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三姑(散文)

精品 【渔舟】三姑(散文)


作者:烟月吟秋 秀才,10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6发表时间:2016-01-26 21:23:44
摘要:三姑走了,走的很突然。没有等我最后看望她一眼,我想,三姑一定会心不甘,留下了很多遗憾。此刻,那个荒芜的黄土高原上,三姑一个人孤零零的守在那里,因为她将永远离开了这个人间。在风雪弥漫中,只有一个村庄与三姑遥遥相望……

【渔舟】三姑(散文) 还没有来的急,还没有看最后一眼的时候。结果,噩耗就传来了,父亲打来电话说:“你三姑走了,昨天凌晨一点半走的……”这晴天霹雳的一瞬间,像当头一根猛棍袭来。三姑走了,去哪里啊?我心里在想,莫非是她去村外转转,转累了,心情好转点定会回来的,一定走不远,她会爱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还有半辈子嫁给的这个村庄。想到这里,我知道这是一种自己安慰自己的方式罢了。
   父亲兄弟姐妹共四人,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本来还有一个弟弟,据说在那个年代里,我那个亲叔在六七岁的时候,因得了严重性的肺炎,当时医疗条件差,耽误了性命。三姑是兄弟姐姐中最小的一个,如今,这种突如其来的恶梦,对父亲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兄妹间的亲情是无法隔舍的,在电话里,我听到父亲几度哽咽,想象他此时此刻的悲痛心情。三姑的年龄还不算大,五十八岁的人就早年患上了胃癌,还有脑血管梗塞,双重病魔缠身。前几年的时候就隐隐作痛,治疗的及时,控制住了病情恶化。但在这近半年期间,她的病就出现了反复无常的变化,忽轻忽重,好在药物治疗的作用下一直拖延时间。寒冷的高原气候,患病的三姑终于扛不住了,她在疼痛中不甘心地离开了人间。
   打小的时候,我记得三姑就特别疼爱我,上学那阵子里,我所有的学习用品,零花钱,还有衣服,都是三姑帮助的。除了这些,我们家的日常生活与花费都是她给的。当时三姑父是教师,拿着几百元的工资,除了自己的家庭外,或多或少的也救济我们,这些功劳都归于三姑,她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环境下,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常言道:血浓于水,亲情至上。三姑虽然是嫁出门的人了,但她无时无刻心系娘家。
   三姑离我们家相隔一座山,她们住南山,我们住北山。弯弯曲曲的山路常常要走四五个小时,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还要经过一条河。冬天还好点,尤其是到了夏天,雷雨甚多,经常洪水冲垮桥梁,给行人带来不便。河水一涨时,淹没田地,水漫河堤。有时候过不去,只能返回家里。那些年经常遭遇这种事,所以在进入盛夏雷雨季节,很少去彼此的家。
   记得有一年,暑假期间,三姑带我去她家。途经山路时,忽然彤云密布,雷电交加。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非常急速,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倾刻间就黑云堆积如山,像从天空里滚动而下,重重地压在山头上,那种阵势让人胆战心惊。走到半山腰时,就下起了大雨,为了急着赶过那条河。若慢了脚步,河水一涨,来势凶猛,村民架起的那座晃晃荡荡的桥支撑不了多久,就会被洪流席卷而去。所以在洪水来袭时必须趟过去,否则就进退两难了。三姑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拎着口袋,拼命地飞奔在山路上,一声声雷鸣震耳欲聋,响彻山谷,一道道闪电直劈开云层向着山坡倾泻而下。偌大的山谷里,在一瞬间听见急剧湍流的水声,汇聚在河里。眼看桥面只有一步之差就被河水淹没,三姑拉着我飞奔而过,就在那时,洪水如野兽般地狂叫着,冲起千层浪涛一下子猛拍桥面,只见在摇晃的河面上那座木板桥立即便消失在水中,满山谷里顿时水雾弥漫。冲过对面的山路时,三姑和我已被雨水浇的像个落汤鸡似的。幸好在一处山路的边上找到了一只避雨的窑洞,这只窑洞是村民们专为路途过往的客人修建的,为的是让人途中歇息,遮风挡雨之时用。
   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雨过后,天色快到傍晚时分,三姑便起身又一次拉着我,爬行在山路上。这时雷雨已停,只听见山谷里的水像咆哮的千军万马,在奔腾着,呼啸着。天边出现了一座彩虹桥,直挂天地间。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三姑始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
   这种条件很差的道路,就这么多年来,三姑来来回回,风雨无阻。尽管是道路荆棘丛生,泥泞湿滑,三姑总是背着口袋,装满了红红的枣,圆圆的苹果,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在这条山路上一走就是多年。
   当我们渐渐地长大成人了,也不希望三姑这样来回折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姑翻山越岭一下子气力跟不上了。父亲再三叮嘱我常常去看望三姑,他告诉我说:“你们兄妹这一辈子一定要尽孝你三姑,咱们的半个家境都是你三姑撑起来的,别的不多说,我只有这一个妹妹。”父亲的叮嘱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但在他那平素而普通的话语里,我感觉到父亲对三姑他们兄妹的亲情至上的挂念。
