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女汉子高霞的艰辛创业路

精品 女汉子高霞的艰辛创业路


作者:天亮故事 举人,311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27发表时间:2016-03-14 21:45:56
摘要:高霞是个有良心的女汉子,不能亏了国家的钱,让她背黑锅,她非要搞个明白。案子破了赃款被追回,高霞经过努力拼搏打开了迪拜国际纺织市场的销路,继续组织纺织工艺品的生产,和他们的姐妹们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高霞还是从前的高霞,法律意识增强了。   

成长
  
   高霞出生在一个贫困县,这个县至今还是国家扶贫的主要对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一没有能源,二没有矿山,乡村小路交通不便,一个县城也只是一条马路三盏灯,一声喇叭响满城,既没有像样的楼堂馆所,也没有几家成规模的工厂,仅有几万人的城镇居民,孩子大了安排就业都难,农村的孩子就更没有指望。
   离县城三十里地有一个高家庄,全村都是姓高的,村中间老槐树底下有一户人家,户主叫高大宝,是个木匠,算是村里的有手艺的人,人长得端庄,为人和气,当时是全村姑娘的偶像。村里最漂亮的高小花,主动提亲嫁给了他。结婚一年就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高怡霞,后来上学了男孩子调皮总是见了她就喊搞一下,气得老师给她改了名字就叫高霞。高霞不但长得像她妈那么漂亮,脑袋瓜也像她爸爸那么聪明,家里不算富裕,还过得去,过年过节总给她买件花布衫,她穿上在小伙伴面前到处显摆,那些穿不起花布衫的女孩总是很羡慕她,高霞的爷爷急着抱孙子,于是妈妈连续生了三个丫头也没有见到男孩的边,越生越穷,越穷还越生,接连又生了三个全是女孩,本来家里在村上是上等户,这下可就要吃救济粮了。那年头,村上穷人多,几乎都有困难,为了争取到上边的扶贫救济粮的指标,社员给村长送礼,村上集体给公社管扶贫的送礼,扶贫款是国家的,但是掌握在管事的干部手里,经常听人们说我们穷拿不出给上边送礼的钱,所以拿不到扶贫款。
   高霞家里的经济优势没有了,但是,她漂亮聪明是别人争不走的。她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学习好有前途,父母常说:“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砸锅卖铁也要供应高霞上学,只要能考取,上到那里都行。”
   高霞很争气,上高中就拿到了奖学金,十年寒窗,终于考取了某省大学的抽纱工艺系,在大学里学习比她好的有很多,奖学金不挂边。国家有扶贫助学无息贷款的政策,可是到了下边执行就偏差很大了,有关系,或者有钱拉关系的不贫困也能拿到扶贫助学贷款,因为是免息的,不用白不用,因为真正贫穷的既没有关系也没有钱去送礼,所以,真贫穷也拿不到扶贫贷款。
   那时候已经是有权有钱的养小三的年代了,星期五下午放学时,大学院校门前接送干闺女或家教的轿车排成了队,那些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长得漂亮的女孩,很多是靠做小三挣学费的,经常听到这个女生怀孕了,那个女生流产了都是当小三做的怪。高霞长相在学校里也数得着,很多大款看好她,可是她是个犟脾气,宁愿用周末和业余时间加工绣花挣生活费也不肯去做大款的玩物。
  
