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西藏——绝对的高原,绝对的山川(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西藏——绝对的高原,绝对的山川(散文)


作者:马叙 童生,540.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6发表时间:2016-03-10 12:46:23

【流年】西藏——绝对的高原,绝对的山川(散文) 一、出租车总在绝望的时候开来
   到达林芝机场,是8月11日上午。
   接站的汽车溯着泥洋河到达八一镇。这天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也只有几十公里,我不知道这条河是条什么样的河。在疾驰的汽车里,我偶尔看一眼这条河,只看到它的宽阔的河面上的湍急的水流。在到达的西藏的第一天,我对它的感觉全部被来自自己身体突然的痛感抵消掉。
   我的肠胃在这天的中午开始疼痛。下午,到达千年古柏所在地时,我的疼痛无以复加。我根本无法走到古柏树那里,尽管那里的路很近。我动员为我们开旅游车的司机送我去林芝地区医院,但是司机拒绝为我单独开车送医院。他坐在驾驶室里的姿态扩大着我的身体的痛感。我站在望得着古柏树的地方,我远远地看着古柏的高耸的顶部,我的视线越高我的痛感就越强烈。我对司机说,我给你钱你把我拉到医院去打吊滴,但是仍然没能动员司机拉我走。我问边上摆摊子卖纪念品的当地人,这里是否经常有出租车拉客到这里。他们说,这个地方一般是不会出租车来的,散客是不会到这里看古柏的。
   真的没有出租车么?我再次问。他们说,没有的,平时都没有的。这时,我的身体大于一切,我真切地感到了它比古柏树大,比古柏林大,比停车场大,比下午阴沉的天空大。这种对身体疼痛的感觉在此时高于一切。我迫切地要离开这里,迫切地要去林芝医院。我拿出了手机,按下了一个1字键,一个2字键。一个0字键。我要打林芝急救中心的电话要辆救护车。就在这时,旅游车司机对我高喊,出租车来了,出租车来了!听到司机的喊声,我转过身来,看到了顶着TEXI的绿色出租车!我的身体的强烈疼痛感突然减轻了许多。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我想起了上海诗人王小龙的一首诗《出租车总在绝望的时候开来》。
   出租车司机的态度非常好,他看着我惨白的脸色,说,你肚子疼了啊,很疼吧,你放心,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开到林芝地区医院的。十多分钟后我到了八一镇林芝地区医院急诊室,瘦个子的藏族医生看也没看就给我开了打吊滴的药水。我到药房窗口拿了药快速地跑到二楼。林芝地区医院是个小医院,二楼总共只有两个护士。数个病人很安祥地挂着药水。在林芝医院,看着药水一滴一滴地流入静脉,我终于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在此后一整天,我都在反复地想着——出租车总在绝望的时候开来。是的,出租车总在绝望的时候开来,它对我的身体的意义是巨大的,它对我进入高原的意义是巨大的。
  
   二、八一镇
   八一镇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处。我来的那一天,云雾压在穿镇而过的318国道那一头。
   在八一镇,我的脚步是缓慢而迟滞的。我从这头走到那一头。我游离于团队。我感受着这里不多的珍贵的氧气,我吸进,再呼出。我在呼出体内气体的时候,一个面目黝黑的藏族孩子跑过街道,飞奔远去。他对氧气的需求是那么的少。看着他,我想起在西藏支教过两年的写《蒙面之城》的宁肯在他的一篇写西藏的文章里说到西藏的神性,他写到了在拉萨六中旁边所看到一个刚会走路的小男孩的情形,那是多么令感动的一刻,而这一个午后细小的时刻却又是多么的阔大!