   为了父亲的嘱咐,每到暑假,寒假,总会去三姑家看看她。后来我们由于工作的原因,多年过去了,常常漂泊在外,身不由己。对三姑也就很少关照了,只是偶尔打电话问候一下。其余是春节时过年回老家,才能去一趟三姑家。昔日的三姑看上去苍老了许多,面容憔悴。这与她的个性有关联,三姑一辈子好强,从不服输,什么都要比别人好。近几年来,他们的儿女也渐渐成家,女儿的事业有所成就。唯独儿子这多年没有一个固定的事业,东跑西奔的,为了这个儿子,三姑也没少操心,她的头发早早的白了,头顶明显的秃了,一大把一大把的往下掉。从跑出租车,开酒店,宾馆,网吧,这个儿子到是折腾了遍,花去了不少的积蓄。要强的三姑打那以后,对儿子的折腾和付出,使她一天不如一天,精力越来越差,她总是觉得儿子不争气。这一折腾,多年的积蓄都打了水漂,一分钱没挣到,还欠下了累累的债务。
   三姑经常为儿子操碎了心,日后的这些年里,加上身体状况日渐愈下,造成了极大危害。
   去医院检查,三姑开始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只是劳累过度,心情压抑造成的。开了处方,拿了药,回到家里吃了几日汤药。日渐好转,红光满面的。
   对于三姑的胃病,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月里,由于家境贫寒,粮食短缺,加上父亲兄弟姐妹多。衣食在当时来说极其困难,大多的时候都是兄弟姐妹间的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接着一直循环。
   至于当时的情况听父亲说,他和大姑,二姑去下地干活,三姑便只能提着篮子去和村子的女孩子一起挖野菜来填补当时的口粮。三姑很小就承担起了一个家庭主力骨。大人下地干活,三姑负责一家人的做饭工作。很小就培养出了三姑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她把当时的口粮留给大人,而她只偷偷地吃一些野菜,喝一些水充饥。这些都是父亲后来告诉我们的,三姑的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农民形象,在那时的社会背景下,充分体现了那一代人的传统美德,农家女孩的朴素无华的优良品质。直到时代变迁,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三姑还是拥有当年的品格,遵循勤俭持家。可万万没想到,三姑的胃痛病就是在那个年月里积下的根,潜伏在的症状在她中年时期开始隐隐约约的复发。
   当有一天发现时,医检报告单上白纸黑字地写着:晚期胃癌。性格好强的三姑第一次被这病魔击倒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三姑开始渐渐的头痛,加上失眠,日累月积的病状导致她的身体虚弱,精神萎靡。经检查又患上了脑血管梗塞,旧病未好,新病又添,给三姑的病情又一次雪上加霜。三姑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直到她离开我们。
   见到三姑最后一面的时候,还是去年春节。那时,三姑病情看不出什么严重性。日常生活的琐碎家务她料理的井井有条,我们为三姑的精神状态感到欣慰。年过完之后,我们又踏上漂泊的征程,这一走就是一年。谁知这一别,将是永远的分离,三姑的那时音容笑貌便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三姑走了,走的很突然。没有等我最后看望她一眼,我想,三姑一定会心不甘,留下了很多遗憾。
   此刻,那个荒芜的黄土高原上,三姑一个人孤零零的守在那里,因为她将永远离开了这个人间。在风雪弥漫中,只有一个村庄与三姑遥遥相望……

共 29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的一生就是在风雨交加的山路上奔波不停,因为有了亲人的奋不顾身、相互牵挂、理解包容,才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温馨和浪漫,才让我们的内心一直柔软。然,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无论多少依恋不舍终究是一场别离。文章通过对三姑一生的追述,塑造了一个坚韧、勤劳、质朴有担当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农村妇女形象,充分表现了对三姑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有多少人和作者一样,漂泊于故乡之外,时常对着那清冷的月色思念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无限牵挂却又无可奈何。生活让我们尝尽酸涩,而亲人的离去更让我们饱尝世事无常的凄凉。如果允许,就常回家看看,少些这样一别后天人永隔的遗憾。逝者如斯,生者坚强!推荐阅读!【编辑:轻舞嫣然】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2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舞嫣然        2016-01-26 21:31:3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相信逝者心中一定期望所系之人安好快乐,好好珍惜自己就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文章语言质朴,感情充沛,感谢你赐稿渔舟,遥祝一切顺意!
真水无香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