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柴薪记(散文)

精品 【春秋】柴薪记(散文)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5发表时间:2016-03-14 21:39:13


   榆木疙瘩
  
   我一直以为炊烟才是村庄的灵魂,暮色四合,灰暗的天空下炊烟袅袅,像诗人有形的思绪,至于在抒发些什么,只有在村庄生活过的人才能理解。
   思绪飘飘袅袅,趁着夜色归巢的鸟是一个个灵动的休止符,落在枝杈上,落在屋檐上,落在茕茕孑立的线杆上,兀自弹跳不已。草木是一行行绿色的诗句,在田野上押韵和仄。而露珠是标题,珠圆玉润,在夕阳的余晖下发散思维。
   诗歌的意境包容,而炊烟的内容亦无法不深刻。在这片深邃的土地上,村庄存在了多少年,炊烟就飘荡了多少年。炊烟飘荡了多少年,我们就在平原深处生生死死了多少年。
   我喜欢火,这与小时的经历有关,天寒地冻,身上穿着单薄的棉衣不能御寒,母亲会说,去烧火,暖和。柴草窝里其实真的很暖和,灶膛里的火光灼灼,沸水在铁锅里翻腾,切块的地瓜,将凝集的日月精华释放在水里,就是我们每天吃的地瓜糊糊。一直到现在,我怀念旧日时光时,难免会忆起地瓜糊糊的味道,软糯的香,在掀开锅盖的一刻,弥漫在厨房里,三尺多厚。入骨的绵甜,非齿颊留香不能形容。设若丢一小把赭红的豇豆,一锅里飘着暖暖的红。
   火是燧人氏的火,三皇之首,就在里我们村不远处的商丘。我想,我们也是放逐的一支吧,沿着长长的黄河,沿着宽阔的老河滩,找到一片水草丰美之地,安营扎寨,从此有了袅袅的炊烟。
   灶膛里的火分为软火和硬火。就像村里人的性子,脾气倔强的,一口唾沫一个坑,说句话能把人砸死。脾气平和的,说起话来慢慢吞吞,骡马车子走出了半里多地,这才想起自家的门没落锁。
   软火来自于柔软的草木,村前的麦草垛,秋日田野上的玉米杆儿,还有春夏时节割来的野草,牲灵们吃厌了口,晾干,作为日常用度的烧柴。我少年时,母亲递给我一把长长的竹签,是用废弃的筢齿做成,秋风瑟瑟,遍地金黄,我和四坏哥在老河滩上签树叶,一人一个棉布包裹,签满了回家。想来,那样的情境再也难以往日重现,一个影子长,一个影子短,金黄的树叶落下,梧桐叶,杨树叶,自天空缓缓飘零,就像漫不经心的时间,一晃眼过去了三十几年。
   硬火来自于坚硬的树根树干,平常时日难得用上,无非是几瓢水,一碗面,几把树叶或者麦草就烧煮好一锅玉米糊糊。除非是家里来了客人,除非到了节日,除非是炖鸡炖肉,母亲才舍得动用码在墙角的坚硬烧柴。
   这样的时刻多半在过年。眼看着腊月二十几,母亲让我去借三大爷家的柴斧。至今回想,我们家许多年劈柴都是用的三大爷家的柴斧,我父亲的父亲和三大爷的父亲是堂兄弟,三大爷无儿无女,说吝啬也不对,毕竟那时的年月容不得人过于大方。外人借,三大爷不是说别人借走了,就是说斧子坏了。我去借,三大爷坐在祖传的太师椅上,呶——粮瓮后边。
   别看我小小年纪,劈起柴火来头头是道。梧桐,杨树,苦楝树,纹理比较清晰,不算太硬,无须用楔子,前腿弓,后退蹬,柴斧高高扬起,手起斧落,应声而开。混不吝的是枣木,刺槐,榆木疙瘩,这些树木都是树里的刺儿头,树身还好,沿着几十年的纹理劈开一条缝隙,下楔,一点点往里砸,慢慢就会分开。怕就怕是榆木疙瘩,父亲坐在小板凳上,半身不遂的身子倾斜,告诉我应该在哪里下斧子,应该在哪里下楔子,应该如何绕过一个坚硬的木结,仿若庖丁解木。
   榆木疙瘩,在我们村形容一个人不开窍,遇事不灵活。后来引申为某人或者某些人顽固,守旧,思想不开放。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应该算一个,多年的乡村生活让我养成了天生地养的草木思维,春来萌芽,秋来凋零,根植于泥土而不奢望如一只远行的飞鸟。村庄之外是村庄,城市之外是一座座陌生的城池,疆域之外是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地球之外是无数枚转动的星球,是浩淼的银河,是巨大的无知。
   那么,重归于原点,我只是一个坚硬的榆木疙瘩。生时,在老河滩上听风听雨,听杂沓的脚步从村庄到田野,听见生,听见死,听见村庄之外的哗变与喧嚣。死后,遇见一位初长成的村庄少年,和我对视,从细密的纹路开始,从一把锋利的柴斧开始,走向重生的火焰。
   硬木的火焰有些耿直,坚硬的火光在灶膛里熊熊燃烧,哔哔剥剥的炸裂声脆瓜裂豆,火光映红母亲和父亲的脸庞,一如旧年。
  
