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票证时代

编辑推荐 票证时代


作者:七台驿人 布衣,2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6发表时间:2016-04-07 13:34:29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上的商品十分紧缺,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计划供应。说具体点儿就是居民生活用的消费品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小至火柴、肥皂都要凭票购买。
   那时候,生活在城镇的居民,每家都有一大堆的各种购物证、商品票。重要的有粮本,也叫购粮证,还有粮票、布票、煤本等等。这些票证是城乡差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才能拥有。
   没有粮本,就不能购买米面。商店里出售的面包、麻花之类的食品仅有人民币是买不上的,还得支付等量粮票。下饭店也是一样,吃饭不但要钱,还要粮票。否则就得饿肚子。当时发行的有全国通用粮票,还有各省市区范围内流通的粮票,除了全国粮票,各省市区的粮票互不流通,只能在本省市流通。记忆最深的是那时候父亲单位的职工到外地出差,总要挨家挨户地换全国粮票,张家一斤,李家半斤地凑。当时北京的粮票最紧俏,据说有些全国粮票在北京都不好使。北京人只认北京粮票。那时候首都的优越性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除了平时家家必备粮票、粮本、布票、煤本外,每年街道居委会还根据每家人口数量另外再发一些商品票。如肉票、香烟票、糖票、肥皂票等等。更有甚者,我在网上竟然看到南方的一个县城居然有一种大粪票,上书“大粪一担”。想必是专门发给种菜人的吧。将大粪纳入计划管理,我想这也是一大发明吧。至于自行车、缝纫机就此大件紧俏商品,更是一票难求,需要走后门、托关系才能搞到。所以当时的商店、粮站的采购员、售货员是很吃香的工作。
   记得我家有一个红色的木盒子,是专门用来保存各种票证的,平时上着锁,钥匙奶奶保管着,一般是不轻易示人的,因为那些票证关乎到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实在是马虎不得。当时父亲发了工资,奶奶第一件事就是拿上粮本去粮站买粮,先把一个月的伙食安排好了才踏实。我家的邻居,家里有六个孩子,其中四个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供应的量根本不够吃,为了一口吃,兄弟四人经常打架,你吃多了,他吃少了,互相争抢,没办法,他妈只好也实“计划供应”。每天做好饭后,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不够吃的不管,吃不了剩下还是自己的。那时候,有些人家供应粮吃得接不到月底,要到农村买些粗粮来度日。我有个舅舅在乡下当干部,家里每年都要让他从乡下买百十斤莜面来补贴口粮。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当时是实实在在的卖方市场。虽然那时候人们的收入不多,购买力不强,但市场还是不能保证供应,可见国民经济的水平是极低的。加上地区分割,商品流通不畅,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品的紧缺性,实行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是不得已的办法。
   谈论那个凭票供应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名目繁多的各种票证背后,反映的是一段曾经国弱民贫历史。商品的匮乏、购买力低下,让许多家庭的日子过得十分贫寒。改革开放后,多数的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粮食还实行计划供应。八四年上大学时,我还去当地粮食部门转了粮食关系,在学校食堂吃饭还要粮票。直到一九九二年,粮价彻底放开后,粮票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计划供应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忆,而那些票证已成为了一些爱好者的收藏品。但是产生那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值得人们反思的。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什么时代,人总是要吃饭的,这是人的第一需要。离开了这一基本需要,别的是无从谈起的。

共 13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票证时代,是中国的一段历史。这篇文章揭示了票证出现的历史背景,更讲述了票证时代的生活情形。正常的购物票证,最后的大粪也出现了票证供应,在中国种植“肥”缺乏的年代,这也不奇怪。国家在票证供应,一些家庭人口众多,粮食有限,也不得不采取票证。回忆这些历史,我们更多的是感慨,生活在今天,我们感到的更是一种幸福。读该文,品历史,想今天,收获会更多。【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4-07 21:20:44
  从这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骨子里是没法忘记那时的生活的,但是,他们平常的生活中,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些记忆,所以,当他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品味到的就是一种亲切感。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