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百味】石门瑰宝(武侠风情小说)

精品 【百味】石门瑰宝(武侠风情小说)


作者:豪子 童生,774.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23发表时间:2016-04-06 19:59:25


   1、石门探宝
   汉中城北约30里处,有一笑倾人国的美女褒姒的故里褒姒铺。
   站在褒姒铺外的路边西眺,激流而下翻银拥雪的褒水历历在望。莽苍苍隐含抹抹黛色的悬崖峭壁间,短看似蛇,长看若细腰带似的古栈道时隐时现。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雪雨霜侵袭,仍毕呈秦汉时节凿山开道的巍峨遗风。纵观山间诸景,细察缤纷各异的遗存,唐宋时雄风渐弱,至明清日衰——避艰险、依山势、择缓处筑路,恰若一部浓缩的中华交通史。近代则重振大汉遗风,加之运用当代新科技,遇河架桥,逢山体洞开隧道,直穿险山奇水,沟通东西南北,在此新修了石门古栈道游览景区,一年四季游客逶迤如织。
   清光绪初年,早春时节。一四川秀才跋涉到此,驻足仰首,笔立良久,读出了铭刻在山崖间的中华交通史的深厚意蕴。那时,虽未领略到现代交通四通八达的恢宏,但是,秀才胸有李杜佳句,还是被蓝天白云下的秦汉雄风惊呆了。
   严秀才严合生,庆幸自己赴京赶考选走金牛道,能在汉中石门一饱眼福。心随眼动,情由心生,一时口随情起,轻吟出一首前人游石门的七言诗:
   凌晨走马过花村,
   先玩玉盆到石门。
   细想张良烧断处,
   崖前伫立欲断魂。
   正聚精会神观景品诗,望山兴叹,几声哗哗声响,有飞石落下,至路上飞溅而去,落入河水,溅起浪花。惊慌情急之中,严秀才连忙闪向石崖,紧贴凹处石壁躲避险情。一阵百般猜疑,再也未见动静。良久,移步路上,看了毫无意外,站上一青石回望仰视,却见高高的浮云石壁间,似有两只猴子在攀援。渐渐定睛看清,哪里是猴子,原来是两个人。他们像猴子般灵巧的附身险崖伸手采折,分明是采药呢!记起史书上记载的石门石刻,严秀才喜出望外,心中突生灵感,便仰脸扬臂,急挥起手,大声呐喊:
   嗨!嗨嗨!
   嗨,嗨嗨……随着回声,越发认定了,是采药人啊。
   不一会,两人已下了山崖,站在严秀才面前,怯声问道:先生,有事吗?
   没事的,没事的。;两位采药人一胖一瘦,瘦的臂长腿长,浑身精力,胖的腰粗身壮,如虎似豹。只一霎那间,灵感如闪电忽亮,严秀才打消了赴京赶考夺取功名的念头,胸怀扯起风帆似的,胀满了登时干一番大事的气派,打消他们顾虑说道:
   两位兄弟,好身手啊!
   呵呵,嘿嘿……惊神已定,两采药人手足无措。
   凭你们攀壁的绝技,可以不采药了呀!
   不采药,我们吃风喝屁去……
   你们可以,可以干比采药强百倍的大事,挣大钱呀!
   先生,你是……
   我从四川自贡来到此地,慕名取瑰宝的。
   从四川自贡来,取瑰宝的……
   这里不是说话处,前面不远处有个云栈酒店,清净非凡,请二位前往一谈。
   这两位灵如猿猴,强似虎豹的采药山民,一个叫李山柱,一个叫孟大海。云栈酒店不大,却独立路边,面山背河,风光秀丽。外面山风呼呼,里边简朴寂静,三个人围石桌移矮凳·随意而坐,把粗醅小酌,却烈火中烧,情投意合,喝得痛快。李、孟两人身觉燥热,不忘记采药强百倍挣大钱的话,几句客套话绕过,直愣愣询问道:
   先生刚才提到挣大钱的事……
   哦哦,你们在此地居住,该不会不知道石门山上摩崖石刻的事吧?
   先生说的,是那些没用的石碑呀!
