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诗意甲骨文(散文)

精品 【流年】诗意甲骨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07发表时间:2016-02-19 16:00:32


   吃过晚饭,正是华灯初上。
   走出酒店,我漫无目的地沿着林荫道散步。走在别人的城市里,心里总有一种奇诡、神秘的感觉。九月的夜晚,晴朗而温暖。暗蓝而又纯净的天空中,闪耀着星星深邃的眼。逃离酸雨与闷热交织的江南,这北方山城凉爽的风,让人身心怡然。
   眼前的小巷,远处的大道,高低错落的房屋、高楼,它们点燃的灯光,像是另一个天空,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
   我喜欢旅行,尤其迷恋陌生城市的夜幕。我居住的那座江南湖畔的城市,九月的夜晚,明媚而又喧哗,到处是彩裙与花伞,还有流光溢彩的霓虹,它们闪烁在溪边、桥畔,在流水中波动。一阵阵弦歌与香风,让人沉醉,沉醉在莫名的淡淡忧伤里,阴柔而又颓废。而这座太行山麓的古城,却像是一个幽冥所在的世界,听得到树梢上的蝉唱,水泊里的蛙鸣。我在林荫道上走着,甚至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听到了瑟瑟的落叶声。这北国的夜,到处氤氲弥漫着安静。
   人生,有时就是个笑话。这次踏进有着“七朝古都”之称的古城安阳,也许就是一段未了的情缘。漳河东流,一水之隔。我在距离它六十多公里,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另一座山城生活了十年,却从未跨进她的门槛。一晃四十年,我却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扑进她的怀抱。说起来,我出生在远古东夷族的故地,而东夷族后裔建立的商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就是安阳。人生如梦,梦是一种幻境,可有时候,梦也是历史与现实的缩影。
   如果历史能够穿越,或者我们能够在枕席上得到上天的托梦,梦回远古,或许就能看到那些久已失落的历史烟云或恢复神话般的记忆。
   夷的本义是东方,东夷人就是东方之人。如今的东海,远古时还是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东夷族的先祖,就生活在那里。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房屋的发明家有巢氏、武器发明家蚩尤、射落九个太阳的羿、奔月的嫦娥、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女娲、少昊、虞舜都出自东夷族。
   今天的山东,就是东夷族的根据地。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喾的妃子简狄,一天在河中洗浴,看到一只玄鸟下了个蛋,简狄便捡来吞下,因此有了身孕生下了契。大禹时,契因功被封商地,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商变成了这一支东夷族人的族称。商人,因老祖母吞卵怀孕,因此把玄鸟做了民族的图腾。
   公元前1600年左右,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率领7000玄鸟兵,在鸣条与夏王桀激战,夏军大败,夏桀被俘,最终,汤将夏桀流放到南方的一个荒岛上,大禹王建立的王朝就此终结了。从此,中国第二个王朝——商开始了它550年辉煌的历史。
   与那些以农耕文明起家的王朝不同,商朝建立后,它的都城始终在不断的迁徙中,先是将都城亳西迁到黄河南岸的嚣,再东移到相,再转到邢,继而挪到庇,最后回到曾经的大本营奄,就是今日被称作曲阜的孔子故里。直到盘庚执政时,才将都城迁到殷,也就是今日太行山下的历史名城安阳。我猜想,迁殷之前的商人,一定是个游牧民族。盘庚迁殷之后,“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来到安阳的商人,开始了农耕文明,并最终在这里终结了帝国的光荣。
   暗夜里,我找寻着、搜索着,希望能在这千年古城中,发现一些什么。一段残垣,一节古墙,歪斜的城门,破碎的瓦罐,满身绿锈的青铜古器。还有隐藏在这秋风中、野草落叶掩蔽下的古堡、古寨、古墩的遗址……我想去抚摸它,如同抚摸远古的历史。我还想象着能够窥见那牧野、朝歌古战场上的悲壮景观:秋风瑟瑟,旌旗猎猎,战鼓阵阵,烽烟腾腾,金戈横扫,铁马如奔,滚石如雷,箭镞如雨,大军如潮,吼声震天,壮怀激烈……我想去聆听它,聆听我们民族文明初萌时的那股血性,那种一声嘶吼就让地裂天崩的豪情。如今,承平日久,在和平年代生长起来的后代子孙,在温柔乡里,世无英雄,成名的多是见血即晕的奶油小生。
