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舌尖上的黄河口(散文)

精品 【山水】舌尖上的黄河口(散文)


作者:苍茫黄河口 秀才,211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4发表时间:2016-02-27 18:51:02


   (一)奶白色的鲜鱼汤
   谁也不会想到,一条断流的黄河故道和一些原本没有什么烹饪技术的当地老百姓,却天作之合地成就了一个响当当的地方名吃——黄河故道鲜鱼汤。
   黄河故道,地处黄河尾闾,因黄河改道入海而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故道。故道虽然不能使黄河入海,但清粼粼的一带碧波里却盛产着金翅金鳞金须金尾的正宗黄河鲤鱼,以及一些草鱼、鲫鱼、黑鱼、鲶鱼、嘠鱼。鱼得水草而生,食浮游生物而肥,无污染,无公害,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黄河故道内甘甜而又清澈的黄河水既滋养着故道两旁生长茂盛的庄稼,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庄稼人。黄河故道附近村庄的老辈人经常在黄河故道内打鱼。后来,村里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便在黄河故道的交通要道两边开起了专门卖鲜鱼汤的饭店。1975年油田大会战那会儿,这里的鲜鱼汤已小有名气。随着滨海路、东港高速路的通车,这里成为滨州、东营至海港的必经之路,鲜鱼汤的生意也从此风生水起,吸引着途径这里或专门来这里的八方游客。现如今,黄河故道的鲜鱼汤店已经成为到黄河口旅游观光的游人参观和吃饭的一个必经点。
   走进简朴的鲜鱼汤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个一个的大水泥池子。池内贮满清水,各种各样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池内游动着。想要吃哪种鱼哪条鱼,你只管顺手一指就可。想要吃什么风味的,你只管随口一说即可。不一会,一盆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汤浓色白、鱼肉鲜嫩的鲜鱼汤便会端上桌来。不要说吃,你只要稍微一闻便会香个跟头;不要说尝,只要你看一眼那盛鲜鱼汤的不锈钢大盆就会被黄河口人特有的粗犷豪放的性格所感染。就在你神情恍惚的一瞬间,奶白色的汤汁上面已结出了一层薄薄的膜。此时,只须将一根筷子轻轻在里边一旋转,那层膜便会如柔软的丝绸一般全部缠绕在了筷子上,只留下一盆同样奶白色的汤悠悠地弥漫着醉人的鲜香,毫不顾忌地刺激着你所有的嗅觉神经和视觉神经。
   曾有人这样描述黄河故道的鲜鱼汤:“鱼肉清甜细腻,质地如绸,光洁而酥滑,以筷挑之轻吸,皆入口中。轻轻一吹,奶波荡漾。含汤于口,满腔的柔情在味蕾之上缠绵如丝,浸心入肺,漂浮于灵魂深处。”如果拿这样的鱼汤去做营养化验,其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钾的含量都特别高。
   喝过鲜鱼汤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顺口溜:“走进黄河口,神仙不想走。喝过鲜鱼汤,一生都健康”。此谣虽然有几分夸张,但当你喝得油光四溅、浑身通泰地走出鲜鱼汤店时,你便会从此迷恋上黄河故道的鲜鱼汤。
   一直怀疑做鲜鱼汤的师傅有什么祖传秘方,一直认为鲜鱼汤店占据了碧水潺潺、绿林环绕、空气清新的特殊地理位置,才会使一道普普通通的鲜鱼汤有如此的美味、如此的魅力。为此,我曾专门问及我的一个做鲜鱼汤生意的亲戚,他笑着告诉我说,哪有此事啊,只不过熬鱼汤的人天长日久琢磨出了一套如何使鱼汤味道鲜美的技术而已。他说,刚开始有鱼汤店时,用的都是地地道道的野生鱼。后来,黄河故道内野生的鱼少了,才开始用水库里长的鱼。但不管是什么鱼,都一定是活的才行,这样汤的味道才会鲜美;煮鱼时,一定要先用大火,这样才会汤浓色白;油爆调味品时,一定要用小火,否则,调味品糊了,汤就有苦味了。我也曾专门到鱼汤店的操作间看师傅如何操作,但见厨师将活鱼刮鳞剖腹冲洗剁块后,直接将大料、葱段、蒜瓣、生姜片放入油锅中爆好,简单地将鱼翻炒几下后,烹入料酒,再加入一锅清水,大火烧开,加少许白糖,转小火慢炖,后加精盐调味,撒入一点香菜末后即可出锅装盆。看完后我感觉并无什么蹊跷之处,等我再问厨师时他却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是啊,无须再进一步地深入探讨黄河故道鲜鱼汤奶一样色泽、谜一样美味的秘诀了。只要你感觉到好,而且真的好,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一种美食,体现着一个地方的特色;一种特色,则折射出一个地方人的品质。这正如历经了跌宕变迁的黄河故道,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历史的质感和岁月的沧桑,也正如土生土长的黄河口人,淳朴的外表下身怀着的是一副古道热肠,周身洋溢着的是粗犷豪放。
   我相信,当你美滋滋地享受着舌尖上那鲜、香、嫩、滑的美味时,你定会喜欢上黄河口这方苍天厚土!