   没用的石碑……那些石碑,可都凝结着秦汉雄风啊!
   秦汉雄风?
   那都是人间绝无仅有的瑰宝呢!见二位将信将疑,严秀才接着说,既是瑰宝,大有银两可挣呢!
   听说有银两可挣,李、孟一拍腰间的绳索,伸出脚上的麻鞋,亮出裤腰别着的钢钎和铁锤,争先恐后说,先生要买那石碑吗,好凿,好凿;只是那石碑太大太重,凿下来怎么往出驮呢?也有字少块头小的,好驮、好驮。
   严秀才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脱口说,不敢造孽,不敢造孽,自觉失口,劝了一杯酒,缓缓说道,你看那山上,春色浓浓淡淡,再看那河里,水波有绿有蓝,处处都是好景致,令人百看不厌,能把好景致,都拿回家去吗?
   二人疑惑,捏盏不语。
   要想长留下好景致,以方便欣赏,可以画下来呀!那样贴在家里墙上,不是很好看吗?
   二人越发疑惑,如坠五里雾中。
   又干了一盏酒,严秀才说道,毁了石门石刻,那可是有愧于古人,负罪于今人,让人千古唾骂呀!见两人脸色沉重,捅开窗户纸说,把石刻拓印下来,原模原样,真字真迹,比画得还真呢!斜眼往窗外一瞄,恰巧卧了一块残碑,起身带他们出去,向店主要了纸张墨黑,擦净了石碑,铺纸于碑上,示范拓石揭碑之法,讲解拓取碑文之方。见二人似有所悟,急着换钱,让他们照方依法手试。两人手忙脚乱,急得脸脖淌汗,不是撕破了白纸,就是拓不出黑色印迹。严秀才见状,掏出二两纹银,交与他们手上说,先给你们一人一两定金,回去认真研习吧,也不麻烦的,等研习好了,三天后在此见面,发大财吧。细讲了先以湿纸复石,再以墨黑打拓技艺。
   三天后,从汉中城云游回来,在云栈酒店会了面,严秀才让两山民试拓。面对拓纸,欢笑着连连点头称赞:你们二位不只攀山灵巧啊!酒后诸事齐备,择定吉日,三人专门上山神庙烧了高香,拜了山神,祈求了平安,做好准备,仔细检查了一番,才由二位山民身负竹筒,内装纸墨,腰缚绳索,悬吊山崖,闪进石门,按严秀才吩咐的,捡要拓印的石刻拓印。
   在云栈酒店接过石刻拓印,扫光地面,一张张弥接了,展现出柴床那么大的《石门铭》、《石门颂》。严秀才直直地品看了良久,乌金似拓黑有光泽,蝉翼般拓淡而匀净,横平竖直之中,间架结构之外,果然尽显秦汉书法异彩。一时倍感石门风光奇异,地杰人灵,悄悄地道好后会日期,要两人长期合作,欣然伸手递出白花花的银子,一人足足给了五两。
  
   2、长安亮宝
   长安城里,钟楼西北,品衡楼上。
   严合生趁兴邀众文友品茗。三套叠的好茶,清香缭绕,分坐的十多位文友,兴趣盎然。好茶、好茶,坐饮品茗的啧啧喜叹中,严合生见时机已到,站起来欠欠腰身说:今天不是专门邀大家来品茶的,还有比纤毫茶更好地东西那!说着,从桌抽屉拿出物件,展开石门拓片,让文友赏味把玩。
   纷纷站起围拢,一看是《石门颂》拓片,文商袁缘元连声呵呵,急忙让各位把茶盏移开挪远,匆匆去洗净了双手,掏出袖筒里的手帕擦净十指,一一拨开众人,移远清漆靠背椅,甩袖伸双臂,倚八仙桌俯身,从怀里掏出一枚放大镜,边移看便惊呼:
   大哉汉书《石门颂》也,你看你看,这石门二字,笔力传神,再看受命的命字,落笔悠长,似一泻而下,分明有千钧穿石之力也。
   围看的十几位文人学士,大都知晓《石门颂》乃书品之最,领略却有所知深浅之别,此际都若心领神会,聚身凝目,默观抑或惊叹起来了。激情难抑中,有人便口出狂言:
   严秀才,忍疼割爱吧,你开个价!
