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精品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作者:里格朗 布衣,33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5发表时间:2016-01-17 21:06:14

那天我休息,一个老乡来到家里,对我老公说:“闲着没事,咱们去捡石头吧!”我一听,这是我想了好久的事情了,就说:“我也想去,只可惜,一天回不来,明天还要上班。”老公说:“想去就去,不上班了,跟领导请个假。”唉!他们不知道,我们请假好难,需要这个领导批那个领导批,你们能等我吗?我无奈地叹息!老公说:“想去就去吧!回来随他们怎么样。”是呀!想得太多,永远都走不出去。
   说走就走,我给我们班长打了个电话,让她跟其他同事说说,让明天休息的同事替我上一个班,她没说行不行,随她去吧!
   虽说已经是六月份了,白天看似很热,但是新疆的天气,昼夜温差大,有时候说变就变。装了一件外套,雨伞,丝巾,太阳帽,墨镜。对了,脱了我最爱的高跟鞋,换上一双平底舒适的鞋子,上路了。
   老乡开了一辆面包车,因为他说还有其他人,面包车宽敞。从石河子向北,途经好多团场 (石河子是兵团城市)。一路上,到处可见一望无际的棉田,棉花刚刚定过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一行行地从车窗旁飕飕飞过。道路两边到处可见参差不齐的芦苇,还有一簇簇的红柳,胡杨,白杨,沙枣树。也许是农村长大的吧!我爱这大自然中的一切,天好清澈,地好宽广,风好亲切,阳光好温暖。多日在那个钢铁牢笼里被压抑的心情,突然间被释放了出来。
   老乡有个厂子在130团的一个连队里,我们在他厂子里吃了中午饭,他媳妇也要一起去,然后又叫上了三位老乡,都是当地种地的地主,家里有几百亩地。他们以前去捡过石头,知道哪里能捡到好石头,由他们带路,不至于瞎跑。
   出了130团一路向西北,越来越荒凉,慢慢的,从路边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沙包,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境内第二大的沙漠,占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三大的沙漠。途经克拉玛依,本来我挺想看看这个城市,都说那个城市建设得不错,但是,他们都来过,对那里不感兴趣。我们从克拉玛依旁边上了高速,这时候映入眼帘的是遍地的一个个橘红色的磕头虫(油井),这就是克拉玛依的油田,干燥,荒凉。看看这样的环境,就知道石油人有多苦,鸟都不来拉屎吧!一路走来,很难见到一个人影,就只有太阳,黄沙,油井。再往前走,就到了传说中的魔鬼城。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魔鬼城”一名,并非因形而来,皆因其声。这里为多风区,日日有风,小则5~6级,大时有8~9级,甚至10级以上。当地人戏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我好想让他们停下车进去看看,老公说:“这地方有啥看的,就是些土堆。”我晕,跟这些人在一起感觉真是太没情趣!我拿着手机,趴在车窗上拍呀!拍呀!那些他们口中所说的土堆,在我眼里是那么的美,各种各样的造型让人浮想联翩,我觉得这里就像是在演绎一部似《西游记》一样的神话故事。
   再往前走,出现了一座山,天突然间变黑了,乌云密布,路上开始下起绵绵细雨。隔着车窗,沙漠不见了,公路两边开始绿了。大概在雨中走了二十分钟,雨停了。打开车窗,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青草味儿,好清新。这时候的天上,没有了乌云,清澈的蓝天,飘着朵朵白云,让人心旷神怡。这个地方就像个分水岭,气候从这里开始转变。沙漠的干燥在这里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湿润的地带。到处绿草茵茵,牛羊成群,这是哈萨克人的牧场。白色的蒙古包,悠闲的骆驼,还有骑在马背上的牧羊人,这一切看在眼里是那么的祥和惬意。那一刻我真想躺在这柔软的草地上,睡一觉,做个梦!
