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我的农民情结多么顽固(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我的农民情结多么顽固(散文外一篇)


作者:马平川 白丁,8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4发表时间:2016-03-12 10:46:04

【我的农民情结多么顽固】
   我十六岁之前没有走出过麟游县城半步,读初中时从来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文学书。在写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的命题作文时,我写的书竟是《中学政治复习纲要》。我对宝鸡市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好奇心。当时县城到宝鸡来回车票只有四元多,这个数字对我这么一个穷学生来说已经很贵了。我给县运输公司写了一下午标语,经理答应我免费坐车去宝鸡逛逛。一路上,售票员对我怒目而视,我反复给他解释这是经理的意思。那是我第一次去宝鸡。
   如今一晃荡,我成了靠舞文弄墨混饭吃的人。我成了市民。一张银行工资卡。一本城市户口本。住上单元房。本该属于我名下的那份责任田早已划到别人名下了。我在城市里已经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李广田在《画廊集·题记》中说:“我虽然在这座大城市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像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考着。”感觉李广田这话好像是为我而说的。
   这些年在一些场合和报刊上,我被称为“著名文学评论家”、“教授”时,我脸红得心里发慌。恨不能地上裂出一条缝赶快钻进去。在“家”的帽子满天飞,教授满街走,博士一操场的今天,我什么时候成“家”了,而且“著名”了。我算什么“教授”。我要说的是,我的真实身份是:陕西麟游县常丰乡武申村村民。
   我到了三十五岁才捅破一张纸,所谓“学术研究”,所谓“科研成果”,其实就是几篇文章而已。长长短短的句子简单的排列组合,充其量也就是能够熟练利索运用文字的手艺活,也就是个文字搬运工。扛着大包小包的文字在稿纸上爬坡上坎,这跟那些奔忙于码头、车站、工地的搬运工从根本上毫无二致。
   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厅,我人模狗样地混迹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专家学者中间,与我父亲年龄相当的人,拍着肩膀,碰着酒杯,称兄道弟。一次在学术大厅的圆桌周围,讨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乡下人进城”的文学策略。几个从京城来的“后主”豪情满怀,抡圆胳膊,唾液四溅。我透过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看见不远处的工地上,头戴安全帽的农民工兄弟,正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站在脚手架上忙着施工。脚手架像巨大的蜘蛛网,民工在蜘蛛网上艰难地爬来爬去。我顿时黯然神伤。民工们不知道他们正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和话题。我们的言说对农民工兄弟来说,是那样的无奈和无力。
   读着《华商报》上农民工跳楼讨薪的报道,面对自己几篇底层文学的“乡下人进城”的“科研成果”,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研究炮制的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袁隆平的研究让水稻亩产达到一千斤,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刘殊威一篇六百字的文章,终结了上市公司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这么想着的时候,我不禁悲从心中来。我们这些一天到晚鼓捣搬弄文字的人,我们这些在课堂上、在学术会议上唾沫四溅、滔滔不绝讨论什么后现代主义,什么现代语境下“乡下人进城”,我们的“学问”又能影响什么呢?
   夏日持续的高温总会让人望而却步。看着城里的人们悠闲地在空调的丝丝冷气中,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发着牢骚。我总会想起家乡三夏大忙的情景。这个时候麦地里满是收割机的轰鸣声和吆喝声。男女老少齐上阵,抢时间收割,忙着虎口夺粮。瓢泼大雨,不期而至,驱散了酷暑,让人享受到难得的清新和凉爽。我却站在阳台上望着密集的雨帘,心急如焚。大量的麦子收割后不能及时晾晒,阴雨连绵,更容易发芽和发热霉变。
   在城市里混日子,也灯红酒绿过,也风光虚荣过,却常常面对丰盛的美味宴席没有了胃口。总想起那一大碗扯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面要擀厚、切宽。煮熟后捞在大瓷碗里,浇上半铁勺肉臊子,再加上红萝卜、蒜苗、土豆、豆腐、鸡蛋炒好的菜。盐、蒜泥、味精等调料,腥油拌的辣子,醇香柔绵的岐山醋,大疙瘩蒜。面要搅开,这样味道才能进去。吃起来筋道、滑爽、热火。下面的菠菜面汤。青中泛绿,绿中透亮,呼噜噜吞进一口面,再喝一口菠菜面汤。在我看来,人生的极致享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外几天,嘴里没了面味,便淡出鸟来,觉得这人活得实在窝囊。出了火车站,打的直奔家外家面馆,人还没坐定,就对服务员说:干扯面,要大碗,来碗面汤,两瓣蒜!
