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沃土饼丘(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沃土饼丘(散文)


作者:赣州阿鹏 秀才,1377.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5发表时间:2016-03-11 21:06:14
摘要:饼丘乡村秀美,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人文厚重,北靠巍峨的洛阳山,南依清澈的澄江河,交通便利,是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之地。 整洁的村容,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整齐的路灯,清清的溪流,幽蓝的池塘,还有一座座花园式的小广场,洁白崭新的农家小楼,加上平畴碧绿的万亩良田,春日的饼丘,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画卷。


   一、饼丘概况
  
   饼丘村位于会昌县西江镇中部偏北,东与河背村,西与见潭村。北山南水,冬暖夏凉。全村总面积6.89平方公里,下辖25个村民小组,4866人,是全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
   境内岗丘延展,田畴平坦。主要农产品水稻、甘蔗、烤烟、蔬菜、瓜果。
  
   二、“六一”工程
   “饼丘”顾名思义,摊开如饼,境内多丘。南面澄江环绕,呈圆弧形静静流过。
   河岸北部,是大片的良田,土地肥沃丰腴,色泽乌黑,有机质多,且地势平坦,沟渠密布,非常利于大型企业集中连片,机械耕作。
   饼丘一直是一个引领媒体目光的地方,2002年王征任村支书时,村里成功引进了时任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舒晓琴挂点驻村。
   重要领导的挂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饼丘经济而言,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取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增资增项,到媒体关注,以及获得县市领导鼎力支持的连环效应。
   在舒晓琴的作用下,饼丘再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本县摄影家李建平一张《饼丘新村图》引起网络轰动,成为饼丘经济繁荣,乡村秀美,人民生活辛福的真实写照。
   在以后短短的几年间,这里兴修起西江第一条乡村水泥道,第一条乡村示范路——长安路,引进瑞金外商刘善平建起了500葡萄园基地,修建了大量水利设施,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果业。今日,已成为了西江重要的脐橙基地,无论脐橙产量和品质都位居全镇前列。
   饼丘,江南农村一个平凡的小村落,这里却是“六个一”理论的诞生地。
   “六个一工程”是指包括:一幢房、一园果、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路因特网和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的致富庭院模式。
   2011年6月,曾任村支书14年的王征被调到镇扶贫办做主任,在他的积极举荐下,年轻的王久鹏接任了村支书职务。
   王久鹏发扬了村里的优良传统,他把大部分日常琐碎工作放手交给了村主任王荣辉等人,自己把主要精力使用在增资增项方面,并成功引进了会昌财政局。在县财政局的帮扶下,饼丘村面貌大变,焕发了新的青春。
  
   三、探访村委
   阳光和煦,一个温暖的春日,我们慕名来到了饼丘村委会,只见大门两侧两块方形招牌赫然在目,一块是“饼丘中心村建设理事会”,另一块是“饼丘村村庄保洁理事会”。
   一楼大办公室,村支书王久鹏正好有在,他和一伙村干部正忙绿着,忙着核实精准扶贫的数据工作。
   王久鹏我小时候就认识,都是一个古村落的,那村庄,普通话叫“大屋家”,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
   王久鹏是会昌一中毕业的,88届,比我上一届。他个子不高,四方脸,小分头,说话幽默风趣,语速很快。
   村委会二楼,靠右的一个房间虚掩着,堆满了书,那是农家书屋。靠左的一个房间,门未关,推开门,只见墙角里,堆满了奖状,奖状带着镜框,蒙着灰,翻看了一下,分别是“先进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综合先进村”之类。
   故人相见,分外欢喜,久鹏很热情,彼此寒暄一番,这时,镇长又下来了,检查工作。久鹏只好汇报去了,我拐去了河背村。三个小时后,返了回来,久鹏还在那儿。
   那天下午,三点左右,久鹏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带我下去,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见证一番饼丘新农村的沧桑巨变。
  
   四、没有困难
   山下龙口,行程第一站。这是村委会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村庄位于洛阳山下,户数不多,零零散散的房屋,掩映在山坡下的脐橙林深处。
   一位面容黝黑,身材瘦削的中年果农从橙树底下探出身来,久鹏走上前,笑融融地招呼道:“庆生,发了吧,去年脐橙赚到有三十多万吧?”
   庆生弯着个腰,笑笑:“哪里有?去年天气不好,只赚了十多万。”
   久鹏乐了,鼓励道:“那也不错,今年要搞它三十万!”
   庆生全名陈庆生,是我小时候的老相识,此刻,突然见面,他已认不出我了。久鹏介绍后,他瞪大了眼睛,感叹了声:“来来啊(我的小名),几十年不见,真认不出了。”
   果园下面,有一栋二层小楼,那是陈庆生的果园库房。陈庆生还另有房子,在陈屋,小时候,我曾去过。
   陈庆生泡好一壶茶,端上一盘干果,切上两个橙子,果肉红红的,我有一些惊异,“血橙!”,我说了声,因为我还从未吃过。血橙很贵,大约市价要五六元钱一斤。
   血橙一吃,久鹏又活跃了起来,他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去年,我带县财政局局长彭长春下来,彭长春问庆生‘有没有什么困难哪?’庆生却说‘没有!’,彭长春回去把我骂了一顿,没有困难的农户,你带我去做什么?!”
   久鹏说完,笑了,用手指点了点陈庆生。
   陈庆生也憨厚地笑了,干脆说:“我是没有困难,也不需要什么,没时间去申请。”
   随后,久鹏关切地问起了果园的一些情况,我们便匆匆撤离了。
   临行前,我朝屋里扫视了一眼,诧异地发现屋角里,堆放着十来瓶油,大瓶,五升装的,脑海里又回荡起陈庆生那句话——“没有困难”。
  
