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醇香沉酿农家风(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醇香沉酿农家风(散文) ——北山暈农耕文化特点调研


作者:水银月亮 秀才,166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9发表时间:2016-01-31 21:02:12
摘要:走进北山暈,就像走进了一座农耕文化古堡。这个深藏于太行山崇山峻岭怀抱之中的小山村,至今仍保持着以农耕文化为经济实体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比当今好多受到多种经济转型冲击而日益走向城镇化的农村来说,这里实在是一块难寻的净土,弥足珍贵,而这也正是北山暈最迷人的地方。

走进北山暈,就像走进了一座农耕文化古堡。这个深藏于太行山崇山峻岭怀抱之中的小山村,至今仍保持着以农耕文化为经济实体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比当今好多受到多种经济转型冲击而日益走向城镇化的农村来说,这里实在是一块难寻的净土,弥足珍贵,而这也正是北山暈最迷人的地方。下面就我们的调研情况略述一二。
   北山暈传承农耕文化的原因
   有着鲜明地域特征的农耕文化的北山暈能从众多太行山村落中脱颖而出,这种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种的。
   首先是由北山暈的地域风貌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北山暈村口百米不到虽有榆武公路与外界相通,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远虽有漳水可傍,然远水难解近渴,村里唯有古井可取水。三面群山相绕,群村包围,北有顶村、西崖底、彰修相接,南有南山暈,西与武源、青龙山相连。山多土山,地多圪梁,兼有河滩地、沟地。北山暈村人千百年来就是靠土地养家糊口、随气节耕种收获为生。艰苦而封闭的生存环境,长期与外界世界的隔离,使得这里成了深入山乡腹地、不问世事、自有乾坤的世外桃源。虽然今天交通较古代发达了,吃水有了自来水,住房有了新村成排的新平房,但北山暈人安土重迁,依恋故土、传承和弘扬着先贤的劳动智慧。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坚守保护古村落格局的原则,在住房规划时,新村旧村经纬分明,对旧村建筑作了很好的保护,至今旧村还有人居住,依旧是炊烟袅袅。这些都是续接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化的坚实基础。
   其次,北山暈是影视拍摄基地,曾经拍摄过《战斗的青春》《山菊花》等剧,群众有良好的保护农耕文化的思想意识。旧村里有保存完好的唐代地道、清代土窑、明清楼院庭房、近代土集墙的平房四合院,还有幽深的街道,更有古井、戏台、家祠与奶奶庙。古代的那一整套的村落建筑几乎齐备,房前院后、街道、场院,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槐,几乎家家都有石磨、石碾、石臼。可以说,北山暈充分具备了传承农耕文化的条件,在旧村里行走,你会看见很多人家的门楣上有木刻的“耕读人家”的字样。这里农耕文化韵味醇正,为此当地村民常津津乐道,引以为自豪。
   第三,民以食为天,以耕地为安身立命之本、依靠读书求发展与改变的思想已深深植根于村民的文化意识形态之中。北山暈人祖祖辈辈辛勤耕种在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育着子孙后代。因为村里原本的耕地并不多,因此从第一个来到北山暈定居的人开始就留下开荒造田、扩大耕地的优良传统。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村里人战天斗地,造出了不少河滩地、圪梁地。尤其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领导村民大搞农基建设,向有限的地域要土地,修河扎坝,移土造田,积肥沃土,使耕地面积增加了上千亩,成为全县主要以产粮为经济发展模式的重点村落。在许多村落的村民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都涌入到城市打拼的洪流中时,而北山暈村委会则带领北山暈村民坚守在祖辈留下的这一方热土上,坚持以耕种为主要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向土地要粮,把粮食变成黄金,把生产优质的小米、大豆、玉米作为农业生产特色,走出了一条坚守自我的农耕文化发展之路。
   北山暈农耕文化特点探究
   农耕文化是榆社从未间断的主要的传统文化,也是榆社人民千百年来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北山暈人为适应生产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多样化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这其中浸透着历代前贤的血汗,凝聚着山民祖先的智慧。北山暈村保持着自己的生产特点、经济特色,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持续利用,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耕读文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生产的应时。与北山暈农业生产联系最紧密的是时间与节气。据调研,北山暈人至今保持着从祖辈沿袭下来的按自己节律和农业生产同期安排生活生产的习惯。节气是开展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最自然的生活节律。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人们按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山暈村人依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进行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动活动。顺天应时是几千年北山暈人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人心中的“圣经”,“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这是先祖总结出的自然规律,是宝贵的农耕文化之根。
