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百年娘亲(散文)

精品 【月光】百年娘亲(散文)


作者:长淮夕照侯明铎 童生,77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2发表时间:2016-02-21 11:49:08
摘要:百年风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也随之走过一个世纪。虽然已是期颐之年,但身体硬朗,精神也好,耳聪思明,她对我们给她庆贺百年寿诞之事总是拒绝。于是,我们尊重她的意见,取消了祝寿活动的计划,谨以此文作为献给百年娘亲的一份贺礼!


   瑞羊辞岁,金猴迎春,时光荏苒,岁月再增,母亲便是期颐之年的老人了。亲朋好友们都问:“不给老寿星庆贺百年大寿吗?”给娘亲庆生祝寿,这是每一个做儿女的心愿。征求母亲意见,却被一口回绝:“不做寿,我一辈子没有做寿,不是一路平平安安地就过来了?”
   母亲的话掷地有声,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犹豫,一如她坚毅自信的性格。各级妇联经常讲妇女“四自”,母亲的百年人生,何曾不是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
   母亲出生在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出生时正是中国社会改朝换代激烈巨变之际,出生后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经受着一次次洗礼,生活的艰难困苦锤炼了她坚强的秉性。我们兄弟长大后,特别是近些年来,经常听她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更感到母亲的百年之旅是那么地了不起。
   当年的外祖父家,淮河里有船,河滩上有地,是个殷实门户。外祖父经常外出做事,家里的诸多事务便落在作为长女的母亲肩上。那一年,外祖父家盖房子,请了一大批泥瓦工,吃饭喝水等一系列后勤事务便由母亲一个人操持。母亲当时只有十多岁,按照现在人的观念,这个年龄正是背书包上学的时候,可是,进私塾读书的却是舅舅们,而作为长女,母亲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她浆洗连补之外,同时负责全家人及泥瓦工人的饭菜,还要给他们烧开水喝,把几十口人的饮食起居安排得有条不紊。那些泥瓦工见她把家里家外的事务拾掇得井井有条,没有不在外婆面前夸她“能干”的。
   母亲嫁到我们家后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单传,家里人手单,加上祖母身体一直不好,父亲抗战时又早早参加了革命,很少过问家里的事情,因此,母亲一进门,就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她白天忙地里的,播种收割,收干晒湿,没有一样不操心;晚上还要忙家务,洗洗涮涮,修补缝连,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做;磨面舂碓这些重活,更是忙得起早贪黑。她常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她不但这样说也是这样身体力行。每天早上当祖父母起床之后就会看到,地上、锅台上都已经被母亲打理得利利索索清清亮亮了,就连牛圈驴栏等各处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母亲没有念过书,但从小接受的却是传统礼教的熏陶,非常理解“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孙耕读两行”的道理,因此,对我们的教育非常重视也非常严格,要求我们在做人做事中务必诚信踏实,对一些琐碎事项都要求得非常具体。父亲在外面做事,家里来客是常有的事。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她都要求我们必须在客人面前守规矩,不得高声说话,客人吃饭时更是不得随便上桌。因此,客人吃饭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一家的“小皮囊猴子”们都不见了。原来,哥哥们都被母亲赶到棠棣树下读书去了,直到客人们吃完饭了才能回家来。
   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甚至到了非常苛刻的地步,但对一些贫困落难之人却始终抱有一颗慈善心。一年冬天,外地一个老婆婆沿村卖丝线,顶着寒风来到我们村,晚上没地方落脚,困顿之中,被母亲带回家里。父亲在外地工作不在家,母亲对那老婆婆说:“你晚上就跟我通腿吧。”那老婆婆一时不敢相信,当听明白母亲的话后,又觉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母亲一眼看出了她的心思,说:“没关系,谁没有个急难的时候呢。”那老婆婆不由得感激地说:“你真是个好大姐啊!”其实,母亲一生中,对这样的急难之人伸出援手是经常的事。也是一个冬天,有一个老乞丐住到了我家里,母亲发现他老在身上抓来抓去,便主动问:“是不是身上有虱子啊?”老者说:“是呢。”母亲便把父亲的衣服拿给他换上,又生了一堆火,把他的衣服拿到火上烤,那些钻在衣服缝隙里的虱子都被烤得纷纷掉落在火堆里,被烧得啪啪啪响。第二天早上,母亲问他“今天夜里还有虱子咬吗?”老者感激地说:“没有虱子咬了,从来没有睡得这样安逸过。”有一年秋天,母亲正在家里做针线,突然大门被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慌慌张张推开了。母亲问他是怎么回事。那年轻人说“父亲生病,我来外面卖点布头,却被人从后面撵来了”。母亲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当时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不容许个人倒买倒卖,而年轻人出来卖布头,肯定被“革委会”的人看到了。母亲看年轻人一脸焦急的样子,便安慰他说:“放心,你既然来到我家,就不会有什么事了。”母亲让他躲进家里一个隐蔽的地方。不一会儿,几个戴红袖章的人上门问母亲:“看没看到一个人跑过来?”母亲说:“没有!”母亲在乡邻中人缘好口碑好,这几个人也不敢在我家里翻找,只好悻悻地走了。这个年轻人在我家里躲过了这场无妄之灾,第二天离开时对母亲千恩万谢,拿出一块布给母亲表示感谢,却被母亲拒绝了。因为母亲做好事做善事一向不图回报。年轻人回家后很快给我家里来了信,一再赞美母亲是个“好大娘。将来一定好心有好报”。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特别是一些讨饭的人每年冬天到了门上,母亲不仅让他们进屋里把热乎乎的饭食吃完,还另外给他们一些面饼子之类,防止他们要不到饭的时候救急充饥。
