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及时捕捉生命的真情趣,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 (随笔外三则)

编辑推荐 【雀巢】及时捕捉生命的真情趣,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 (随笔外三则)


作者:李广森 童生,60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0发表时间:2016-04-12 10:30:24


   一、及时捕捉生命的真情趣,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
  
   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工作中提拔最快的并不一定是最聪明最能干的那个人,那些看起来最相爱最甜蜜的男女也不一定是夫妻。
   为什么呢?
   他们虽然已到了工作状态、精神状态最高潮的时候,但是他们的生命状态还不够稳定牢靠,还需要磨磨性子。
   经得起拉扯的感情才可靠,经得起磨练的性情才稳定,经得起考验的关系才长久。
   木匠行有个行规,学木匠要先学拉三年大锯。俗话说:“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要一早晨。”学拉大锯只要一早晨嘛,为啥学木匠要先拉三年大锯?因为大锯一个人拉不了,要跟人搭伙,讲究配合,拉三年大锯就是磨合。
   托尔斯泰说:“人要在血水、碱水、清水里泡洗三次才能完善。”经历过必要的人生历练,才能活得灵光通透。
   善于与人合作,让我们走得更远。在合作中敢于担当,才是我们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开始。
   有价值的人生,既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真正悲伤的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被赋予人生意义的生活,或者是没有从枯燥中找到趣味的生活!
   水灵鲜活的生命状态需要珍惜生命中的各种纠结。纠结不是坏事,纠结往往意味着更多选择。适当地给自己安排点儿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事儿做,经过必要的艰难痛苦得到的快乐,是最值得回味的快乐!
   生命之中,烦恼、忧伤、执着、洒脱、喜乐,五味杂陈,就是活着的真正滋味。五味,缺一不可,生命的智慧,就是享受若干情绪的和谐一统,不二。
   所谓成功,就是精神愉悦、心态平衡地谋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身心疲惫,甚至九死一生,而失去了生命的真情趣,则是舍本求末。
   真情趣,才是生命的源头活水。
   即使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能够保持精神愉悦、心态平衡,也是一种境界和智慧。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尼采说,改变是生命运动的方式,不会蜕皮的蛇会死。
   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阳光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未来。爱因斯坦说,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礼物,是精神上的发展与完善。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从石头到宝玉,需要一个打磨的过程。一个俗人和一个修行者,经历不同的修行与历练,都可以达到一个至真至善的境界。那种境界,按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懂得自我欣赏的人,内心强大,怡然自得,能干大事儿,也能干傻事儿。一个人内在的力量可以足够强大,而离开了他人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想干的大事儿也会成为傻事儿。
   走向更宽广的世界,自然拥有更丰富的人生!
   生命很美好,且让我们慢慢品赏。
  
   二、笑脸花开
  
   春节期间,山东临朐一位智障的农民兄弟盖的一座七层小土楼,因造型奇特,颇有艺术风格,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十多年前,这位农民兄弟在自己的二弟和三弟去世后,一直推着小车到处捡石头、树枝盖房子。在没有钢筋、水泥更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他竟然靠自己捡来的树枝、砖头瓦块一个人盖成了属于自己的七层楼房。这位智障兄弟坚信他的兄弟们还活着,还一定会来自己建成的小楼,他能与两位弟弟共同居住。
   智障兄弟的七层小楼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绝版工程。
   这位“傻子”干的“傻事儿”,对我触动的有两点:一是执著,十几年如一日,推着小车捡石头、树枝盖房子;二是乐观,他坚信他和自己的兄弟还会在自己家的小楼里幸福相会。
   傻子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智慧、执著和乐观。
   常常看到“东北二人转”拿智障、残障人士逗乐取笑,令人气愤难平。
   有一次,看到一位二人转男演员学盲人上街的模仿秀,引起一片叫好声,掌声雷动。
   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向盲人学智慧。
   盲人的安全防护意识,给我留下了深深印象。
  