   我的找寻是徒劳的,在这渐深渐重的夜幕中,没有一丝远古野性的踪迹,眼下,只有整齐的高楼、笔直的街道,淡淡的影子般的远山。不远处有小汽车排队的加油站,还有年轻男女携手进出的汉堡包夜店。天上的星光、地上的灯火,宛若一首抒情诗,化成萧瑟秋风的吟诵,让这夜色里的古城沉浸在自我陶醉中。
   现代文明,处处透露出阴柔的美,丰饶的美。唯独缺少的是刚毅、豪迈与血性。
  
   二
   虽然是有备而来,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还是让我感到震撼。与那些报刊杂志上的影印件不同,这些真实呈现在眼前,刻写着奇异文字的龟板、牛胛骨,每一片、每一块,都满载历史的风尘。
   安阳的朋友很好客,他们说,大老远的,从江南来一趟安阳不容易,要好好地看一看,转一转。安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比如颛顼帝喾陵、羑里城、岳飞庙、扁鹊墓庙、黄华神苑、天平山、还有太行大峡谷、万泉湖、红旗渠……我说,哪儿我都不去,来到安阳,我就想看看殷墟、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我是奔着甲骨文来的。
   对我来说,安阳是一座既陌生又亲切的城市,陌生,是因为她没有江南小桥流水的美丽,多得是粗犷憨厚,甚至有点土气。亲切得是,不论是走在路上,还是驻足何处,都能听到儿时熟悉的邯新乡音,这太行山特有的方言,常把我带回四十多年前的回忆。安阳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地。毗连太行的山区,山高沟深。层峦叠嶂的高山展现的是恢弘大气,悠远辽长的峡谷蕴含大度宽容。在太行山下生活的十年,让我读懂了这里人民大山般严峻的外表里,深深蕴含的慈母般的爱意与柔情。我不知道今天的安阳人身上还有多少东夷族的血脉,却在大街上常常听到河南梆子的清唱,唱的人一路走,一路嗨,唱得慷慨激扬、嗨得得意忘形,吼得如痴如醉。
   我对安阳知之不多,惟知她是甲骨文的出土地,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许多华章,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文脉。
   卸下殷墟青铜器的沉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来到甲骨文发现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安阳市行政东区中轴线北端,门前屹立着高大的字坊,牌坊有大约20米高,秀丽而端庄。通向展馆大门的主干道两旁,是由28片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每一片上,都写着一个甲骨文文字。28片向上天卜问吉凶祸福的甲骨片又代表着28星宿,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
   走进文字博物馆的大门,我仿佛落入时间隧道。墙上、柜中、地上,满目的甲骨文,随着解说员的娓娓道来,把人带入一个诡异神秘的时代。商人,是一个痴迷于占卜的民族,大则征伐、登基、治国经邦,中则婚丧嫁娶、盖房、入宅,小则修造鸡窝、牛栏等鸡毛蒜皮之事,都要选择吉日,择机而行。
   甲骨文是先用朱砂或黑墨写在龟甲、牛骨上,而后用刀刻写而成的。内容多为当时的祭祀、田猎、征战、收成、风雨、天象等占卜诸事,所以后人又称作甲骨卜辞。成熟的甲骨文字挺拔瘦劲,尖峭峻利,布局或谨密严整,或错落有致,就算今天看来,也称得上是书法珍品。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今天的象形、会意、假借、形声的构造元素,是一个相当发达的文字体系。专家说当时普遍用的甲骨文,大约有4000到5000字。这在今天,已经足够一个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读书、看报、上网之用了。
   甲骨文的兵字,是双手拿着一把有柄的石斧,石斧可以双手挥动;甲骨文的矢字,是一支箭的形状,箭的末端嵌着羽毛,可以稳定飞行;甲骨文的戈字,是木柄上绑着长刃,铜戈是利用刀尖劈砍敌人的头部。卜辞反映出商代与敌人曾有过大规模的战争,有时提及五千人,有时甚至有一万三千人。商王武丁三十年七月到九月,在不到四十天的时间里,曾经作了七次征召军队作战的卜问。卜辞提及一次战斗曾经斩杀敌人2650人。透过这些干枯的龟甲,我似乎听到了沙场上,刀枪撞击、鬼哭神嚎、鼓角争鸣。
