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擂铜器 小镇的狂欢盛典(散文)

精品 【心灵】擂铜器 小镇的狂欢盛典(散文)


作者:范晓生 举人,445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4发表时间:2016-02-20 19:12:53
摘要:花开有时,好景难长。一场最美丽的小镇盛装狂欢盛典,终也会有它散场的一刻。当夜渐至深浓,出来观灯看铜器表演的人也渐次回还,纵使演绎者情绪再过激昂,少了欣赏的观众,他们也会气馁散场。这样一场音乐的狂欢在给农历新年繁华落幕的同时,也是吹响新一年征程的号角,让人们在美好的梦想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家兴业旺。

故乡小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因了这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小镇过年的味道自然也就更为浓厚和极富地方特色。
   人们常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而小镇的年则是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以为除夕是年的最高潮,但在小镇,过年的高潮则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
   年前的备年货,除夕的亲人团聚,节后的走亲访友,一切都是既紧张又忙碌。而当这一切都弄妥贴,亲朋好友各家也都串得差不多时,这节日的劳累已经告一段落,放下节日的疲惫,小镇人开始投入一场属于自己的节日狂欢——擂铜器!
   说是擂铜器,其实是敲鞭鼓、擂鼓和击打铙、镲、锣的统称。往小了说这是每年社火表演的伴奏,往大了说则是一个打击乐的乐团表演。只不过这乐团的表演者都是平日所熟识的乡邻农人而已。
   劳碌了一年的小镇乡人,把正月十五看成是自己的狂欢节。各个生产队过了初十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节日的“盛装”。这盛装可能是新置办的铜器,或者新买的舞狮、舞龙道具和服装,也或者是几艘旱船、两条道具黑毛驴,还有可能是几套模样夸张的大头回回(一种套在头上的故事人物形象造型面具,因要完全套在头上,就显得人头特别夸张地大,所以被我们称之为大头回回),高跷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至于说要置办何种社火道具,完全根据各自生产队的经济实力和表演内容而定。有钱又想展示一下自己队里实力的,就多置办几样,弄得隆重红火一些。但不论怎样,都会量力而为,给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增添上一抹自己的色彩。
   生产队里着手准备着玩社火的道具,社员们则要开始训练擂铜器。这种粗犷甚至是带点原始味道的打击乐表演,既是社火表演的伴奏,也是整个狂欢节的灵魂,它是所有社火表演节奏的实际控制者。一个队社火精彩与否,并不是全靠拼它的各种道具有多精彩,而是他们是否能够在铜器的配合下表演得多淋离尽致。所以,提前训练好自己的铜器,让指挥、鼓手、镲、铙、锣等进行认真训练,完美配合,演绎出自己的极致水平才是重中之重。
   每个生产队的铜器配置,依财力多寡而稍有不同,但最少的标准配置则是:一只装饰了彩绸或花卉人物的鞭鼓;两面一米五左右的牛皮大鼓;六对大铜铙及一两对小铜铙;六对大铜镲及一两对小铜钗;两面小铜锣;五六面装饰精美的大兴锣。
