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青羽】萍踪猪影(散文·外一篇)

精品 【青羽】萍踪猪影(散文·外一篇)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3发表时间:2016-02-09 21:58:37

【萍踪猪影】
   浮萍的到来有些隐秘,好像真的是一位隐居天涯的侠客。天阴沉沉,我家的老牛还在麦场上气喘吁吁,雷声像敲破的战鼓,轰隆一声,隔了半个时辰,又轰隆了一声,接着就连贯了起来,像我家的麦场搬到了天上,轰隆声不断,石碾子就那么不紧不慢地轧着,不过碾出来的不是麦粒,是一场迅疾的雨。
   我没必要跟着母亲唉声叹气,一是尿尿和泥的年纪哪懂得世事艰辛,二是实在不想跟母亲在雨后的麦茬地,捡拾别人家遗落在田里的麦穗。尤其李寡妇家的二嫚,天蒙蒙亮就被母亲喊起来站在自家的麦田里,一边粗声大嗓地喊:“谁捡我家的麦穗谁是驴养的。”三歪头就笑,不捡,俺们不捡,让驴养的去捡吧。接着,李寡妇从河堤后面鬼一样冲过来,披头散发和三歪头打了一仗。
   捞浮萍光明正大,我家的老母猪也吃得津津有味,每次放满一猪槽浮萍,老母猪就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我相信那是感激的目光,尽管当下很多人忌讳散文不该这样写,说矫情,每个人都得正襟危坐,在场主义,非虚构,新散文,搞来那么多形式上的花花哨子,一写就是两三万字,累不累啊?反正有时我读得有些累。)
   二九一十八,临近黎明时,风停雨住,汗水在母亲的额头上凝聚成冰,老母猪一共下了十八只小猪崽,十八个乳头,按需分配,哼哼唧唧,闹闹哄哄,一派雪降祥瑞的图景。
   但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我们村管猪发情叫“猪打圈子”,每到这个季节,老母猪像疯了一样赤红着双眼,拱墙根,跳墙头,几乎无所不能,充分显示出一只猪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概。去前村的葛庙找过猪(配种的意思),老母猪好像不过瘾,某日清晨,一声低吼猪影一闪,又一次翻越墙头,消失在浓浓的雾色之中。
   浮萍在不远处的池塘里闪着绿光,将渐渐淡去的雾色也染成了一片青绿,我仿佛被老母猪激怒了,在低洼不平的树林里跳来转去,冷不防摔了一个狗吃屎(大略当时磕在了玻璃碴子上,至今手掌上仍留有一道浅浅的疤痕)。老母猪停了下来,目光幽幽穿过青绿的水面,好像闻见了青萍的味道,片刻,竟自转身。
   此时,麦收已过,村东池塘里的浮萍兀自挨挨挤挤,长成一段仲夏夜之梦。
  
