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

编辑推荐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


作者:安静的知了 秀才,1100.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76发表时间:2016-01-23 20:09:29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一)
   村上的随感集也渐渐地看了一半多了。说实在的,看到他的文字总能引起我心里的一些共鸣,无论是关于联想他的也好,还是说想到自己的一些事情也罢,总能让自己感觉到与对其他作者的文字有些不一样。这颇有那种与自己某个心爱的人聊天时候的感觉总归与其他的人不一样的,而看村上的书,往往也与看其他人的书也有些不一样了罢。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看书也越来越挑剔了吧,很多时候一本总是无法很好的看下去了,有些往往是看到了一半的时候便无奈地合上了。无论是故事也好,还是所谓的写作手法也罢,很多时候都无法很好的打动自己的内心了。这不禁又使我想起了尼采的万众回归的说法,也许经历了东游西荡,经历了一番的寻找与摸索之后你会发现,你最终还是回到之前所喜爱的那个风格。
   再说说这本书吧,书本身还没看完,大概是看了一半的样子。匆匆地回顾一下,首先是让我认识了一个很真实的村上,而不是通过他的那些作品而联想起来的一个村上。其次再要说的话,就是让我想起了音乐,而让我印象更深便是爵士音乐了。说起音乐,我自然也可以说出一大堆话来,当然也是一堆的流行音乐了。或许那个时候疯狂喜欢上的一个摇滚乐队可以用来说说,其实摇滚音乐或者可以说用来点燃生命的激情也未尝不可。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时候也是随之大流——流行音乐了。歌手唱的歌里爱得死去活来,现实中却又是娱乐八卦满天飞,纷纷杂杂的世界,真真假假的娱乐。虽然毕业之后听过一段时间的钢琴曲,可也终归是不伦不类,对于钢琴之类的高雅音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更多还是与自己的心情相协和吧。但是有一点,某些时候,我似乎真的可以从音乐中找到一下灵感,他能给我一些情绪,或者确切一点来说是给我一些文字吧。所以我也一直都是这么认为,在我的世界里,文字,从来都是有生命的,而或许文字的灵魂,绝大部分便是音乐了罢。
   再来说一下自己以前对村上,或者说是对村上文字的一些误解吧。以前通过村上的文字,始终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属于比较阴暗一类的人,不是指人的性格坏,而是指这种人大概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应该是偏向于阴抑自我的一类。然而,看到他写的那么多序以及他所描写的他周边的一些朋友和事,我想现实生活中的他和我想象中的他终归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其实,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和我一样,“不想为太多的世俗所束缚,没有所谓的太大,太过于实际的梦想的人。”他的梦想始终都只是想能好好的听他的爵士乐(抱歉,我现在都还不知道爵士乐是个什么概念的音乐。),包括他开酒吧也仅仅只是为了以后能够好好的听音乐。而他的文字(主要是指小说)更多的时候也是来自音乐吧,音乐真的能够催发人的一些情绪,那些情绪是绝大多数人所无法感知到,所以村上能够感知到那种孤单,那种人性内心深处孤独,并且将其描绘得如此刻骨,如此淋漓尽致。他自己也说《挪威的森林》结尾也是想到了《NowhereMan》这首歌,无处可去的人。而《挪威的森林》结尾,说实在的,现在在我所看过的小说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一部可以如同它那般的将我拉入一个如此孤独的境地。渡边放下电话,自言自语的问道,我在哪里。而看完故事之后的我,早已不知不觉得跌入其中,早已迷失在了自己内心的那片森林里……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二)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在有三个建筑工人在共同砌一堵墙。这时,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第一个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在垒墙。”第二个人抬起头来说:“我们当然要盖一间房子。”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唱歌,脸上满是笑容:“我在盖一间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十年后,第一个人仍是一名建筑工人;而在施工现场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现在已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故事的寓意我想很浅显易懂,其实,作为一个作家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疯狂地读着村上的文字,然而,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高峰期,不可能一直永远的停留在那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否则我想人的思想也可能会吃不消。而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正对村上的文字开始有些冷淡下来却也是在那部《1Q84》之后,不知为何,当时看完了《1Q84》之后,我觉得我对村上喜爱的顶级程度可能也就仅限于此了吧。然而当我昨日看完关于《地下》那一章时,我似乎才发现自己当年似乎是有些偏颇的。当年的时候自己似乎也只是一味的在偏颇在那种所谓的对人性孤独的描写上,然而,无论是《舞舞舞》也好,《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也罢,那种对于大城市中的人物内心孤寂与空虚感的描述刻画已经淋漓尽致,可在《1Q84》里,我更多的是感觉到一种倦怠,或许这样的文字看到一定程度也该收场了罢。
