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意象巧用诗苑醉

  意象巧用诗苑醉 ——影星林芳兵新诗审美品鉴


作者:郭有生 秀才,1126.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6发表时间:2016-03-23 14:46:49
摘要:鉴赏影星林芳兵的新诗《女人 花开一季 芬芳一世》。

意象巧用诗苑醉
   ——影星林芳兵新诗审美品鉴
   郭有生
  
   好些天不读诗了,今天再读诗友林芳兵女士的《女人 花开一季 芬芳一世》,就让人醉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林芳兵女士的这首诗,那意境显然属于“有我之境”,我们读来,感到那“境”就是人物活动的艺术背景,是一个特定的诗意时空,是女诗人一腔柔情附丽之境,是寄寓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
   你看诗人第一小节诗,采用亦实亦虚的笔法入笔,吟道“携一缕/三月熏风”,这“熏风”是让人动情的和暖南风,说“实”是实写季节气候,说“虚”是暗喻女人给人世间带来的温馨暖和的情意,“三月”让我们感同身受、如沐春风,“一缕”更增添了那种柔和绵绵之感。接着一句“轻绾你/发柳如丝”,是好美的一幅画面,发如柳,柳如丝,辗转比喻,那熏风轻绾柳丝,也轻绾秀发,柳丝让秀发增添了无限春意,秀发让柳丝增添了无限妩媚。这种审美对象的“同”中之趣,历来备受诗人关注,如宋代聂胜琼《鹧鸪天?别情》有“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的诗句,泪也滴,雨也滴,同是一个“滴”字;李煜有词云“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渚花满,瓯酒满,也同是一个“满”字,艺术魅力不言而喻。末尾一句,从视觉形象转到嗅觉形象——“悠柔间淡香飘逸……”,那“淡香”在秀发柳丝的背景下,给人青春感,给人靓丽感,给人修养感,给人柔美感,这怎能不使我们被女人的魅力而倾倒呢!前面的“悠柔间”,“悠”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美,同时与“轻绾”呼应,与“熏风”的轻捷的步履对应;“柔”是一种天性亲和的美,同时暗示了秀发的质地,“三月”的气候品性。到这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美女,娉娉袅袅,立于春风的柳丝下,那风似仙女的手轻轻拂起美女的秀发,也拂起一身嫩绿的柳丝,那淡淡的馨香漫在田野,漫在山川,让春天的世界更加温情脉脉!
   第二节诗,是色彩的艺术,诗人云“借一抹/初春新绿/染靓你/玉色裙衣/叠映出山川秀丽……”这儿诗人仍然以第二人称,用“你”来指称“女人”,不用“您”更感心理距离的亲近,这女人“玉色裙衣”,玉色一般指莹白色或淡青色,但现代你在市场中所见的玉色衾枕、服装,却多是淡粉红色。而背景上却是“新绿”,是一种嫩亮的绿。红绿的搭配,古人就很喜欢,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 一枝浓艳, 莫待过芳菲”,再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几许繁红嫩绿柳”,“绿叶红花媚晓烟”,还有《红楼梦》中,宝玉与莺儿探讨络子的配色:“宝玉道:‘松花色(嫩绿)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而颜色是有性格的,嫩绿给人青春、生命、活力的感受,淡粉红色给人热烈、明媚、欢乐和向上的感受,而这正是作者所描绘的身着玉色裙衣,在初春新绿环境中女子的精神形象,写的是那样的美丽动人,是那样的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你以为你看到的只是“形”,谁知“神”却生动的蕴于其中。说到这,你也许会说,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粉红裙衣”呢?要知道这“玉色”还有一个价值,就是触发我们把女人和“玉”联想在一起,是美,是高尚,是人间最珍贵的一道风景!甚至让我们联想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玉的五德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看来女诗人对意象的主旨直指意义和主旨附丽意义,把握的真好。而“新绿”与“玉色”的关系,用“染靓”一词来表达,是一种非逻辑性的诗意关系,更增添了“玉色裙衣”的美。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末尾一句“叠映出山川秀丽”,因为如果说前面描写的是阴柔之美的话,那么“山川秀丽”是一种阳刚之美,而这“山川”倘若没有这娇红嫩绿的叠映,还有那种动人心魄的美吗?这是在暗示一种男女关系吗?这是在告诉你一种深沉的哲理吗?这是在赞美女人在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伟大价值吗?都是!
   第三、四节诗,是写女人的早出晚归。“朝露晨曦”、“烟霞晚归”,清晰的交代了时间脉络,是女人活动的时间背景。同时“朝露晨曦”,暗示了辛苦、勤奋;“烟霞晚归”,暗示了一天业绩的璀璨美好,而且也把人性的璀璨带回了家。第三小节的妙处在,末尾留有时间性的想象空白,而前边有想象定向词语“气韵如兰”。“气韵”多用来形容艺术,如“书画的气韵”,这让我们联想到女人是自然的艺术,也是社会的艺术,她们“忙绿着/一天的开始”,行为也是艺术,这行为有兰的高雅,兰的魅力,兰的馨香,那么你想象女人一天的忙碌情景,还能不美得让人神魂颠倒吗?第四小节的妙处在审美信息的密集句“酿造着馨香甜蜜”——“于心桥暖岸/爱的港湾”,你看家是“心桥”,是亲情传递温馨的桥梁,是爱情输送沉醉的桥梁,是挫折得到慰藉的桥梁,在这个桥梁上女人“酿造着馨香甜蜜”;家是“暖岸”,你在孤独时,你在受白眼时,你在委屈时,你在落魄时,都会意识到凄冷的此岸,只有到了“家”,才找到了温暖的彼岸,因为女人在家“酿造着馨香甜蜜”;家也是“爱的港湾”,你疲倦时,你遇到了暴雨狂飙,你需要得到休整能源时,家中自有女人“酿造着馨香甜蜜”。说到这儿,你也许意识到,审美信息密集句,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使得语言何等洗炼,何等含蓄,何等耐人寻味。
   接下来,女诗人用一小节,赞颂了女人的价值,女人的奉献,女人的伟大。这一节诗,值得琢磨的是,前面抒情,语言委婉曲折,这儿抒情,语言直白奔放。为什么呢?前面抒情,是一种柔情,心情平静缠绵;后面抒情,是一种激情,心情澎湃激昂。显然女诗人这儿处理的很恰当,柔情适宜委婉的语言,激情适宜直白的语言。这点大家可以这样想,大喜大怒就是激情,你想人们在这时抒发这样的感情会无意识的选择哪一类语言?那些绕来绕去的语言,还会有激情的味吗?我们欣赏这一节诗,我们能体会到女诗人越说越激动的情感变化,我们能体会到从社会的视角看女人的伟大时,让人激动不已的心情,我们能体会到全诗的高潮——“你迎送春秋/奔忙四季/你延续生命/奉献无私/你花开绚丽/释放不吝/直至褪落/最后的颜值/倾尽一腔似水柔情……”同时你看这快捷的节奏,和激动赞美的心情、直吐心声的语言又是配合得何等好!
   从全诗来看,女诗人的诗句排列,也有一种美感,让人感到一种轻灵,一种秀气,一种柔美,倘若以原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排列,这种艺术效果还有吗?大家不妨比较一小节感受一下:
   原诗:
   携一缕
   三月熏风
   轻绾你
   发柳如丝
   悠柔间淡香飘逸……
  