   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会用餐,每天早餐是自助西餐。看到临桌吃一道,取一道,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吃牛排时,先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使整片肉固定,再用刀沿骨头插人,将肉切成小块,用叉送入口内。边切边吃。吃西餐的礼仪我根本学不来。我找来一个铁盆盆,将三文鱼、寿司、贝类海鲜、牛排、鸡翅、烫青菜、金针菇弄了半盆盆,服务员专门给我找来筷子。我一阵风卷残云,喝一口木瓜猪骨汤,吃毕一摸嘴,一下子找到吃面的感觉。
   二十来岁时曾迷恋过牛仔裤、花格子衬衣。这些年,我莫名其妙的对平底圆口布鞋、中式疙瘩纽扣对襟褂分外喜欢。老北京布鞋一买就是好几双,除了雨天、雪天,布鞋从不离脚。几件长袖短袖对襟褂,穿着上课、买菜、开会,出没于大街小巷。一位同事说,你穿这身衣服有儒家气质。我不禁哑然失笑。我爷爷穿了一辈子圆口布鞋、对襟褂子,没有人说他有儒家气质。他也不知道儒家是哪一个村的?看来,所谓“儒家气质”也就是“农民气质”。
   闷得心慌,我就喜欢到菜市场到处晃悠。停放的农用车满载着土豆、萝卜、白菜、大葱、青椒、葱头、韭菜、蒜苗。看着它们闯入我眼帘,我顿觉得神清气爽。是这菜市场,让我进入到一种对菜园、土地和收获场景的追忆和憧憬中。我仿佛回到小时候家乡自留地那一片菜园子里,赤脚从田垄上走来。想起菜园里的蚂蚱和蜻蜓,想起菜园里的蜜蜂和花朵。也是这菜市场,让我时时沉醉于泥土的芬芳,感受生活的纯朴和厚实。书架两旁挂两串红辣椒,再放上一个金黄饱满的老玉米棒,一个橙黄鲜亮的南瓜,把田园留在了室内,朝夕相伴,让我心生暖意。
   我有一颗农民的平常心,明白自己的平凡与简单。单位开会我总喜欢坐在后面角落里,可以打盹、看报纸,一群人坐车我总喜欢坐在后排座,惬意的独享窗外的风景;集体会餐我最不愿意坐主桌,更不会坐上座,总是挑个不引人注目的位置,这饭就吃的自在了。我从来就不是个清高的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器宇轩昂,趾高气扬。从不争强好胜,锋芒毕露。不吹胡子瞪眼,也不看人脸色。
   一无党籍可开除,二无官职可免。光脚不怕穿鞋的,我是农民我怕谁。粗茶淡饭日三餐,一觉睡到自然醒。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挟着教案去上课,提着篮子去买菜。我喜欢这种朴素安静的生活。淡然为人处世,静然读书写作。布衣暖,菜根香的日子啊,让我心里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守住自己的田园,种好自己的庄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也安然,暮也安然。耕田撒种,锄草施肥。头上白云,耳旁清风。我爷爷是庄稼活一把好手,他的一句话:现在趁风好,多扬几锨是几锨。在我看来,胜过我读过的所有名言佳句,使我终生受益。
   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我甘愿做一个农民。
  
   【墨香刀影里的清欢】
   人生在世,有份糊口的工作,有门怡情的艺术,有个促膝清谈的好友。心有所系,情有所至。便觉得快乐和幸福是如此的简单。我闲暇弄书法,记不清在什么场合认识了张永红。他这有点俗气的名字明显带着乡间的泥土味,朴实憨厚的永红如同自家的乡下兄弟。我从报社调学院教书,永红在学院机关供职,从此便多了把酒话桑麻的机会。
   我搬进学院后面的平房时,永红在这里已住了两年了,我俩正好是邻居。平房前面是一字摆开的厨房,中间有一个小小庭院,见到满院的寂寥和芜杂,却有一番天然野趣。我心里便多了几份欢喜。院内几株葡萄树枝叶横斜,绿荫匝地,地面每个砖缝都钻出翠绿的野草,却盖不住砖面,一块一块砖头组成一块一块绿的方格儿,就像稿纸上排列的绿格子。佛教里说,能够安心的地方就是福地。我一个散淡疏懒的爬格子文人,这里便是我的安心福地了。搬来的第一天,永红陪我到附近的旧货市场50元买回一个餐桌当作画案,写字感觉画案有点低,永红便找来四个砖头垫在四角。从此满地狼藉的宣纸、报纸、毛边纸,淡淡的墨香萦绕其间。窗外的绿色连成片,画案生凉,葡萄叶撒下斑驳的光影在眼前跳跃。永红常常用唾沫把刚写的一张张书法沾在墙上,让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说好,他说我在唬弄他。非要我说出不好在哪里,他才放过我。