   麦茬地
  
   写麦茬地的人不多,张炜算一个。《人生麦茬地》,读来像一首空灵的诗,百灵在歌唱,乡村的母亲站在白亮亮的麦茬地上等待儿子归来,一年年,一岁岁,等老了岁月。
   海子也算一个,“有人背着粮食/夜里推门进来//灯前,认清是三叔//老哥俩,一宵无言//半尺厚的黄土/麦子熟了。海子还说,你们城里人想象农村,总是麦浪滚滚,实际上要真正感受农村,必须在麦子收割以后,满地的麦茬,那个时候站在地上,天快黑的时候,你会觉得大地是一片荒凉。
   我能体会这样的感觉,所谓的白亮亮的麦茬地,不过是在收割后仅有的几日,并且要保持麦收期间无雨。如果我问你,那时的麦田收了之后会干什么——整地?播种夏玉米,而或等待春天?
   都不是,繁忙的麦收季节并未将村庄里的人们压垮,他们在大地上生活了多年,谙熟了土地的禀性,节气的禀性,知道天地会掌管庄稼的生长与收获。接下来漫长的季节,需要在村庄里和时间私缠,需要点燃一把柴薪,熬煮长长的流年。那些火在大地上隐藏着,静默着,从五月走向即将到来的雨季。
   母亲手持一把锋利的铲子,几乎跪在地上,头上包裹的白色头巾,已经被汗水湿透,徒手剜下来的麦茬,被一堆堆摆放在田埂上,等二哥下午做工回来,运回家里。
   我站在麦茬地上有些眩晕,高亮的日头悬在头顶上,在散射光的箭矢。收获是一场盛大的欢歌,也是一场必经的苦难。那些原本白亮亮的麦茬经过一场雨的浸泡,暗黑了面孔。到处是车辙,是杂沓的脚印,是老牛横卧的痕迹,如果不是荒凉,还有什么合适的字眼来形容呢?
   有时候,我理解村人的逃逸,当一座座村庄变成虚无的存在,当村庄里之剩下老人和孩子,当土墙倾圮,你有什么理由拒绝一个人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步伐?但更多的是痛心,人走了,村庄成为了一座座空荡的城池,那些欢乐的童年走失了,那些温暖的面孔渐变为陌生,那一座座曾经遮挡风寒的老屋,破旧的门扇洞开,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风中干瘪的嘴唇,欲哭无泪。
   每当一座新村建立起来的时刻,我总在想,这背后又遗弃了多少个村庄。那个叫状元刘楼的,曾经在某个朝代出过骑马配红的状元,村口的石碑上记载着当年的荣光。那个叫歇马亭的,是某位风流不羁的士子来在村口,歇歇脚,向村人讨了一碗清水,留下几句水样清澈的诗文。那个叫官寨的,伯塚集的,梨花坞的,桃花渠的——自此在地图上消逝,只留下一个千篇一律的名字,某某社区。
   我跟在母亲身后,蹲疼了的双腿屈膝在大地上,剜过麦茬的泥土松软,温热。我不知道我的将来,只看见过去,那片麦茬地一如朱尔?布雷东的油画《拾麦穗的女人》里所表现的荒凉,压抑。远处是夕阳染红的天空,近处是低矮的山包,是一座座杂乱堆积的麦垛。母亲们弯腰捡起零落的麦穗,放在布兜里。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我们捡拾的是薪火相传的火种,母亲的每一次弯腰,就有一豆闪烁的火光隐藏在时光深处。
   布谷的叫声渐去渐远,这只从《诗经》中飞来的灵鸟,“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其实很像我们的母亲。母亲一生孕育了我们兄妹七人,除了大姐早年因病而逝,都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那片被二次收获了麦茬的土地,过不多少时日就会生长出青青的玉米苗,没有了麦茬的羁绊,更显粗壮。这是田野与谷物的薪尽火传,用一茬茬生长打败荒凉。
   那座高高的麦茬垛,就垛在我们家的门口,经风历雨,每当做饭时,母亲就地取材,喂养火光,喂养渐渐长大的我们。
   那是柔软的火,当炊烟升起的一刻,有淡淡的麦香弥漫,有淡淡的草香氤氲,将村庄上空的天勾勒成一幅简致水墨。
   ——母亲就住在那里,走过我人生的麦茬地,有些荒凉,有些沉重,亦有如炊烟般袅袅的叮咛。
  