   倘若以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排列:
   携一缕三月熏风
   轻绾你发柳如丝
   悠柔间淡香飘逸……
  
   说到这,我忽然想到今天看到丁立人的一篇文章《交流?感受》中说:
   感受同理解没多大关系,不理解照样可以感受。有时,不理解的感受更直接反而好。感受有一触即发;一见钟情,一槌定音的意思。对于一件艺术品,感受可以出现在理解之前,这叫感受先行。不仅如此感受还可以脱开理解,这又是感受独行。如是,我们看画,不必先作理解,不必求懂。一见到画着实可以立即欣赏起来,立即从画中得到快感,快速享受起来。看画本来就是一件愉快的事。看画本来就是一种享受。欣赏艺术品,不求甚解,不需全懂,这不仅是替视觉扫清道路、还从心理上消除障碍。心且开阔宽广了,原先视而不见之作而今全能看出各名堂来了,原先避而生畏之作而今却可以放胆品尝了。从而,艺术之门敞得更大,艺术交流畅通无阻,从艺术中得更大的快感,从艺术品中得到更多更大的享受。
   你看,我欣赏女诗人的这首诗时,从形式上就让我“一见钟情”,也正是这感受先行,让我不由一步步走进诗人创造的意境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诗句排列艺术,和这首诗歌所赞美的对象和抒情主题又是那样的和谐,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女诗人把女人置于“柳丝新绿”、“ 朝露晨曦”、“烟霞晚照”等意象背景下,处理的多么耐人寻味!
  
   2016.03.22午写于陕北榆林
  
  
   附:女人 花开一季 芬芳一世
   作者:影星林芳兵
  
   携一缕
   三月熏风
   轻绾你
   发柳如丝
   悠柔间淡香飘逸……
  
   借一抹
   初春新绿
   染靓你
   玉色裙衣
   叠映出山川秀丽……
  
  
  
   你迎着
   朝露晨曦
   气韵如兰
   穿梭于
   人车流动的交织
   忙绿着
   一天的开始……
  
  
  
   你身披
   烟霞晚归
   步履不息
   于心桥暖岸
   爱的港湾
   酿造着馨香甜蜜……
  
  
  
   你迎送春秋
   奔忙四季
   你延续生命
   奉献无私
   你花开绚丽
   释放不吝
   直至褪落
   最后的颜值
   倾尽一腔似水柔情……
  
   女人
   花开一季
   芬芳一世!
  

共 36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的分析,展示了意象在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诗人的人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观进行了解读,体现了诗人优秀的文学素养和追寻淡雅生活的优良心境。文字纯美,语言纯朴,情节递进,对诗歌的写作者与欣赏者都富有指导效应。推荐读者欣赏品鉴。【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6-03-23 20:31:26
  欣赏精美的赏析佳作,问候,遥祝愉快,欢迎继续赐稿江山作品赏析栏目。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