   五、养牛大户
   离开陈庆生果园,我们看见了一栋五层的楼房,静默于前方的绿荫深处。还有一幢四层洋房,类似别墅,风格独特,外型靓丽,铜门闪亮,浮雕精致,吸引住我们的目光。
   敲开门,进了去,看到里面宽敞明亮,雪白的墙,光洁的地砖,还停放着一辆面包车。
   不一会,王小青的家到了。王小青是2015年会昌县劳模,著名的养牛专业户,上过电视。此刻,他坐在我们对面,比电视上年轻了许多。
   茶桌上,王久鹏与王小青热情攀谈起来,询问起肉牛产业的经营状况。通过他们的交谈,我知道了王小青的现状,他在本地及庄埠等周边地方共有三个肉牛基地,还在西江圩镇上开了一家牛肉馆,卖自家生产的牛肉。王小青的肉牛产品,除自己餐馆销售外,还畅销本县及瑞金等周边市场。
   王小青现年38岁,会养牛,有技术,还会亲自杀牛。电视上,他说自己以前非常贫穷,后为生活所迫,走上了肉牛养殖之路。王小青不但自己闯出了一条路,还经常给周边养殖户免费指导技术,带动了许多村民致富。
   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在西江圩镇闲逛,偶遇了在店里给孩子买复读机的王小青,从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猜到,近年牛肉价格坚挺,这位昔日的草根一定越来越顺了。谨此祝福每一位草根!
  
   六、秀美新村
   从石下到大塘,满眼是碧绿的树木,蓊蓊郁郁的。房前屋后,小山坡上,村道边,松、杉、枫、荷、樟、楮,多如烟云,还有绿叶婆娑的翠竹林,整个饼丘几乎成了绿波荡漾的海洋。
   王久鹏告诉我,县旅游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已关注到这里,曾经专程来考察过,他们非常赞赏这里的生态环境,有意向把饼丘建设成为乡村旅游基地。
   饼丘乡村秀美,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人文厚重,北靠巍峨的洛阳山,南依清澈的澄江河,交通便利,是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之地。
   整洁的村容,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整齐的路灯,清清的溪流,幽蓝的池塘,还有一座座花园式的小广场,洁白崭新的农家小楼,加上平畴碧绿的万亩良田,春日的饼丘,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画卷。
   大塘,王祖灿家,王久鹏与王能灿等几位老人在亲热地拉起了家常。他们谈的是关于村庄前方四百多亩农田改造的事。
   王祖灿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二十多年来义务打扫村道,还帮助村民接送孩子上学,风雨无阻,从无间断。
   饼丘,一个普通的村庄,同时出了一个劳动模范王小青,又出了一个会昌好人王能灿,实属难能可贵,饼丘乡风之美,民风之纯,由此可见一斑。
   河子口老蔬菜基地、人勤地肥、品质优良,供应着西江居民三分之二蔬菜瓜果、是本县重要的蔬菜供给基地。
  
   七、饼丘人文
   饼丘村的马灯舞、有着二百多年多历史,马灯舞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寓意深远、祈福来年吉祥、人民幸福安康!
   饼丘村洛阳山下,有一个叫楚坑的小地方,别名又叫王天堡,那里有两块旱田,土质独特,自古以来,一直栽种烟叶。
   王天堡的烟叶色泽金黄,肉质厚实,香气悠长,耐燃不灭,明清年间曾为皇家贡品,风靡一时。
   今日的饼丘,沃土连绵,人勤地丰,已成为了西江镇的烟叶大村,每年种植烟草四五百亩以上。现代烤烟已代替了传统晒烟,加上新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王天堡晒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那一缕悠雅的香气,依然没有飘散。
  
   八、饼丘名人
   王能河、饼丘新圩子人,长征老干部,曾任北京市交通局局长。
   王文昌、饼丘村泥车小组人,中国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大校军街、英语教材皆出自王老之手。
   王小青、饼丘村金牛合作社负责人,养牛专业户,县级劳模。
   王能灿、爱心公益人士,“会昌好人”称号获得者。
   王征、曾任村支书14年,村主任4年,荣获全省“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称号,获得县委颁发“2012—2014年三等功”、2008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等诸多荣誉。
   王福建、王地长、王联明、王遇春等,捐建茶亭、捐资修路爱心人士。

共 35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幢房、一园果、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路因特网和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好宏伟的乡村发展范例,散文介绍了饼丘的现状,这样的模式值得推广,这样的文章也值得推广。一篇报告文,以采访的见闻形式介绍了饼丘面貌。当然六个一的先头工程是修路,如今的饼丘有小广场,村容整洁,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有县上的驻点重视,有村委的实干精神,不仅有养牛大户,还有一批文化人从这里走出去。文章介绍的是一个村子,今后将要涌现出千千万万这样的村子,然后各有特色,就是繁荣的新农村了。文章纪实性强,鼓舞人心,强调实干,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陕西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3-11 21:07:31
  02年王征任村支书时,村里成功引进了时任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舒晓琴挂点驻村。
  
   赞赞赞
2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3-11 21:08:39
  房前屋后,小山坡上,村道边,松、杉、枫、荷、樟、楮,多如烟云,还有绿叶婆娑的翠竹林,整个饼丘几乎成了绿波荡漾的海洋
  
   赞赞赞
3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3-11 21:09:28
   饼丘村的马灯舞、有着二百多年多历史,马灯舞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寓意深远、祈福来年吉祥、人民幸福安康
  
   赞赞赞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3-11 21:09:59
  感谢赐稿,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3-11 22:43:24
  建设新农村,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农家人的梦。有一群人的新精神,现实将比梦更美好。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