   我侧身察看街道两旁。看到更多的是四川来这里定居的八一镇人。他们有着典型的四川人的体征,他们说话间的一口川音散漫在八一镇的街道平面上。
   在加丁嘎路中,两个藏族女人坐在人行道与车行道转折的台阶上,她俩在整理着手中的一捆药材,有草本有木本。她俩把头低得很低,宽大的藏袍被街道衬映得很瞩目。这是我在八一镇看到的第一对穿藏袍的藏民。阳光穿过云雾照射在她俩的身上,照出藏袍上宽大的皱褶与阴影。她俩始终低着头,我想看她俩的眼睛,但是始终看不到。与她俩形成对照的是双拥北路的藏族青年。他们骑着电瓶车呼啸着来到一个杂货店门口,穿着时尚的汉服,吹着口哨。他们的脸形刚毅黝黑,蓬乱的头发有着高原特有的形态。我估计他们的事情并不多。现在是下午时分,他们很明朗地站在大街上,向着高原八一镇的空气发出自己的喧嚷声。而更多的是川籍的八一镇人,在八一镇的大街上,世俗味浓重的川音盖过了好听柔软的藏语。
   很久以前的一个午后,我曾在离西藏数千公里的家乡第一次收听到藏语广播。后来我反复收听这种完全听不懂的广播,对这种源自高原的语言的独特的发音,对它轻盈柔软的语音,在那时就非常的着迷。我以为它是世界上是发音最美妙的语言。在三千多米的高原上说着这种歌唱般语言的民族让我为之惊异。但是在八一镇,我听到最多的却是熟悉的四川方言。而我看到八一镇大街上开店面最多的也是四川风格的店铺。从林芝宾馆门口电线杆上的“巴蜀”二字的招牌开始,到八一镇的不长的大街上的川记压面馆、婉君发廊、巴唐茶馆、手工肥肠鲜粉店、味巴适家常茶馆、手机广场,经营的几乎都是川籍居民。
   我走在八一镇街上时,不断地听到四川话从各个店铺里飘出来。东起上海虹光村的318国道,经过浙江湖州、长兴、安徽宣城、安庆、怀远、湖北黄风、孝感、长阳、云阳、四川南充、资阳、康定、雅江等地进入西藏的巴唐、左贡、林芝,这条公路就是平常所说的川藏线。而川籍八一镇居民就是五六十年代以及八十、九十年代沿着这条路线进入的。他们带着浓重的四川印记,定居在八一镇,做事,开店,婚取,繁衍后代。八一镇也因他们的川音而冲淡了飘散在这一块高原上的美妙的藏语。但是,我还是能隐约地听到偶尔从某个角落里飘过来的藏语。每当我隐隐约约地听到藏语时,我会专注站着,不走,听上那么一会。我听着他们的语言发音时,我还会仰头看八一镇两旁高高的高山,那里,白云缭绕在半山腰或山顶上,天空蔚蓝。我想只有这样的高原才会产生这种美妙无比的神奇语言。
   我走在八一镇上,于它我是一个外来人,我仅仅肤浅地走在它的皮毛上,走在藏语的美妙的音节之外。贯穿八一镇而过的318国道上,呼啸而过的货车带起飞扬的尘土,我站在其中,感受着高原的空气与一个冒然进入的外来者的身份的生硬。我在药店买了一盒有着红景天成分的高原安,服下。在这里,我要努力压住自己的心跳,缓慢地走,缓慢地思想,缓慢地吃饭喝水。我要把自己的肌体与内心调节到安静的状态。
  
   三、泥洋河
   进入西藏之前我不知道泥洋河这条河流的名字。当泥洋河在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还不为所动,从林芝机场往八一镇的几十公里的路上,我在车里坐在靠山冈的一面,我更多的是看这一片的山冈,只从另一侧的车窗里偶尔看到泥洋河的流水,毫无疑问,车窗与车内嘈杂的声音阻止了我对泥洋河水流形态的判断。
   我在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的短短的一个小时的路程上,我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细小的事物,路边的青草灌木,公路路牌,车里的各色人等,听着一车人的杂乱话语。我在成都到林芝的飞机上,对西藏有着太多的索取期待,当飞机在降落雅鲁藏布江河谷机场时,这种期待变得特别在强烈和空前的大。对于去西藏而言,我显然也是有着这种不正当心理的人。到达林芝之后,我很快地就把这种不恰当的空洞的期待去掉了。西藏就是西藏,它不是让内地人去索取不该索取的东西,那怕内地人离开西藏时什么也不带走。真正看到泥洋河是到西藏后的第二天与第三天。在对另一个巴松错的期待中时,他们甚至完全漠视了这条神奇的河流。这三天,泥洋河毫无疑问地成了一条我最细致观察和最深入想象的河流。三天中,泥洋河在我感觉的平面投进了以下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在泥洋河边转换成了一种高原秘语状态:
