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乡的大崖坡

编辑推荐 家乡的大崖坡


作者:江北乔木 举人,44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4发表时间:2016-03-22 00:17:50

家乡的大崖坡,都叫它大崖(yai)坡,家乡人对这个大崖坡形成于那个年代都不得而知,一提起它来,却都很有感情,就连周遭的百姓对它都很了解。回老家的时候,经常听到家乡老人说起在大崖坡底下晒太阳的如何、如何?听起来感到真是一种享受,据说最多的时候竟有三、四十人之多,有默默地插着手晒太阳的,有颇有兴致地拉呱的,有五、六人一组打扑克的,有楚河汉界、两军对垒的,还有邻村退了休的人闲着没事到这里召集着打猴的……现在,老家的大崖坡可热闹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外来信息搜集、对外信息发布的“窗口”,成了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崖坡演绎着时代的故事,吸引着我真想写一写老家的大崖坡了。
   抗战时期,日寇进攻中国,采取惨无人绝的烧、杀、抢“三光”政策,因我家乡是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游击队多的出了名,曾被日伪寇称为“八路窝”,对我老家父老乡亲恨之入骨,把我老家也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斩尽杀绝,对日本鬼子的这些残酷暴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束手无策,但又不能坐等受害,被逼无奈就只有往外跑,跑出村子,躲到山里或跑到别的村子里,就相对平安无事了,这种躲藏的方式,那时被称为“跑慌乱”。每当听到鬼子进村扫荡的消息,大人孩子都被惊得就像丢了魂似的,急忙呼儿喊娘地叫着往外跑。据家乡老人讲,那个时候的大崖坡对家乡人是有恩的,在大崖坡的掩护下才保住了许多人的的性命。家乡老人常说,那时杀红了眼的日本鬼子,进村后就围追堵截,在离大崖坡几百米远的村北头地堰上架起了重机枪进行扫射,后面还有日本鬼子追赶着,很难跑出他们的屠杀圈子,直接往北跑,根本没有活路,于是,急中生智的父老乡亲便在大崖坡的掩护下,往西跑去,跑到一个叫“西荒沟”的地方,顺着这条大沟跑出去,这才逃过了一劫,只有个别人伤亡,自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我对大崖坡便陡增了另外一种感情。
   儿时的我对大崖坡就有很深的印象,那时,村里有一户穷苦百姓,本来就家里穷,孩子又多,一家六口穷的叮当响,家里缺吃少穿,一天三顿靠大人孩子要饭吃,经常忍饥挨饿,过着这样的日子,哪来的钱盖起房子?真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不管怎样,也得寻找个安身的地方,找来找去,就在大崖坡西面的一个洞里凑合着住了下来,大崖坡撑起坚实的臂膀,为这一家遮风挡雨,带来了冬暖夏凉,呵护着这一家人度过了艰难,走出了困境,盖上了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家乡的大崖坡也曾给我带来过童年的欢乐。那时,大崖坡的上面有一条东西小路,贯通着全村,直通着村里的学校,小路的两边住着十几户人家,我家就在路边住。每天上学的时候,就从家门口一路向西,走在大崖坡上面窄窄的小路上,这大崖坡上面有八、九棵树,便有我家的一棵杏树和两棵柿子树,树上有飞来飞去的鸟儿,鸟有各种不同的叫声,上学的路上,仰望着我家那三棵树,常常听着美妙的鸟叫声到学校,放学的路上,再伴随着悦耳的鸟叫声回到家,大崖坡上面给我留下了童年的欢乐。
   大崖坡的下面是一片半椭圆形的空地,便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每天放学后或是星期天,我们总是无拘无束、乐此不疲地玩个痛快,在这一片自然的天地里,玩的花样可真多。晴天,有打毽的,就是用锯锯一块直径约3厘米、长约10厘米的木棍,再用斧头或刀把两端砍、削的尖尖起来,游戏双方各自再制作一根长约50厘米、直径约5厘米的圆木棒,这样,就成功了,当时,许多小伙伴为制作游戏工具而把自家的切菜刀砍牙了,没少挨父母的大骂,那时却为长时间的快乐,不顾一时的打骂,只要欢快地打起打起毽来,早就把挨父母打骂的事儿忘在了脑后。打毽的时候,用“剪子、包袱、锤”的方式,确定谁坐庄。庄上就把木棒立在墙根上,就把毽扔到规定的距离范围内才有效,否则就换庄。对方则拾起毽瞄准木棒击打,假若打倒了木棒,就换庄,打不倒木棒,庄上就顺手拿起木棒,把毽的一头一敲,毽儿就凌空飞起来,接着快速用木棒往远处猛力一击,一打出去就是十几米、几十米远,当时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劲儿就别提了。然后,庄上就在心里目测打出毽去的距离,对方就会问:“要几斗?”几斗,就是人趴下将胳膊伸直再加上木棒的距离。庄上假若回答:“要十斗,割不割?”对方略一思忖,再确定割不割,如果说不割了,就继续打,庄上累积计分,如果对方说要割,那么就趴到地下,一斗一斗地丈量,割赢了,庄上本局积分为零,割输了,庄上累计积分,这样循环往复,最后,以积分多者为赢。
   在大崖坡下还有碰钟的,小女孩有踢毽子、跳房的,晚上,还有到洞里打瞎胡的,大崖坡下面的宽敞场地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大崖坡还成了村子召开会议、活动的自然场所,村里的全体村民大会几乎都在这里召开,大崖坡下坐满了男女老少,嘹亮的高音喇叭声在大崖坡下回旋。我清楚地记得,1971年发生的“林彪集团9.13事件”下达到村级后,就是在大崖坡下宣布的,当时大崖坡下一片寂静,许多人都很震惊。在那个“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年代,村里还在大崖坡下挖过防空洞,大崖坡始终默默地为家乡人民造福。
   家乡的大崖坡历经风霜雪雨吹打过,被日本鬼子炮火袭击过,但它始终挺起不屈的身躯,造福于一方百姓,保护了家乡人民的生命,给家乡人民带来了福音。此时此刻,带着无限思绪的我,在心里默默地期盼着大崖坡能始终像往日一样,造福于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
   乔显德
  

共 21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家乡的大崖坡,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卷写的故事铭刻心间。家乡的大崖坡,走过了风风雨雨,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这是一篇正能量的文章,作者以村子的大崖坡为主线,用朴夯实素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了昔日的过往,走进了岁月经历的故事中。抗战时期,日寇进攻中国,惨无人绝的杀戮,给中国人民带了很多的伤痛,大崖坡成为了村里人的避难所。建国时期,村里有一户穷苦百姓,孩子多,家里穷的叮当响,大崖坡西面的一个洞,成了这一家遮风挡雨的家。大崖坡不仅留下了童年的快乐时光,也留下了村里人对生活憧憬的美好。如今的大崖坡,是信息搜集传出的“窗口”,给家乡人民带来了福音,是村子人聚会的场所。喜欢大崖坡,带着无限思绪,期盼着大崖坡今后能像往日一样,造福于家乡人民。欣赏力作,点赞!谢谢赐稿!【编辑:婉溪清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16-03-22 00:19:01
  这是一篇正能量的文章,点赞!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