   没等他开口,另有人说,还是收藏在我那吧,我收藏甚丰,以免此真迹拓印在你那孤独呀,嘻嘻。
   一时间,品茗场变成了竞标场,纷纷竞标论价,个个欲得书宝。严合生一则确实需要钱两,二则已和两位石门采药人商议好了再拓印之大事,脸面上似有难言之隐,实则顺水推舟忍疼割爱。结果,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先拿出的《石门颂》拓片,得银二百两,后取出的那副魏书《石门铭》拓片,也得银一百八。外加众星捧月似的道谢赞美,一时不绝于口,真是把赴京赶考的心思,丢了个干干净净,暗自思量起废八股书卷,弃官考仕途,在长安的繁华街头购置门面,走袁缘元等人的文商之路。
   细赏了钟、鼓两楼,游览了大、小雁塔,不觉月余过去,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热。一天,严合生欲落实购买门面房大事,正在钟楼以东转悠,忽遇袁缘元找来,说东大街虽热闹,一是房价太高,二是过于热闹,带他漫步至鼓楼前不远处,指着西大街的两间门面房说:这里距钟鼓楼皆不远,距品衡楼更近,繁华中有一份幽静。同他进去看了,两间门面房后一过厅,庭后一小天井,两边红柱青瓦房屋,和门面房一样整洁宜人。天井再往后,豁然开朗一后院,面积虽然不大,几株杨榆树绿梢指向云天,成条成片的几处花木姹紫嫣红,售价仅百两白银。袁缘元说:得知你欲在长安久居打算,我就派人四处打询,你若觉得满意,我那正好多出一男一女两仆人,翌日即可过来帮你收拾,以后就陪你在此度日。严合生比袁先生年轻约十岁,此时不亦乐乎,对其当做大哥,连连作揖相拜,表示了感谢之情,当下便和房主割清银两手续,邀袁先生去品衡楼小聚品茗不提。
   住下来仅一天,便从一茶客口里获知:怪道袁先生热情相帮寻房,原来他将所得汉魏书法极品拓印,携人带到东瀛日本,竟被赞为世之至宝,引起了日本金石界、书法界、学术界轰动,设场竞价拍卖,一副拓印一出手,便获千金之巨。
   千金呀,消息可当真?君子一言,这还有假!此消息让严合生心中,恰似打翻了五味罐,说不清是啥滋味。往深里细细想了,人家袁先生,既是文商,哪能不赚钱呀!袁先生对他严合生,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啊!冠名文宝斋的店面新居虽然宜人留人,袁先生介绍来的猴子和香兰也很忠顺,尤其是那位年方二八的香兰,丹凤眼忽闪,未语夺人魂魄,鹅蛋脸如雪似玉,黑发挽髻秀丽若盛开的兰花,给单身未娶的严秀才,以极其明媚印象,难免涌起俗念,不觉心猿意马,但是,兴业大事要紧啊!略逗留了半日,他便把文宝斋交给年近五十的猴子,让他和香兰一起好好管理,交代一番之后,趁春去夏来风和日暖的大好时光,急匆匆南出长安,走捷近的子午道进秦岭,迅即赶赴汉南。
   到了汉南,是夜酉时,和约来的李山柱、孟大海,在北关会馆把酒商定,翌日辰时,在石门手扒崖下会面,开始继初试牛刀之后的首次拓印动作。
   地处秦岭南麓的汉南,处处拥绿绽翠,凌晨会馆窗外,水杉树上画眉鸟扯银线般纷鸣,交织惬意的春色春光。严合生赶早起来,顾不上留恋眼前美好诸景,走马北出汉中城,驰过了花村,直奔石门。至手扒崖下策马驻足,等候多时,却渺无李、孟人影儿。辰时将尽,翘首直望,来路上人影渐渐络绎不绝,却都不是李、孟,心里先是着急,后来不免纳闷:昨晚面对面杯对杯,话说得好好的呀,两位莫逆之交,虽说都是城外山民,可言必行,没有失过信呀!眼见春阳渐上,等候无望,料定出了意外,严秀才急忙翘脚上马,离开了石门的约会地点,直往花村而去。
  
   3、兄弟反目
   东方天边发亮,鱼肚白忽而变淡,迅即,涌出桔红色晨光。
   静悄悄的花村后村李家,忽然有了响动——李山柱赶早起来,按昨日说好的,要去手扒崖下会面。脚步刚迈出家门,迎面碰见一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大步而来的孟大海。刚要上前打招呼,只见他收了脚步站住,直盯着他,低声说道:
   山柱兄弟,我们不能去挣那龌龊钱了。
   李山柱站住,一愣,大声问道:你说啥?