   擂铜器时,执鞭鼓者立于中央,他是全队的指挥和灵魂。鞭鼓既是整个铜器演奏的指挥,又是招呼大家来参与活动的号角。大家只要听到有人在在队院场里拿着鞭鼓连续敲击,就知道是要召唤人员来参加排练了,对于没有通讯工具的农人们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家来到队里院场分工完毕,持鞭鼓者便一手将鞭鼓举过头顶,两眼目光与鼓齐平,一手拿荆条敲击鼓面,击发出清脆而节奏感极强的鞭鼓声。每首曲牌都有自己独特的鞭鼓敲击方式。鞭鼓声毕,大家便能知道所要奏的是何曲目,这时大鼓鼓手即挥起鼓锤以特定节奏敲击鼓面,此时镲与鼓点节奏一致同时响起,而在鼓与镲响的间隙,则是铙音,两者交互以一定的节奏和乐谱进行击打。因铙击打时发出的是“啌”声,镲击打时发出的是“嚓”音,所以民间的简单乐谱就将其标注为“OXOXOXX……”,意既标注为“O”的是该铙击打的时候,标注为“X”的则是需要镲和鼓击打的时候,两者依鼓谱标注进行演练配合,音韵铿锵,声震云霄。不同鼓谱因其所要表现内容的不同,出来的节奏曲调亦不相同,或激昂或热烈,或喜悦或振奋,演奏起来如凤鸣龙吟、似虎啸狮吼,气势排山倒海,声响震天动地。
   可不要小看了那个只会简单敲击几下鞭鼓的人,他不仅要有掌控全场的指挥能力,更要能够依据队员的身体及现场情况进行协调和变幻节奏。擂鼓者则要熟知常用鼓谱,不但会掌握鼓点节奏,还要能将手中的两只鼓锤挥舞得上下翻飞,两腕若游龙,鼓锤似翻花,敲至酣处,双目微闭,如痴如醉。持铙者刚多为身强力壮的乡人,因一对大铜铙动辄数十斤,想要将其在近乎与肩齐平的地方挥动起来击打,没有些体力是断不能为继的,况且这不是挥舞三两下,而是要完成一首或几首曲子,臂膀没有些子力气,根本无法胜任。击至激昂处,甚或需要你将这对大铙甩开膀子,以伸展近乎一百八十度的方式抡开,然后举过肩部在面前叩响,那力度又是可想而知。这已经不再是一场乐器演奏,更是力与美的完美展示,铙音的铿锵,双臂的挥舞,击铙者的专注,这一刻,属于乡人骨子中那特有的血性与力度,便融入那“啌,啌,啌啌……”的铙音之中,回荡在小镇的上空。
   与铙一起配合击打的是镲。铙音铿然雄壮,镲音清脆激越。如果将击铙比作是壮汉的力度展示,而击镲者则更像是女子的翩翩舞蹈。镲状如两顶合着的帽子,边沿平齐,中有鼓起来的脐肚,脐肚中有一孔,红布绳穿以入,缠绕在持镲者的手掌之上成为固定持握的手柄。因其形小仅有尺余,所以重量也就相对较轻。两者挥动击打起来时也就更为自如和随意,通常为力弱或年老者持此器物。
   镲小音脆,随鼓锤落下而与鼓齐鸣,持镲人因不再囿于力度的限制,击打起来亦就愈发地自信,甚或显得略有些张扬起来,可以自由地挥动手腕耍出一些花样来,将那两面黄灿灿带着红布缨的镲钵挥动得摇曳生姿,宛若游龙,再配以击打出来那清脆的“嚓,嚓,嚓嚓,嚓……”声,仿如一妙龄女子在光影下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当然,这些持镲铙者总会有累的时候,为了不使鼓声中断,影响节日的热闹气氛,在镲铙休息时,就需要锣手出来烘托气氛。几面大锣以同一鼓点连续敲击,和着鼓点进行击打,洪亮和宽广之音可以绕梁。为不使气氛冷场,这时还会有一名类似于剧团小丑人物的持小锣者出场,间有持小镲者击打伴场。
   持小锣者,他所表演的已经不是敲锣本身,而是自己的滑稽动作。一手执锣一手执锤,敲打小锣的同时,加上垫步、八字步、十字步等步法,辅以夸张的脸部及身体造型,将这小锣打得好听的同时,身体又夸张扭动得形似扭秧歌,又如打腰鼓,同时还要兼具一番活泼、花哨的美,以便博得旁边观者哈哈大笑。所以,这敲小锣的既是来救场,更是引人目光,调节和烘托现场气氛,它不仅要具有灵活的身段,还要兼备相当的才艺,非此不可胜任。
   这些参与擂铜器的人,既是普通乡人百姓,又可以算得上是民俗文艺的爱好者和传承者。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文化,也不懂乐理,却可以将那些个诸多不同曲牌的冗长曲谱了然熟记于心。虽然每年只是练用这三五天的光景,他们却乐此不彼,投入地进行演绎,也竭尽全力将自己的花哨表演技艺展示出来,在自己参与其中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一场属于乡人特有的重金属风格音乐盛宴。