   1、洲中之树:河中洲的树强调着泥洋河下游的安静与超俗。当语言遭遇到它时,语言是庸俗的,当我观察这里时,我是庸俗的。一个又一个的河中洲,沙洲边缘的树,沙洲中的树,水中的树。它们俯身向水,向水中的水,感受河水清冷而干净的流速。
   2、涉水之马:泥洋河许多的河中洲有茂盛的青草,洲中有牛有马。这种有着许多牛马的河中洲总会有一端与河岸相连,牛马才得以从河岸到达洲中吃草。有一个河中洲,面积很大,只有一匹马,这匹马是白马,这个河中洲是个孤岛,它的周边没有与河岸相连的地方。四周的河水都很湍急,那么这匹白马是如何从岸上到达河中洲的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匹马是涉水而过到达河中洲的。那么,它不怕被淹或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么?它这是第几次到达这个河中洲了?它极安静地吃着草。等到傍晚,它将涉水回到岸上。等又一个明天到来的时候,它将再次出现在这个河洲之中。
   3、深处的流速:下游的泥洋河的流速并不很急,有些河段甚至平缓得看不出流速。河面宽阔,河水幽深。这时的流速在河流的最深处。有一段紧靠岸边的河段,水流更深,河水回旋,大大小小漩涡把河面的水流带入河水深处。仍然是没有声音,仍然是寂静。这应是泥洋河的秘密之水,而更多的秘密则在河流的更深处,那里,有着不为我所知的泥洋河的深度事物与形态。
   4、升起的水雾。泥洋河两旁是高高的山冈。这些山冈的半山腰或山顶上,都长久飘浮着白色云雾。一路上,泥洋河的水流在变幻着,山冈上的云雾也在变幻着,但是,云雾总是给我平静的感觉。在下游,这种平静是上升的大静,它弥漫在升起的水雾之中,升向高处,升向连绵不续的高山。一处河边开阔的草场上,布满着牦牛与马群,安静,缓慢,融为一体。我突然感觉这里的牦牛与马群也有着云雾的形态。我的内心也因此充满着白云与水汽。
   5、安静的源头:从林芝往拉萨的五百公里路程有三百公里是溯着泥洋河行进。这三百公里海拔从三千米上升到五千米。车到中游地带的偶尔的一次回头,阳光从白云的后面照过来,把光线与云雾突然搅拌在一起,看到了路面尽头的有着耀眼光芒的汹涌澎湃翻滚的白云!这种突然的景况让人无比惊异。泥洋河水渐渐地开始清澈,流速加快,河水由深度流动变成湍急的激流,这是泥洋河中段的激情表达。山越高,泥洋河越接近源头。在五千多米的米拉山口看下去,泥洋河的源头水流复归了最初的宁静。在无风的夏季的日子里,这里安静,谦逊,高远。一如我在路上所看到的无名雪山,在阳光下宁谧地闪着明亮的白色,是它接通了高原上无法言说的部分。
  
   四、雅鲁藏布江
   在这之前,雅鲁藏布江对我而言,一直是存在于文字与影像中的一条江。我对它一直有着瑰丽的想象:高原,雪山,深谷,河床狭窄,奔腾咆哮,激流翻滚,从西藏高原一冲而下,怒号着向前。
   从八一镇到派镇的路上,从嘎玛村开始,一直沿着雅鲁藏布江而行。在林芝机场旁边的公路桥上,拐向河对岸再紧靠着雅鲁藏布江沿江而下。但是它在这里是平静的,高原大河在这一河段是悄无声息的。在岗派公里十九公里处,泥洋河在这里汇入了雅鲁藏布江。沿河岸而居的的藏民除了养牦牛外,还养藏猪,放养在野外的藏猪自由而放纵,不断地穿越公路的小猪仔三五成群欢快地奔跑。它们与雅鲁藏布江似乎距离遥远,毫不相干。但是它们存在于藏民的生存圈中,在这里,除牦牛之外,藏猪是藏民的第二大经济产业。在高高的高山脚下与雅鲁藏布江河岸上,满地奔跑着小猪仔。
   它们与牦牛不同,在我的感觉中,牦牛是雪山高原的灵魂物种,它的象征是强大的,恒久的,带有物质与生命的旷远意味,它们与雅鲁藏布江与高原雪山是深度融为一体的;而小猪仔则是快乐与世俗的,在沿途的岗嘎村、朗多村、才巴村、林巴村、陇巴村、米尼村、朗嘎村、崩嘎村,从村边到屋角,从树荫下到向阳坡,它们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在一些连门巴族的村庄,也养有许多藏猪。在一个村庄,我看到一个藏族妇女站在自家大院的门口,对牦牛专注而对小猪仔的不在乎,我想,这也许并不是因为经济价值的巨大差异的原因,而是因为世俗的快乐来得容易而快速,还有可能是猪仔成长快速,在藏民的食物链中更易取得。渐渐地,雅鲁藏布江江水开始湍急,流速加快;渐渐地看到的小猪仔越来越少,到了派镇,我只看到几头大猪,小猪仔则再也没有看到。在这带,藏猪的放养会不会与雅鲁藏布江江水的流速相关?当雅鲁藏布江的流速快速、湍急起来时,世俗的色彩就逐渐地少下去?
