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娘舅(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娘舅(随笔)


作者:温柔侠心 秀才,2732.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2发表时间:2016-03-20 16:53:06


   在中国,“娘舅”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称呼。
   逢寿丧嫁娶,无论来宾中有多少地位显赫身份高贵的客人,都不能算是主客,宴席的上座首席一定非娘舅莫属。那个被称为娘舅的人,也许是工人农民、也许目不识丁、也许相貌猥琐,但在你面前,他永远是高大的存在。娘舅,在中国人心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从前的农村,兄弟分家闹矛盾,必定请娘舅主持公道。娘舅既非法官也非师爷,他就那么左一划拉右一划拉:这桌子给老大,这柜子给老二……家就分了,比法院判决书还具约束力。尽管多半会有一方心里不服,但只要吃亏不大,便不吭声。
   女人跟丈夫、公婆或邻里为鸡毛蒜皮争吵,经常说的话就是:莫以为我娘家无人,我大哥是干啥的,我三弟是在哪里混的……娘家兄弟,哪怕再平凡,也是女人们炫耀的资本。娘家有人,是她们在婆家立足的底气。
   我七八岁时,第一次见识人家做娘舅的耍“威风”。村里的阿雨夫妻嫌寡母累赘,不愿赡养。可怜的老太太悲切切回娘家告状,第二天,老太太领着个白发苍苍拄木头拐杖的老头回来,这老头就是老太太娘家兄长,阿雨的大舅。老爷子步行十多里,累得气喘吁吁,站在外甥大门外不肯进院,边喘气边吆喝阿雨你个畜生给我滚出来。阿雨闻言出屋,一见娘舅驾到,顿时诚惶诚恐,忙不迭伺候太上皇似的搀扶着老爷子,请娘舅去屋里喝茶歇息。老爷子挺倔强,不肯进院,就站在门外训话,具体的训话内容我早已忘记,那时没多大兴趣,反正记得阿雨低头垂首站在老头面前不敢吭声。谁知老爷子越说越激愤,扬起木杖在阿雨头上咚地敲了一下,阿雨一个激凌,没敢吭声也没敢动,依然苦着脸低着头。阿雨的老婆是出名的泼妇,早在旁边蠢蠢欲动,见老公挨了打,终于忍不住跳出来指着娘舅的鼻子耍泼:“老头子你讲不讲理,你有什么权利打人?再不识相莫怪我不客气!告诉你,尊重你才叫你一声舅舅,如果……”女人口吐白沫嚷得起劲,老娘舅一时还没反应过来,阿雨已勃然大怒,“啪——”一巴掌狠狠掴在女人面颊。阿雨冲女人吼:“女人家瞎嚷嚷,给我滚回屋里去!”
   要在平时,女人绝对不肯善罢甘休,那天大概也看出了形势不对,只好哭啼啼回屋。阿雨连忙给娘舅赔不是,又给母亲道歉,拍胸口保证不再嫌弃老娘。从那以后一直到老太太去世,阿雨两口子虽谈不上多么孝顺,但总算不曾太亏了老娘,娘舅一拐杖,解决了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小时候的我,真的好崇拜“娘舅”,你看,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硬是把五大三粗的壮汉治得服服帖帖,做娘舅真威风啊!便常常盼大我几岁的姐姐早点出嫁生孩子,我也过过当娘舅的瘾,这话说给姐姐听,姐姐告诉妈妈,我被一顿好骂。
   长大后了解些农村风俗,才明白娘舅何以能在外甥面前“作威作福”,娘亲去世后,孝子须披麻戴孝到舅舅家报丧,并且要下跪,娘舅不让起来,哪怕跪断腿也不敢叫屈,这是第一关。早先流行土葬,棺材盖一定得请娘舅亲手盖上,如果娘舅对外甥表现不满意,觉得同胞姐妹生前受委屈了的,便不肯盖棺,大马金刀坐在棺前怒发冲冠义正辞严或循循善诱讲古比今。挨训的外甥,无论人前多么显贵高傲,此时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其实做娘舅的又怎会不让自己亲姐妹安心下葬,棺是一定要盖的,不过借机出气罢了。不知这种风俗起始于哪朝哪代,我觉得非常好,其实人们对娘舅的敬畏何尝不是潜意识里对母亲的敬畏?出生前“住”在母亲体内,出世后喝着母亲奶水,人是情感动物,多半对母亲比较依赖。舅舅,是母亲的娘家人,当然更值得尊敬。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渐渐接受现代文明,好多从前约定俗成的规矩悄悄发生了变化,从我的娘舅身上,已看不出老一代做舅舅的“影子”。我舅舅比我大十多岁,与我关系非常融洽。我上小学时舅舅经常给我买纸笔书本,长大后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像朋友一样随意,毫无拘束感,但心里敬畏还是有的。如果舅舅不高兴冲我发脾气,我一定也会像多年前的阿雨那样唯唯诺诺,当然这种事估计不会发生,咱舅甥投缘,舅舅从不给我端架子。
   我结婚时,婚宴首席本应让舅舅坐,可妻子那儿的风俗是新娘嫁到婆家的第一顿饭必须坐首席位置,理由很充分,女人一辈子只这一天最风光。风俗发生冲突,虽非大事,但很容易产生矛盾,开席时我母亲左右为难急得躲在一边哭,一边是娘家兄弟,一边是新媳妇,谁也不便得罪。事情并没想像中难办,我舅舅早主动坐到另一张桌席,他告诉我母亲,早听说人家那儿有新媳妇坐首席的风俗,外甥媳妇一辈子做这一回新娘,没说他这个做娘舅的,就是舅太爷来了也得让席,尴尬的气氛因舅舅的几句话而烟消云散。我妻子觉得抢了舅舅的席位,心里非常不好意思,主动离座专程给舅舅敬酒表示歉意,舅舅爽快地一饮而尽,即兴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知县坐轿下乡巡视,前有衙役开道后有兵丁相随,好不威风。行至乡间一小路,迎面过来一顶二人抬的破花轿,原来遇见了农家嫁女。摆在现在这事很好解决,你走你的道我行我的路,可当时那条路太窄,仅可容一轿之宽,衙役们便吆喝老爷出巡百姓回避,斥令新娘花轿退回去先让老爷过。知县制止衙役耍横,下轿令自己的轿夫原路退回,直退到路口,知县亲自作诗相赠并目送新娘远去才又上轿。县官告诉手下,老爷我随时可以坐轿,农家姑娘终生只一次机会,我何必争呢?
   舅舅讲完这个故事,又套用了故事里的一句话对我妻子开玩笑说:“以后在你家,那个上座还是属于我这个舅舅的,今天就让你坐一回又何妨。大家说我该不该让?”顿时满堂宾客哄笑阵阵,场面好不热闹温馨。
   我女儿出生请客喝满月酒时,她舅舅(我的小舅子)那会还是个十四五岁的毛孩子。小归小,首席必须是他坐,就连女儿的外公我的岳父大人也不敢坐。到开宴时候,宾客到齐,唯独我小舅子不见踪影,原来他独自跑镇上去上网了,十几桌客人硬是因他而延迟一个多小时才吃上饭。这规矩千万年不废,算是尊重舅舅的一种具体表现。
   社会走到今天,我女儿这代人与舅舅的关系比我那时更加和谐。我对舅舅敬的同时,至少在心里还有点畏,女儿可不同,她去外婆家,舅舅可遭罪了,不敢抽烟不敢上网,如不小心犯“禁”,定会遭受甥女揪耳朵捏鼻孔挠脚板的“酷刑”。小舅子现在已二十多岁,还没谈对象,我十岁的女儿经常对舅舅训话:小小青年就学会抽烟上网,看你以后怎么娶老婆!
   小舅子有时无奈地向我诉苦:“姐夫你家这小魔女谁敢要啊,太厉害了吧。”我说:“你是舅舅,交给你管教可好?”“唉,饶了我吧,这丫头我可惹不起。”舅子避之唯恐不及,我暗自得意,做娘舅做到这份上,真“惨”啊!
   我完全相信,舅甥关系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绝对成正比。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内涵修养不断加深,人们的相互关系在无形中改善,将来一定会更加融洽更加和谐。如我女儿与舅舅,一个不“甥”,一个不“舅”,但他们是多么亲热多么快乐,这难道不是爱么?孩子还小,做舅舅的自然疼爱有加,但不管怎么说,外甥对舅舅的尊敬不能消减,有句歇后语叫“外甥打灯笼——照舅”,没错,在舅舅面前,任你是混世魔王还是大罗金仙,也只有提灯笼的份。