   在这血肉横飞、奋勇厮杀的战场上,有一位百战百胜的女英雄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结发妻子。敌人大举来侵,王朝濒危,妇好主动请缨。武丁不忍,几次卜问,卜辞大吉。“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武丁将全国的军队都交给妻子,妇好率领战车奋勇冲锋,杀得敌人尸横遍野,一战成名。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有二百多次提及妇好。卜辞表明,妇好常年征战沙场,为商王朝开疆拓土、抵御外敌冲锋陷阵、立下不世之功。她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并兼任占卜之官。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性,但像妇好这样集王后、统帅、祭司和诸侯于一身的女性,却绝无仅有。妇好不幸在三十余岁去世,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是伤病而死,还是战死沙场,不得而知。1976年发掘出土的妇好墓显示,她的随葬品中,既有精美的骨刻刀、铜镜、骨笄、玛瑙珠等许多女性专用的饰品,更有青铜戈、钺、镞等,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既爱红装、又爱武装的巾帼英雄。
   甲骨文的乐字,像木上安装两条弦之状;甲骨文的磬字,作手拿木槌敲打悬挂着的石磬;甲骨文的鼓字,作手持鼓槌打鼓之状;弦乐和谐,磬音悦耳,鼓声热烈,战争之外,商人也有自己田园牧歌般的快乐。商代的“奏”是一种欢快的舞蹈或音乐,有盘奏、美奏、商奏、新奏、嘉奏等许多的名目。《吕氏春秋·古乐》中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我想从《史记·殷本纪》对商朝末代国王帝纣爱好歌舞新声的描写来看,商代的歌舞一定比葛天氏的舞乐繁复得多、雅致得多。
   甲骨文中马、牛、羊、犬、豕、鸡、豚、彘等牲畜与家禽名称颇多,说明商人的远祖,原是游牧民族,其后来的养殖业也相当的发达,从出土的卜辞上可以看到,贵族们祭祖,一次上供的牛、马、羊、豕、犬都是几百头。可以想见当年牛羊满山坡的盛况。卜辞中国王行猎的次数很多,行猎是一种国家典礼、贵族的娱乐,也是获取野味的手段。
   甲骨文中有圃、果、树、桑、蚕等字,说明商代的园林业、丝织业都很发达了。桃下桑中,是远古人们邂逅爱情的地方。种果树的小伙子与采桑的姑娘,最喜欢在这林荫下碰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桑间林下,该有多少故事?
   甲骨文中有宫、室、宅、家、舟、车等字,商代的建筑业相当发达。在殷墟已发现的王宫建筑遗址就有五十多处。建筑技术的发达,也促进了冶铸业、制陶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代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冶铸的鼎盛时代。
   甲骨文中有田、禾、黍、粟、麦、酒等字,说明农业技术相当先进,并且可以酿成佳酿一醉方休。商代末帝商纣王,据说就是带醉走上战场,一败灭国的。纣王末年,荒淫无道,在王宫中,建造酒池肉林,每日醉生梦死。公元前1046年,大败逃归的纣王,登上鹿台,举火自焚。他美丽的王后妲己也在周武王大军到来前自杀了。商纣王和妲己,这对在中国历史上臭名远扬的王家情侣,虽然死不足惜,但是比起历史上,那些犹如刘阿斗般国灭降敌,却乐不思蜀、苟且偷生的帝王们,倒也像条汉子!他宁愿一死,向国人谢罪,承担起一个国君应负的责任。
   周武王攻入殷都。商纣王的大臣箕子,率领五千遗民远逃朝鲜,在那远离中原的荒凉之地重新立国,史称“箕子朝鲜”。更有一批商朝遗民,誓死不为周人奴役,他们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成为部分印第安人的先祖。至今,美洲还能发现酷似甲骨文的文字,看到犹如八卦的物件。八卦是东夷人祖先伏羲发明的,据说已经有八千年历史。
  
   三
   我以为商朝对中华文明的最大贡献,一是青铜器,二是甲骨文,而后者的贡献更大。甲骨文是谁创制的?历史没有定论。而甲骨文的被发现,却源于一个病人。犹如一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砸出了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在这位病人手里的一副中药药包,改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
   提着这个药包的人叫王懿荣,当时身患疟疾。他是大清国的翰林,中国当时顶级的古文字专家。那是1899年的一个秋日,他从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包药,打开药包,发现一味叫做龙骨的药尚未研碎,隐隐约约地好像上面还刻着奇怪的符号。他细细看了那些龙骨,觉得很像是古代的龟甲。学富五车的他,忽然间想到了《史记》中“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的记载。难道这些就是传说中的古代卜辞?