   当然,这是我想当然的想象。我的这种想象在派镇终于嘎然而止。之后,连接我的想象是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南迦巴瓦峰。在我的想象旅程中,派镇是一个转折点。派镇有许多堆砌,房屋、小卖部、原木、板材、纪念品、饭馆、导游、车辆、游客。几乎每一个游客都是疲惫的,他们在用缓慢的行走对接这条伟大的河流。而派镇对于我,更多是对雅鲁藏布江的想象的堆砌。在到达大峡谷之前,我再次重复瑰丽的想象:高原,雪山,深谷,河床狭窄,奔腾咆哮,激流翻滚,从西藏高原一冲而下,怒号着向前。
   到达尼定村与格嘎村之间的高地上时,雅鲁藏布江的一段拐弯出现在眼前。从上往下看,激流,大拐弯,高山,惊世骇俗的高原大河品格,在这里我注意到了许多游客都会用喜欢的眼光看身边的藏民小贩。在这里,这些原本斤斤计较的游客是被这高山大河一时洗去了身上的俗气了么?在这里,一块石头,就是一个开阔的心胸。一棵小草,就是一个开阔的心胸。一杆旌幡,就是一盆淘洗杂质的清水。还有更多的事物——清风,白云,尘土,树木,沙砾,牦牛,马匹,皮绳,孩子,姑娘,老者,玛瑙,银蜀,天珠。这一切,用清水样的方式洗去入藏游客的世俗,尽管大家出藏后庸俗依旧。

共 89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藏号称世界屋脊,而布达拉宫是人们心中的朝圣地,尽管这里气候恶劣,但人们依然从世界各地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远道而来,再带着自己独特的记忆复杂地离开。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以游踪为序记叙了自己这趟西藏旅游经历,虽是一掠而过,但其行程之远,所涉地名之多,心情之复杂,让人惊讶。文章分六部分介绍自己的旅程:开头部分以王小龙诗题《车总在绝望时候开来》概括自己初到西藏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经历高原反应腹痛难忍要车难得的独特感受;第二部分讲述在八一镇的见闻感受,重点描叙了街道奔跑的小男孩、着藏袍的卖药材的藏族妇女、骑电瓶车服装汉化的男青年、以及主宰八一镇的川籍移民,在四川方言和藏语的比较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藏语的偏爱,认为它好听柔软,神奇美妙;第三部分则从五方面重点介绍尼洋河神奇的特点:洲中之树、涉水之马、深处的流速、升起的水雾、安静的源头;第四部分讲述途径雅鲁藏布江一带的见闻感受,重点介绍了这里的藏猪、臧牦牛以及人们对它们的不同态度,同时感慨置身这里会不由自主地反观到自己庸俗,认为自己的平庸表达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五部分介绍在布达拉宫的见闻,重点讲述路上的朝觐者、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和对自己世俗渺小情怀的反思;第六部分则写人们目睹西藏夏日的雪山的那份惊奇,并因雪山的宁静而陷入了平静,而我则从虚无中感受到了雪山的绝对。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此文记录了自己西藏游的最独特的见闻感受,而题目中“绝对”二字概括了自己对西藏的独特认知,让读者随着文字也做了一次免费西藏游。欣赏,荐阅!【编辑:茶语清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3-10 12:54:01
  西藏,布达拉宫,不少人心中奇丽的梦。感谢作者赐稿流年,分享旅游独特感受,祝写作愉快!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11-21 18:27:52
  只有亲身体验了西藏之行,才会感觉到西藏的蓝天,白云、大地、河流、雪山之美!别样的游记,感性的体验,理性的书写!阅读,欣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