   机遇
  
   高霞的正派赢得了一些男生的青睐,有一个来自一个发达省份的男同学叫刘永清,经常和她在一起探讨绣花和编织工艺,他见高霞在练习操作工艺的同时做成成品送到市场去找人代卖,为的是增加收入,贴补学习费用,他被她这种正直朴素勤奋的精神所感动,他就以练手为理由帮高霞加工,其实他比她做得快多了。
   刘永清的老家不但有手工绣花,还有手工编织花边,也就是教学大纲里的中国十大花边之一的棒槌花边,在家乡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上小学的幼女都会编织,产品设计考究,工艺精湛,附加值很高,
   编织用的线,纱织很细,有21支32支40支60支和80支不等号码越大纱织越细,80支的线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三股合起来也没有多粗,线细工艺就精细,一两线编织的产品需要几天才能完成。棒槌花边就是用几十对木制的小棒槌,一头有槽把线缠绕在里边,还有一个稻草填充的草垫子把图纸先用浆糊裱糊在几层布上边,再用大头针固定在草垫子上面,用大头针按照编织顺序把成对的线挂在所要编制的位置,按照图纸标注的工艺要求进行编制,图纸是在可以移动的布制的硬面上,可以接龙是的延长,花边可以做十几米卷在一起。用的功夫多增值就多,是工艺和功夫的价值体现。
   刘永清家里是花边世家,他虽然是男孩,从小就跟妈妈学会了编织花边,为了帮助高霞,就在课程还没有学到的情况下,从家里拿来工具和原料,教高霞编织花边,开始时用粗一点的21支X3股的线练习,在掌握了基本功的后换成了32支X3股的线,随着收益的提高,用的线越来越细,编织的图案是刘永清家乡外贸常年收购的那种花边,编织一条十五码长,价值四十多元钱,高霞用一个礼拜的课余时间就能编织完。刘永清把花边寄回家,妈妈以为是儿子编织的,夸奖编制的很好,就给他寄钱过来,高霞第一次见到自己编制的花边还得到了老花边行家的夸奖,更增加了练习手工编织工艺的信心。
   三年下来,高霞不但学会了英语和俄语,还有外经贸知识,并且学会了花边的图案设计,练就了一手编织棒槌花边的手艺,她的编织速度,完全能和有十几年花边工龄的老手相比,质量也可以和厂里的样品工的作品相比美。在学校组织的手工艺大赛中得了冠军。刘永清把高霞编织棒槌花边得奖的照片寄回家,妈妈看了这么漂亮的一个美女,她一再嘱咐一定要把她请到厂里,刘永清家乡正需要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计和操作并举的年轻人才。更希望儿子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
   刘永清和高霞密切接触两年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仰慕喜欢对方,但从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高霞就佩服他这种正直的作风。到毕业了,刘永清把刘永清家乡花边工艺厂的邀请函递到高霞手里,高霞很想回家教自己的妹妹手工艺,但是刘永清老家工厂的邀请也盛情难却,干脆就跟刘永清一起去刘永清家乡厂里参观一下,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程序,以便日后到老家办厂。
  