   王懿荣不敢怠慢,他预感到自己已经接近一个惊天的秘密。于是他派人四处收集,被叫做“龙骨”的药,一番扫街行动,他收集到一千五百多块带字的甲骨片。经过与罗振玉、刘鹗、王国维这些当时中国最顶级文字学专家的持续研讨,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甲骨文的秘密终于大白天下。甲骨文的发现,让夏商这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传说、甚至是神话,一下子变成了信史。那些传说中的传奇与英雄,脱开历史烟云的遮蔽,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人生总是有些解说不清的宿命,发现了甲骨文的王懿荣,祖籍山东福山。这正是东夷族的故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临危受命,率团练奋勇抗敌。吃了龙骨,并揭开龙骨秘密的他,寡难敌众,从容投井殉国,留下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虽为文人,却尽显古壮士之风。

共 87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甲骨文,是华夏子孙书写字符的源头,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中华古文明名片之一。作者是一位尊崇历史与文迹的游学之士,思想开放,有清醒的历史观,信史又不拘泥于史料,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迥异于一般背包客的异质趣味和文化格调。作者漫游古城安阳街头,信步文字博物馆,爬梳夏商信史,追溯殷墟甲骨文,邂逅龙骨碎片中的文字盛典,寻捋久已失落的远古文明,了结一段未了的情缘。本文以一个痴迷于占卜的民族帝国荣光的历史沿革行笔,就甲骨文的内容、由来、发现、来历之谜,徐徐铺展,渐次递进,撩开历史烟云,恢复神话记忆,还原真实细节,打捞一个刚毅、豪迈、血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赏读的同时,读者宛若穿越时空隧道,于历史的风尘与骇浪里,置身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场域,重启记忆阀门,观摩连场史剧,瞻仰文物遗址,触摸文明史迹,聆听血性与豪情——慕既爱红装、又爱武装的巾帼英雄妇好,一个集王后、统帅、祭司和诸侯于一身的女英雄;叹商纣王带醉上战场,一败灭国,举火自焚的男子刚性;羡吃龙骨、并揭开龙骨秘密的大清国翰林王懿荣,他勇战敌军,寡不敌众而投井殉国的古壮士之风;赏夏商国家典礼、贵族的行猎,田园牧歌般的民间歌舞;那些传说中的传奇与英雄,那些残片里的纪实与娱乐,皆以慢镜头的呈现方式活生生地得以重放、显影、铭心。作者博古通今,博孚众美,以盘根错节的文脉、简约幽深的笔致、承转自如的写意、沉郁热烈的民族情感、溯本求源的论证热情,越过字坊、甲骨文碑林和片片龟甲,揭秘并弘扬了一个渐已失落的殷商文明及文字瑰宝,大胆设想并考证了中华文化的起始时间及史前东海古文明源头,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历史观感与文化况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2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2-19 16:06:23
  二哥的甲骨文,沉酣,厚重,幽丽,真乃一部洋洋洒洒之史诗。
   雁子拜读,仰视,受益。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19 18:45:28
  雁子, 非常感谢你写了这么好的按语。我没想到编辑能如此准确地把握了这篇文化散文的脉络,可见雁子平时读书的广博,有着很深的知识积累。写这样一篇文字,让人破费心思。中国的夏商史,一直以来就语焉不详。因为,自编写《春秋》的孔子,到修撰《史记》的司马迁都不曾见过甲骨文,后世也就把那段历史当成了传说和神话。中国也就形成了炎黄中心论。清末甲骨文的发现,真是石破天惊,让中华文明的历史前推了2000年,商朝的历史遂成信史。东海文明才大白天下。再次谢谢雁子。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2-19 17:10:16
  二哥这篇文,一定费心思了,因为写这样的历史散文让二哥的文采不能任意发挥,毕竟历史是严谨的,然而,博学多才的二哥还是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横溢的文字能力,给大家奉献了一篇文字大餐!
   可以说,文字以进入安阳入题,又以离开安阳收尾,通向展馆大门的主干道两旁,是由28片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与二哥相遇了,定格了历史的穿越的美丽的瞬间!
