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初逢泗洲岛(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初逢泗洲岛(散文)


作者:秦楼 白丁,2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6发表时间:2016-02-28 15:13:13

大凡岛屿,因水而灵动,因水而遗世独立,我最喜欢小岛那种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文化习俗。泗洲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绿翡翠,镶嵌在蓝绸缎般蜿蜒绵长的西江流域中,是浔江河段第一座通桥的小岛,曾无数次飞驰在津濛二级公路的我,与之擦肩而过,而她象一位伊人,在水一方,让人滋生无限遐想。
   二月十九日,一个春寒料峭的阴雨天,藤县作协,影协,电台记者携手梧州日报记者,零距离网记者等,浩浩荡荡一行人马,沐着斜风细雨,轻轻走进泗洲岛,领略她迷人的风情,倾听她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掀开她神秘的面纱。
   车子停泊在整洁的水泥球场,球场傍边是泗洲村委员会和老年协会办公室,球场前面是一棵绿树成荫的大榕树,树下建有社主灵位。显然,这儿是整座小岛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约摸八十高龄的唐德房老人和村支书唐江基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了泗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
   原来,泗洲曾用名“四洲”,是藤县逆水而上的第四个洲岛,后因岛上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而改名“泗洲”,沾了水的灵气,也有润泽子孙,福荫后代之意。四洲村约有人口两千多,耕地面积近六百亩,水田七十多亩,旱地广植桃花,桂花,曾荣获自治区绿化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生态乡村”。一座泗洲桥,一条环岛路,打开了村子更广阔的大门,放飞了村民更高远的梦想。在这片乡情浓郁的热土,在古代的文官武将中,举人唐国松和进士唐有仕于历史的风烟里仍然衣影飘飘,闪烁着泗洲岛炫目的光环,沉淀了泗洲岛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村支书导游,我们迈进泗洲岛第一进士的古宅。青砖黛瓦的老屋,坐落在池塘和竹林之间,回风淡淡流转,一缕翰墨古香仿佛在空气中弥漫。大门上方,褐红色的牌匾已明显褪色,中间写着“进士”苍劲有力的繁体字,这两字,纵然隔了沧海桑田,那昔时的繁华风光,依然光耀着世世代代的门楣。一道低矮门槛,两扇厚重木门,虽磨损严重,但仍保持着古香古色。跨进天井,抬眉便与厅门一副朱红的对联相遇,崭新的墨迹,和布满沧桑的墙壁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种矛盾又统一,继往开来的味道。整座房子已年久失修,许多参差不齐的横梁竖栋,袒露在瓦片之外,呈现腐朽之态。青砖铺就的檐阶和天井,尽管承载了无数人的脚印,却见苔痕斑斑,一如那些染了陈香的故事,沁沁凉凉,又荡气回肠。环顾四周,上有正厅侧房付屋,下有低厅柴寮鸡舍,左厨房,右大门,没有九曲回廊的雅致,没有雕梁画栋的精工。这座寻常古屋,孕育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不由让人觉其神圣与尊荣。厅堂的正中是木板搭建的神楼,贴满斑斑驳驳的楹联和画符,香炉里清烟袅袅,神位的屏风后面的空间叫“中间”。这格局,这氛围,我再熟悉不过了,我儿时居住的祖屋,和这屋子几乎一模一样,留下多少童年欢乐的笑声啊!如今祖屋早已不复存在,只留在我绵绵的思忆中了。正厅横梁上,端然挂着三盏花灯。今晚的“上灯”盛会是绝不能错过啊!我暗暗坚定决心。
   岁月赐予泗洲岛一片清新自然的宁静,早春的气息,缠绕于篱笆的豌豆花间,氤氲在墙角的菜圃中。行走在曲折的乡村小路,听鸡犬相闻,母猪嗷嗷,看池塘水静如镜,果树房屋相互掩影,让你不禁迷醉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来。
   随着一阵阵浓郁的扣肉香味扑面而来,才蓦然记起,小岛的习俗,谁家添了男丁,不但要搞“上灯”仪式,还要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举杯庆贺。支书热心地介绍说,岛上去年大约添了二十个男丁,也就是今晚有二十户农家办“上灯”酒席,最多的一年有三十多户,在这小小的村岛,算是风水宝地人丁兴旺了。随后,支书带领我们挨家挨户的去长见识。
   由古宅到新灯,从洲头至洲尾,我们兴致勃勃,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当我们漫步在大片的油菜花田间,视野豁然开朗,原来,不识泗洲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岛中,拉开一段距离欣赏,效果截然不同。只见四面远山如黛,迤逦起伏,飘飘渺渺云蒸霞蔚。近处,西江绿水环绕,波光闪闪,渔舟唱晚,偶有水鸟掠过,留下一道美妙的弧线,江边农妇洗菜浣衣,笑语晏晏。好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丹青。
   “上灯”念“赏灯”,也叫“升灯”,是“挂起”之意,上灯是岭南许多地区的民间风俗,也是农村的一大盛事。每年,凡本姓本族的“添丁”(即生了男孩,生女孩叫“加口”)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或社主树上挂上一盏新灯笼(谐音“新丁”),意为向祖宗汇报又添新丁了。上灯日期最早正月初九,最迟十九,大部分地方在元宵节前后两天。以前泗洲岛的上灯节,和我老家习俗一样,也是正月初十,后因日本鬼子入村扫荡,村民举家外逃,待风声渐渐平静,回到村子已是正月十三,错过了上灯佳期,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就十三!
   上灯习俗虽然盛行已久,我却没有亲眼目睹过具体的上灯仪式,不禁十分期待。夜,在渗骨的冷风中一点点加深,记者们早已摆弄好“长枪短炮”,预备抓拍每个精彩的镜头。村民陆陆续续的挑着担子来了,把熟鸡,猪肉,苹果,印字糍粑,茶酒,花灯一一陈设于青砖石板砌成的社主台案前,点燃一把香烛,合掌鞠躬,虔诚的祭拜,嘴里念念有词,大概是许下“祖宗保佑,丁财两旺,福禄万年长”之类的愿望吧!社主旁边长着一棵枝繁叶茂,伞状的古老大榕树,这种树往往披上传奇的色彩,大家敬若神灵,树根插满香纸宝烛。烛光,灯光,人影,树影,光影交错;香烟,雨烟,烟雾缭绕,一切如梦如幻,庄严肃穆。
   祭拜三遍,酒过三巡,一盏盏的花灯用红绳挂在树杆上,夜色更美了,好个“火树银花不夜天”!花灯分两种,一种是机械化生产的塑料灯,精致耐用,另一种是以竹篾、彩纸和细线为材料,民间手艺制作而成的工艺品,这种花灯分三层,下小上大,寓意为步步高升,人丁越发越多。第一层是七色纸,写几句吉祥语,如:百家添子万家欢,子爱读书好做官。第二层是图案,有腾飞的金龙和富贵的牡丹花,最上一层是花灯的主心骨,有胖娃娃图案和“金玉满堂”的字样,里面置一小把起点睛作用的手电筒。从外观看,花灯色彩斑斓,流光溢彩,既有星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希冀,又俱融融的暖意。
   农历正月十三,零时的钟声响起,“噼里哗啦”的炮竹声响彻夜空,浓烟滚滚,人声鼎沸,冲天而起的烟花炸开一朵朵流星雨,把上灯的盛会推向了高潮……烟花落幕,曲终人散后,小岛又恢复了宁静。
   小家碧玉似的泗州岛,以她迷人的风韵吸引着人们。下次,我们再相逢!
  