   下犁驾耧。经过了一冬积肥,把庄稼秸杆、人粪、畜粪腐熟的农家肥运往田地,叫清明前上粪。在雪被下休养一冬的土地醒来,吮吸着这资源回归的农家肥的乳汁。清明时节雨纷纷,正是农家下犁时,牵驴耕地(北山暈人多养驴,少养牛)让松动坚硬的土地与粪土得到充分的混合,混合后的田地变得更肥沃。谷子、大豆、高梁是北山暈祖辈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种谷的工具是专制的耧,需要农家好把式来操作,但耧家家必备的农具。谷雨起种,勤劳的北山暈人在圪梁地种高梁,在沟地、河滩地种谷,在地角路沿上种大豆。
   夏至之后上“小大锄”。谷苗生出后,尚在“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时,就要赶着“上小锄了”,不然,谷苗蔓生,肥料营养容易流失。为不错过农时,于是,人们伏卧一地,精心伺弄,去秽除残,留下长势好的优苗,并在苗苗之间间出适当的距离,叫间苗或挽谷。这个农活也叫“上小锄”。谷苗经间苗后才能水肥充分,长势喜人,从而让谷子优质保量。禾苗长高快出秀时,时至大暑,此时需“上大锄”。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的就是这个。除草拢地,只有保证谷子的根扎得稳,它的枝干才负得起将来沉甸甸的谷穗,秀出的谷穗也才会颗粒饱满。这一锄至关重要,决定来年吃的谷的饱瘪,容不得半点懈怠。当然除草还可有效防止杂草分吃了谷物的水肥。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北山暈人就是靠艰苦勤劳的劳动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的。
   寒露时分“上镰”。风吹谷穗满地黄时,就是北山暈人开镰收割之时。收割前,人们会到庙里烧香感谢上苍赐予的收成。一把鐮刀,割下一捆捆谷穗后再用谷草捆扎,放倒在地边晾晒,等干了就担回场院。回到场院,“拉哥”(一种打场的农具)、石碾就要派上用场了。担回的谷穗、高粱被平铺在场上,人们或者用拉哥打,或者牵驴拉碾子碾。打好的谷粒或者用簸箕簸,或者用扇车扇。等干净而散发着新谷清香的米和高粱大豆晒干了,就装到高梁杆皮编织的囤里存放。据调查这种囤通风、干燥、不发霉。粮囤有席编的叫席囤,也有谷草扭的叫草囤。村民刘效义的楼院里还存放着家传下来的草囤。庄稼入了囤,冬天也就来了,村民们在冬天也不闲着,拾粪、积肥,为来年开春耕种准备。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
   二是生活生产习惯取宜。对于北山暈的传统文化来说,因时、因地、因物制宜,被当地人当作了生命线的自然法则。种庄稼的时间按节气,而具体是种谷子、大豆,还是高粱则是取决于土地条件。而村民的生活习惯也由种植的作物与节气、节日所决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北山暈祖先很早就懂得取宜的原则。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北山暈人种植粮食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自耕自织。只要是勤快点就会有饭吃,刨块荒地,种下谷子、大豆、高粱,就可以吃上捞饭汤、煮疙瘩。或者吃上三和面其子(面条)的和和饭。如果在河滩地、沟地上种上小麦的,还可以吃上白面和豆面的两和面其子(面条),甚至过年还可以吃上饺子。虽然,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吃的白面、大米多了,但这些绿色、环保、营养的饮食习惯仍然为村人所保持着。当然,农耕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注入新的内容,比如捞饭汤、煮疙瘩、和和饭成为上得了宴席的农家乐特色饭食。比如,种地仍然按节气,施肥时除了保留用农家肥作底肥的习惯外,也用上了化肥。比如,种谷必用耧,农作物品种多了玉米,并已成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村民增收的经济来源。比如,上小锄还是手工原始的方法,但上大锄用上了鋤草机。比如,割谷还用鐮刀,而收玉米、高梁用上了收割机。玉米还有专门的剥玉茭机。打谷不用扇车了用上了一体化的脱粒机。比如,粮囤除了传统的的草囤外,用上了铁网的网囤,只不过网中囤的不是谷和高粱,而是玉米穗。北山暈的农耕文化注入现代化的时代血液,这一变化体现了北山暈村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因时利导、崇尚和谐、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优秀传统品质。这是农耕文化在榆社大地上绵延不绝、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三是回归农耕文化本色。以农耕文化为本的北山暈村人,还积极开发影视剧拍摄地、打造农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人们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回归到自然、清新、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陶冶。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近年来,北山暈因为其所特有的乡村自然环境和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成为了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耕读田园文化村和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不仅拍摄出了多部影视作品,更主要的是还可为广大影视剧迷们提供圆梦影视表演的舞台。