   (二)香脆的水煎包
   刚出锅的水煎包,浓香四溢,色泽金黄,一面酥脆,三面嫩软,个大皮薄,馅多味美,令人吃后赞不绝口。
   在黄河口,老百姓不把水煎包叫水煎包,而叫打包子。打包子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烹制的要求却又很高。1982年我上高中时就亲眼目睹了一回水煎包制作的全过程。
   那是深秋季节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同学到新华书店去买复习资料回来的途中,刚好路过一个小吃摊。远远地,我俩便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香味。出于好奇,我和同学便驻足观看。打包子的见有人围观便问我们是不是买包子,见我俩摇了摇头后,他便不再理我们,埋头专心致志地做起包子来。但见他将面揉好并擀成一个一个的包子皮后,又将一个盛着一些切碎的韭菜馅子、一个盛着一些已经调好了味的肉馅的两个黑色大缸盆端到案板上。打包子的一手拿起一张包子皮凑近盛馅子的缸盆,另一手用一把小木勺快速地将馅子拨到包子皮里。然后,两手轻轻地一旋转,眨眼之间一个包子便包好了。过了不长时间,打包子的停止制作,走到一个用油桶改造而成的灶台前,麻利地往里边续了几根经火燎之后的秫秸杆,然后逐一把包好的包子口朝下密密麻麻地置放在平底的锅中。此时,灶底的火已渐渐旺了起来。打包子的将一碗面浆水均匀地浇在了包子上边。之后,用铲子将锅内的包子逐排翻了个个。眼看锅内的面浆水还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时,他将用莛杆制作的锅盖把冒着热气的平锅盖严,然后,大火猛烧,待锅内的面浆水即将耗尽时,提起一个装豆油的小铁壶沿包子缝隙洒了少许豆油。此时,他将燃烧着的秫秸杆往外抽了抽。随着细火的煎烤,打包子的香味便瞬间弥漫起来。
   纵观打包子的制作过程,所用时间也不过15至20分钟左右的样子。看着那连在一起散发着浓烈香味的打包子,我和同学不约而同地咽起了口水。之后,逃也似地离开了包子摊。
   第一次吃打包子也是在那一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学校里只剩下我们住宿的几个同学。快到中午的时候,和我一起看打包子的那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教室里,不容分说地拽起正在做数学题的我就往宿舍跑,且边跑边对我说:“看我给你带来了啥好东西。”来到宿舍后,他变魔术般地拿出了两个冒着热气、色泽金黄的打包子。“一共买了五个,本想给你留三个,但没忍住,多吃了一个。你快吃,时间长了就不脆了。怕凉了,我是一路跑着回学校的。”
   我细嚼慢咽地品尝着那两个水煎包,完全被水煎包所散发出的肉的浓香、韭菜的清香、面的芳香所陶醉,竟一时间忘了同学的存在。
   我敢说,在那物质条件还非常落后的年代,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那两个水煎包的滋味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现如今,水煎包已作为一种别具风味的地方小吃风靡了整个黄河口。可以说有小吃的地方就有水煎包,有水煎包的地方就有络绎不绝的品尝者,且经营者们常常不无炫耀地把自己的水煎包冠以“黄河口正宗水煎包”。
   有一次,我在吃水煎包时忍不住问制作水煎包的师傅,水煎包为啥这么受人欢迎?师傅简明扼要地告诉我说,真材实料外加技术火候。见我一脸茫然,他又笑着说,真材实料自不必说,水煎包入锅后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蒸、煮、煎的过程。你可别小看这一过程,一大半的技术含量都融合在了这里边。不信,你回家后可以用平底锅自己打水煎包,但你打出来的包子色、香、味上肯定与我这里的没法相比。我问为什么,他说,这就是技术的问题了,另外,你在家用的是电或者是天然气,而我这里用的是柴火。
   我对师傅的说法深信不疑。因为我知道,一种小吃的风味,必有其独特的工艺;一种小吃的存在,必有其独到的原由!这或许正是黄河口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缘故吧。
   哦,水煎包这一寻常民间作坊间的产物,在看似平常的加工、销售、改进、传承里,早已被浓浓的岁月幽香所侵染,早已被深深地镌刻上了一个时期以来烟熏火燎的痕迹。时间越长,滋味越浓;时间越久,回味越重。
   我深信:“一种小吃,一旦经历了岁月的积淀,便会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进而生发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三)清纯的槐花蜜
   与众多的蜂蜜相比,槐花蜜可以说是最清纯的了。
   拿一瓶刚采下的槐花蜜在手,迎着光线一看,水白色的浆体近乎透明,些许淡淡的黄色悬浮其中,似一块温润的璞玉里有丝丝缕缕的云和绵掺杂其间,给人一种真实的质感。稍稍一闻,一种槐花特有的甜丝丝的清香便扑面而来,令人顿时神清气爽。
   每年的五月,谷雨一过,一嘟噜一嘟噜清白的槐花便盛开于黄河口的万亩槐林。此时,槐林里到处弥漫着槐花的芳香,浓而不烈,清新淡雅,沁人心脾。期间,只要你踏进黄河口的万亩槐林,你定会被空气里洋溢的槐花香气所陶醉,你定会被群蜂采蜜时那种嗡嗡嘤嘤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但见林间路旁,帐篷一顶挨着一顶,蜂箱一个摞着一个。那些四海为家、一生追逐着花事而迁徙奔波的养蜂人,头戴网罩,操着本地人听不太懂的南腔北调笑容可掬地兜售着生意。