共 28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娘舅》一文,敬畏威严之余的随和亲切给人舒服温暖的感受。文章主要描述了“娘舅”这一令人敬畏的亲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且用几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加以证实“娘舅”显赫的地位和权威。随着社会的发展,“舅舅”这一传统的人性关怀的制度设计也有了新的变化,两个实例“我”结婚“时和女儿出生时,“舅舅”的豁达通理以及随和亲切尽显无余,亲情味更浓厚了,但是我们对“娘舅”的那一份敬畏依旧深藏心里,相信这也是亲情之间爱的真谛。文章中心突出,平实而自然贴切是本文的亮点。共赏!【山水神韵编辑:雪舞嫣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舞嫣然        2016-03-20 16:55:01
  文章中心突出,平实而自然贴切是本文的亮点。问好侠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回复1 楼        文友:温柔侠心        2016-03-20 17:19:00
  好久未见雪舞,辛苦了!
2 楼        文友:半生素衣        2016-03-20 21:16:09
  真是一篇朴实又视觉独到的文章,娓娓道来,好不亲切。应了文字来源于生活。
安心阅读是一件惬意的事。 只愿这个过程能长久些,再长久些……
回复2 楼        文友:温柔侠心        2016-03-20 23:16:39
  欢迎素衣,因为喜欢文字,什么事都想拿来写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