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情暖邻国老人心(散文)

  【梧桐】情暖邻国老人心(散文) ————救护彼得老人工作日记四则 


作者:吴奎 布衣,42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8发表时间:2016-03-03 19:08:16
摘要:孤寡的俄罗斯老人彼得病了,竟然牵动那么多人的心,从社会到个人。这些天,我一直被这种真挚的关爱感动着,并诉诸笔端,记录下大家对他的关爱。

【梧桐】情暖邻国老人心(散文)——救护彼得老人工作日记四则吴奎孤寡的俄罗斯老人彼得病了,竟然牵动那么多人的心,从社会到个人。这些天,我一直被这种真挚的关爱感动着,并诉诸笔端,记录下大家对他的关爱。——题记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阴中午12点,一阵急促的120救护车的笛声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大,此时救护车已到市医院的南门口,车后门正迅速打开,从里面抬下一位老年患者,个子很高,身体瘦弱,乱蓬蓬的头发,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呻吟。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一边小心翼翼地往病房里抬,一边介绍患者情况说:“该患者是一位老年重症肺结核病人,名字叫王彼得,年龄64岁,是一位俄罗斯后裔孤寡老人。”听完介绍,我们立即在呼吸病区为患者安排了一间隔离病房,随后先用上了科里的应急备用的救治药品。当时我们还了解到,彼得老人经济拮据,没钱住院。而目前我们却面临着,“现在是电脑下医嘱、开药,没有住院押金,无法投药”的实际困难。就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院领导得知了老人的情况后,为他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垫付了全额住院押金,尽快地将彼得老人转到感染科住院治疗。同时还嘱咐一定要保障彼得老人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保证其营养。真为彼得老人高兴,这么快就解决了很多问题,顺利地住上了院,这为他的早日康复争取了很多时间。医院的绿色就医通道挽救了不少像彼得老人这样的患者,仅去年就有140多人。可以想象,如果这140多位病人得不到救助,会是什么样子呢?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多云上午9点,例行查房,我们看见彼得低着头闷闷不乐,不时地瞅着床上的小手机叹气,我们立刻走上前去了解情况,因为患者的情绪对他的康复很重要。这时,他慢慢地抬起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用手一指说:“这部小手机没电了,充电器在我家里呢,并且这部小手机信号不好,我家里还有一部大手机,信号可好了。另外还有一个大的厚厚的电话号码本也落在家里了,有几个帮助过我的志愿者朋友也联系不上了。唉,真是憋闷死我了。”???看到老人如此不开心,我们也很着急,于是想帮他把东西取来,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我们准备前往老人家。出发前老人笑了并连声说:“行、行,去吧,信着你了。”接着他将家里的钥匙给了我们并告诉了他的住址。信任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那一刻我们很感动。???查完了所有的病人后,我们来到彼得老人的家中,很快找到了老人所要的手机充电器、大手机及一些所需物品。我们拿着取来的东西,回到了彼得老人的病房。老人看着看着眼圈红了,哽咽着说:“太好了,添麻烦了,我真有点过意不去呀!”然后又快乐地笑了,看着他高兴的样子真像个孩子,刚才做的虽然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是此刻于他却真的很有意义。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多云转晴今日上午,我接到几位社会爱心人士的电话,有的说要亲临病床前看望一下彼得老人;有的说因为相距太远,所以只好邮寄一些东西以表爱心。第一位来看彼得的是郑先生,满洲里市外经贸协会副会长、华威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今年4月在报纸上看到64岁的彼得老人在满洲里需要帮助的消息,于是慷慨解囊,为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当得知老人生病后,又给彼得老人买来了急需的内衣、羽绒服等物品。彼得老人一见到郑先生,就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诉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看到这个场景我们也被浓浓的真情打动了。中午,彼得老人收到刘女士给他邮来的羽绒棉裤和500元汇款。刘女士是黑龙江省阿城市的一名教师,曾经跟彼得老人学习过俄语,平时也经常给彼得邮寄一些衣物。当时彼得老人左手拿着钱,右手拿起手机给刘女士回电话,他们的谈话就似久别的亲人,说不完的贴心话。放下电话,彼得老人用手轻轻地摸着羽绒棉裤,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下午,藏女士给他送来了大衣、帽子等物品。藏女士是满洲里市情之缘婚介分店经理。也是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彼得老人,以前曾经帮助彼得搬过家,打扫过房间卫生等。彼得老人看着前来探望的藏女士,眼含热泪双唇颤抖地说:“又让您破费了。”这场景不禁让我们感叹:有那么多和彼得老人一无亲、二无故,甚至没有丝毫关系的人来看望和帮助他,这是一种什么品质?这种温情不仅感动着彼得老人,更感动着我们。2012年1月10日星期二晴上午10点,彼得老人经过两周多的系统治疗,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也精神了许多,终于可以出院了。送走老人,我们为他高兴,更有一份不舍,因为在救助他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是感受感恩的情怀。这几天,每当路过彼得老人住过的病房,以往大家关爱彼得老人的感人场景,总会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祝福彼得老人今后远离疾病困扰,安享幸福晚年,愿爱心永远陪伴着他!作者: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吴奎

共 1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记录了作者参与其间救助一个素昧平生外国老人的感人故事,虽然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但让人显得温暖有爱。真正的关爱一定建立在细节之上,爱是在人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一把,贴心的爱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爱必须相互尊重和信任,关爱、帮助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精神层面的关爱尤其重要。社会需要人人有爱,人与人之间多付出一点爱就会曾加一份和谐,爱最能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文字的点点滴滴中看出了作者闪光的心灵,这样的正能量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谢谢作者的爱心付出,欢迎投稿“梧桐”,欣赏美文。【编辑:一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