   闷热的夏夜里,将灯泡挂在葡萄树枝桠间,我和永红光着膀子坐在树下石桌旁,喝茶、抽烟、习字、互相吹捧又相互攻击。在灯光的映衬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更加晶莹剔透,站起来伸伸懒腰,顺手摘一颗葡萄入口,沉潜含玩与舌齿间自有一般酸甜萦绕于怀。四野夏虫唧唧,屋后的渭河里此起彼伏的蛙鸣不绝于耳,搓麻将的哗啦声隐约从楼上传来。夜凉如水,我感到一种内在的充实,闲云野鹤般的慵懒与闲适。此时,我无语,永红亦无语,清风朗月,人淡如茶……
   两年后学院扩建,后平房被夷为平地,原地建起一栋学生公寓楼。我和永红也搬进了单元房。昔日葡萄架下雨如丝,瓦屋檐内静读书,石桌旁品茗论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只能透过铝合金窗户的蓝色玻璃,在无限的感伤怀旧中凭栏黯然眺望了。
   我有时上完课,夹着沾满粉笔灰的教案,串门至永红办公室,他以谦卑的小职员姿态伏在办公桌上,我还未坐定,就接住他扔过来一根烟,一簇火苗就在我鼻下跳跃。永红嘿嘿地笑着、骂着取出他写的几幅书法作品或几枚印章。我在袅袅青烟中眯着眼,看他一幅幅展开。墨香浮动,丝丝快乐便从心底涌出,这是我最为惬意的时候。尔后同悦楼,一人一碗扯面,半碗面汤,两瓣蒜。我说这菠菜面汤黄中透亮,亮中泛绿,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十五种氨基酸。不是啤酒胜似啤酒。永红憨厚地笑着、喝着、听我吹着,用手擦着额头的汗。
   十多年来,张永红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苦心耕耘。在书法界的阵阵喧嚣与骚动过后,他开始风生水起,水落石出。屡次获奖,声名远播。上门求字索印者纷至沓来。而永红却一直生活在低调平淡中,他没有时下小有所成便自称书法家者目空一切的张狂和无知,也没有狷急按捺不住用字换钱的一些书家的浮躁与浅薄。永红深深知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习字,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造作。要让作品自己说话。永红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说过别人的书法如何如何不好。他说,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每个人的功力都不一样,水平参差不齐这都很正常,大家都不容易,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我每每走进张永红的书房,书架上的秦砖汉瓦、唐罐宋瓷。画案上大大小小的墨香刀影里的清欢印石,墨迹斑斑的画毡,四壁悬挂的书画,总给我一种艺术的空灵感和浓浓的书卷气。永红长期伏案刊石,他的右手拇指明显变形,显得比左手拇指厚实有力,可见用功之勤。看刻刀在永红手里灵巧地上下舞动。我曾戏称他为书坛的“刀郎”,书法江湖上飘零的“关中刀客”。他则报以嘿嘿的傻笑。永红长期浸淫于周秦古玺、两汉官私印以及晚近吴缶庐、赵之谦、黄牧甫诸家,又拜傅嘉仪为师,永红用刀刚劲挺拔,全无委靡、琐碎之态。其印厚重苍茫,古意盎然。其隶书得益于《张迁碑》、《西狭颂》、《礼器碑》,遒劲浑穆中洋溢着一种郁勃之气。我不想过早地把掌声和鲜花献给他。我认为,永红的书法发展已出现一个低迷徘徊的平台期。如何师古人与师造化,继承与变通,传统风格与其个性风貌更为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文化积淀、滋养与书法技法更为和谐的统一,并在书法语言同当代大众审美心理变化的契合点上发展自己的书法气象。这应该是永红寻求发展的切实突破口。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我期待着永红的书艺迈进一个更为宽阔的阳光地带。
   与书法相伴,平庸泼烦的日常生活变得澄明雅致起来。我常常与永红在菜市场相遇,俩人手里都提着塑料袋,装着各自采购的蒜苗、红萝卜、西红柿、黄瓜、几袋醋。在混乱嘈杂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中,说着关于书法的事。我告诉他何开鑫给我寄来他新出的书法集,你有时间可以看看。永红说,中国书法家网上又刊出王镛的几幅书法。过着柴米油盐琐碎卑微的日子,却想着书法的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疏密聚散。心血来潮,我俩常常煲起“电话粥”,他说最近写了几幅字,感觉还可以,与以往有所变化。我说正在备课,过后我打过去。写到这里,永红来电话说火炬路有一家新开的陕北民俗饭庄,手抓羊肉不错。他的摩托马上就到我楼下。我撂下话筒,刚出门,就听到楼下的摩托声和永红的一声喊叫:马平川——