   你耳朵塞驴毛了……我们不去石门拓印了。
   啥……你不去了我去。
   孟大海吼说:我不让你去!
   李山柱急了:你不挣钱度日了吗?
   孟大海比他更急:我们还是,一块去采药。
   采药,采药能挣到钱吗?
   孟大海从牙齿间挤出细声:你要去,我也不给你悬绳吊人。
   我绑大石头上,不会自悬自吊。
   孟大海气粗了:反正我不准你去!
   李山柱不吃他那一套:你管不着我!
   你若不听,我剁了你的脚筋……
   你敢!
   怒吼了一声,自顾往前走去。
   说时迟,那时快,孟大海咬牙切齿说,你看我敢不敢!仗着身胚粗壮,猛不防伸脚,把气冲冲要走的李山柱,绊了个大爬扑。李山柱睡地上歪头盯住他骂着,要站起来,孟大海扑上来,踩住他一只脚,挥起亮晃晃的柴刀,上下闪了几下,见其挣扎不已,一发狠,刷得就要往下砍,似乎怕手里的柴刀不听指挥,嘴里发了疯似大喊着助威:
   我让你活着,只知道挣钱!
   屋里,山柱他爸正靠柴床上抽旱烟,对门外的吵嚷声先没在意,忽听门外唉约唉约约的,尖声呻唤连天刺耳。跃下床出屋,开了门扇一看,山柱躺在地上驴子似地打滚,双手紧紧地抱着一只脚。上前去扶他站起,人已经站不起来了,呻唤着说,我的脚筋,被砍伤了。问他是谁砍的,却高低不回答。问他得是姓孟的砍的,他也不作声。闻声出门的妈和妹子见状,看老汉问不出话,相帮着将人抬进屋,展展地放上柴床,见他脚脖子上直淌血滴,妹子没再吭声,提了竹篮子出门,说是要上山,赶紧去采止血的茅蜡与荆棘。家里团团混乱,他爸就地打了几个转身,情急之中,踉踉跄跄冲出家门,直往前村去了,嘴里嘟嘟囔囔,你孟大海疯了,为啥要砍伤山柱的脚筋呢?站在孟家独门独院的门前,只见白扇木门紧闭,门扇中间,重重地挂了一把大铜锁。又打转身嘟囔一阵,回家说孟大海家没有人,才听李山柱抱着脚,嘶哭着说:

共 1578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彩的武侠传奇小说,以坐落于汉城以北的石门瑰宝为线索,描写了一帮以严秀才,孟大海、李山柱为首的爱国志士,从石门探宝开始、经历了亮宝,孟李兄弟反目,再到三人挺身护宝最终石门瑰宝得以保存,不被损毁!整篇小说故事情结跌宕起伏,谋篇布局巧妙而严谨,脉络清晰,描写精准,小说当中对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刻画细腻而传神,细节描写形象而逼真,使小说整体结构更显恢宏大!推荐共赏!【编辑:月儿弯弯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07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6-04-06 20:01:19
  拜读学习了,祝创作愉快!
月儿弯弯笑
2 楼        文友:憧憬真情        2016-04-06 21:12:34
  小说当中对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刻画细腻而传神,细节描写形象而逼真,一篇佳作拜读了,感谢赐稿,问好作者了。
3 楼        文友:绝域莲心        2016-04-06 21:25:37
  欣赏佳作,感谢您的赐稿,祝您创作愉快!
绝域莲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