   还记的读《1Q84》时我是在深圳的一家日资企业上班,那时我们的头头就是日本人。而我在看《1Q84》的时候,多少也看过一些这部小说的简介,也知道大概是写的关于“奥姆真理教”的事情。关于奥姆真理教,发生的时候我还小,而我所知道的也大概是在一张录像片里,可我却不知道它却给当时的日本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按照村上所说,这件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虽然死亡人数大大少于东京地震,但是地铁沙林事件却撼动了日本社会的精神基盘。由此可见一斑。日本给人的感觉的是幸福的,日本给世界的数据是华丽的,可是日本人的生活确实痛苦的。村上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采访了奥姆真理教的受害者。说起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村上反其道而行之,更多是去采访那些受害者。我这个人的记性不太好,可我却记住那一个画面,以及那么一段话:一个是有人在地铁里被挤断了骨头,另外一个就是一位上班被采访其关于地铁沙林事件的时候的奇怪话语:这根本不用投毒气呀,在那么拥挤的地铁中没死人本身就让我觉得很奇怪。由而可见,当年的日本是怎样的一种“富有”。他们可以买下别人的繁华地段,可以吞购他人的公司,可那时的日本人本身却是不那么幸福的。而村上似乎以一种更高的眼界和视野在观察这个问题,他关心的是那些人底层人的疾苦。“每天都是这么挤地铁,还有三十几年哦,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啦。”“每个人都是这样啊。”这都是那些上班族的原话。
   我想,村上是在用他的文字构建一座更高更远的精神大夏,我想这多少也是我当时全然没有觉察到的吧。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三)
   我是通过村上的小说而知道《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然后又是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而知道了菲茨杰拉德这位伟大的作家。世界有时就是这么神奇,冥冥之中仿佛自会有某种线索引导你顺着去摸索。然而,那条线索似乎也就随着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束而结束,《了不起的盖茨比》并没有如同“渡边”所说的那样,每一页都给人不容错过的感觉(还有村上在《挪》中反复提到的《魔山》也没有给我带来那种感觉)。反倒是《挪》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如果说完整的读的话《挪》我读了至少不下五遍,外加零碎的细读就更加似乎无法计算了。
   对于我,读书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兴奋,然后接着又会有一段时间的疲倦,看任何书都无法看进去,仅仅只是在文字的表面滑过。然而每每这时,在厌倦之后,在对生活感觉到虚无空洞的时候,随手打开村上的《挪》,总能给人以一些意外,给人心里以一种震撼,甚至是认同,有时看着会突然摆脱了生活的那种虚无感,有时看着又会摆脱一些生活中的烦恼,现实的也好,感情的也罢,突然感觉到一下子自己就变得十分成熟起来,忘不掉的人,现实中背负在心里的压力,种种,种种……不过我终归是那种健忘的人,大概是少了某根筋,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附近巷子的拐弯处有个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修理,结果那时我连着三次从那里拐过来后,摔在了同一个地方。于是,这几年在这种反反复复中,我总能从《挪》中找到一些心灵上的感触与震撼,并且屡试不爽。所以健忘的人倒也有健忘人的好处,做条鱼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话题似乎扯远了,今日看《村上春树杂文集》中的几十页,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关于菲茨杰拉德了。而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自从看过小说之后很快便遗忘了。然而再一次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却是那部电影了,那时正好在和一个女孩交往,记得很清楚,是和她在一件矮小的出租屋内的小小电脑上看的。我没有村上那么的高的思想高度与以及对文字的领悟能力。总之,那部电影以一种视觉的感受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我还记得那时为此而写了一篇小文,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歌颂了一翻,说它超越了作品本身而凌驾于时代之上。而今天看了村上关于杰茨费拉德的叙述,我才知道,盖茨倒更像作者本身。也无怪乎海明威在欣赏他的才华的时候同时又对他颇为失望,而海明威也知道杰茨费拉德奢靡的问题本质所在,也就是泽尔达这个女人,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似乎也在预示着杰茨费拉德的最终命运。只是可惜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天才作家的才华。
   此刻,我只想说红颜祸水呀!