   火之灵
  
   普罗米修斯是泰坦巨人之一,在宙斯与巨人的战争中,他站在新的奥林匹斯山神一边。并用粘土造出了第一个女人,又教会人们驯养牛马、制造车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的女神雅典娜,赋予了这个女人灵魂和神圣的生命。
   普罗米修斯与火有关,我在二斤哥的希腊神话连环画册里看见过。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在第一次神与人的联席会议上,决定烧烤过的动物哪一部分该分给神,哪一部分该分给人类。他知道宙斯自私,爱吃肥肉,故意把骨头放在肉的下面,而把分给人类的肉放在皮的下面。这使宙斯感到非常不快,因而专横的把火从人间夺走。然而,我们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是是想方设法偷偷盗走了火种,重新带给人间。
   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在老河滩上玩过家家的游戏,抟一把泥巴,哪些是骨头,哪些是肉,然后装模作样分割而食。
   快乐的重点还不在泥巴上,老河滩上有很多枯朽的老树,老树身上有一些风干的朽木,用手敲,空洞而苍凉,用火点燃,并不燃烧起火焰,只有红红的火光。风在河道里冷冷的吹,夜黑上来的时候河水变成了一条白白的长练。我们每人执一根点燃的朽木,在河滩上奔跑,我想,如果从天上看,肯定会看见一道道红色的火线。我们用引燃的火光在夜幕里划出各种造型,就像飞舞的萤火。星子也是萤火,是天上的萤火,肯定看见了我们贫穷的欢乐,有流星坠落。
   火是万物之灵,当你面对升腾的火焰时,无法不对先民的图腾保持一种无尚的虔诚。跳跃,每一束火焰都是一位腰肢灵动的舞者,极尽生命的激情在大地上燃烧,哔剥的声音是起伏的鼓点,抽象化的手与脚沟通天地的思想,柔弱无骨的舞姿接通万物的精神。哪怕是灰烬,在闪烁最后一缕火光时,也会启迪有关生命的遐思。
   我在《调鼎集?火》里同样看见如此斑斓通灵的火焰,不同的草木造就不同的柴火,不同的柴火适用于不同的食物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这等同于火焰写出的《本草纲目》。
   由此,我找到了通向故乡味道的密钥。桑柴是硬柴,可烂煮老鸭与肉,且能祛毒。而秽柴不可,就如世上的孬人,即便面目看起来不算可憎,而做下的事情却让人大倒胃口。稻穗及麦穗,是草木之魂,捧出饱满的谷物的同时,以柔软的火焰烹煮流年,比如母亲做的地瓜糊糊,一把麦草,几茎玉米秸秆在灶膛里燃烧,连同柔软的旧日时光,熬煮成终生难忘的草木之香,怎能不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怎能不消渴润喉?
   柴薪一词的来历可谓恒久,在墨子的表述里,是火葬的最早形式。“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人在大地上行走,与草木为邻,与星月作伴,吃的是五谷杂粮,睡的是草木做成的眠床,穿有木屐、草履,有棉麻织物,几乎诞生于草间,在草木的密林中过完简朴的一生。架柴,引燃,一身素衣上路,在火这个万物之灵的引导下,灵魂徐徐飞升。我想这是一个浪漫而安然的归途,相较于冰棺、水晶棺的豪奢,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有关火葬风俗的起源,《辞海》称始于佛教,盛行于古代印度。《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卒于长安,依外国法,以火焚尸。”其时为晋。在山东鲁地,早在西汉时就有了火葬。1928年山东泰安出土一件石函(石棺),上面刻有铭文:“惟五风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司隶校尉卜伊,讨北海,四十战卒上谷,火葬家焉。”葬,藏也,可见火葬一事自古就在我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上作为乡风民俗的一种形式存在。
   那些远逝的魂灵,化作一缕青烟飘荡在村庄的上空。他们熟悉村庄里的一草一木,他们记得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记得住过多年的那座老屋,在面对亲人无尽的悲伤时,化为西天的一抹霞彩。
   那霞彩也是燃烧的火焰,一缕缕火光在变幻,在舞动,在注目着曾经生活过的那座小小的村落。
   还有深深的祝福,以火的名义。
  
