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爱上冤家

编辑推荐 爱上冤家


作者:天亮故事 举人,311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5发表时间:2016-03-16 21:51:23
摘要:冤冤相报何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勇敢迈出第一步,都能伸出和好的手。

三家店子村不大,有刘李张三个姓氏,张家和李家是几代的冤仇,刘家保持中立。
   他们的恩恩怨怨要从解放前说起,李家的爷爷是地主,儿子是国民党的军官,张家的爷爷是佃户。李家依仗着权势欺负佃户,经常逼着张家交租子,每逢大旱之年,粮食欠收,交不上租子就要把女人送到李家做短工顶债。
   1945年张家的儿子张大宝当了八路军,46年回村里领着农民成立农民协会闹减租,打土豪分田地.李家的土地被分给了张家等农民。47年国民党部队杀回来,李家儿子召集全村开会:“我李友三又回来了,分了我的地退回来,拿了我家东西还回来,吃了我家的粮食吐出来!”他当众把张家老爹捆绑起来,吊在村头的大树上,用皮鞭抽得鲜血淋漓,折磨得死去活来,回家后没有几天就死了。
   1949年国民党军队被解放军打垮了,李家儿子李友三民愤极大在村里被枪决。李友三撇下老婆带着一个漂亮女儿李珍珍在村里生活,1950年,本村的贫农刘家的刘永堂家里弟兄多,倒插门给李家做了上门女婿,改姓名为李永堂,当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建业,第三年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1950年张大宝娶了刘家的女儿刘爱华生了一个儿子叫张国富,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叫张淑贞,第三年生了一个儿子叫张国强。
   1957年大成年人都在忙着大跃进搞生产,孩子们开始上小学,两家的孩子都在本村的复式班小学里上学。孩子们不知道两家以前的恩恩怨怨,相处得还不错。上完小学升初中,张淑贞学习好,在小学还跳越了一级,63年李建业,张国富还有张淑贞都考上了高中,他们的学习成绩都特别好,李建业喜欢书法和画画,张国富喜欢摄影写作,张淑贞喜欢文艺,歌唱得很好,65年毕业的时候,公社开始连片村庄办联中(初中)学校,三个人都被录用为教师。李建业担任语文和美术教师,张国富担任政治和历史教师,张淑贞担任音乐和体育教师。刚刚教了一年文化课程,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破四旧立四新,天天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成为经典反复学,67年开始搞忆苦思甜,吃用糠和野菜做的窝窝头,成天喊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革命.当时农村里也搞运动,社员们天天开会,唱着:“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怨伸……”红卫兵请贫下中农上台讲苦难历史:旧社会被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吃苦受罪。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村里动员张家奶奶上台诉苦,揭发李家杀害张家爷爷的罪行。那一天把本村在联中教学的三个教师也请到现场。就在张家老奶奶讲到悲愤的时刻,有人高声呼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打到地主阶级!”“打到地主分子!”一会红卫兵把李家的父母和孩子都抓来,押送到台子中间,李建业上前阻止,也被按倒在地,和家人一同跪在台子上。
   本来这些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些“阶级斗争”的恩恩怨怨,这样一来,两家的关系又开始紧张起来了,张国富开始敌视李建业,认为李建业是坏人的后代,是自己的仇家,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他在学校里开始组织学生造李建业的反,自己成为造反派头头,成立联中革命委员会,自封为主任,把李建业打成反革命分子,在学校里经常开批斗会。说李建业是反动书法家,资产阶级反动美术权威,帽子扣上一大摞,停止他的课程,让他扫厕所,扫大街,不准回家,在学校里只准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
   李建业停止教课,就连书法绘画的权力也没有了,他只有拿扫帚当画笔在大地上书法和绘画。
   张国富喜欢摄影,从前是捕捉景色和美丽的瞬间,现在他把照相机当成了监督李建业的工具,时时都在偷拍李建业的行动。好随时给他定罪,让他检讨。
