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哀,莫大于心死(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哀,莫大于心死(随笔)


作者:梅荷 布衣,34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5发表时间:2016-03-30 18:40:36

猴年的春节,感触颇多,新旧思想的碰撞,城乡结合的弊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无不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这种现象给了我一个上升高度的沉思,也让我读懂了一句话:无论你是何种身份,心若死,与行尸走肉无异。
   自古以来,新旧更替促发展,辞旧迎新换天地。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达,农村土地的流转,在中原农村广袤的田地里,在庄稼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弯腰耕作的农民,一排排现代化机器代替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作方式,那些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去了哪里呢?我们从每年春节的农民工返乡潮里可以找到,从一家家乡镇企业个体作坊里可以找到,从风行农家院的一张张麻将桌上可以找到。甚至,从劳教所、从高墙森严的监狱里也可以窥见一二。
   地处中原的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四十岁男人在外面打工一年后回家时,发现妻子对自己冷漠得如同陌生人,在深夜里男人要求妻子与自己同房,妻子竟然不同意,而且钻在被窝与别人聊微信,男人一气之下挖了妻子的双眼。这残酷人道的背后是什么?是简单的夫妻矛盾吗?不是。是一个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仁厚和善良的本分,是一个农民工在长期的性压抑下的心理扭曲,是落寞的农村妇女在承受社会道德舆论压力下的无所适从,是孤寂的农村留守妇女的悲哀命运。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千辛万苦大多是为了孩子,如今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年轻一代的农民工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到一些昂贵的私立学校,这些过早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如果生活在环境好的学校里,是可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最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没有得到父母疼爱,又生活在一个恶劣环境里的落单孩子。举一个让人震撼的真实案例吧。去年年底,河南省某市公安系统举行了一次毒品突击大检查,在一个小村庄,发现了一个年仅十八岁的贩毒吸毒团伙头目,这个男孩子平时无人管教,父母亲都是出外打工的农民,孩子从小到大独立成长,村里人一直都不知道他在吸毒,直到事发。面对着他惊人的犯罪事实,我们还能说孩子是无辜的吗?
   没有知识又没有更好出路的农村人一直以来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如今农田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田地的整合,让那些原本收入低下又不想出让自家一亩三分田的农民更加地实力单薄,这一部分农民与长期蜗居在城里生活的打工农民相比,他们缺少的是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己身份上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固守着一种落后的观念不变,那么他所做的一切行为将会与这个发展中的社会背道而驰,悲剧和悲哀也将会同时发生。
   在豫北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是家庭负担较重的一个群体,他们上有高寿父母,下有未结婚的已成年子女,一方面不能自理的高龄父母需要专人照顾,另一方面农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未成家的男青年成为中老年父母心头无法隐忍的痛。虽然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放在了农村养老机构这一块,但是很多农村的老人并不能接受离家养老的观念,孤单的高寿老人、家庭负担过重的中老年人和一些无人照顾的留守老人,成了农村养老问题中的主要对象。在我所接触过的农民家庭里,一位高龄老人因为忍受不了孤独和病痛的折磨而自杀;还有一位老人因为儿媳妇一句恶语,撞墙自杀未遂后落下永久性精神疾病;一位年龄60岁的农村妇女因为常年侍候公婆产生厌烦情绪而离家出走……
   谁是谁非?自有定论。我想这是否和个人所接受的思想观念有关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事例: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她是大家心目中的女强人,做事果断,为人豪爽,有着男人的心胸和魄力,她却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因为不满家族里长辈的仲裁而上诉法院,一纸状告把自家丑事公布于众。视家族名誉至上的的丈夫一气之下和她离了婚,事后竟然娶了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邻家女孩。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传统观念中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下飞速发展的现状。可见,改变旧观念,适应新变化,是目前农村人应该接受的新思想。固守,只能退步;改变,才能发展。
   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时俱进”。这是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时,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提出了“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激励人的说法,后来概括综合为“与时俱进”。
   试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它就会原地踏步;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它就会衰落;一个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如同心死。心若死亡,与行尸走肉何异?
   庄子曰:心哀莫大于死,人死亦次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最悲哀的莫过于没有思想或失去自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臧克家前辈在纪念鲁迅先生时说过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就让我们时刻牢记这句话吧!活着,就不要让自己的心死去。
  
  

共 20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哀,莫大于心死》这篇随笔,作者通过撷取农村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困惑现象,通过发生在农村的几例触目惊心的案例,揭示出了一个沉甸甸的令人深思的话题:改变旧观念,适应新变化,是目前农村人应该接受的新思想。固守,只能退步;改变,才能发展,要与时俱进。并上升到宏观的角度,进一步阐述指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它就会原地踏步;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它就会衰落;一个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如同心死。心若死亡,与行尸走肉何异?予人启示和思索。文笔犀利,观点鲜明,有的放矢,论述有据,条理清晰,主题深刻。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山水,推荐共赏。【山水神韵编辑:孤漠一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漠一尘        2016-03-30 18:41:40
  不错的一篇随笔,主题令人深思。拜读,问好作者,期待新的精彩!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