   当然,以上所描述的仅仅是擂铜器的排练场景,他们在院场进行紧张排练的同时,各铜器队所属的社火队也在紧张进行筹备。置办好表演用的行头自不必说,除了往年置办下来尚能使用的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更换和修饰妆点,红绿布绸、表演衣服、行头、社火道具等等一应物什,俱是需要花钱提前采办好的。这些东西依每个队里财力情况进行置办,副业多的队里经济宽裕,所置办的大件也多,雄狮、舞龙不仅是显示其财力的顶级配置,更是展现队内成员协作的极好舞台。财力弱的队里仅用些布绸假花之类,将自己往年的家伙什进行简单翻新,或是采买回来几个大头回回面具,有个节日气氛也就罢了。东西虽然简单,但参与表演者却不会为之气妥,也都竭了全力来演绎,以展现自己队里的精神风貌。
   各队里铜器、社火各板块儿紧张排演的同时,本队社员除已经固定下来要参与表演的人员外,围观者中的男女老幼也有许多人会借此时机来展示一下自己。趁着主力队员休息的空当,他们也会不失时机地拎了队员放下的铜器、道具来把玩或是参与一把。毕竟,这是属于全队人的娱乐文化盛典,只要你愿意和有表演的欲望,都可以参与进来,过上一把狂欢的瘾。
   待至正月十五日,一场乡人的狂欢盛宴才算真正拉开帷幕。上午,镇内所属辖区的各个生产队便开始在自己队里进行化妆和联演彩排。吃过午饭,狂欢正式开始。妆点一新的社火、铜器,以本队至少八面高约丈许的三角形龙旗作引导,在本队社员簇拥下,浩浩荡荡从本队出发,沿街道边行进边敲打,一路之上好不热闹。待行至交叉路口热闹地段,又会不失时机停下来大耍一阵。此时队里的全部家当已然摆出,四面大鼓一字排开,八铙八镲分列两旁,有主事者安排了放鞭炮人员提前进行燃放鞭炮式的划圈清场,诸等围观人员也就自行避让,以街道中心为圆点,清开一个百十余平米的空地,这空地便成了社火表演队的舞台。合着旁边铜器的激越鼓点,不论是高跷、旱船、秧歌、大头回回、抬花轿、骑毛驴,都表演得精彩异常。那围观的一干众人为了看得真切,自是你挤他扛,将本就不大的表演场地围挤得愈发狭小起来,不得不再次进行鞭炮清场。
   这边社火表演者卖力表演,那边擂铜器的人也不甘居后,将那诸多铜器击打得山响。在击打的同时仍不忘玩出花样,玩至酣处,更有甚者还会赤了上身,将一对大铙挥动得嚯嚯生风,金光闪闪曜人眼眸。持铙者生风,执镲者也不会示弱,两只铜镲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挥舞,间或还会绕了身前身后进行前后插花击打。此时他们所从事的已经不是击乐本身,而是将身心与铙镲融为一体,超越音乐,成为一种忘我与无我的陶醉痴狂之态,精彩的表演时常也是引得众人拍手称赞。
   在一个街口或场地表演一段之后,这些乐手和表演者已经略显疲累,铜器表演进入一个低谷。此时指挥者会不失时机地指挥全队人马往前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持铙镲者进行适当休息,鼓手则依然按照鼓点自然地敲打着,不过此时的和乐器物,变成了后面紧跟着的六面装饰精美的大兴锣。兴锣是一种约尺半见方的大铜锣,悬挂在圆形锣框之内,那锣框下具锹把粗细长短的木柄,上饰如戏曲中武将人物服饰上的三角旗或花缀妆点,一字排开,也是蔚为壮观。那几面大锣悬空挂着,同时击打起来,音色宏亮,倒有点象是古代县官出巡的场面气势。
   镇内主街道是有限的,但镇内的二三十支铜器社在这天下午要同时出动巡游,在某一路段相遇自是不可避免。若是同一大队的人马倒好说,你要急于前行,他们稍让开些过道儿过去也就是了,彼此相安,各自为乐。也有自身队里实力小者,遇了同大队的人马也会合了一组向前出发,本就离得不远,人也都相熟,合作起来也非难事。怕就怕在你遇上的既不是同大队,又是想和你较劲儿的他队人马,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若其中有一方是弱队,这相遇也就算不得精彩,弱队肯定是落荒而逃,毕竟这厮杀比的是实力和技术。最有看头的当属强队之间的相遇,若是往年的宿敌,这样的一场相遇,注定是一场生死对决,这对决比的是耐力、技术、实力,更是比逢敌亮剑的勇气!