   68年文化大革命到了白热化,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无线上纲上线,要是说错一句话就会被扣上一顶反革命的帽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人们都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学生也天天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什么四个伟大,作四个首先,那就是唱东方红,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祝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再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学生们见面一个喊“毛主席”,对方必须喊“万岁”;如果第一个喊“斗私”,对方就要喊“批修”,如果搞不好就会闹成笑话,耳朵聋的人就老打岔闹笑话,但谁都不能笑,态度要严肃认真。
   冬天的清晨,东方刚刚放亮,广播喇叭里就响起了《东方红》晨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飘了半夜的小雪花,学校的院子里白了,房子上白了,操场上也白了。学生们起得早,背上小书包,踏上了上学的路,路边的小松树长满了厚厚的白发,田野里的麦苗盖上了厚厚的被子,远处的山坡上黑白线条刻画出了版画一般的山水画面。孩子们迎着朝阳,在平坦的马路上一边走一边打雪仗,喜笑颜开,好不热闹。少年的活力在散发,完全忘却了严寒的冬季。
   孩子们模仿着滑雪的样子,向前奔跑几步把脚底放平,靠着惯性向前滑动。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学校,各个班级排好队伍,进入操场的扁圆形的环形跑道,长长的队伍像一条长龙在跑道上向前运动,一圈、两圈、三圈……五圈跑完了,队伍开始拉开了距离,有的开始掉队,队伍离开操场,回到各个班级的门前开始讲评。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说操场上有很大的反动标语,是骂毛主席的,人们一下子紧张起来,广播喇叭响了:“各位同学请注意,现在操场发现反动标语,为了保护现场,请掉队的同学立即离开操场,保护现场,配合公安查出书写反革命标语的坏分子!”
   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张国富拿着照相机,爬到操场外边一个很高的小楼阁上,把反动标语的全景拍下来,他又到操场的里边把大字里边的脚印拍下来,字是拖着扫帚在雪上写起来的,一个字直径有几米那么大,从操场的一头看就是“XXX,大救星”,下一句是“大坏蛋,AAA”,上下两行,正好在操场环形跑道的里边没有跑操脚印的地方,书写的痕迹清晰可见。
   很快公安局派出所的警察骑着偏三轮摩托来了,警察也到操场外的小阁楼拍下全景,又到操场里边拍了提取脚印的照片。用钢卷尺量了脚印的大小,两步之间的距离,还有字的大小。
   根据分析,这些字是天亮之前写的,应该是六点左右。作案人身高在一点八米左右,是个懂得美术和书法的成年男性,用的是带布条的扫帚。经过调查,很快锁定在李建业身上。第二天公安局接到了李建业正在操场中央用扫帚书写那些字的照片。公安局传讯李建业,李建业对书写大字供认不讳,但是他说写的不只是这十二个文字,是二十四个字,内容是:“走资派XXX,大救星AAA,XXX大坏蛋,AAA万万岁。”
   “那为什么就有十二个字了?”“是学生跑操队伍把跑道上的雪踏没有了,字也就不见了。这十二个字是在跑道里边保留下来的,太阳照射雪化了,什么也没有了。”公安局听着也有道理,做了口供笔录,发现李建业竟然是地主分子子弟,是国民党军官的儿子,爷爷曾经打死学校革委会主任张国富的爷爷,解放的时候被枪毙了。有这个政治背景,现在又被管制扫大街,对共产党不满,对文化大革命不满,对毛主席不满,所以写出这样反动的标语是有反革命动机的。
   公安局要把李建业抓走,校长前来说情:“一个有文化知识的教师是不可能做出这么不理性的事情来的,学校就他一个人会书法和美术,别人也没有这个水平写这么好的字,那他不就是自投罗网吗?”公安局的警察说:“你袒护反革命分子也是犯罪行为,除非是拿出他写二十四个字的证据来,才能证明他不是写反动标语。”公安局交代张国富:“免去老校长的职务,让他接替李建业的打扫卫生的工作,校长由你兼任,管制好这个同案犯。”
   李建业被戴上手铐,拉上警车走了。
