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闲话毛驴(散文)

精品 【墨海】闲话毛驴(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5发表时间:2016-02-06 08:01:53
摘要:尽管,毛驴也有它的的不足,也曾经成为一些人的自谦或者自卑的象征,但从汉灵帝在宫中西园白马四架,成为公卿贵族追崇后,又经过唐宋文人的文吟笔哦,使得毛驴如同其它事物一样,形成了一种驴文化,从而沉淀出言简意赅的词语,诸如:形容废话连篇不得要领的“三纸无驴”和“博士买驴”;形容把为自己出力的人一脚踢开的“卸磨杀驴”;形容天平盛世的的“骑驴倒堕”;在比如稳操胜券的“骑驴看唱本”……无不说明,小小毛驴,深得人心。


   毛驴,在今天不仅在城市中看不到它的踪迹,就是在乡村也很少见到,这个曾经为人类文明做过贡献的它,在人们的视线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使得曾经的农耕和交通运输往往依靠着那些动物。牛,体大力强,常常用于耕耘土地,拉运谷物;马则体格矫健,速度快捷,往往用来作长途运输货物;介于牛马之间的既能农作又能够运输货物的则是那叫做毛驴的动物,它既有着牛一般的耐力,又有着马般速度。可,毛驴的身体较小,是一种身高与体长几乎相等的动物,具有大大的鼻子和长长的耳朵,虽然体力都不及牛马,可它却能够勤勤勉勉、一心一意地为人类干活,具有温顺的性格。
   在我的记忆中,毛驴曾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动物。在没有磨面机、碾米机的年代,人们食用的谷物要磨成为面粉或者脱皮为粒,往往是通过大大的碾子(直径大约有两米多的圆形石头制作成为的)去研磨而成,而拉着石碾团团转的往往是毛驴。
   小时候,几乎是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碾坊,去专门供村上人去加工谷物,虽然年代久远,好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但那青幽幽的石头却一直保持着整洁,保持着原有的风貌,那是因为不管谁家去使用,都会彻彻底底地做好清洁。
   在我的老家的村庄前,曾经就有这样的一个碾坊,它杵立在一条滚滚东去的大河岸边,碾坊院子很大,是用古旧的黑色砖瓦垒砌而成,大院内的地面虽然就是普通的泥地面,可一年到头都保持着光滑整洁。大院的主屋十分宽大,却只有一个大大的碾安放着,别无它物。东西偏房,各自安装着一副石头椿臼,它是用来对谷物初步加工用的。碾坊的门前有一条用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成为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铺在清凌凌河水上的青石板码头上,目的是方便人们去河水中淘洗谷物的方便。清洗后的谷物,人们就在大院内的场面上去稍微晾干,才去椿臼或者碾上去加工。
   椿臼的操作,一般都是人工亲自去做,用脚去踩动杠杆般的一头,相对轻松。而碾则是具有二米四直径的大石头,十分笨重,如果光凭着人力去推动,显然是一件既苦又累的活。不知是从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率先将目光落在了那毛驴的身上,那不高不矮的身材、温顺的性格正好用来拉碾,同时它头上无角不易伤人,而且耐力极强,速度又适中。为了改变毛驴一直向前的习性,人们在使用毛驴去拉碾时,就将它的眼睛用红布蒙上,让毛驴看不到前方在哪里。由于碾柄被固定在毛驴的背上,为了保持身上的负荷平稳,毛驴就只好一直绕着圈子转。从而帮助人们完成了碾磨谷物的任务。
   毛驴的体力虽然不大,速度也不快,但它同样可以担当需要平稳运输的物资。八十年代前的道路,别说是乡村公路坑洼不平,就是省市级的公路同样是坎坎坷坷,毛驴就成为运输那些需要平稳物资的最佳选择。
   人们常说:“老马识途”,其实毛驴也具有识别路途的习性。我有一个表哥,曾经就利用过毛驴去搞运输。别看它那头傻不拉几的、其貌不扬的小毛驴,却曾经为他那五口之家带来生活来源。他曾经就说毛驴是认识道路的,他每次出入往往在毛驴车睡大觉。他的毛驴车经常跑在我们公社到县城的那四十多公里的路上。早上,他为了赶时间还坐在车上,手里的鞭子还会经常空抽几下。到了县城卸货装货后,他就将毛驴拴在路边的树上,给毛驴一些草后,自己就跑到饭馆里,去美美的咪上几杯小酒。酒足饭饱后,他才昏昏沉沉地“酒驾”归程。
   如果是天气晴好时,车上也无需要顾盼的物资,他就将毛驴的缰绳拴在车架上,仰躺在毛驴车上,去睡他的大头觉,听任毛驴独自在道路上奔跑。训好的毛驴十分机警,不仅可以自己去选择平坦的道路行走,并可以主动避让对方的车辆,即使回程九弯转,也勿需主人的操心。
   毛驴不急不缓,耐力很好,如果遇上上桥和陡峭的地方,即使自己拉不上去,也会尽力用四蹄不断交替踏动的发式,去保持车子不后退。并狂叫起来,提醒主人给予帮助。而在下坡的时候,毛驴又会自动地捺住屁股,四蹄后倾,去阻碍车子快速前进。
   普普通通的毛驴还曾经于年轻人的婚姻嫁娶有关。在自行车没有普及的年代,毛驴、毛驴车充当过迎娶新娘子和运输嫁妆的工具。毛驴被披红挂彩,新郎牵着领头毛驴的红缰绳,毛驴的背上端坐着头顶大红盖头的新娘子,微风不仅吹动着盖头不停地飘舞,也将新娘子的首饰吹得叮当作响。紧跟其后的是毛驴车上则稳稳当当地驮运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嫁妆。吹吹打打的吹鼓手则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吹奏着,热热闹闹。按照地方的风俗,新娘子在新婚的数日内,要会娘家一次,叫做“双回门”。一般结婚那天骑的那头毛驴还要送新娘子回家一趟。