   继续行进,绿色越来越少,公路两边出现了戈壁滩。戈壁是蒙古族,意思是“寸草不生的地方”, 这里地面因细砂已被风刮走,就只有砾石铺盖的荒原。路边上出现一间简易的小房子,门口摆着个摊子,摊子上摆着些石头。我们在一个摊子前停下看看,大多是些原石,也有做成的成品,手镯、挂件儿、摆件儿。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来捡的石头。南方玉石爱好者把它称为“金丝玉”,北京和上海玉石爱好者把它称为“楼兰玉”,克拉玛依人把它称为“雅丹玉”“戈壁玉”,阿勒泰人把它称为“彩玉”“额河玉”,呵呵!听这些名字,真是热闹非凡。
   老乡说近处的好石头都被捡完了,我们要直接去远一点的地方,北屯。我们先是到了183团部,那里离北屯市大概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到时侯天基本上黑了。我们打算在这里住一晚上,早上起来去捡石头。这里距离石河子有500多公里了,整整跑了一天,我这一路坐的是腰酸背痛的,车是老公和老乡轮流着开的,还算好点。
   183团部,是个新建的团部,街道上全是新盖的两层楼房,周围还有一些正在建的六层居民楼,看起来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里只有东西两条街,南北两条街,也就几百米长,一眼就望到头了。我们刚要找个饭店吃点饭,突然就起风了,风越来越大,街上的小树被大风刮得倾斜着,温度急剧下降,好冷。街上零零星星的几个路人都低着头,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我们赶快找了一家饭店钻进去了。饭店里顾客不多,老板看到我们欣喜若狂。同时我们刚坐定,就被蚊子盯上了,这里的蚊子又大又多,本地人都习惯了,我们一下子受不了,一个个又抓又挠的。大风、蚊子、石头就是这里的特产。想想当年那些屯垦戍边的兵团人在这里开垦,在这里扎根,是多么的不易!
   吃完饭,已经快十二点了,找了家私人小旅馆休息。风整整刮了一夜,听说这里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白天好好的,晚上就刮风。早上起来风慢慢就小了。街上站了好多找活干的内地來的民工,女人都围着头巾,穿着棉衣。今年地里活不多,好多人都找不到活,看到我们的车过来,一下子就围上来了,问是不是接人干活的,我们说不是,大家都失望地离开了。
   这一带的戈壁滩都是一片一片的,良田还是比较多的,也都是种的棉花,棉花长势也不错。老乡说现在表面的石头都让人捡没了,他带我们去了一个离团部不远的石料厂,那里有挖掘机挖的一个大坑,大概有十几米深,大坑下面可见清清的泉水。老公和那个老乡坐在车上不下来,其他几个一人拿了个小食品袋子,就我拿了个大尿素袋子。他们说只要好的,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好的,虽说在网上我也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但看到这到处都是石头,也不知该捡些什么。老乡说:“你只要觉得好看,喜欢就只管先捡上。”我一听,好吧!不客气了,下手了!
   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一会儿捡得背不动了。我扯着嗓子叫老公:“嗨,再给我拿个袋子,我背不动了,你过来背到车上去!”老公和老乡都跑來了,他们还都空着手。老乡说:“把你捡的倒出来我看看。”哗啦一声,倒出来了,他们说:“没一块儿好的,都是普通的石头,做不成东西,都扔了吧!”我晕!到底要捡什么样的呀!他们说第一次來的都这样。我还是没舍得扔完,留下了一些。这时候挖掘机來了,那几个老乡都跑过去,跟着挖掘机捡,我也跑过去。刚刚挖出来的石头湿漉漉的,很容易辨认,透明的亮亮的,粗糙的,细腻的。我也顾不上细看,一会儿,又捡了不少。这时候,石料厂的负责人來了,不让我们在挖掘机跟前捡,怕伤着我们。不过这会儿挖掘机的师傅也该吃饭了,老乡们都说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我们把石头拿到水里洗洗,老乡们捡的大多都是小小的石头,他们说也没捡上什么好的。我的有大的有小的,老乡看看,这次他说我捡到了一块儿好的,听他这么一说,我才仔细把那块儿石头拿到水里好好洗洗,看看。这块儿石头大概有一公斤重,表面大部分是驼色的,有的地方是浅浅的黄色,很细腻!哦!原来这样的就是好的呀!我知道了!回到车上拿手电照着,很通透,很漂亮!
