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人间仙境羊耳洞

编辑推荐 人间仙境羊耳洞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4.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8发表时间:2016-01-14 05:40:15
摘要:羊耳洞是一处天然景点,目前尚未开发,依然像处子一样,静静伫立在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南部山里。

十年前的2005年6月下旬,我根据县水电局办公室主任李敬伟先生提供的一条线索,专程来到湖北口回族乡庵坪村,寻访一块清朝政府镌刻的护林公约石碑,石碑没有找到,顺便游览了位于该村三组的人间仙境羊耳洞。
   到达庵坪村的当天晚上,我的战友——时任庵坪村党支部书记潘善银和治保主任樊兴军热情地接待了我。晚饭后,我与潘书记歇在村房,樊主任回家休息。分手前,我们作了一下简单的分工:由樊主任负责上六组寻找,我和潘书记到羊耳洞寻找,那里也有许多石碑,并相约第二天中午,在马老师家里碰头。
   第二天的早餐,是在马老师家吃的。马老师的爱人是一个非常贤惠、非常嘹亮的女人,屋里屋外被她拾掇得推窗亮格,纤尘不染,灵醒得犹如三星级宾馆。
   从马老师家到羊耳洞,大约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一条宽约两尺的扁担路。
   羊耳洞在半岩上,岩上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栈道,长约750米,平均宽度在1.2米,有些地方竟有两米宽。第一道山门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少部分人工打凿的砌石,还散落在栈道左侧。岩下长满着茂密的铁坚杉,就是那学名叫刺叶栎的落叶乔木,行走在林荫掩映的栈道上,总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走过第一道山门遗址,便是闻名遐尔的悬棺洞,洞里有两副油漆棺材,并排放在一起,外面用青石灰浆封口,洞口只封了一半。传说这两副棺材是从岩下吊上去的,因为,从栈道上是无法到达存放棺材的岩洞,只能是吊,至于怎么吊上去的,目前尚无法考证。
   第二道山门,在大岩拐弯处,外面有两棵古老的铁坚杉,朝下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里面是一个三米见方的平台,正好和岩头上的平台相对称。也许,昔日的门墙,就建在这两个对称的平台上。我们在二道门上歇了一会,拍了几张风光照片后,就拾级而下,来到了黄龙洞。黄龙洞口积着厚厚一层瘀泥,泉水从瘀泥上面溢出,顺栈道向岩下流去……这股清泉若是集中起来,估计有碗口粗一股子。
   越过黄龙洞往前走,前面的栈道下方,是一个两丈见方的青石平台,平台中央有一个圆圆的石窝,石窝中积有一窝脏水。传说那寿高108岁的神婆婆(其实是姓沈)在此修行时,经常食用石窝中的水,那水总舀不完,但也不往外溢出。为了验证这个神奇的传说,我和老潘下到平台上,老潘用树叶折了一个三角形的瓢,舀干了石窝的脏水,但没过20秒钟,石窝中又盈满一窝清澈的泉水,也不知道这水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第三道山门的门墙还在,门头上架着三根碗口粗的朽木,门墙外靠着两块断碑,碑上记载着神婆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又于道光十二年复修过一次,其余是捐资人的名单。这个地方的栈道很平很宽,道面足有一丈一尺宽,道外仍是陡峭的悬崖,不知道有多高。
   从三道门进去拐一个弯儿,就到了大羊耳洞,神婆庙的正殿和偏殿,就建在洞里,可已经被红卫兵造反派抄垮,只剩下残垣断壁,神婆的塑像已不复存在。但从地下的炮屑、纸灰和香芊来看,这里的香火还很旺盛。人们似乎还在怀念那位心地善良,年高有德的神婆婆。
   老潘介绍说,神婆婆的婆家姓沈,就住在东川坪。当年,神婆的婆婆突患重疾,口中无味,想喝人肝汤;神婆婆便效仿朱氏,毅然割肝救母,幸有太白金星送来救命仙丹,保住了神婆的性命,神婆为了感谢上仙的救命之恩,待婆母病好后,即刻辞别优越的家庭环境,来到羊耳洞持斋修行,婆母感其孝念,出资为神婆在羊耳洞盖了三间小屋,送米送面地供养着神婆。神婆后来活到108岁,才无疾而终。据说,神婆是在大缸里坐化的,那口大缸还在正殿后面,里面有一架人骨头,但却早已散架,上面的扣缸,已被红卫兵抄庙时打碎。
   神婆婆庙,是在神婆婆坐化后修建的,清道光年间修复过一次。按时间推算,神婆婆割救母,应当早于朱氏割肝,因为是传说,毕竟无法考证。只是这条长达750米的栈道,不知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开凿出来的,估计应该比神婆还早。
   回来的途中,我同潘书记合计了一下,如果投资二十几万,给栈道塑上枯藤式护栏,再把神婆庙重新修复,然后再把黄龙洞的瘀泥清除干净,就凭这古栈道,悬棺、黄龙洞、神婆庙和满山遍野的奇石,不愁吸引不了游客!老潘却摇头叹息:“我们也有这个打算,只是筹措不到资金,如果有钱,首先把上川的公路,延伸到庵坪,然后再开发这处天然景点,那必定是一项能够致富一方的朝阳产业!弄不来钱,只能是空想,空谈。”
   一别又有十来年没有去过羊耳洞了,去年在城里碰到老潘,他还是庵坪村支书。说到当年的那个构想,老潘似乎有些羞于启齿,他说他愧对庵坪村老百姓的信任,没能弄到开发羊耳洞的资金。羊耳洞的景致依然闲置着,去羊耳洞,依然要翻越那道十几里的山梁。沈婆婆庙还是那两间将要坍塌的土墙房子,香火倒是没有断过,地下的旧炮屑上,每年都会增添一层新炮屑。
   说到这里,老潘长叹一声,显然有些不甘心的样子。

共 19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羊耳洞在半岩上,作者叙述着去羊耳洞路途的仙境之感,闻名遐尔的悬棺洞里的棺材不知如何从岩下吊上去的神秘,古老的铁坚杉,黄龙洞的泉水,黄龙洞栈道下方青石平台中央圆圆的石窝里的水的传说,第三道门里的神婆庙关于神婆的身世的传说与修建,游览回来的途中并对羊耳洞做了修建的构想,表达着作者对开发天然景点能够致富一方的美好愿望。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1-14 05:50:27
  读罢文章,倒是有了想到羊耳洞去观赏一番的欲望。看看那里的悬棺和古老的铁杉树,还有神秘的石窝里的水是不是石窝下面有个泉眼,还是石板下面潜藏着一条神龙在不停地吐水。感觉一下山里的仙境的悠然。想配个相关的图,却没能如愿。问候,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14 08:49:01
  谢谢秋天的风老师的辛勤编辑和精彩编按,欢迎秋风老师来我们郧西作客,届时我将全程陪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