   读完学习了,以前学历史,有的东西并未认真阅读,今天补了一课!给二哥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19 19:00:17
  山地君,谢谢你认真审阅,修改了许多错字、别字。真如你所言,写这样的文字真是件卖力不讨巧的事,但是,甲骨文从第一眼看到就吸引了我,我被它勾住了魂。说实在的,我对商朝的历史,很久以来,局限于《封神演义》。这本明朝许仲琳写的演义小说,跟《三国演义》不同,它不是七分历史,三分演义。它基本上就是个神话故事。其实,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夏商两朝的历史,就是传说和神话。外国历史学家,甚至不承认中国还有这么两个朝代存在。长期以来,中国的秀才们跟在外国人屁股后边说商朝是个奴隶社会,其实商朝的国民大多数是平民,奴隶们几乎不参与军队和“一产”也就是田间劳动,他们是干“三产”的,就是在家里伺候人。这才有周朝军队来了,商纣王匆忙组织奴隶上阵,却被奴隶们反戈一击的事。其实所谓反戈一击也是说说,估计大部分人是一逃了之。其实,商朝是个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文明、更发达的社会,你只要到博物馆去看看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就明白了。很多的工艺,我们今天也未必能做出来。写这样的文字,最难的是没办法恣意挥洒,因为历史是严谨的。因此,必须在遵循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去大胆发挥想象力。这给文章的结构,带来了不少局限性。谢谢山地君的美言。谢谢。
3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6-02-19 19:50:41
  我搜寻着大脑里有限的词库,翻来倒去,只有“强大”二字回响于心头。凤鸣老弟,你读了多少书啊!安阳文字博物馆一游,便把以甲骨文为主体洋洋洒洒一部上古的社会文化史凝聚在8500字内,老哥哥五体投地拜服,从此不敢再和你抬杠。
   但我还要抬——那是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个枝节问题。据有关史料所述,光绪二十五年秋,王懿荣得病,医生处方中有一味药称龙骨,也就是甲骨。王懿荣确实是派人去宣武门外达仁堂按方购的药,他发现那龙骨上刻有似篆非篆的符号,从此拉开了甲骨文研究的序幕。此说法是否可信?按药房的惯例,龙骨之类药物,是要捣碎煎服的,撮药的伙计从戥子里会直接倒入那铜臼捣碎,王懿荣作为病人而且是主子不可能亲自去药房见证那没碎以前的龙骨片片。这可能只是传说。不过王懿荣倒是说过:甲骨乃河南汤阴、安阳居民掘地得之,辇载衒粥,取价至廉……唯药肆买之。是不是他因病买药才发现了这玩意儿,看来还是得存疑。嘿嘿!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19 21:14:54
  报告江楼老哥,对于甲骨文,我是素来就有兴趣,只是这玩意早前多是高大上的专家课题,咱这样的平头百姓难以触摸。2011年,我得到一本叫做《殷商甲骨文研究》的著作,这本书的写作,列入“十一五”社科重点项目,由河南大学负责。研读这本610页的厚书,用掉了我大约两年的时间,由于过于理论化了,至今也没有啃动。倒是去年9月到安阳的殷墟和中国国家文字博物馆见到了实物之后,才让我眼界大开,茅塞大开。由此想到甲骨文不仅代表了商代文明,她必然有其源头。于是追根朔源到龙山文化、北辛文化,良渚文化,直到东海文明。我用三个月时间,每周蹲图书馆查找与此相关的考古报道,去查找凤毛麟角。由此,我相信自己找到了比炎黄文明更早的东夷族文明。因为孔子、司马迁都没见过甲骨文,所以,夏商的历史就成了空白,成了神话。我现在大胆的设想,夏朝是由北上的良渚文明建立的,同样生存在东海文明圈里的古吴越人,为躲避大洪水,不得不渡江逃入北方,他们建立了夏朝,这就能解释为啥大禹治水的神话和大禹最终死在绍兴的传说了。而东海文明的另一支东夷族人,在大洪水后,侥幸逃入中原,在冀鲁豫转了几圈后,最终在河南定居下来并建立了商朝。东夷人的文明在1.2万到8000年之前。东夷人的文明和良渚人乃至河姆渡人的文明,应该都比所谓的炎黄文明要早,而且质量要高。这是被考古文物所证实了的。而炎黄文明,至今并没有被考古证明。到现在也是个传说。后来的周朝,当时也不是华夏族,他们属于北狄或者西羌。就是他们的继承者秦国,也是狄族的一支。周的文明是灭商后,继承了商族文化才发展起来的。八卦体系其实是伏羲发明的,并非是周文王发明的。而伏羲恰恰是东夷族的再造始祖。