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清明漫谈(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清明漫谈(随笔)


作者:夜泊秦淮 布衣,20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29发表时间:2016-04-06 21:04:16

“到哪里去玩了?”假期归来,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由原来的“吃了吗?”改为了这句。三天小长假,着实让清明节火了一把。但仔细一想,不对呀,大家应该问一句“清明节,你哭了吗?”
   我不曾细查,只是从诗歌中约略了解到,清明节在古时很早就已有的,祭祖和扫墓是它的主要活动。明代诗人高启的“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一句说的就是祭祖和扫墓的事情,而流传度极广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写的则是扫墓人的悲伤心情。而古人的墓地大多又都在又偏又远的郊外,因此也就有了宋代诗人程颢描写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的情景了,在扫墓的同时捎带着到野外踏青和植树了。而跟随大人前往扫墓的小孩子们大抵总是贪玩,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天真而又灿漫,也就有了唐代韦庄描写的“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嬉戏光景了,这里的“白打钱”有人说是在玩蹴鞠游戏;有人说是在玩斗鸡游戏,在此我不想细究,总之无论是哪一种,都表明了小孩子是在嬉戏的。在这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小孩子们的嬉戏显得有些太“不合时宜”,但“欲断魂”的“路上行人”却没有加以制止。大抵是因为活着的人终究总是要更好地活着,看着小孩子们嬉戏,或许他们多少总能寻得一丝安慰和希冀。再后来,一些“天真”和“乐观”的成年人也加入到了越来越丰富的游戏当中,在蹴鞠、斗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荡秋千、放风筝、插柳射柳的游戏。于是,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忘掉了悲伤。
   近些年来,因为三天小长假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地备受关注了起来。每当清明节即将来临,包括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几乎是盯着日历,掰着手指头,翘首以盼地等待着这个传统节日的到来。遥想当年,没有三天小长假时,也没有见过大家如此关注着这个传统节日,这么来说,国家的三天小长假让国民重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静下来,仔细一想,又似乎总是觉得哪里不妥。大家关注的只是去哪里踏青,去哪里赏花,这些成为了节日里的主要内容,而祭祖和扫墓则成为了次要内容,这就大有“鸠占鹊巢”和“小三上位”的态势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每当清明来临之前,在城市里的街道边或郊外的马路边,总能够看到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扫墓的“孝子”们的“孝心”,他们就地取材画地一圈,为祖先烧过纸钱留下的一堆一堆的灰迹,让人看后滑稽而又“感动”;清明节时,他们则成群结队,乘车驾车,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去外地赏花踏青,而忘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本应该做的事情——祭祖和扫墓。我认为,祭祖和扫墓是一种方式,而不应该是一种形式。说它是一种方式,是因为它只是缅怀先祖和尽孝道其中的一种而已;说它不应该是一种形式,是因为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在这个节日里烧点纸钱,放挂鞭炮,磕个响头,走个过场,更应该借此传递孝道,延续孝道。
   说到尽孝,在这个事情上,古人确实比我们做得更好。《论语》上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告诫我们: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孟子》上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由此也说明早在尧舜时期就有三年之丧的礼仪。而在中学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其中一句这么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对这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古代“以孝治天下”,在某些年代甚至“以孝”来考察推荐官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想,一个“孝子”大抵总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吧!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个人人尽孝道的社会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和谐社会了。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社会虽然发展了,但我们在尽孝上确实是倒退了。经常在生活中或电视上会看到,“空巢老人”孤独去世多日却无人发现,老人儿孙满堂却无人愿意赡养,老人因赡养问题与儿女对簿公堂等等,弄得国家被迫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不禁让人啼笑皆非而又心底沉重。古人将“守孝三年”制度化,直到清朝,官员们在父母去世后如果不请假为父母守丧三年,一旦被监察御史弹劾,一生的政治前途均将化为泡影。而今的子女们,又有几人因为“没有常回家看看”而遭受到牢狱之灾的。或许有人说,不是不尽孝,而是为了事业,为了生活没时间尽孝,听听老人们的心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而对于那些为了国家而没时间尽孝的人,我只能对你表示敬佩,同时个人又觉得,在当前这个人才聚集的时期,请允许我斗胆说一句,国家也应该不缺那么一两个为了国家而没时间尽孝的“人才”吧!
   我还想说,我不是九斤老太,老是念叨“一代不如一代”;也不是别里科夫,老是怀念过去、歌颂过去。只是在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高速路上车如云”日子里,冒着靠旅游养家的亲朋好友痛骂的心理准备写下这些文字,仅仅想提倡在这个本该“断魂”的日子里,我们能不能忧伤一点、反思一下。于丹说:“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是的,我们也许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思念一下某个人,回忆一下某一段往事。
   我只想说,在清明节,我们不必见人就问“到哪里去玩了?”,也不必见人就问“清明节,你哭了吗?”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希望,几百年后,在某个清明节,你,我,看到这些文字的所有人还在这几天还能够被某些人想念一下,应该就知足了。倘若还有人,在这几天,为我们哭一下,那我们该是有多么幸福啊!

共 22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节是我们祖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清明漫谈》这一篇随笔,作者文写阐述自己对清明节的认识,先对古人描述清明的诗言分析,再从近些年来,人们对清明节的关注说起,作者认为:祭祖和扫墓是一种方式,而不应该是一种形式,更应该借此传递孝道,延续孝道。接着叙述尽孝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的某些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思念一下某个人,回忆一下某一段往事。”“一个人人尽孝道的社会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和谐社会了。”欣赏了,力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6-04-06 21:05:18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6-04-06 21:05:36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6-04-06 21:07:41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作者文写有感而议。赞!
4 楼        文友:天龙        2016-04-07 02:35:39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4-07 21:57:01
  清明祭祖扫墓,历代相传的是追贤思孝。现代人让这个节日变了味。死去的人被活着的人怀念,是生的绵延;后人礼敬先人,也是对子女的示范。让清明回归到一片孝心和真切怀念!在这一天心怀感恩。欣赏学习现实教育意义的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