   母亲善良,却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解放战争中,新四军主力部队撤出家乡,国民党还乡团疯狂反攻倒算,一大批没有及时撤出去的地方干部便躲在家中“避风”。父亲当时也躲在家中。一天,一个担任国民党要员的远亲来到我家要求父亲跟着他去干事,承诺父亲跟着他干绝不会亏待。父亲躲在家里不好出面,便由母亲出面接待。母亲说:“他早就到明光市挑小挑子做生意去了。”在母亲的周旋下,这位远亲只好放弃招揽父亲的念头。后来人们问起母亲怎么会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母亲说:“他们还乡团祸害乡里乡亲,谁都看在眼里,怎么能跟着他们去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搞粮食统购统销,乡里一个干部看我家的日子过得比较好,想从我家里捞点贿赂,竟把全乡应交纳的粮食统购任务分派给我家和另外一家。那家人一见任务太重,便央求那名干部说:“我给你跪下求求你了,我家今年收成不好,实在完不成任务啊。”可母亲却对着他说:“一个男子汉,跪天跪地跪父母,这种人还值得去求啊?不就是一点粮食吗,我们交就是了,是交给国家的,又不是交给他这种人的。”其他人劝母亲找这个干部说说好话求求情,说不定能把任务减免一些。但是母亲坚决说不,她节衣缩食,毅然把家里的粮食全部交了上去。建国初先后开展了三反五反打老虎运动,父亲在单位里难免受到冲击,一些外调的人到我家乡来调查我家的收入情况,核查我父亲是否贪污。每次外调的人到了我家乡调查时,看到母亲的勤勉持家、刚正不阿,都说“有这样的内当家,他(指我父亲)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事实也是这样,不仅父亲一辈子在工作中做到了“守祖宗清白二字”,而且我们兄弟在母亲的教导下,每个人都是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诚诚实实立世。
   母亲一辈子以自己的良言善行积攒了好名声,因此非常受乡邻们的尊重,其结果就是常被人家请去“搀新娘”,再就是常常请去说合事情。按我们当地的习俗,“搀新娘”的必须是“全密”人,也就是说是一位儿女有出息家庭和睦有福气的人,因此,母亲便成了不二人选。母亲常常回忆说“谁谁谁是我当年搀新娘搀来的”,至于搀来了多少个新娘子,母亲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这些新娘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步入到中年、老年,都已经儿女满堂了。她们也常常说这都是母亲带给她们的福气。至于母亲给人家说合事情,更是常有的事。俗话说,舌头还会和牙斗,何况婆媳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每当这样的矛盾发生时,就需要一个中间人去说合调停。而这个说合调停的人必须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因此,母亲常常充当了这个角色。她一出面,斧头两面砍,向理不向人,几句话,就把道理说得清清白白,把当事人说得心服口服,当然,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记得村里有一家婆媳闹了矛盾,媳妇跑回娘家不肯回来。这家人求到了母亲,请母亲去媳妇的娘家说合说合。母亲本着“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的良好心愿答应了这件事,到了那媳妇的娘家,谁知那娘家人根本不听母亲的劝说,反而说了各种各样的难听话。母亲没有气馁,苦口婆心,把大道理掰成小道理,推心置腹地做着劝服工作,直到当天夜里,说得那一家人最后都频频点头,答应了女儿随着我母亲回了婆家。母亲把这家媳妇带了回来,又给这家婆婆说了一些婆媳相处之道,从而保证了这一家人终于没有妻离子散。
   日月更替,母亲的满头青丝已经斑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的生活起居成了我们挂心的事。但她一辈子自立惯了,始终坚持在乡下住,说这里人熟地熟,“故土难离”,直到80多岁才进城住进了我家里。即使这样,她每年还是要抽一些时间回乡下去见见“老邻居”。但在自然规律之下,“老邻居”也越来越少了。每当母亲说起老邻居谁谁谁“又走了一个”的时候,她脸上难免会呈现出一种落寞的神色,但转而却说:“花开了总要谢,人老了总要走,大家都要走这一条路的。”她对生死看得很淡,但对“老邻居”们的生活状况却很关心。她常常说:“政府是个好政府,按月给60岁以上的人发钱,真是开天辟地没有过的事。”她经历过艰难困苦,对今天的好日子感触尤深,因此,常常由衷地感谢共产党。每当有亲友来看望她的时候,夸赞她身体好有福气,她都会说:“是托共产党的福,托好社会的福。要感谢共产党啊。”一些亲友开玩笑说:“老寿星思想觉悟蛮高的,可以考虑入党。”母亲却说:“不行了,现在老了,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了,带不了孩子看不了家,不如拖到山上喂老鸦。”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百年风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也随之走过一个世纪。虽然已是期颐之年,但身体还硬朗,精神还好。她常问我们:“我还没糊涂吧?”我们说:“你还好着呢。”确实,母亲还一如年轻时的耳聪思明,她对于我们准备给她庆贺百年寿诞之事总是一口拒绝:“不做!”孝顺孝顺,孝必须顺,顺从老人的意见,让她们开心快乐就是最好的孝敬。我们尊重她的意见,取消了祝寿活动的计划,只好以此文作为献给百年娘亲的一份贺礼了!
  