   成名
  
   高霞在刘永清家乡工艺厂一露面就轰动了全场,那些小伙子们一个个眼珠子要飞到高霞身上,刘永清的妈妈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在大学里给我们编织花边的那个姑娘,还在大学里获得过花边编织工艺的冠军。全场的女工都肃然起敬,不敢从手艺上小看这个漂亮姑娘。
   适逢某省省外贸代表团要到美国和巴西洽谈棒槌花边出口贸易,来刘永清家乡工艺厂选拔棒槌花边编织表演的能手,当着了解到高霞是某省大学抽纱系的毕业生,精通对外贸易专用英语,不但会棒槌花边的图案设计,还编一手好的棒槌花边的时候,当场让高霞表演编织工艺,高霞名不虚传,编的又快又好,外贸局的领导当场拍板确定高霞为棒槌花边表演人选跟团出国考察市场。那时候高霞的户籍还在某省大学,省外贸局很快为高霞办理完护照和商贸签证。
   就在青岛机场,高霞和刘永清话别,登上了开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美国纺织工艺品消费者不相信棒槌花边是纯手工制作,总认为是机制花边,因此对昂贵的价格难以理解,各大商业巨头们,聚集在华盛顿,参加与中国外贸某省外贸局的贸易谈判,当会议进行到棒槌花边工艺表演的时候,高霞从谈判坐席上站起大大方方的走到早已准备好的操作台前,他洗一下手戴上白色的卫生帽和套袖,坐下来,听到主持人开始的口令,高霞双手指缝里各夹一个小棒槌上下起落,左右交叉,银线飞舞一条龙的图案在延伸。中美双方的记者都架着摄像机把这神奇壮观的场面录制下来。十几分钟有一条小龙的图案完成。赢得了在场领导和商人们的热烈掌声。
   有一个会讲中文的商人对高霞说:“中国姑娘人漂亮,手艺也漂亮,邀请你留在美国,帮助我们开发市场,我们会给你比中国高很多倍的薪水,你会很幸福的,你同意吗?”高霞用熟练的英语回答:“发展中美贸易是双方人民的需要,幸福不单是取决于薪水的多少,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不会因为工资给的多就移民你们国家。”她的回答让那个外商翘起了大拇指。也赢得了中国代表热烈的掌声。
   在巴西表演也同样赢得了一片喝彩,有个巴籍华裔商人当场向高霞求爱,他说他父亲传给他一个几亿资产的商业大厦经营中国纺织工艺品,非常需要有这么一个会英语精通工艺的漂亮姑娘做压寨夫人,他说他只有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他左手拿着鲜花,右手拿着一颗钻石戒指上面镶嵌着晶莹透亮的红宝石。包装盒外边标有一万美元的价格。高霞接过鲜花说:“这花象征着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我把它收下带回中国去,戒指是你的个人财产,还是投入你的商业运营吧,我代表中国人民谢谢你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不好意思,我已经有白马王子了。”高霞这一番回答,让那个富商,哭笑不得只得连连称赞。中国代表为高霞的能言善辩感到自豪。
   高霞回国后她顶住诱惑婉拒外国人重金邀请的事迹在中国青年杂志报道,封面上刊登了她在美国表演棒槌花边工艺的照片特写照片,一时间各个地方报纸纷纷转载,某省妇女联合会组织新长征三八妇女红旗手代表团到地方和部队巡回演讲,高霞是主角,很快来自各地的赞扬信,求爱信塞满了刘永清家乡工艺厂的外联办公室。
  
   传艺
  
   风光一时的高霞累了,她想念家乡,放不下还在贫困线上的兄弟姐妹,她建议工厂派出技术人员对老家的剩余劳力,尤其是妇女进行抽纱工艺品技术的培训,创建手工艺加工基地,这样既能扩大了刘永清家乡工艺厂的生产,又能为老家的农民增加收入。工厂班子一商量,同意了这个建议。排出三个教师级的技术员在高霞的带领下,坐上了西去的火车,向高霞的家乡县进发。
   在县妇联的支持下,在城镇举办第一期编织花边培训班,学员有各个乡妇联推荐报名每个乡镇十个人,培训合格后回到所在的乡镇举办第一期学习班,这样就会迅速扩大加工队伍。学员免学费,生活费自理,场地和食堂有妇联负责解决,教学的图纸编织花边线有刘永清家乡工艺厂提供。
   高霞的两个大些的妹妹都在县里这期种子班里。
   学习班的墙上贴了很多标语,如:“不用油不用电,几根木棒就能干。”“今天学习编花边,明天致富冒个尖。”“农民功夫不算贵,能给国家创外汇。”贫困县的农民穷怕了,只要能挣钱,姑娘们就会拼命的干,一个月下来多数姑娘学会了花边的编织,她们虽然不会很成熟,叫那些对花边一无所知的农村姑娘还是富富有余。
   在县妇联和外贸局的支持下,第一期学习班圆满结束,毕业的学生成了教师,各个乡镇组织各个村里的姑娘到乡镇大礼堂报到,组成了乡镇第一期培训班,各乡大礼堂里坐满了学员,都有几百多人,一个月下来,基本上都学会了简单的针法,第二个月就开始上活,学员们编制的很用功,就是卫生条件不好,编织出的产品黑不溜秋的,厂里及时调来了“644”灰色线,这种花边是镶拼台布用的,做成成品后还要下水洗,因此黑一点可以用,第二个月就挣到了几十元钱,农民姐妹们高兴的合不拢嘴。都称赞高霞为家乡办了一件大好事。
  