   坐回车上,一个老乡神秘兮兮地说:“我给你们看看我捡的好东西。”从裤子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来一个跟花生米那么大的一个小石子儿,橘红色的,透亮透亮的,挺漂亮,老乡说是“宝石光”。哦!这就是传说中的宝石光呀!他说:“就是太小了,也就是能做个戒面。”
   “宝石光”是一种接近于水晶或玉髓质地的戈壁玉,晶莹透明,色彩艳丽,在日光下会透射出较强的光芒,当地石友称之为“宝石光”,但量非常少,是戈壁玉中的珍稀品种。老乡这次就是冲着“宝石光”來的。
   但是,人常说:“物以稀为贵。”宝石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大家商量着要去哪里,有个朋友在184团开厂子,听说那里也有,我们就去了184团。到的时候是下午半晌,打电话,朋友出来办事,刚好在路上碰到,他和他的一个本地朋友,直接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很大的戈壁滩。这一片戈壁滩上全是小彩石子,看看车印子,就知道应该有好多人在这里捡过,表面已经没有好东西了。我们在里边溜达了有一个小时,也没捡上什么好的。然后,朋友又带我们去了另一片戈壁滩。这一片面积不是很大,大概有几百亩地,刚一进去,眼前猛的一亮,哇!大家惊呼!遍地都是彩色的石头,大多跟拳头那么大,可是仔细一看,都是些粗糙的沙硕石,没用,我只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晚上,朋友请我们在团部的饭店吃了顿饭,晚上我们就在这里找家旅馆住下。宾馆不大,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天南地北來捡石头的人,但是设施齐全,干净卫生,洗个澡,美美地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朋友让我们去他的厂子里看看,认认门。他的厂子在一个连队里,很偏僻,不过,这里的土地便宜,也有货源。因为新疆少雨干旱,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这些年兵团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现在地里几乎全是用的滴灌,对种地的来说是提高了一些成本,但节省了水资源,也节省了浇水的人力,提高了产量,还是好处多多,很划算。朋友在这里可以不用出门就能收上货,然后再加工成新的,跟农户对换,以旧换新。
   说话间,厂子里拉来一车打地皮的石料,厂里的工人都过去扒着捡。我们也过去,朋友给我们拿了个耙子,一边趴,一边捡,我又捡了一堆儿。他们都笑我,我不管了,我喜欢。
   这时昨天那个本地老乡來了,说带我们去一个大的戈壁滩,他曾经在里面捡过一块“宝石光”。我们一听就來了兴趣,赶紧催着他带我们动身。那块地方离连队不远,一会儿就到了,是一座山,山不是很好,也不陡峭,慢坡型的,老乡说昨天刚好下过一场小雨,地面的石头被冲刷的特别干净,是捡石头的最好时机。
   我们把车停下,走了进去。也许是因为昨天刚下过雨,今天的天特别蓝,有几片白云在天上飘荡。这块儿戈壁滩含土量大,所以不是很荒凉,偶尔还长着一些植物,红柳,骆驼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还有的开着花,红的,白的,黄的。地上到处都是彩色的石子,这里没有大的。我一时兴起,又拿出手机拍照。我喜欢美景,更胜于捡那些石头,此刻,心里突然释然了,我觉得那些彩色的石头散落在这里,就是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我捡回几颗留作纪念足矣。至于“宝石光”,那看我们的缘分吧!不能拥有最好的,但已经有了很多喜欢的。无心再去捡,索性坐在地上欣赏风景,随手捡起几个彩色的小石子把玩着,等待老乡们回来。
   时间不长,大家都回来了,没捡上“宝石光”,因为这一块离人居住的地方近,再说又生长的有植物,看看地上的羊粪蛋蛋就知道,这里经常来人的,就是有,也早被人捡去了,除非往戈壁深处走,不过,需要走很远,听说那里会有狼,大家都放弃了,准备打道回府。
   我们想抄一条近路,就没按原路返回。在一条路上跑了有几十公里,发现一片原始的胡杨林,那场面,感觉就像是一个古老的战场,立着的,苍老,突兀,雄伟。躺着的,造型各式各样,大多缺了胳膊缺了腿脚,给人的感觉,惨烈,悲壮。这就是,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因为是夏天,没有像在网上看到的图片那样的金黄和美的画面,有的也是突兀的枝干上一点可怜的绿色!往前走,突然没路了,原来这里是一块儿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这里还保持着它最原始的,最古老样子,这样的地方已经不多了。我们又返回去找路,真是,不来新疆不知道天地有多大,人有多渺小。在自然界里,人就像是一粒尘埃。这里人太少了,想问一下路,都找不到个人,跑几十公里都遇不到一个人,就是有农田的地方也很难见到人,因为这里大多都机械化了。连队里也很难见到人,大多都在房子里呆着,我们只得又走返回来时的路。
   因为路上又出了一点状况,老乡的钱包不见了,里面有身份证,还有几张银行卡,还有生意上的一些借据,对他很重要,本来都走了快一半的路程了,又折回去,在他们住的旅馆还有老乡家里找了找,也没找到。所以我们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就是第四天了,这一趟,我们来回有一千多公里。
   回到家里,把石头倒出来一个个洗得干干净净的,仔细看看,又在网上查一些资料,真没什么好的,就那一块儿还行。老公急切地把它拿去加工,要把它做成手镯。那天我在上班,他打电话说:“那块儿石头被切开了,师傅说不行,打不成手镯,有裂纹,给扔了。”我一听那个气呀!说:“你赶快都给我捡回来,做不成手镯就不能做别的吗?师傅说不行就不行吗?你给我捡回来。”还好老公还没离开,把切开的石头又拿回来了。石头的切面白白的,很细腻,裂纹也不明显,后来我们又拿到其他地方,它被雕刻成了一只金蟾,挺漂亮的,切下来的边角料也可以做小挂件,第一个师傅纯粹就是个骗子!