   【苘,一段乡愁的源起】
   苘,原本应该写作苘麻,因麻另有所属,怕混淆视听,苘不愿意。有一段时间,苘在我们村遍地横生,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我们熟悉苘,是老河滩上有一坡滩地,随手撒下一把苘籽,夏天就长成了蓊郁一片。苘没麻个子高,开杈,叶茎柔软,抚之,有女子肌肤纤嫩光滑质感。
   用苘做游戏,有以下三种:
   其一、右手食指与大拇指微蜷,放一片薄薄的苘叶,以右手掌心叩击,有脆瓜裂豆的爆裂声;
   其二、拔下一株苘的整株,上段剥皮留用,编织成麻花辫,辫梢留三寸,为鞭稍。底部留有尺余茎秆,方便手执。老河滩上,常见一个乡村少年,挥起手中的鞭子,鞭哨清脆响亮,只作为警醒羊们的工具,不得僭越,不得爬上河滩啃食谁家的禾苗。(若是当下的官大老爷身后也有那么一把形而上的苘做的鞭子,我想也不至于揪出来时早已藏匿黄金字画美元无数。)
   其三、抽陀螺。到现在,我还以为抽陀螺是世上最好玩的游戏,一根红枣木,削削砍砍,有的更有创意,在陀螺的顶端嵌一粒钢珠。抽打时,人不转陀螺自转,于是就想,人要是能和陀螺一样快速旋转,该是多么奇妙的事情,树在转,村庄在转,抽陀螺的人在转,转着转着就成人了,转着转着就转成了孩子他爹,转着转着就消失了,只剩下一只童年的陀螺,在虚无的时空里兀自旋转,朝来夕去,花谢花开。
   我母亲采来苘叶另有所用,取上一年的酵母,和面成团,用苘叶包裹,以苘麻为绳,紧缚其口,悬挂于门楣之上,剩下的事情就是酵母在四季的风中发酵。那些微生的菌类,伸着触角,张开细细的螯爪,在酵母城堡中来来去去,构筑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每当母亲取下酵母,掰碎,放入水中,我就想那么多的小小生灵呢,是不是已经长出翅膀,沿着光的方向飞向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问题到现在没有找到答案,以至于每次看见发面用的现代酵母,心生拒绝。母亲做馒头,揉至恰到好处,外润内韧,出笼,一个个润泽如孩儿面。入口,甜软绵香,就连呼出来的气息也散发着香甜,以至于造就了我的馒头胃。有一次去南方某地,吃了三五天不是粉就是大米,无论如何肚子里依旧空荡荡一片,横冲直撞寻找,就是不见白胖香甜的山东馒头。
   有人说,故乡其实就是一层酶,时间长了贴附在人的胃壁上,每一次乡愁,就是对故乡味道的怀念,怀念田野里的菜蔬,怀念亲人,怀念老家的大白馒头。
   在这里,苘无疑成了思乡的一股引线。
   《本草纲目》曾记述: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如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作麻。其嫩子。小儿亦食之。“小儿亦食之”是说只有我们小孩子才尝试吃苘麻的种子,熟透的苘子,入口微麻有异香,只是吃多了麻得舌头直伸,像一条走路饥渴的狗。
   至于苘麻的皮,在村东的池塘里沤了剥下晾干,可搓绳备用,古代大多用来做麻衣。麻衣有三种解释:一、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是说蜉蝣在孵化飞翔的那一刻,像身上披了一袭如雪的麻衣;二、用作丧服,《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郑玄注:“谓之麻者,纯用布,无采饰也。”是说纯白的麻衣没有彩饰,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思。直到现在,我们村还有穿孝衣系麻绳的风俗,一路纸幡飘飘,四野缟素;三、代表平民阶层,身穿麻衣着就是普天下的老百姓,与锦衣玉食形成强烈对比。
   闲来翻书,清朝吴其濬写到:“独苘以捆缚取用多,河滨数百里广种之,以备堤工之购。”看来我们村的苘麻也与鲧禹治水有莫大关系,河水滔滔,淹没村庄与田野,而一株苘麻首当其冲,以其廉价的身躯成为了抗击水灾的勇士。
   而今乡下很少有人种植苘麻,若是偶尔遇见多是野生,虽不改旧时容颜,却也只能是一段乡愁的源起。

共 2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由普通的植物而引起对故乡、童年、往事的回顾的文章。在那个曾经的年代,粮食是人类的专属,被视为生命,为了捍卫它,可以拼命,它是生命的保证。猪自然就没有资格来享用人类的粮食了,只能吃水中的浮萍。【萍踪猪影】,这篇文章从猪感激作者喂浮萍的眼神,让人感觉到动物和人一样对食物的需要的迫切和重要。苘,本是乡间极普通的植物,野生的间或种植的,随处可见。这及普通的东西,牵动了作者的乡愁,描写得很细致,带着深厚的感情。文章深情厚重,充满对故乡往事的怀恋。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10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6-02-10 09:33:03
  乡愁写在纸上,变成了一封回家的信件,乡愁写在心里,变成了一缕思念的牵挂。乡愁,是母亲盼儿的泪滴,乡愁,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家园。乡愁,好美……
   问好丑石,祝新春愉快!娇娇敬茶!辛苦了!
娇娇
2 楼        文友:酸枣林        2016-02-10 10:15:17
  绿意浮萍劳碌梦,陀螺晕转一生缘。
酸枣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