   办厂
  
   编织花边学习班在虞城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村女孩子多,学员源源不断的报名,毕业的学员回到家里都开始从事棒槌花边的编者工作,加工用的棉线原料源源不断的从某省刘永清家乡运来,织成的花边源源不断的运往刘永清家乡工艺厂,现金汇到虞城工行,在通过各级管理站分发到编织者手里。一年的时间里,全县加工费收入了一千多万,平均一个女孩收入一千多元,这是有史以来社会效益最突出的一次技术引进。
   正是一九八六年改革开放启动阶段,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沿海一带建立经济开发区,工厂迅速增多,发达地区的社会劳动力开会紧张,工价急速上调,一两年的时间,日工资有三元增加到五六元翻了一番还要多,有的地方到了八元,为了缓解发达地区的劳力紧张,国家号召改革开放内引外联,把沿海一带的手工和半手工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高霞省外贸局成立了中国抽纱公司高霞省进出口公司,从刘永清家乡一带挖墙脚抢人才,引进各种花边和手工绣花工艺,各个地区纷纷成立相对应的抽纱个分公司。虞城在花边技术引进领先两年,受到省外贸局的表彰。
   有了加工基地是件好事,但要办一个厂,就需要资金,让刘永清家乡投资建厂,他们看透了当时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以后产品必须交给高霞省外贸,必定在某省高霞省两省之间左右为难,于是刘永清家乡工艺厂决定撤出基地管理移交到高霞省外贸。高霞本来指望刘永清家乡的投资,现在看是指不上了,一年一千多万的加工费,做成成品至少要有两千万,流动资金至少也要五百万,这笔数目的资金从哪里来,妇联可以出力帮忙,外贸可以组织贸易,但都解决不了资金问题,贷款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不行,没有有实力的单位担保不行,这些白手起家的新厂怎么能拿到贷款呢?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高霞为寻找资金苦思冥想的时候,县扶贫办有人来找高霞了,来人是扶贫办的项目科的科长李晓仁,他看了高霞棒槌花边管理站的运营账目后说:“现在国家要求扶贫工作不能只是输血救济,提倡为贫困地区提高造血的能力,资金的使用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满社会撒胡椒面了,要集中火力重点突破扶持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我觉着你们这种公司加农户的经营形式还是很符合上级的要求,你们写个建立工厂的可行性报告,我们扶贫办再向上做个考察汇报,也许就能拿到国家的无息扶贫贷款,这种款项有些难度,就看你们的努力程度了。

共 89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高霞,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家乡情感的女子,走进了她的创业世界中。文章讲述了高霞读书的情况,突出了她的正派;讲述了高霞出国的情况,突出了她面对国外的种种诱惑做出的选择。高霞回国了,回到了家乡,渴望带着家乡姐妹们摆脱贫困。然而,她的创业之路是艰辛的,特别是资金问题。好心的扶贫办来了,可是,扶贫办领导要了高霞的身子,省领导也要了高霞,高霞为了工厂的开办,她也走了一条违心的路——这是一条让人痛的路,高霞拒绝得了外国商人的诱惑,却逃脱不掉国内权力者们的陷阱……后来高霞陷入了欺骗之中,高霞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损失,而且由此清除了扶贫办的肿瘤。这篇文章讲述的高霞故事,特别是女人创业的故事,是让人伤心让人痛的。怎样给创业者们一个正常的公正的社会环境?怎样让国家的扶持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不成为个别权力者谋私的平台?这是这篇文章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迫切的问题,也从一个角度证明,我们国家的反腐行动,是国家建环境恢复正常的必要之举。好故事,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315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3-14 21:53:47
  这篇文章的主题的深刻性,不是励志,而是高霞拒绝国外富商的诱惑而遭受国内权力者侮辱的悲剧,这一悲剧是最让人痛的。也证明国家清除腐败官员的大快人心。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