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传媒杂谈】漫谈“开胸验肺”的维权

精品 【专栏·传媒杂谈】漫谈“开胸验肺”的维权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14发表时间:2009-07-29 19:51:28

近日,张海超尘肺病诊断事件,卫生部领导高度重视,陈竺部长、张茅书记、陈啸宏副部长作出重要批示,并责成卫生部相关司局和中国疾控中心权威专家组成联合督查调研组赴河南对该事件进行督查调研,指导地方卫生部门开展工作。按照卫生部的督查意见,河南省卫生厅责成郑州市卫生局对张海超职业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做好张海超的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对企业接触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同安监部门对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该事件中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违法违纪和渎职行为。加强对职业病诊断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地方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的调研、指导,不断提高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妥善处理职业病诊断纠纷,保证诊断与鉴定工作的依法、公正、科学、及时、便民。
   原来,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工张海超为证明自己得了职业病,不惜“开胸验肺”,他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今年28岁的张海超,在2004年6月开始,踏上了一条今天看来会让他后悔一生的路。作为一个杂工,他开始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当年9月转正之后,他开始接触硅石,从事硅石破碎工作,后到了硅砖成型生产线。直到2005年7月,由于此生产线停产,又转到钢包砖生产工厂,做压力机操作工,直至2007年10月份才离开这家公司。他时常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直以为是患感冒,当感冒治疗。经常输液仍不见好转,为了弄清病情,他多次到郑州、北京等大医院看病,多家医院确诊其所患的是一种职业病“尘肺”,这些医院建议他到职业病医院进一步诊治。但具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将他所患的病确鉴定为肺结核,无奈之下,张海超一定“要个说法”,只好“开胸验肺”。开胸结果表明,他确实患上了尘肺,而不是肺结核。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卫生厅立即成立了调查处置领导小组。7月26日,经全面系统地讨论、分析、会诊最终确诊张海超患尘肺病。继7月26日张海超被确诊为尘肺病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开胸验肺”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日前,河南省卫生厅对“开胸验肺”事件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给予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通报批评;撤销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樊梅芳、王晓光、牛心华等3人的尘肺病诊断资格证书;责成郑州市卫生局追究郑州市职防所主管业务领导责任。建议新密市委、市政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新密市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及新密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给予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卫生防疫站站长、卫生监督所所长耿爱萍撤职处分。
   张海超用“开胸验肺”的极端方式证明自己患上尘肺,他的举动给职业病防治体系和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敲响警钟。为了确定自己患的是尘肺,为了一个真相,不得不用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开胸验肺。“我不是为了个人赔偿才打开自己的胸进行肺部活检,还有和我得一样病的同事。为了早日正确的诊断,一条实施正确的治疗之路。张海超对记者表示。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此前早就有多家医院将张海超诊断为患有“尘肺病”。只不过,由于这些医院不是官方指定医院,相关诊断结果也不能给予其职业病受害者的身份认证。遗憾的是,法定的职业病诊疗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又给出不同的结论。没有资格,也就没有权威。然而,有资格却又给出错误结果,这种吊诡与无奈,最终逼着这位农民工演绎出一段“开胸验肺”的悲剧。
   可确诊了之后,张海超支付不了医疗费不得不被迫出院。好在新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新密市总工会多次派人前往张海超的家中去看望慰问,刘寨镇分两次向其发放了救助金,第一次300元,第二次1万元。“如果早期发现的话,可以通过洗肺进行治疗。”一名医生告诉张海超,但是张海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胸片没有完成它本该完成的使命,因为尘肺病情以到三期,也就是晚期,不可能彻底治好了。我真心祝福张海超能够获得身体的痊愈,获得心灵抚慰。希望张海超事件,真正唤醒制度良心,推动我国相关企业制度改革,荡涤掉职业病在公众身心留存的阴影,驱散“开胸验肺”淤结在公众内心的苦难与伤痛。
   “虽然不断出台了很多的条例,也出台了《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但是政府的投入不足,没有进行普查,现在企业只重视发展经济,保障职工的健康重视不够。如果去查的话,当地政府还有保护,不让检查,让我们很难做。”这是一名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的实情。可以想象,不同行业领域的群体,在围绕职业病的认证与维权中,将面对不同场域的权力,不同方面的知识认证,不同力量的资本以及更为复杂的制度环境。在这样的语境下,个体的力量是何等孱弱不难想象。任何一道门槛都有可能堵死公民伸张正义的途径,难道说还要再付出更多像张海超这样惨烈的代价,才能实现个体的维权吗?我们的政府应该反思一下,应该以人为本,扎实搞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因为在张海超的背后,站着的还有无数深受职业病威胁与危害的人,其中可能就有我们自己。必须加大相关问责力度,护佑我国每个公民都不再深受职业病威胁与危害。
   开胸验肺事件固然暴露了工伤鉴定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但是制度性缺陷是否形成这一事件及其恶劣影响的全部肇因,值得我们认真深思。多家医疗机构证实仅仅看胸片就能诊断的尘肺病,为什么到了职业病防治机构那里就成了肺结核,职业病鉴定的相关制度无法使鉴定者产生如此骇人的异化。指鹿为马混淆黑白的原因,只能是制度之外的作恶。鉴定者的中立一旦被权力或者金钱所左右,再大的偏差也不在话下,再明显的谬误也会被一口咬定为正确。垄断的鉴定权力如此,非垄断的诊疗权力同样会如此,当鉴定者被外力所俘获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权力都会被用于欺瞒和作恶。对于鉴定结果失误的调查,不应当局限于对鉴定者的追究,而是要延伸到那些神秘外力的来源之处。在不受诱惑或压力的情况下,坚持错误结论并一意孤行,这不符合基本的常识和逻辑,这里面肯定有外力的作用在作怪,值得防治部门细查。