   小队的演绎虽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然而他们终将是强者表演的陪衬,一场真正的强者厮杀就在那一个个小队的表演之下潜伏着,待机而发。这个时机和地点便是强队们都要争抢前往的镇中心地带那个相遇的一刻。此时小队间的表演几近完成他们一年一度的华丽绽放,游转一圈后就偃旗息鼓转道回家。而势力最强者则会在镇中心地带演绎上一出亮剑或是三国杀。
   这原本是旧时为庆祝丰收或是来年风调雨顺而举行的社火仪式,至此,则开始演变成为一场为荣誉而战的实力对决。原本演罢就可以回家吃汤园赏花灯的想法就不要有了,这场龙、狮对决只要开了场,就没有回还的可能。西大的来舞龙,北大的要斗狮,两强相遇,分外眼红。原本散场回家的小队各自人员吃过饭后又会回转上街头,以单兵形式加入到自己本大队的人马中,作为替补队员接着上场。鞭炮、白酒替代了鼓点,成为各队的强心针,队员们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和不要命的劲头轮番上阵。舞狮的搬来了桌子和十数条板凳,将那板凳一层层码搭起来,起为一个高耸的板凳山。而两名舞狮者则要在蒙着狮皮道具视线不清的情况下,相互配合着在这板凳山上进行上下跳跃、辗转腾挪,在活动的板凳之上可谓舞动自如,行走起来如履平地。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两人之间的配合,又是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稍有不慎便有从八九米高的板凳山顶掉下来摔伤的可能,由此可见舞狮者的技艺高超和过人胆识,这样的表演自是引得众人喝彩连连。
   你正看得精彩处,又闻旁边的人堆里鞭炮燃响,两束灯柱照射过来,那是龙的眼睛,真真的是目光如炬。一条几十米的长龙,在十数余人的舞龙者操控之下,可谓是上下翻飞、左右穿梭,那龙头跟着一枚由人举起持握着的火龙珠,时而入海时而上天,龙身也就随了这龙头做着各样穿梭动作,将一个数百米方圆的表演场地舞弄得神出鬼没、摇曳生姿。适才你刚看见那龙头追了火龙珠才游走过去,促不及防,这边一条竹条扎制的巨龙尾巴又横扫了过来,几欲打到了你的脸上,惊得你一身冷汗,连忙后退,你退的同时踩了别人的脚,他又不小心地踏掉了你的鞋,诸多的狼狈模样!还未躲闪站稳,那边又有一人持了燃着的鞭炮过来扩场,直吓得女人和孩子们捂耳扭脸,唯恐那炮仗不长眼飞到自己脸上。这样的场景时时都在上演,但围观者却依然将这场子围得水泄不通,生怕错过了一年才得一遇的精彩表演。
   花开有时,好景难长。一场最美丽的小镇盛装狂欢盛典,终也会有它散场的一刻。当夜渐至深浓,出来观灯看铜器表演的人也渐次回还,纵使演绎者情绪再过激昂,少了欣赏的观众,他们也会气馁散场。这样一场音乐的狂欢在给农历新年繁华落幕的同时,也是吹响新一年征程的号角,让人们在美好的梦想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家兴业旺。就象每年央视春晚的结尾曲目《难忘今宵》一样,既是难忘今宵,也是告别今宵,只是期盼着明年春来再相邀,唯愿:青山在,人未老……

共 53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故乡小镇春节期间民俗文化表演盛况的文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乡,故乡的一切牵动着远方游子的思乡情怀,每每在佳节到来之时,总能令人魂牵梦绕。于是,作者用深情的文字和饱满的激情,将自己记忆中故乡的一场精彩纷呈的擂铜器年俗狂欢盛典,详尽而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盛大的庆祝和对决场面、铿锵的鼓乐声和重金属的厚重激昂以及家乡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伴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喜庆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场盛大而欢乐的表演场景中,动感十足,引人入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故乡这一狂欢盛典的热闹喜庆,读来仿若置身其间,耳畔也似锣鼓喧天,乐声齐鸣,使人感受到了小镇独特而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一场热闹非凡的擂铜器表演盛典,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地方民俗特色的魅力。笔力遒劲、充满深情而又极具专业特色的文章,倾情推荐!【编辑:梓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21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郁        2016-02-20 19:13:46
  问好作者,写作愉快!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2 楼        文友:梓郁        2016-02-20 19:14:47
  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家乡小镇的独特魅力。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2-20 19:35:40
  感谢梓郁的倾情编辑,问好美女编辑!????
3 楼        文友:梓郁        2016-02-20 19:15:30
  精彩的文字,问你点赞!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6-02-21 15:53:36
  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点缀心灵、溢美江山!
5 楼        文友:雨春        2016-02-21 15:56:35
   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展示你的风采!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