按照这样的推断,中华文明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从北辛文明算起的八千年或七千年。起码要提前2000年。北辛象形图画,应该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甲骨文的源头。我们说,大海是我故乡,世界各大民族文明都起源于海滨,中华文明也不能例外。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不过,俺是个小人物,不敢就此推翻自司马迁以来形成的炎黄文明的固有认同体系。但是炎黄一元文明造就中华文明的说法,现在已经动摇了。多元论正逐渐成为共识。随着甲骨文或比甲骨文更早的陶书、陶文的成功解读,中华文明起源的秘密,一定会大白于天下。谢谢老哥哥的表扬。俺或许就是个臆想,但是,世界上的很多事,不就是在臆想中变成事实的吗?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19 21:27:32
  关于王懿荣从龙骨上发现甲骨文,这个完全有可能。因为中药不是西药。中药所有的成分都是要切片入药的,不会捣个稀烂,那就不是煎药了,成了煮粥了。因此,在龙骨碎片上发现刻在上面的甲骨文是完全可能的。关于王懿荣的故事,我没有采用百度上的说法,而是采用了唐毅先生《中国古遗址》的说法,因为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或许更靠谱。百度,是个大杂烩,经过我多次考证,期中的很多东西,就是乱弹,真实性、科学性值得商榷。
4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6-02-19 23:36:41
  关于中华文明的源头,满可以用上那谁的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挑战权威论断,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更何况咱们还是在自己家里讨论。当然,能掀动磐石更好!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机缘无关宏旨,不过,撮中草药的时候,那甲、石类的都是由药师给捣碎入包,如滑石、磁石、紫石英、阳起石等,包括龙骨,没法切片,只能捣碎。王懿荣从龙骨上发现甲骨文这一点确定无疑,是不是他因病撮药发现的,那只是一个传说。我手头也有一些资料:刘鹗《铁云藏龟自序》说:“(甲骨)既出土后,为山左贾人所得,咸宝藏之,冀获善价。庚子岁,有范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值留之。后有……亦售归文敏。”他是把那东西当古董收购的。刘鹗也是研究甲骨的先驱专家。这无关紧要哈!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20 18:37:41
  老哥之说颇有道理。
5 楼        文友:向维鑫        2016-02-20 06:37:02
  这是一篇好文章,用词非常准确,形容的特别到位。老师真是良苦用心,学生要多多向你们赐教。
在文学的海洋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穿越在大海的每一个充满生命激荡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热血在流淌。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20 19:45:57
  谢谢小向。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2-20 06:46: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2-20 13:43:51
  【读后感】
  
   1、凤鸣老师这篇散文《诗意甲骨文》写得真好!
   2、本篇散文作者纵横捭阖,经纬驰骋,穿越历史,跨越时空,让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历史有了生命的温度!题材真好。
   3、读凤鸣老师这样的文字,真正的是开卷有益啊。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这篇散文写得好,还有写这篇文字背后的故事。一本《殷商甲骨文研究》专业学术著作,610页厚度,花费两年时间阅读,这种学习精神,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让我更敬佩。
   4、阅读、欣赏,问好!