  
   读村上《无比芜杂的心绪》随感(四)
   有时候我很懒,晚上睡觉的时候风扇吹得我有些冷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我总是在想,懒得起床关了,就这样吹应该也没什么罢,忍一忍就过去了。所以,今天早上起来,感冒了,洗漱的时候忍不住想吐,后续又拉了一天的肚子。
   村上的《杂文集》看完了,也不想刻意去回忆什么,或是很正规的去总结一些什么,只是结合着自己的心情随意的写点什么。毕竟稀稀拉拉的写了三篇了,而那三篇似乎每篇都是独立的,也就是在当天看到了那些内容时所产生的一些感想。说到底,怎么说还是得收一下尾吧。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想要在一个小小的领域得到认可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村上写小说已经写了三十几载,从创作的高峰到后来缓缓的出来,可以说堪称每一部都是经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所期望的某些东西在看着。这,或许又是一部好的作品所应具备的。
   有人从村上的小说中看到的是诗意,而我从中看到更多的是孤独。人与生俱来就是孤独的,所以我们需要人群,我们需要狂欢,我们需要那些灯红酒绿。我经常会有那种奇特的幻想,先想象自己站立在地球上的某个点,然后视野无限的延伸继而地球也变成了一个点,再继而我们的太阳系也变成的一个点,如此循环下去,无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何尝不是一个点。而宇宙,从某种意义上于人类来讲,太过于不可知。于是,我倒更愿意从村上的小说中去体验人类的孤独,甚至是天宇下的孤独。或许,我们内心的那种孤独也仅仅只是一个点,一个微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看见的点,但是却又可以大到无限,又或许梦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宇宙里为所欲为也可以作为无限的一种解释了。
   说到孤独,在看《舞舞舞》的时候深有感触,那段时间人是在深圳,在大城市中,每天身边经历各式各样的不同人群,周边的人的变化之快是超过我的想象的,这是我在回到家乡工作之后所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可是在泱泱人群当中,我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那种密集的居民区,小小的出租房,永远不会缺少人租赁。我们每天各自忙碌,然后回到那个小小的空间,又重新回到一个人的孤独。而我现在都还记得村上在《舞舞舞》中所描述的那种一个人的生活的场景,冰箱里的食物够吃几天了,我又可以独自看一段时间的书了,我看了看我的储蓄卡,还够我支撑半年……那种描述,和我的当时的心境又何其相似。要知道,那时自己已经找了整整两个月的工作,不过我没有村上那么淡定,我心里是着急的,我在我为我的生活还有我的未来迷惘着。那时,看到报纸上报道富士康十三连跳的时候,我是有些心惊胆战的。我经常会在九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发呆,走神,想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到底是为何要将生活走到如此绝境。所以那时也就开始想着写《浮躁之年》,不过现在回头看看,却也是觉得比较幼稚,但是文字就是这点好,无论是丑陋也好,漂亮也罢,它都会客观地存在那里,不老不坏。

共 4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读村上的《无比芜杂的心绪》的随笔集,从中了解着村上的文学与其内心的世界,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村上,一个不想为太多的世俗所束缚的人,一个始终都只是想能好好的听他的爵士乐的人,一个关心着底层社会如何生存的人。作者从村上的小说看到了他的孤独,并愿意从其小说中去体验孤独,淡定地面对生活中的事事,构建更高远的精神大厦,并把文字赋予了生命,丑陋也好,漂亮也罢,它都会客观地存在那里,不老不坏。表达着作者对村上经典之作的赏识和热衷的程度。佳作!【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1-23 20:17:00
  还读过村上春树的小说和随感集,有时间会去拜读一下,也以此了解一下他笔下的世界和作者其人 。问候作者,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 楼        文友:安静的知了        2016-01-23 21:36:54
  谢谢点评,问好秋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