   当我想把这次路程记录下来的时候想了很多,也查了很多地理,历史资料。有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记得小时候学地理课,那些课本上的知识怎么都引不起我的兴趣,老师讲的课我也不爱听。可当我这次走近大自然的时候突然对它产生了兴趣,想去了解那些山那些水。走出去,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锻炼了身体。我也想,现在好多人都去什么旅游景点看美景,我觉得人有时候该去一些艰苦的,荒凉的地方看看,感受一下有些人生活的艰辛,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冷漠,会让人感悟很多,特别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
   现在我看到床头,还有桌子上那些捡回来的石头,在我的经常抚摸和欣赏下,它们都成了我的朋友,陪伴在我的身边,听我诉说心事。我喜欢它们!
   喜欢,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是从相遇到相知相伴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不在于它多美,也许它很平凡!
   这一次说是去捡石头,对我来说是一次旅行,也许我很少出门的缘故,对什么都好奇。我喜欢石头,更喜欢大自然。第一次看到了荒凉的沙漠,第一次看到了神奇的戈壁滩,第一次看到了油田,第一次看到了古老的胡杨林,第一次看到了大草原……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兵团人的不易!
   这一次,来回有一千多公里。不过,在新疆来说,也只是兜了个小圈子。真是,不来新疆不知道祖国之辽阔呀!

共 57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作者们的行踪为线索,讲述了这次出行的见闻感受。新疆的地形,新疆戈壁的独特的气候特点,新疆戈壁的环境特点,新疆戈壁的石头,新疆戈壁的胡杨林……这些内容的叙述描写,对我们了解新疆戈壁风情,是非常有帮助的。读这篇文章,我们更要体会作者出行的心情。文章重点叙述了作者一行去捡石头的故事,寻捡宝石,不是为了发财,就是为了一次经历,为了寻找中的快乐与失望带来的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充满文章的,就是作者出行的快乐。文章开篇,作者决定走与不走,看似闲笔,却藏着哲理:做事如果顾忌太多,就会捆绑了我们的行动,就可能什么都做不成;文章结尾,作者那个石头的两次不同经历,又写出了人性的复杂问题,藏着深刻的社会经验。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18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17 22:06:28
  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此次出行的快乐感受,但是,该文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地域风情的真实描绘,给要去新疆戈壁的朋友们以很好的经验参考;同时,文章开篇的决定,又具有思维方式的启迪性。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里格朗        2016-01-18 07:47:28
  感谢春雨阳光老师的辛苦编辑!旅行也是学习,这次旅行让我见识很多,学到很多。写的过程就像是又重走一次,感悟颇多!遥祝老师安好!
3 楼        文友:里格朗        2016-01-18 17:05:56
  谢谢江山的老师们!
4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01-18 17:49:52
  写的真是不错,这都是闭关远离纷嚣的结果。
5 楼        文友:墨磨人        2016-01-18 18:33:44
  欣赏佳作!
6 楼        文友:半步蜗牛        2016-01-18 18:42:27
  里格朗妹子,恭喜加精了。欣赏妹子的好文章。
7 楼        文友:里格朗        2016-01-18 18:56:00
  谢谢大家的来访,手机回复不便,不一一回复大家,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8 楼        文友:雪语若        2016-01-18 18:56:40
  拜读姐姐佳作!问好姐姐!
等一朵花开,守一世情怀。
9 楼        文友:寻觅心灵处方        2016-01-19 07:45:37
  恭喜姐姐获精!
10 楼        文友:乔治桑        2016-01-19 10:14:48
  一篇饶有兴致的精品游记,捡石头的经历我不曾有过,看到此文,禁不住对新疆无限神往,运笔流畅,框架结构合理,拜读学习了!
我夜观星象,你命犯煞星,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