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旷世奇书《北回归线》

编辑推荐 旷世奇书《北回归线》


作者:一流 布衣,24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2发表时间:2016-03-09 20:36:09

《北回归线》这部书是上世纪被称为文坛怪人、狂人、痴人的亨利.米勒(美国最有争议的作家1891—1980)所著的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因为书中多有“肮脏、色情”的描写,曾在英、美等国遭禁,是二十世纪三大禁书(《北回归线》、《尤利西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一。
   该书根本没有贯彻始终的情节,仅凭各种事情的发展、演变构成,因此,显得杂乱没有中心感,并且亦不标明章节——只分为十五部分,根本不像循规蹈矩的普通书籍。它简直就像一个怪人的梦境显得荒诞离奇,让读者捉摸不定,抓不到一丝环环相扣的链条。
   书中一开头写到:“现在我住在波勒兹别墅,这里找不到一点灰尘,也没有一件东西摆得不是地方。除了我们,这里再没有别人,我们死了。昨晚鲍里斯发现他身上生了虱子,于是我只好剃光他的腋毛,可是仍止不住痒。在这么漂亮的地方怎么居然还会生虱子?不过没关系。我俩,我和鲍里斯也许永远不会彼此这样了解,若不是那些虱子。”作者开篇便以不符合逻辑、想象荒诞的笔锋把读者引入一个莫名其妙而又产生另类新奇有些不知所以的思维空间。
   然后,作者并没有讲述接下来究竟打算连接故事的发展或者继续讲述和鲍里斯的动向,而是话锋急转进行了一些和开头并无关联匪夷所思、令人目瞪口呆的议论。
   一番云山雾罩的议论之后,紧接着又是痴人呓语般的自问自答:“......那么这一本呢?这一本不算是书,它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读。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喘上的一脚。”(第1章)
   作者就是用这种挪愉夸张的笔法随心所欲的罗列文字,常常以似乎不符合逻辑、飘忽不定、毫无意义非理性下混乱不堪的联想,写出一段段令人不知所云、张目结舌的文字章节。
   作者正是用一些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渲染,来比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自己的迷茫压抑,表露出一种逃避自我荒诞虚无、人生如梦的伦理思维——“有些人无法抵御钻进野兽笼子里、同野兽在一起厮混的欲望,他们连手枪、鞭子都不带便进去了,正是恐惧使他们变得无所畏惧……对于一个犹大人,全世界便是一个野兽横行的笼子。笼门锁上了,他在笼子里,没有手枪、鞭子,但他勇气十足,甚至嗅不到笼子角落里的兽粪味。围观者在拍手,可他听不见,他认为这场戏是在笼子里面演的,他认为这个笼子便是整个世界,......”
   除此之外,作者还罗列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读者在支离破碎的具体与抽象的泥潭里探究他有悖伦理的超现实主义文学概念——“我们是在时间的表面游泳,其他所有的人都淹死了、快淹死了、终究要被淹死。这本书将是部巨著,将会出现大洋似的广阔地域供人来往、漫游、唱歌、跳舞、攀登、洗澡、翻跟斗、发牢骚、强奸、杀人。”(第2章);
   “纽约!那些白色的监狱、挤满蛆的人行道、排队等候发救济食品的人们、修筑得像宫殿一般的下流去处,那儿有的是犹太人、麻风病人、杀人犯,而最多的是游手好闲的人。到处是千篇一律的面孔、街道、大腿、房屋、摩天大楼、饮食、海报、工作、罪行、爱情……整个城市建筑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坑上,没有意义,完全没有意义。”(第5章);
   “这使人哈哈大笑,笑得要死,一直笑到他看到到处都有旅馆,为兔子、狗、虱子、皇帝、内阁部长......”(第9章);
   “是啊,我对自己说,我也爱流动的一切:河流、阴沟、熔岩、精液、血、胆汁、词和句子。”(第13章)
   “一本词典总是打开压在一卷涂了金边的《浮士德》上面,总摆着一只装烟草的袋子、一顶贝雷帽、一瓶红酒、信件、手槁、旧报纸、水彩、茶壶、脏袜子、牙签、克鲁什深嗅盐、避孕套,等等。”(第15章)等等等等。
   其实,如果把《北回归线》和亨利.米勒的成长轨迹相结合,就不难理解他作品的狂想、离奇,映射、哲学思考、怪异、漫画、神经质般碎片拼凑式的荒诞风格的成因——亨利.米勒出生于纽约一个德裔裁缝的家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为了逃避德国的兵役而来到纽约的。他出生后不久,全家从曼哈顿搬到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居住在工厂和小商小贩中间。成长中的亨利.米勒所处的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并不优越,他也没有受过很高的正规教育。
