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随心挥洒写人生 李德身

编辑推荐 随心挥洒写人生 李德身 ——读尚爱民《自在居诗稿》


作者:九里山石 童生,98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8发表时间:2016-02-02 01:44:10

随心挥洒写人生
   ——读尚爱民《自在居诗稿》
   李德身
   我认识尚爱民先生,是在他以东海县文化局长兼任东海县楹联诗词协会会长之后。屈指算来,我们已是二十七、八年的老朋友。他既颖悟,又勤勉,故多产。眼前这本《自在居诗稿》是他第三本诗集,便是见证。他为人朴实正派,看不得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诗稿中有一篇《【双调】竹枝歌带荆山玉.文化乱象》:“诗圣诗神任意吹。经典宏篇乱点魁。金杯金奖满天飞。只要拿钱上,就入名家围。不亏,登榜就光辉,清风明月蒙尘秽,愿挨愿打最堪悲。奉劝追风辈,莫把假名追。”因此,尽管我很高兴参加尚爱民《自在居诗稿》讨论会,却也警惕自己莫说过头话。
   实事求是地说,尚爱民先生是位情思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自称他这部《自在居诗稿》是个“杂烩”、大拼盘“,实际是将诗词曲赋融为一集,尽显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色香味俱全而引人入胜的”十样锦“。即此一端,已经足可令人刮目相看。
   其诗犹如标目“诗潮逐浪“所云,由心流出,随意喷发,显示诗人艺术个性和时代精神。大至《斥安培拜鬼》、《贺天神对接成功》,乃至《看电视剧〈解放〉感怀系列》咏赞《昆仑纵队》、《彭大将军》、《辽沈战役》、《刘邓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贺龙将军》、《傅作义起义》、《熊向晖等特殊战士》、《支前大军》等重大政治历史题材,小至感恩母亲、旅游抒怀、以至赠友人、咏花卉、赞桃林酒、题梅花图等感兴小诗,全部闪耀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突出诗人独具的眼光和性格,特别是表达出口语化顷向而又不失高雅的艺术追求。如《沉香亭有感》,既写杜十娘“怒沉百宝投江去,一跃浪花千载香”,又写“ 而今偏有投怀女,乐向红楼掏孔方”。感古讽今,对比强烈,通俗而有味,寓意深长。再如《溪上丝瓜廊》:“青藤上架也爬墙,谁见跨河编彩廊。二里岸边牢立柱,一条溪上慢拖秧。黄金花朵向阳绽,翡翠丝瓜沾露长。阿妹乘船摘喜悦,阿哥按笛唤晨光。”意象鲜活,语言通俗,全是画景,民歌味足,是首虽无比兴却也形象撩人,情味悠悠的好诗。大致来说,多数诗作有气势,少弱句,避免了当代诗坛中充斥大话、空话近乎垃圾诗作的弊病。可惜的是,能够震撼人心、余音绕梁的警句还不多。
   其词亦如标目“词林探韵”所云,情深意长,韵味十足。诗言志,词抒情,虽是前人所见,却也说出词的特点。尚爱民先生所作的词,具有倾情歌咏的风韵。他那《感动之歌系列》十一首词作,首首都让人感受到他“豪气冲天一啸唱英雄”的灼热激情,其中没有一句抽象概括的虚言假气。当然,比起前代词家而言,那种唤人产生“物境、情境、意境”的生动联想和意在言外的形象意义还没有。当代除了毛泽东诗词能在词境方面下功夫,几乎无人能在这方面作出精心而有实效的艺术追求。这也许是当代诗词家包括尚爱民先生都应深入探索的前路。
   其曲标目为“曲坛放歌”,观其所作,确如所言。泼辣明快,意趣横生,嬉笑怒骂,有蛤蜊味,是尚爱民先生所作的曲风。如果说,赵朴初先生为现代散曲的自度化开了先河,那么尚爱民先生基本依照曲谱尽情挥洒,像丁芒先生那样的散曲现代化辟出新路。无论是正面扬清,还是反面激浊,其语言都接近口语,而又不失诗家韵味。即是说,通俗至极却毫无俚俗(更非庸俗),完全没有堕入打油诗的恶趣之嫌。应该说,即使顺着诗庄词雅曲俗的路子走,也必将对改造古代格律诗词成为当代新格律诗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如《【正宫】塞鸿秋.赠王希光先生》(第92页)简直是一首白话写成、情思浓烈的新体诗;《【南吕】一枝花.赞邓玉娇(散套)》(第99页),则是一首弘扬正义、令人拍手称快的叙事诗。当然这类格调的散曲,最适合揭露社会阴暗面,其讽刺力量不下于匕首和投枪。如《【正宫】叨叨令.赠某落网书记二首》(第92页)、《【正宫】叨叨令.阿扁叹阿铉(两首)》、(第96页)等等,不作辱骂、更非恫吓,字字辛辣,入木三分。诗人放声歌唱,曲翻新浪,是这部诗稿中最能吸人眼球的精彩篇章。
   至于“辞赋求新”标目中的作品,包括十二首古风和二十一篇新赋,可以看出诗人在叙事和体韵方面才华。正如作者所说,“形式跟着感觉走,西施总着合身衣。”尽管古风自由书写,总是欠缺些诗味,概括叙述有余,精细抒情不足,但依然讲究起承转合的技巧和字句的流转气韵。如《老有所为歌》(第144页)《苏堤行》(第147页)等篇就是。辞赋体裁的限制,决定形式更加近乎散文化,但在尚爱民先生笔下,不泛铺张扬厉,纵横开阖,摆脱约束,气势充沛的新作,令人感到确有一股冲决马扬班张藩篱的创新活力,绘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字里行间充溢着探路者昂首前行的气派。《东海羽山温泉赋》(第151页)、《海陵湖赋》(第161页)、《壶口瀑布赋》等篇就有这样的特色。
   最后的“对句联趣”一章,乃是诗家的余技之作。由于诗人构思的颖悟和对偶的熟练,发而为联,自多佳品。不过嵌名联、赠人联、贺春联之类,为了应用、应酬、应景之需,难免有敷衍凑合之嫌,这也无须苛求。
   总之,翻阅一下《自在居诗稿》的 “目录”,便感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话说回来,五个手指,长短不一;大刀长矛,各擅其长。尚爱民先生近乎十八般武器样样皆通,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瓜白菜,各有所爱。比起体物应用的辞赋,对联,我更倾心于言志、抒情的诗词散曲,最富寓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形式上用语求新,俗而不俚,中国气派,喜闻乐见,既超越诗词形式的严律束缚,又超越自由白话体新诗的漫无规章,必将引起中华诗坛的注目,成为连云港市吟苑中一枝不可多得的奇葩。
  

共 22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用心阅读,带来尚爱民先生的《自在居诗稿》,展示诗人丰富的诗词知识和善于捕捉生活片段并且凝成高雅艺术的智慧。诗集包含诗词格律,对联,包罗万象,五彩斑斓,借古讽今,弘扬正气。本文点评细腻,内容丰富却有条不紊,推荐大家阅读。【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