   驾车驶过槐林里的公路不能开得太快,稍微一提速,便会有金色的蜜蜂接二连三地撞击到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上。看到它们在雨刮器那里痛苦挣扎的样子,过路的司机总是下意识地将车速减了又减。谁也不忍心伤害这些为人类酿造美好生活的辛勤的小精灵。或许在减速慢行的一瞬间,一个购买槐花蜜的想法便在脑海里油然而生了。于是,清香四溢的槐花蜜便随着滚动的车轮甜醉了千家万户。
   槐花蜜水白透明,质地粘稠,不易结晶,葡萄糖含量超过65%,且均为单糖,不经过消化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起到补充能量、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槐花蜜有润肺止咳、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血脂、预防中风、解毒润燥的作用,故特别适合老年人服用。
   养蜂人告诉我,蜜蜂采蜜主要是采集花的花粉和花蜜。像这种后腿上挂着个花篮子的专门采集花朵的花粉,而这种腹部亮晶晶的则只采集花朵的花蜜。花蜜来源于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经过光合作用转化来的。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和水,还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在槐花盛开的时节,一只蜜蜂每天得工作10小时以上,而蜜蜂每采一次蜜需要在2.5公里的范围内利用20到40分钟的时间采集1000朵以上槐花的花粉和花蜜。蜜蜂一次的采集量大约是40到60毫克,相当于自己本身一半或一半以上的重量。你很难想象如此负重下的飞行是一种什么姿态,得付出多少体力才能完成?蜜蜂一生奉献很多,自己却食用很少一点花蜜。由于过度的劳累,采蜜期的蜜蜂,一般只能活30到50天左右。养蜂人说到这里后稍微顿了顿,然后又继续说,其实,蜜蜂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采蜜时帮助花朵完成了授粉。若没有蜜蜂的帮忙,自然界中不知要绝迹多少种植物。
   听着养蜂人的介绍,我不由得对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杨朔先生在《荔枝蜜》一文中说得好:“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哦,蜜蜂是勤劳的化身,是奉献的使者。无怪乎唐代大诗人罗隐这样写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便是蜜蜂一生真实的写照!
   循着蜜蜂忙碌的身影,我的目光不停地在茂密的槐林间逡巡。枝头绽放是流银泻玉般怒放的槐花,地下生长是绿茵如毯样青翠的草坪,空中流动的是清凉而甜润的丝丝清风。此时此刻,在林间架一吊床,抑或干脆平躺在草地上,调一杯甜甜的槐花蜜,边饮边欣赏蜜蜂飞舞、花开花落,那份惬意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黄河口的土地是盐碱的,能在这样的土质中种植出这么一大片生机勃勃的槐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无怪乎来游玩的人看后都啧啧称奇。
   其实,种植这片槐林的人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勤劳的蜜蜂。他们一年四季不停地奔波在风沙里,拓展着种植面积,养护着业已成为规模的整片槐林,从而使已达到3A级的万亩槐林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风景怡人的旅游观光景点。
   品一口清纯的槐花蜜吧,那绵长的滋味会让来过黄河口的每一个人,永远都会记住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黄河口人!
  

共 49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舌尖上的黄河口》描述精到的散文。 文中有我,文贵有我。因为亲身体验和品尝,所以黄河口的特色美食更为诱人,且富有文化色彩。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带有历史气息的特色美食更活跃和丰富了黄河口的旅游文化。“奶白色的鲜鱼汤”“香脆的水煎包”“清纯的槐花蜜”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特色美味,更多的是美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喜欢黄河口独有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沉厚的人文气息、人文精神。文章叙述灵动,描写细腻,行文活脱,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美文共赏!【山水神韵编辑:雪舞嫣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27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舞嫣然        2016-02-27 18:52:06
  文章叙述灵动,描写细腻,行文活脱,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回复1 楼        文友:苍茫黄河口        2016-02-27 20:33:22
  谢谢雪舞嫣然老师精彩的编按和点评!您辛苦了,给您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