   一九零九年他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即放弃学业,然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水泥公司的店员、陆军部的办事员兼不拿薪水的《华盛顿邮报》见习记者、他父亲裁缝铺的小老板、电报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以及洗碗工、报童、垃圾清理工、市内电车售票员、旅馆侍者、打字员、酒吧招待、码头工人、体校教师、广告文字撰稿人、编辑、图书管理员、统计员、机械师、慈善工作者、保险费收费员、煤气费收费员、文字校对员、精神分析学家等等。据说有的工作他干了甚至不到一天。
   一九三零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侧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正是因为他有如此丰富广博的阅历,才给他的写作积累了庞杂浩繁的素材。
   《北回归线》之所以在英、美等国长期遭禁,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有关当权者以文字淫秽不堪、语言下流恶心、内容鄙俗,肮脏色情颠覆了传统文明的教条,违背甚至亵渎了人们正常的审美、道德、宗教等常规伦理。
   不可否认,在《北回归线》整部书中几乎处处充斥着“淫秽色情”。全书的十五个章节里,只有第2、第4、第5、第6、第9这几个章节较少涉及到与性有关的文字描述,其它章节都有较多的文字语言以厚颜无耻的姿态泼墨渲染,特别是第1、第8、第12章节更是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津津有味的进行描写野蛮而恬不知耻与“性”相关联的一些行为场景。这正是被列入禁书的罪魁祸首。
   我认为造成该书在欧美等国迟迟不能面世的原因并不单纯是因为“色情”这一表象问题。在亨利.米勒的潜意识里,他认为政府才是一切混乱的制造者和藏污纳垢的起源地,所谓文明更是一切弊端的始作俑者。因为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机械文明令他倍感压抑,所以他对纽约和巴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用粗俗污秽和辛辣的语言进行谩骂、诅咒和抨击。
   这种不满与发泄的行为方式,有隐晦的冷嘲热讽,也有明目张胆的点指:“我的一只脚仍滞留在十九世纪,跟多数美国人一样,我也有点儿迟钝。”(第4章)
   “想到纽约,我的感情便全然不同了。在纽约即使一个有钱人也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纽约是冷酷、灿烂、邪恶的。”“纽约!那些白色的监狱、挤满蛆的人行道、排队等候发救济食品的人们、修筑得像宫殿一般的下流去处,那儿有的是犹太人、麻风病人、杀人犯,而最多的是游手好闲的人。到处是千篇一律的面孔、街道、大腿、房屋、摩天大楼、饮食、海报、工作、罪行、爱情……整个城市建筑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坑上,没有意义,完全没有意义。还有第四十二大街,人们称它为世界之巅。那么世界之渊又在哪里?”(第5章)
   “这位印度青年自然是乐观的,他到过美国并且受到美国人廉价理想主义的不良影响,他被蛊惑了,被无处不在的浴缸、卖小摆设的五分一角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高效率、机械化、高工资、免费图书馆等蛊惑了。这位印度青年自然是乐观的,他到过美国并且受到美国人廉价理想主义的不良影响,他被蛊惑了,被无处不在的浴缸、卖小摆设的五分一角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高效率、机械化、高工资、免费图书馆等蛊惑了。”(第7章)
   “巴黎像个婊子,在远处看她非常迷人,叫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她搂到怀里。可是过了五分钟后你便觉得空虚,你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受骗了。”(第11章)
   “总之,家长们和这些衬衣里塞了东西的蜡像在这庄严肃穆的会议上碰到一起了。国家雇了这些蜡像来矫正年轻人的思想,总是这样矫正,总是用这种美化庭院的方法使思想变得更有吸引力。”(第14章)
   “刚才英国人以他们一贯的笨手笨脚的混蛋方式叫我们等得心急如焚。”(第15章)