共 39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浓浓母爱情的叙事散文。作者的母亲没有念过书,但从小接受传统礼仪的熏陶,一辈子良言行善,得到众人的称赞!文章的最后:“孝顺,孝顺,孝必须顺,顺从老人的意见,让她们开心快乐就是最好的孝敬。” 很同意作者的观点,在生活中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就该这样吗?文章一方面反映出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不受贿赂、教子有方之人;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是一个非常懂得孝敬父母之人,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描写细腻,深动感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云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21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辉        2016-02-21 11:51:53
  侯老师,不好意思,最近几天在植树,没有及时编辑你的文章,向您说声抱歉!
回复1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6:59:40
  感谢云辉,辛苦了,祝元宵节快乐。
2 楼        文友:云辉        2016-02-21 11:52:56
  祝您的母亲生日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7:00:51
  谢谢祝福。祝天下的老人都幸福快乐,开心安康。
3 楼        文友:云辉        2016-02-21 11:53:25
  期待侯老师更多的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7:01:55
  江山和月光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创作,写出不负于时代的好的作品。
4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6-02-21 12:48:56
  欣赏侯老师的佳作,祝您母亲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回复4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7:02:56
  谢谢月光,感谢社长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并祝2016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5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6-02-21 13:20:24
  拜读侯老师深情漫溢的亲情之作!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回复5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7:04:33
  谢谢美好评价。得失寸心知,其中仍有不足,我当努力,向年轻的作者们学习,以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
6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6-02-22 08:34:32
  恭喜侯老师美文成精!
回复6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2-22 17:05:50
  能够成精,值得高兴,但更要感谢江山和月光一直以来对我的厚爱和期望,感谢大家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7 楼        文友:春天模式        2016-02-22 20:19:09
  拜读候老师佳作!元宵节快乐!
8 楼        文友:子虞        2016-02-23 05:46:27
  拜读老师大作,学习了,早安
采樵于山,钓鱼于水,杜门不出,免人欺凌而绝耻辱也,自登城——汉高祖。
9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2-29 10:53:38
  非常喜欢这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的佳作。欣赏好文,感受情怀,分享精彩,问候老师,祝老师新周快乐,创作愉快,吉祥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3-07 09:46:13
  谢谢美好评价。祝笔健文丰,天天开心快乐。
10 楼        文友:焚心止水        2016-03-12 05:11:06
  倍感亲切的文字,生动再现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问候老师,祝贺。
回复10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3-14 16:19:13
  谢谢止水。尽在不言中。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