。从这种忧患意识出发,到“忧国”、“忧民”、“忧天下”直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