共 49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现在趁风好,多扬几锨是几锨。一位朴实的老话,散发着生命的热能。人生,何不如斯?家们、博士们,就在他们的“田园“内,播种着自己的庄稼。但成“家”立名的言说、学问、成果,之于研究对象的生存困境和现实人生,究竟有何改善和补益?“我“目光之聚焦,心有所系,情有所至,言之所衷,旨在行事做人方略。【我的农民情结多么顽固】以一颗平视民众的文人之心去探究乡下人进城的生存境况与悲喜人生,”我“心之所向,是农民工。”我“喜吃肉臊扯面,着农民气质的服装、穿老北京布鞋,晃悠在菜市场,把田园留在了室内,追忆家乡三夏大忙虎口夺粮的情景,以诸种方式抵临曾经的菜园、土地和收获场景。”作者守住都市”桃源“,行事做人,以农民自居,自得,自乐,于文字收稍处,抛出一个掷地有声的心性选择,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他甘愿做一个农民,像乡下人一样生活,思考。这是持守平民心的农民情结,更是人文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人之魂。文字对比映衬,细节入微,微言大义,淡笔抒真心,有城乡生活现实差异的无奈和无力,也有当下”无用有用、有用无用“科研乱象的质疑与轻讽。【墨香刀影里的清欢】一对爱好书法的友人,天然野趣的葡萄架下,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嘈杂的菜市场外,热腾腾的民俗菜馆,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品茗,论道,习字,把酒,话书法,吃扯面,互相吹捧又相互攻击,把凡常日子活出了闲云野鹤般的慵懒与闲适。作者以亲切的笔致,抒写了一个“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习字“的书法家永红,与书法相伴,与卑微的日子结盟,日子丰润着,情谊递进着,书法和刻印也精进了。箴言相对的投契,过从甚密的情谊,从娓娓道来的铺叔和简约的墨香中,汩汩而来,无声入目,悄然入心。两篇文字,扣住现实生态,面向真实,蕴象生义,剖解人生,于叩问和追思中,韵味了然,心生暖意。流年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3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3-12 10:47:52
  就是吃几口自助西餐,也会呼噜噜地吃出“农民气质”。文人心性与意趣,妙不可言。
   读美文,感受生活的纯朴和厚实,享受人生的平凡与简单,乐在其中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3-14 08:28: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也许有来生        2016-03-14 18:10:34
  只有驾驭文字能力娴熟的、心态乐观、相对时间宽松的写家,才能写出这么内涵丰富、张力无限、语调幽默的文章!
   据说,如今京城里一位曾经统帅三军的某位上将,吃饭时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外出场合,一天三顿饭,他都是把这个菜那个菜一呼啦倒进一个小盆里,和着主食,三下五除二,就填进肚皮里。工作人员提了很多建议,他都一笑了之,说,战场上哪管那么多说道,有饭吃就是福。工作人员说多了,他就不耐烦了,感言,说到底,我也就一介农民,农民习惯我感觉舒坦。
   细想想,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的色香味形,似乎不是给眼珠子看的,就是满足味蕾的需求,一旦进入胃囊,还不都是一团糊涂浆?如此说来,所谓的文明,真的稀松平常啊!
我来过,我很棒!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