  
   以下知识点,我想留在点评文字里,以便温故知新。
  
   (1)夷的本义是东方,东夷人就是东方之人。如今的东海,远古时还是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东夷族的先祖,就生活在那里。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房屋的发明家有巢氏、武器发明家蚩尤、射落九个太阳的羿、奔月的嫦娥、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女娲、少昊、虞舜都出自东夷族。
   (2)公元前1600年左右,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在鸣条与夏王桀激战,夏军大败,夏桀被俘,最终,汤将夏桀流放到南方的一个荒岛上,大禹王建立的王朝就此终结了。从此,中国第二个王朝——商开始了它550年辉煌的历史。
   (3)盘庚迁殷之后,“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来到安阳的商人,开始了农耕文明,并最终在这里终结了帝国的光荣。
  
   (4)甲骨文是先用朱砂或黑墨写在龟甲、牛骨上,而后用刀刻写而成的。内容多为当时的祭祀、田猎、征战、收成、风雨、天象等占卜诸事,所以后人又称作甲骨卜辞。
   (5)成熟的甲骨文字挺拔瘦劲,尖峭峻利,布局或谨密严整,或错落有致,就算今天看来,也称得上是书法珍品。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今天的象形、会意、假借、形声的构造元素,是一个相当发达的文字体系。
   (6)扫好,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既爱红装、又爱武装的巾帼英雄。
   (7)甲骨文中马、牛、羊、犬、豕、鸡、豚、彘等牲畜与家禽名称颇多,说明商人的远祖,原是游牧民族,其后来的养殖业也相当的发达,从出土的卜辞上可以看到,贵族们祭祖,一次上供的牛、马、羊、豕、犬都是几百头。可以想见当年牛羊满山坡的盛况。
   (8)甲骨文中有圃、果、树、桑、蚕等字,说明商代的园林业、丝织业都很发达了。桃下桑中,是远古人们邂逅爱情的地方。种果树的小伙子与采桑的姑娘,最喜欢在这林荫下碰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9)甲骨文中有宫、室、宅、家、舟、车等字,商代的建筑业相当发达。在殷墟已发现的王宫建筑遗址就有五十多处。建筑技术的发达,也促进了冶铸业、制陶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代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冶铸的鼎盛时代。
   (10)甲骨文中有田、禾、黍、粟、麦、酒等字,说明农业技术相当先进,并且可以酿成佳酿一醉方休。
   (11)长期以来,中国的秀才们跟在外国人屁股后边说商朝是个奴隶社会,其实商朝的国民大多数是平民,奴隶们几乎不参与军队和“一产”也就是田间劳动,他们是干“三产”的,就是在家里伺候人。这才有周朝军队来了,商纣王匆忙组织奴隶上阵,却被奴隶们反戈一击的事。其实所谓反戈一击也是说说,估计大部分人是一逃了之。其实,商朝是个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文明、更发达的社会,你只要到博物馆去看看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就明白了。很多的工艺,我们今天也未必能做出来。
   (12)2011年,我得到一本叫做《殷商甲骨文研究》的著作,这本书的写作,列入“十一五”社科重点项目,由河南大学负责。研读这本610页的厚书,用掉了我大约两年的时间,由于过于理论化了,至今也没有啃动。倒是去年9月到安阳的殷墟和中国国家文字博物馆见到了实物之后,才让我眼界大开,茅塞大开。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20 19:49:09
  明月老师,谢谢你用了这么多的心思来品读我的拙作。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算不上什么。而且做为文学作品,在很多地方是很不严谨的,有些只能算是一种臆想。
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2-20 20:01:26
  之前,对于甲骨文,我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现在,从二哥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我懂得了商文化,殷墟甲骨文。真是受益匪浅!
   感谢二哥的分享。这是一篇集历史、文学、美学于一身的重磅之作。非常值得学习。
   好文陪好按,雁子的按语也值得学习。
五十玫瑰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20 20:31:10
  玫瑰阿姐,人年纪大了,文字就从情感类转向社会文化。因为再去过度的关注风花雪月,那就未免矫情了。我在试探着转型,由人文向社科转向,看看能不能有些许的成功。谢谢你的鼓励和支持。雁子那是个小书虫,一枚才女子,那个按语写得是相当的精彩!
9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2-21 12:53:10
  确实是难得的一篇好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角度新颖,语言鲜活,令人回味无穷!
   真诚祝贺并问候文友,期待新的精彩!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21 16:43:13
  谢谢织雨朋友。欢迎经常来坐坐。你的表扬是对我的鞭策。
10 楼        文友:荒原凌波微步        2016-12-20 01:31:08
  大家好!江山公众号微信平台刊载江山作者江凤鸣江山散文 | 诗意甲骨文,有幸领略:喜旅行至古安阳,少刚只透丰饶魅。开启文脉甲骨文,唱吼梆子如痴醉。揭秘龙骨清壮士,仓颉造字泣神鬼。积淀碎片入珍奇,诗意甲骨文精粹。游学之士,清醒史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历史积淀与文化况味互映共辉,散文名家与江山楚翘实至名归。美文敬请文友共阅!
爱诗,爱文学;正直善良,敢说敢当。信奉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12-26 11:06:59
  谢谢凌波欣赏并推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