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坚守做人的底线(外一篇)

编辑推荐 坚守做人的底线(外一篇)


作者:一品谋士 秀才,108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3发表时间:2016-01-22 14:13:43

春节回老家过完年返回南方的时候,由于年关,火车票十分吃紧,我和妻便无可奈何地坐上了返城的单线加班列车。加班车有一个外号,就是遇到同轨道上的列车都得停在另一边“行礼”的“老爷车”。所以当列车行驶了十多个小时后,停下来等车让道的时候,便给了乘客们许多富裕的时光。
   记得那是晌午的光景吧,车上的空气比较沉闷,乘客们可能有些疲惫,有的在开始打盹儿,有的精神尚好的,无聊地玩着“斗地主”之类的扑克游戏。这时,一位拄着双拐的约莫四十多岁的残疾汉子出现在车箱的入口处,可能是半曲着背的缘故,他看上去并不高大,但那对双木质的拐杖还是很惹眼。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站立了一会儿,用双拐相互敲了敲拐上的尘土,然后缓缓地踱到车箱的中央,用浓重的东北腔作自我介绍。他自称是名退伍军人,家在一个贫困乡村,从小喝着松花江的水长大。他当过兵,干过个体户。许多年前,因为一次车祸失去了左腿,从此债台高筑。父母亲相继去世后,他便离开家乡,在陌生的城市里辗转流浪,吃着“百家饭”度日。这次到南方来是想投奔一名干个体的老战友,同时也想碰碰运气。听到这里,谁都明白他是一名乞丐。一些原本打着盹儿的乘客把头埋得更深了,一些刚开始用好奇的眼光看他的乘客这时也把头扭向窗外。那些玩牌的年轻乘客仍然玩着手中的牌,只是吆喝声变大了许多。
   东北汉子沉默了一会儿,朗声道:“兄弟姐妹们,大家都是出门的人,大过年的就出外打工,十分不容易。不错,我现在是一名乞丐,但我当过兵,我有良心。兵哥的钱我不要;老人的钱我不要;小孩的钱我不要;还没找到工作的旅客朋友的钱我不要;大钱我也不要!不愿给的旅客朋友,我也不会为难大家。当我讨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我就会走开。兄弟姐妹们,你们可以看不起我这个乞丐,可是我只请求在我把手掌伸向您的时候,您即使不愿意施舍,也别把头故意扭向窗外。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一抹阳光透过车窗射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那张被风尘涤荡过的脸很清洁,眼神十分安详。坦白说,我被这名乞丐的“乞讨原则”所打动。在外务工这么多年,在宾馆,在繁华的大街,在车站,在巷陌一隅,见过了行行色色的以各种理由贪婪行乞的人群,甚至不乏死缠乱打,强讨恶要的盲流。但从未见过一个在金钱面前维护着自己高贵自尊的乞丐。不该要的人不要,不愿给的人,只要摇摇头,他就走开!
   如此一名乞丐,尽管他的生命同样需要金钱的滋润。可是仅仅因为他曾当过兵,做过人民的卫士。他没有亵渎一名退伍军人的尊严,没有选择抛弃他的做人的原则。我和妻都不约而同地从口袋里摸出十元钱,塞到他的粗大的手掌中。他道完谢之后,用双拐支撑着身体,慢慢地挪向另一节车厢。
   这不禁让我想起同样曾是一名东北军人的张作霖。某日,大帅张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张抓过笔大手一挥,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张作霖手黑”。那个东洋人瞅着这几个字,笑出了声。随从连忙凑近张的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少了个‘土’,成了‘黑’。”哪知张作霖一瞪眼,大骂随从。骂过后,他肃声道:“俺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尔后,会心而笑,那个日本人则目瞪口呆。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附近时,日军按动电钮,张作霖的蓝色铁甲车被炸得粉身碎骨。
   在许多人看来,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张等旧军阀都是很容易迈出那可耻一步的人,然而却坚守住了一代有血性的中国军人最基本的人生底线——那就是在“卖国不卖国”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含糊,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绝不当汉奸,不卖国!从而向国人和中国历史交上了最后试卷,也为自己书写了最后的光荣。
   列车又开始启动,缓缓地驶向终点。我不知道,这名不幸沦为乞丐的东北汉子是否找到了他的老战友,是否有了人生的转机。我想,人生就有如这在轨的单线列车,有起也有落的时候。起的时候,也许是名富翁,落的时候也许是乞丐。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成败、贵贱,即使你不幸沦为乞丐,但只要还在这人生的轨道上,就请别忘了坚守住做人的尊严。也请别忘了给他人,也给自己一份应有的尊重!
  
   选择正确的方向
  
   周末看《动物世界》,见一大群饥饿的羚羊集体过一条S形的河流。它们或淹没于水中央,或葬身鳄鱼口,尽管它们都拼命挣扎,但没一头羚羊冲过河去,镜头上血淋淋的一片。电视片忽然拉出一个长镜头,我看到了一座坚固的铁索桥,就在河上游的另一侧静立。我为那些羚羊们的勇敢感到钦佩,同时为大自然的动物们在生存之路上惨痛的失败感到惋惜。
   同样是动物,我却看到了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我家老屋后有一个院子,院墙外有一棵正在成熟的小糖梨树。有两只蚂蚁也许闻到了院外随风传来的香味,于是想翻越围墙,寻找墙外头的食物。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它仿佛看到了压在墙上的糖梨,巨大的诱惑使它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跌落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壁的高度,决定绕过墙去。于是它小心地沿着壁沿走,很快地寻找到院子一端的缺口,它用触角试探情况,确定安全后迅速从缺口处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那一只跌倒的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多么鲜明的对照。如果把青草当作羚羊的追求,把小糖梨树作为蚂蚁的理想的话,很显然,获得成功,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坚持不懈外,更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看上去距离成功最近的路往往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可能就是陷阱,所以只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才会让你规避风险,或许它会比你想像的要快得多。

共 23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则文字,包含着的道理,都是很有价值意义的。第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人的底线原则,一个退伍兵,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残疾,成为了乞丐,但是,他要钱有他的原则,他保守着一个人的崇高的尊严;张作霖,给一个日本人题字,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原则。想一想,一个人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会是什么样的呢?第二则文字,讲述了一群羚羊过一段凶险河流的故事,讲述了作者家两只蚂蚁的故事,明确指出了选择前进的正确方向的重要性,这是人的智慧啊!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22 15:52:57
  两篇短文,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虽然话一出来,我们就觉得这道理不新鲜,但是,麻木的我们,有多少时候想起文章中阐述的人生道理呢?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一品谋士        2016-01-22 17:52:30
  标题写错一个字,对不起,应为“坚守做人的底线”
2 楼        文友:一桶浆湖        2016-01-24 06:11:07
  做为个人来说,能够坚守做人底线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当今社会,能否让坚守做人底线的”傻瓜“们少吃些亏?不然,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坚守底线,君子安贫乐道,但是,君子也得生存,当一个人,生存都成为问题时,又如何坚持?
   我相信,文中的乞丐,如果不是生计的原因,绝不会伸出那只手而放弃尊严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