   心灵体验心灵有所触动
  
   我根据演员的表演和我的记忆,总结一下演员表演的心得,也用心体验体验盲人的生存智慧。
   一、盲人走路的特点,出腿快,高迈腿,轻落地,落地慢。出腿快,高迈腿,盲人以这两点提高速度;轻落地,落地慢,盲人以这两点确保安全!据说,很多城市出现过马路井盖被盗事件,一些人不幸掉入井底,造成死伤。这多起坠井事件,没有一起是盲人。盲人因为失去了视力而走路格外小心,他们走路的特点,其实就是一套防范风险经验的总结。盲人走路出腿快,高迈腿,轻落地,一旦发现前边有沼泽或者陷阱,他的脚就会退回远处,以防范风险。
   二、盲人一旦停下脚步,就会侧脸站着,把耳朵放在冲着风景的方向,用耳朵聆听风景,观察风景。这时候,盲人的耳朵,就是正常人的眼睛。
   三、盲人到达目的地,心平气和地停下来,走路时的紧张表情就会当然无存,他或者等人,或者等事儿,脸上就会灿烂地微笑,笑成了一朵花。盲人在大街上,为什么总是在笑呢?演员的理解是,因为盲人不知道他要等的人是否已经来了,对方是不是已经看到他了,他只能笑脸开放,等着。
   盲人的耳朵
   就是正常人的眼睛
   笑开了,等着来人!
   多美的一幅画。
   盲人以一种身体的残缺,追求心灵的完美。
   笑脸张开,生命的欢喜心就自然而然开放!
  
   三、有没有一个办法: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天天快乐
  
   元宵节,一元复始,大地萌春。
   “正月十六,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大多在十六日一大早进行。
   经过“走百病”,新的一年,一定健康快乐!
   真的吗?
   记得一位催眠师这样兜售自己的专业:如果你不愿意被摧毁着去过每一天的日子,那么,你就可以被催眠着每天去喜悦地面对一切,这就是懂点儿催眠的魅力!
   催眠,真能改变一个人吗?
   根据我的理解,催眠是一种观念引导,是有意识地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教导系统的行为。
   一个人的自我教导系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果他总是不往好处想,他的头脑中总是充满了负面信息。这些负面认知,就构成了他消极的自我教导系统,消极的自我教导系统控制着消极的行为模式。
   积极的自我教导系统,则控制着积极人生的行为模式。困境中的乐观是积极,顺境里的冷静也是一种积极,只要是积极的自我教导系统,必然会带来乐观积极的行为方式:
   生命的每个当下,都天时地利人和,正是改善一切的好时机。
   我周围的人其实都喜欢我,真是令人惊讶;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马上喜欢上我。当然,我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他们,我想,他们应该从我喜悦的表情中看得出来。
   每天暗示自己:我总是穿着合宜,对人慈善,做事平稳、轻松而小心。
   ……
   简洁明快的自我教导充满喜悦,充满安详,心胸打开,用心默念:我总是做得到!
   每个当下都快乐!
   如果真的暂时不快乐,那就等等再乐!
   新的一年,天天快乐!
  
   四、戏剧一幕:生活就像在演戏
  
   一位广告专家说,每一个商品都有戏剧的一面。哦,看看,有戏剧性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生活……
   坐车,跟司机说:跟着前面那辆车!
   师傅迅速应答:好的,是执行紧急任务吗?好,我们跟紧,不能太近,怕暴露;不能太远,过红灯时怕被甩掉。
   我脸沉着,既而冲他一笑:兄弟,你做得很对,我们随时随地都要有侦查意识、任务意识、防范意识,不过,我们的任务刚刚执行完毕,前面那辆车不是嫌疑人,是咱们自己人!
   生活,就像在演戏:越投入,就越好玩。我们是演员,换个角度就是观众;观众,换个角度也是演员。
   懂得了这个,就超脱了!
  
  

共 3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四篇短文,情趣盎然,溢满哲思。生活是文学的源头。作者的文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来自生活的几件小事,在作者笔下,承载了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怀。执着、乐观、愉悦,让生命有意义,是久远的人生命题,是文学、哲学一直探讨的主旋律,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作者信手拈来的听到的看到的生活琐事,在作者心中转各个,笔下画个圈,就转换了面目,变得意义深远。作者对生活观察如此细致,盲人的迈步、盲人的神情在文中历历在目。而作者的思考如此别开生面,赋予这些小事以别样的韵味,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这些事件。使这个“老生常谈”议题变得新颖清新。作者的议论语言,深邃富有哲理。如:“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尼采说,改变是生命运动的方式,不会蜕皮的蛇会死。”“ 善于与人合作,让我们走得更远。在合作中敢于担当,才是我们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开始。”“真正悲伤的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被赋予人生意义的生活。”四篇短文都以生命的愉悦、安然为核心,每篇文都从不同的层面告诉我们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快乐的方法。开卷有益,所言不虚。我想读者朋友们定能从中找到和自己生命、生活的契合点。推荐阅读。编辑:冰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6-04-12 10:56:56
  以小见大,缘事论理。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4-12 11:59:17
  小文章大道理:及时扑捉生活的情趣,让生活充满滋味。我的日子正是这样希望,可真正做到很难!写得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3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6-04-12 16:09:18
  充满哲思的四则小短文,让我们领悟到很多生活的道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