   榾柮
  
   我好像永远也绕不开那堆柴草垛,说是柴草,无非是母亲平时出门捡来的棍棒,粗的细的,长的短的,被母亲一一码好,以作日常的烧柴。
   母亲走后的院落,空空荡荡,柴草垛紧靠墙根,风雨剥蚀的塑料布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像是一双双无奈望向天空的眼睛。一地南瓜秧横七竖八地爬着,爬到土墙上,厨房上,母亲拦设的晾衣绳上。柴草垛旁边是一架低矮的鸡窝,红砖围砌,用一扇破门板盖着。母亲喜欢小鸡小鸭,鸭子大了下蛋,腌咸鸭蛋。鸡长大了给母亲打鸣,杀吃。

共 743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一组乡村图。从榆木疙瘩、麦茬地、乡村的火、取暖的榾柮、割草的人,这些具有乡土气息,与乡间生活密切相关的景物里,透视出生活的哲理。让读者在那些那个世界里浏览徜徉,感悟出人生。文章感情真挚,细腻朴实。深刻洗练。从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拓展挖掘深意。震撼人的心灵。可见大家之笔。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316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6-03-15 05:27:15
  生活真是一个万花筒,里面的宝贝是应有尽有。读作者文章,在眼前仿佛看见那齐刷刷的麦茬地,还有这些秸秆燃烧时的火焰,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的鸣叫。农村生活的景象是一幅浓厚的版图画,那上面雕刻出的是一幅幅乡土的醇厚和质朴。读作者每一篇文章,在文字里透出的意境总能让读者浮想联翩。那是一幅怎样的画卷,茫茫原野,碧绿的庄稼,夏虫歌唱,农人弯着腰在田间耕作,汗水湿透的衣裳,额头上的汗水像珍珠,一颗颗滴落在他们辛勤耕耘过的土地上。还有那秋的硕果,那是农民一年的喜悦。大片的玉米稻谷金灿灿地挂满枝头,与量的车队排成了长龙,人们的脸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
   蓝天下是广袤的田野,他们依旧是那么勤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是这片丰硕的土地养育了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改革和中国梦的推动下,农民,正以他们质朴的形象又一次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春来了,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农民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耕作,新一年的希望!向辛勤善良的农民敬礼!玩好丑石!
娇娇
2 楼        文友:隋淑荣        2016-03-15 09:13:28
  老师全篇佳文与火密切相关,火代表热情,代表希望。徜徉在如火的生活中,漫步在如醉的乡间路上,,心情荡漾。文章描述细腻,语言精准,将读者带入到如梦的乡村美景之中。感谢好文!
   问老师好!
隋淑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