   在农忙的时节,特别是收割播种同时进行时,在广褒的田野里和蜿蜒的乡间道路上,肯定是少不了毛驴的身影。毛驴不仅要运输谷物,还要参与耕耘土地,只不过毛驴只是去耕耘需要浅作的农事,往往是拖着耙去平整地面,或者去拉动降籽去播种庄稼。
   毛驴平素很温顺听话,可在它的发情期却十分任性,也常常闹出一些笑话。记得那一年表哥和往常一样,在饭馆吃完饭后,上了毛驴车就开始睡觉。待他睡醒时,却发现自己被拉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原来发情的毛驴在途中遇上了身体魁梧的马车,一时钟情的毛驴,调转了车头,一路尾随马车而去。马车的主人到达地点后,就将马解开,自己去卸货去了。当表哥惊醒后,那马已经与自己的毛驴交媾在一起。第二年,毛驴为他产下非驴非马的家伙——骡子。骡子既继承了马的快捷、力大的优点,也具有着毛驴的警觉和耐性,的确是运输的强将。待那头骡子长成后,那头毛驴被人买走了,听说成为了人家的盘中餐。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是在民间一直传说的俗语。龙肉,人们肯定是享受不到的美味,那么毛驴肉就成为了天下的第一美食,让无数美食家至上追崇和喜爱,也使得一头小毛驴售价高达成千上万。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以山东德州出产的驴肉最负盛名,产品畅销于京冀广等省份和地区,也带动着与其相关的养殖、制作行业的发展。德州人不仅将驴肉分享给了大半个中国,还将毛驴的药用价值开发出来,为无数人带来了健康的体魄,著名的产品有东阿阿胶等。
   “天津笑我醉骑驴”的陆游,也许天生喜爱毛驴,在他的诗行中动不动出现过“驴”字,他对骑毛驴的感受是:“爱山只合倒骑驴”,说明骑毛驴要比走马观花要强多了。而李贺也有着爱毛驴的喜好,如“细雨毛驴入剑门”、“云中骑碧驴”等等,都出自于他的千古流韵的文笔中。总之,勿用打开唐诗宋词的扉页,就可以听到毛驴的那声声蹄鸣。我曾经查阅过全唐诗,在五万首诗歌中,带有“驴”字居然有1116首,而在全宋诗中,竟然高达2978首,而且往往又出自文豪大家的手笔,可见,英俊不及高头马、稳健不如俯首牛的小小毛驴,在文人墨客心目中所具有的位置。
   毛驴依附于人类,性情温顺,又好使唤,其生活如同牛一般俭朴,好饲养。曾经是诗人喜爱的脚力,久而久之,骑毛驴成为了诗人的一种特殊的标志。在一些美术作品中,也曾经将毛驴与诗人相映衬。有一个关于“推敲”一词的故事,当年,那个贾岛骑着一头瘦弱的毛驴,一不小心冲撞了骑高头大马的韩愈,结果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又发生了争执,两人斟酌几番后,才共同认为“僧敲”来得更为恰当,也留下一种值得无数人效仿的治学精神。喜爱毛驴不是古代文人的专利。作家王蒙下放新疆时,毛驴成了他最喜爱的交通工具,他的好多小说就是在毛驴的背上构思而出的,如《蝴蝶》就是在驴背上创作的。
   尽管,毛驴也有它的的不足,也曾经成为一些人的自谦或者自卑的象征,但从汉灵帝在宫中西园白马四架,成为公卿贵族追崇后,又经过唐宋文人的文吟笔哦,使得毛驴如同其它事物一样,形成了一种驴文化,从而沉淀出言简意赅的词语,诸如:形容废话连篇不得要领的“三纸无驴”和“博士买驴”;形容把为自己出力的人一脚踢开的“卸磨杀驴”;形容天平盛世的的“骑驴倒堕”;在比如稳操胜券的“骑驴看唱本”……无不说明,小小毛驴,深得人心。
  

共 31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小小的毛驴居然 蕴藏着这么深厚的文化,一篇优美的散文细细将它道来,让人对此惊叹不已。作品是朴实的,把毛驴的秉性一一道来,虽然高不及马,劲故不如牛,却同样有着任劳任怨的性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作者是多才的,一种动物在其笔下是那么的生动,干各种不同的活计,行高低不平的道路,甚至还和年轻人折婚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在那个少有汽车的年代,毛驴就成了驮新娘子最好的坐骑。作品还介绍了中国悠久的“毛驴文化”,那些名家、大家,居然写下那么多和毛驴有关的文字。一篇很美的散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毛驴的故事。的确值得品铭。力荐!【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0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2-06 08:02:37
  一篇关于毛驴的文字,大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2-06 08:03:12
  谢谢雨社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带来的优美文章!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2-06 08:03:38
  恭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2-06 13:51:51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
5 楼        文友:漂泊的云        2016-02-08 18:11:21
  同时代的记忆也在我的生活中泛起,遥远又亲切。
喜欢文字,喜欢音乐,文字和音乐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