   这样的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病,非要让卫生部派出督导组进行诊断才能定论。不然的话,唯一的对职业病有权说是,或是说不是的地方,就是不承认,那么,作为一个农民工也就只好采取“开胸验肺”的方式来验证,悲怆之举令人心碎。有人说,这是2009农民工最悲情的符号,说实在的,在我们大力提倡要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时候,这样一个具体而实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就是现在即使已经搞清楚了是“尘肺”之后,张海超的医疗和救治问题,以及他今后的生活应该谁来为其支付,这也是一个比派出卫生部督导组还要棘手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家早有规定,“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一些用人单位早就知道这些规定,为什么几家权威医院诊断结论都一致,他们就是不承认呢?因为承认是职业病后,单位就得拿钱出来,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具备鉴定资格的人员早就被企业单位用金钱收买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在某些地方,老板追求超额利润,地方追求GDP政绩,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照样开工,很多工人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职业病,严重者更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他们的维权之路往往充满坎坷:用工单位不肯承担责任,鉴定机构有意无意地包庇用工单位,法律和政策自我拌蒜,维权者在冷漠的面孔中被推来推去,在绳捆索绑的环境中奔突无路。张海超的经历再度证明了这一切。农民工现在的辛苦和求助无门,不仅是自己讨要工钱的无门,在得了职业病之后,更是没有任何求职打工的企业愿意承担这一责任,因为承担不仅是只是道义的担当,而是需要花钱的。为维护自身权益,张海超走上了艰难的上访和医学鉴定之路,为了维权,他开胸验肺付出了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代价。从另一个角度看,张海超又将是“幸运”的。他超乎寻常的决定,赢得了人们的同情,也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之下,在卫生部与郑州市地方政府的直接过问之下,我们可以想见,张海超在获得了基层政府已经发放的困难补助金之后,相关善后事宜将会如人们所愿,出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国尘肺病诊断病例已经超过60万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很多用人单位未能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违法成本太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劳动者的健康及其权益保护;职业病监管部门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并不鲜见,以及种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维权艰难。农民工是企业中职业病高危、高发群体,关注职业病这个公共卫生问题,事实上也是在关注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劳动者群体。善待他们,也就是在善待为这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的中国“脊梁”。这是一起对群众生命健康极不负责任的典型案例,我们的地方政府不可等闲视之!要对有关负责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公之于众!对由此暴露出来的在劳动安全保护、职业病防范救治及卫生执法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引为鉴戒,尽快制定改进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群众合理权益!
   纵观整个事件,张海超的执着令人敬佩,而底层民众维权的艰难又令人叹息。这与其说是制度的“顽疾”,不如说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甚至很有可能暗藏腐败现象。从这件事例上我们看到,再严密的制度都无法完全杜绝人性的变质和利益的作祟,只有对失职的鉴定者和他们背后指使者的惩处到位了,完善的制度才能呈现足够的力量。否则,过分的制度依赖只能在客观上成为一种陷阱,在主观上成为一种病态。现在老百姓更为关心的是,“开胸验肺”能否让相关职能部门反省和自律,请拿出张海超般的勇气给自己也“开胸验肺”,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而不是只做做样子应对舆论。这不仅关系着底层劳动者的未来,也关系到职能部门自身的健康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共 40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朴实的文字,精湛纯熟,入木三分。社会里的一些现象,思维里的一些感想,感想中的一些议论,作者以一针见血锐利的笔触阐释了自己对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一些看法。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引起争议的载体,一段合情合理、入骨三份的论述,在作者如火纯青的笔锋下娓娓道来,又是一篇针砭时局、锋芒毕露、苍茫有力的好文章。文者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出发,道来事件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自己的一些忧虑及看法,高瞻远瞩,力道十足。一篇议论性的杂文,记录社会现实里真实而心悸的某些片段,文笔凝练、视野宽阔、底蕴深厚、语言娴熟、节构缜密,灵性的海洋里的拾掇,读来让人沉思。浅见,感谢作者的奉献,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推荐理由:针砭时局,笔尖锋利,叙事流畅,苍劲有力,朴实之中见底蕴)【编辑:消失若默】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73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09-07-29 20:31:49
  好文章,拜读了,学习!
2 楼        文友:紫河流        2009-07-30 13:32:38
  行为悲壮,折射出无奈与悲凉。政府应该深思和反思!
喜欢文字,喜欢冥想,喜欢一切美好而真实的东西!
3 楼        文友:空中飞        2009-07-31 23:04:49
  目前我国尘肺病诊断病例已经超过60万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很多用人单位未能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违法成本太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劳动者的健康及其权益保护;职业病监管部门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并不鲜见,以及种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维权艰难。农民工是企业中职业病高危、高发群体,关注职业病这个公共卫生问题,事实上也是在关注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劳动者群体。善待他们,也就是在善待为这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的中国“脊梁”。这是一起对群众生命健康极不负责任的典型案例,我们的地方政府不可等闲视之!要对有关负责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公之于众!对由此暴露出来的在劳动安全保护、职业病防范救治及卫生执法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引为鉴戒,尽快制定改进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群众合理权益!
空中飞博客 http://blog.people.com.cn/home.do?uid=1127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