共 2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中小岛,自有自己的神韵和魅力,它不需要脂粉浓抹,也不需要自吹自擂,以自己自内而外的气质感染着游客,俘虏着游客的心。泗洲岛吸日月之精华,收天地之灵气,孕育了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家。那里的人们淳朴,那么的风景优美,那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由古宅想到“上灯”传统习俗。“上灯”大概是承接香火之意,在藤县大多数农村地区,一般在正月初十作为上灯日,那一天格外隆重和喜庆。阅读此文,倍感亲切,有浓浓的家乡味。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流连忘返的喜爱之情,也有传承优秀文化之意。小岛虽已平静,可“我”的心还在跌宕起伏,热血澎湃。值得推荐【编辑:云儿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儿飘        2016-02-28 15:17:00
  小编都系藤县人,体见此文写有关藤县的文化都几开心下
本末终始
回复1 楼        文友:秦楼        2016-02-28 15:51:17
  云儿飘老师好!江山遇老乡,幸会!辛苦了
2 楼        文友:云儿飘        2016-02-28 15:18:54
  望多多赐稿,在江山文学网能发现一个老乡,难!
本末终始
回复2 楼        文友:秦楼        2016-02-28 15:52:48
  我加你吧,向你学习写作
3 楼        文友:云儿飘        2016-02-28 15:19:45
  祝创作更上台阶
本末终始
回复3 楼        文友:秦楼        2016-02-28 15:53:28
  谢谢!也祝你春安,编辑愉快
4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6-02-28 15:40:37
  问好友,感谢支持杨柳。祝吉祥如意|
回复4 楼        文友:秦楼        2016-02-28 15:54:26
  文字粗陋,还请不吝赐教
5 楼        文友:河南韩光明        2016-02-28 21:34:55
  浅浅的执笔,墨香溢飞,融进一份岁月的情怀,升腾在指尖的不只是祝福,还有季节里最美的清香,领悟一份绵绵的知遇,在文字里相聚,相守。祝愿作者快乐。
隽墨,热爱文学,致力于诗歌创作,在散文、小说方面也有涉猎。自由撰稿人,浪迹在网络文学中,没做出什么大成绩,但却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对理想的初心。在茫茫凡尘中,坚持一颗诗心,怀着一颗炽热的初心,行在理想的高地上。我喜欢在午夜在晨昏在微弱的灯光下打开自己,沿着夜的韵脚,避开俗世的喧嚣与纷扰,用灵感的刻刀反复打磨着文字的锐度,躬身亲近那盏不断擦拭自己思想光芒的理想之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