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哈利波特的魔幻苦旅

编辑推荐 哈利波特的魔幻苦旅


作者:宇の航 进士,671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3发表时间:2016-02-03 16:39:31


   从一个常识的角度去理解“英伦”,大概就是所谓的英国伦敦范,既然“有范儿”,我想总不能简单就是的伦敦建筑,或者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穿戴,是有点精神意义的所指。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世界审美也趋进大同,英国的某种价值元素,一个扑面而来就是绅士风度。
   其实在绅士风度的内在精神上,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乏,只是因为近代史的浩劫与变迁,让我们的抛弃传统文化太多。绅士风度也不是一层不变,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必须穿着大褂,英国绅士其实早起是一种权利象征,不特指人格修养,为什么男人要帮女人领包,其核心在于,女人从属于男人,所以男人要保护她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回归前的香港,有钱有势的总想着方法被女王封一个什么太平绅士,有经济基础才能打得起高尔夫球、玩得起狩猎,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陆这些年总是变味的培养贵族精神,结果培养出都是浮夸子弟。
   现在的绅士解读抛弃那些浮华的载体,更多的表达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的礼貌上。这一点英国绅士和中国君子,也没有特别的差别,只不过中国的君子赋予许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最后成功者少,便去悠然的采菊花。
   二
   从平民的角度看外国电影,大概只能区分人种的差别,日本电影和英美电影肯定不一样,只有特别发烧友才能细致的区分英剧与美剧。
   电影里的英伦元素能席卷全球的,恐怕《007系列》要比《福尔摩斯》更畅销,《福尔摩斯》的电影不成系列,他的悬置设置更多的流行在纸质传媒上,最近的电影夏洛克,只能是电视剧的周边衍生品,如果没有看过电视剧,那么对于电影的理解,只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不到头脑。
   而我要谈的《哈利波特》,我觉得哈利波特所在的时代背景,应该是维多利亚的时代。那个时候英国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摧毁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海盗起步,战争开路,终于成就“日不落帝国”。
   我没有完整的看过小说,只能根据电影粗略的构架去了解里面魔幻世界。小说里交代了邓布利多教授出生在1881年,竟然与鲁迅先生同龄,按照这个时间去推算,电影里邓布利多教授,怎么看也有八九十岁了,一代宗师的范,犹如张三丰。但从这个时间点哈利波特应该是一个80后,可是电影里展现的城市布景,总不似当下这个数字时代。
   三
   对于九零后算看是看着《哈利波特》这个电影长大的,我却是看着“哈利波特”这个孩子长大的。昔日的带着眼镜的小孩子,到现在的英国小青年,我见证了他的成长。可以说哈利波特成全了他,也束缚了他,就好像六小龄童与孙悟空一样。我不算是资深的哈迷,第一部电影播放的时候我在高中,没有时间去看,到了大学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成熟,脱离了低级的情趣。给小孩子看的魔幻电影,我一直保持距离,但哈里特别的话题在耳边一直没有断过,他就像一个生命树,不断在话题中成长,慢慢成为一种童话文学里的情怀元素。
   第一部算是简单的交代魔幻世界在什么地方,给观众简单的培养一种魔幻里世界观。里面魔杖和某种巫术,也不都是凭空而来的。骑着扫把能上天,这些巫术与魔法,来源人的宗教信仰。中国的神话传说也一样,为何都得衍生某些不可思议的魔法特长,也是因为原始社会人类的世界观有局限的,风是怎么来的,太阳是怎么来,最后生命的长短,还有快乐的追求。巫师就一批原始社会的哲学家,人家就要解释世界。
   《哈利波特》仅仅是借鉴了魔法元素,却没有引用宗教,如果你看了几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里是没有上帝的,这里体验的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伏地魔也好,格林德沃也罢,为了体现矛盾冲突,正邪价值的对立。在第二部里了,有了悬疑色彩,哈利波特化身为侦探,里面的反派原本不是现实里的人,是书里的人,看来书也能控制人的思维逻辑,在某种程度已经有了成人的视角,第二部除了揭示了友情,关爱,还有人的独立思考,还有对自由的渴望,那个可爱的小精灵,重新的活获得了自由。
   这里最有趣味的还是魔法学校,学校里总感觉像个千人晚会,里面的学生不是不为考试而考试,鼓励学生依照个性发展,校服也典雅大方,根据学生年龄和程度,开设相应课程,也没有特别的年龄区分,而且还举办各类活动。在《凤凰社》里还演绎了一场职场大战,最终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去飞向自由!
   后面的几部,依旧上演各种猎奇,冒险,在悬疑和矛盾中算是自圆其说,但是故事的没有突出特别价值元素,能感叹就是不同凡响魔法少年的成长史。伏地魔是梦魇中无法醒来的人,格林德沃是现实中无法自发的人。
   四
   《哈利波特》问世十多年,留给当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与影视的本身,用魔幻的世界来构建的社会思考,以哈利波特的成长,寻找自我的价值。

共 1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哈利波特电影的影评,从英国之绅士风度和中华文化之文化中君子传统相比较而谈起,起笔不凡,令人欣喜。追根溯源,为的是深入解读文化之要义,启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接着作者谈到电影哈利波特的艺术手法(我没有看过小说,亦未看过电影,悬揣可能小说亦有如此之艺术手法)借鉴了魔法元素,却没有引用宗教,作者特别谈到电影的第二部除了揭示了友情,关爱,还有人的独立思考,还有对自由的渴望,那个可爱的小精灵,重新的活获得了自由。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表达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对作品意蕴和意义的解读见解:《哈利波特》问世十多年,留给当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与影视的本身,用魔幻的世界来构建的社会思考,以哈利波特的成长,寻找自我的价值。读到这里,我也水到渠成地想起来鲁迅先生的系列论述,鲁迅先生对特立独行的独立个性和对人的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强调,至今令人思考。作者的这篇佳作尤其难能可贵,底蕴深刻,见解独到,令人共鸣。值得细细品读,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欣赏佳作,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6-02-03 16:50:32
  非常欣赏作者的这篇佳作,解读作品,最可贵的是有意外之底蕴,给人深刻启迪。遥握!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