   校长知道张淑贞是很有正义感的人,和张国富虽然是同一父母所生,但根本就不是一类人。校长找到张淑贞,和她谈话,要她找哥哥张国富出具李建业无罪的证据,因为是他向公安局提供的李建业正在书写的照片,他肯定有完整标语的照片,我相信你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张淑贞的确如校长所说,她就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他对自己的哥哥翻旧账的行为很不认可,她和哥哥说:“这是从前的事情,我们都还没有出生,老一代的恩恩怨怨与我们无关,这样下去冤冤相报何时了?”张国富却说:“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能那么雅致,不能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温良恭谦让。\\\'”张国富是铁了心要做个激进派了。
   张淑贞和李建业平时关系很好,相互尊重,彼此都有好感,就是碍于两家历史的恩恩怨怨,不能走到一起,这是为了家人的感受。这次哥哥落井下石,有意陷害李建业,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张淑贞没有求哥哥帮忙,因为她知道那样只会打草惊蛇,把事情办糟糕,她暗地里下手,自己找到了哥哥那个已经冲洗了的胶卷,立即到照相馆加印了一整套,完整书法的那几张格外多印了一份。
   张淑贞亲自去了公安局,提交了物证,证明了李建业是无罪的,公安局当场释放了李建业,公安局决定在近日派人到学校,按照矫枉必须过正的原则,为李建业平反恢复教师职务,为校长恢复职务和领导工作,以张国富有意陷害他人罪,撤销学校文革主任的职务,并拘留十五天。
   张淑贞和李建业一同回学校的路上,李建业让张淑贞背着他自己在牢房里用的小铺盖卷,用张淑贞的自行车载着张淑贞,两人加在一起负荷超重,走到半路自行车坏了,他们在一个破窑洞里过了一夜,天冷,两人抱得很紧,但李建业没有做顺手可以做的事情,这更打动了张淑贞的芳心,他两个相互倾诉了爱慕之心。快到天亮了,张淑贞主动要求和李建业发生了爱情关系。但是他们都知道就当前的形势,张淑贞的作为不会被家人所理解,是她救出来几代仇家的人,还让自己的哥哥被拘留,这恐怕是整个社会都不能理解。张淑贞手里边捆绑着那个小铺盖卷,边说:“这人际关系,也像这条绳子,两股和在一起就会更有力量,矛盾就像这个疙瘩,要想解开它,两头都把自己那一股拧紧一些,缩小身子,捆绑在外边的圈子才会显得更宽松,主动向圈内送,圈子会更大,彼此松开了扣子也就解开了,要是坚持自己的一面之词,只顾个人面子,不肯让步,就是拉紧了绳子两头,越拉越紧,永远也解不开这个疙瘩。”李建业觉着很有道理。
   张淑贞决心嫁给李建业,她说为了爱情,什么苦都能吃,她要隐身逃避人们的目光,李建业家里火炕下边的储存窖子里有个通往他家和邻居之间的六尺空院子,他爷爷在那里边做了一个小木屋子,没有人知道,那里有阳光,有水井,可以生存。他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张淑贞就在晚上来到了李建业的家里,隐蔽在了那个小木屋里。李建业每天都要回家送食品蔬菜过去,白天教学,晚上陪着张淑贞,李建业买回大量的中医书籍,张淑贞孜孜不倦地学习。三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张淑贞到县医院考取了中医医师,成为一个医生。李建业也接任了校长职务。
   他们用爱情结束了两家三代人的恩仇,仇人变伉俪,成为一段佳话。
   面对老一辈的恩怨纠结,想开些,看开点,往前看,不要耿耿于怀,翻过历史的一页。冤冤相报何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勇敢迈出第一步,都能伸出和好的手。

共 4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把故事放在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去叙述,从某个角度再现了中国文革在农村的情况,读该文,能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农村的斗争情况。但是,文章没有去渲染这段历史中的悲剧性,而是以此作为故事的引子,讲述张李两家恩怨结成的原因。文章也没有着力去描写凶恶,而是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文字中,写出了人性的善恶。张家兄妹,一个要报上一辈的仇,不惜隐藏真相陷害人;一个追求人性之善,救出了被哥哥陷害的人,最终结束了几代人的冤仇。文章结尾,语言精练,点明了该文的主题。这是一篇能让我们感悟历史,思考人生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3-16 23:33:37
  “ 面对老一辈的恩怨纠结,想开些,看开点,往前看,不要耿耿于怀,翻过历史的一页。冤冤相报何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勇敢迈出第一步,都能伸出和好的手。”这种现象好像在对外人之间不是很多,但是,在父辈的弟兄姐妹之间,好像还要多一些。结下的怨恨,传递给了下一代,于是有了亲人不亲的现象。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