   另外《北回归线》的英文可以引申解释为“癌症”。显而易见,作者把现代西方文明社会比喻成无可救药的癌症病体,这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由此看出,它的长期遭禁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自诩为“民族自由”的西方社会出于多种原因,却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摘掉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面罩,就不得不另辟蹊径,以人们比较敏感隐秘的“性”、“色情”、“无耻”等冠冕堂皇的借口把《北回归线》押入囚牢,置之死地而后快。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这有可能才是《北回归线》遭禁的真正因素,即便不是主要原因,起码也是原因之一。“肮脏色情”、“淫秽暴力”只是一些当权者欲盖弥彰的藉口罢了,在这种错误导向的惯性作用下,人们善于随众的心里被先入为主的定式桎梏,致使这部旷世奇书被湮灭几达三十年之久。
   在下自不量力,斗胆把自己划归于比较喜欢文学的群体,所以书架上堆积着满满的中国文化和一些正统愿意上的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复活》、《红与黑》、《战地钟声》、《简爱》、《尤利西斯》、《笑面人》等等,其中有阅读了许多遍的,象《鲁滨逊历险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及《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等,也有一些是耐着性子读下去,之后连翻也不愿再翻。但《北回归线》却是一本读上N遍还觉得有读头的书,因为通篇的修辞、句式、语法的应用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怕你是忍耐也好,只要坚持读完一遍,你一定会被他文字的表达手法深深震撼,会认为是如此耳目一新到匪夷所思的境界,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如此无与伦比的另类。
   在下认为《北回归线》是我读过的所有中外名著中最奇特而又伟大的一部作品,它简直是一本“新奇语法大词典”。任何一个读书人如果不去翻翻它,我个人觉得将是天大的遗憾。
   亨利.米勒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作家,他的作品完全具备或达到教科书的同等地位。
   现在亨利.米勒的名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早已变得家喻户晓,他被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们奉为“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美国作家诺曼.梅勒曾这样评论说:“以前从未有人这样写过,以后也不会有人以这种文体写的这么好”。然也!我由衷的深信不疑。

共 40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部有争议的外国小说作品,里面贯穿着离奇和狂想以及一些怪异的情节。本文结合原作者亨利.米勒的成长轨迹,解读作品之所以被禁的愿意,也解读了这部作品的卓越的艺术美和作者超高的写作水平。全文解读细腻,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欣赏阅读。【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流        2016-03-10 07:08:00
  《北回归线》最终被解禁及得到世界人们的广泛认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文学这东西需要推陈出新来顺应日新月异的人类文明进程,同时也彰显了文坛多元化格局并存的不争事实和社会文明进步潮流下的包容、开放。
一流:一刘姓人者也,所记所写少严肃纪实之体,多荒诞讽喻之文。人生信条:身心轻松乃为主,生活愉悦才是真。
2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6-03-14 14:35:40
  让我们打开那些尘封许久的文学作品,在文坛多元化的今天,用另一种视角走进作品。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您的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3 楼        文友:三流水平        2016-04-19 06:12:20
  三流水平拜读江山一流的作品!
回复3 楼        文友:一流        2016-04-20 20:02:37
  请问是哪位朋友注册了江山,单单来点评在下的拙作,不知是来捧场呢?还是调侃?无论怎样我都谢谢这位朋友对在下的关注。敬颂春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