   北山暈不仅重视传统农业发展,更重视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走进北山暈村,院门门楣上的耕读之家的字样,古朴而简约,当年农家耕读之风之盛可见一斑。北山暈还有成群的明清楼院、庭院。这些楼院、庭院可作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服务场所。在楼院的房前院后除种有瓜果蔬菜外、还种有花、树,颇有农家生活意趣。与休闲娱乐一体化的人文农闲活动结合,再加上醇厚的田园农耕文化元素,这必将成为北山暈村未来古村落建设的发展方向。它也将会是游子怀乡圆梦的最佳田园。
   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文化的灵魂。北山暈的优势就在于完好传承了古代耕读文化精神,是连接乡村传统文化与都市现代生活文明的纽带。因此,保护好传统民俗,保存好古村旧貌,对于还原农耕文明的精神实质,以及打造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农耕文明——创造“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自然美景,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此外,研究开发古村落节日习俗,如中秋、七夕、春节、元宵等,同时积极在饮食、住宿等方面打造古风特色,也可激励后代子孙承接传统,自强不息。相信,北山暈醇正的农耕文化之韵,会使北山暈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共 4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真的有道理,你看北山暈的人们,就是在自己的这方的土地上愉快的生活耕作!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作者及其喜爱北山暈这方水土,并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一篇温暖的文字,表达的是一份热爱与欣喜!北山暈人不仅生活本真,就连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发展农业,还在影视业打造一方净土。这样的变化是地方政府的英明领导和支持,现在的北山暈人,正以豪迈的步伐,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积极进取,共圆美丽家园美好!文章质朴,简洁周到,给读者带来一缕纯的气息!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6-01-31 21:04:29
  淳朴善良的北山暈人们,终于在自己的家乡建造起一片美丽景致!过着幸福的生活!问好月亮!提前祝您新春愉快!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1 10:29:51
  娇娇辛苦了。
2 楼        文友:长竹        2016-01-31 22:53:25
  月亮将古村写出了韵味,还带着泥土的芳香。又一佳作出彩了!欣赏!问好!
长竹
回复2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1 10:32:38
  北山晕给我们很多遐想,有时间咱们再去看看,再从非遗的文化角度挖掘一下。
3 楼        文友:酸枣林        2016-02-01 08:14:13
  随着作者走进古老而依然生机勃勃的村庄,去解读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精髓。
酸枣林
回复3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1 10:33:53
  质朴是乡村最美的文化根基。问好周老师。
4 楼        文友:昨夜星辰        2016-02-01 10:03:18
  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支持月亮!
昨夜星辰
回复4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1 10:34:34
  问好昨夜星辰!
5 楼        文友:霞儿        2016-02-01 16:41:13
  欣赏月亮老师的佳作,把古村落写得有了韵味,这应是北山晕之福。相信北山晕的明天会更好。提前祝你新春愉快。
霞儿
回复5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4 14:27:47
  祝霞儿新年快乐!
6 楼        文友:程贤富        2016-02-03 16:22:15
  因为有影视文化的熏陶,北山晕的人才知道历代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因而能完整地保留下来,而未受到冲击。欣赏水银社长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努力!
程贤富
回复6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6-02-04 14:29:02
  谢谢大家!拜个早年!
7 楼        文友:三微花        2016-02-05 21:41:21
  已申报精品文复审。
三微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