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报告文学]孝感天下

精品 [报告文学]孝感天下 ——“十佳道德模范”袁怀安侧记


作者:清纯芳心 秀才,2496.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6发表时间:2016-04-12 15:33:49

[报告文学]孝感天下 我一直在构思一篇长篇小说《孝感天下》,可是,自从遇到他,知道他不为人知的经历和孝道,对他肃然起敬的同时,觉得“孝感天下”四个字用在他身上,恰到好处。他却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儿子该做的,尽了一个儿子该尽的孝心和义务。为此,我俩争执了好长时间,他不让我写他,也不让我报道他,但是不写他,我心里憋屈。
   和他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在十几个文友筹划出一本文集,在筹划会上,行色匆匆的他,姗姗来迟。大家边聊边等他,我一向对不守时的人,很反感,尤其是大家都在等他,他却老半天不来,可以说,反感到家了。大概四十分钟之后,他满头大汗地出现,大家都站起来迎他,叫他袁主任。我出于礼貌,站在人群中。他一脸谦和地和大家握手,不停地向大家道歉。轮到我,他一大步跨到我面前,礼仪性握手之间,热情地说:“久仰段老师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幸会,幸会!”我也是礼貌性地和他说了几句客套话,心里对他“坏感”又加深了一层。原因是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并非声名显赫,他却说成久闻大名,还仰慕呢!真会说违心话。他坐了大概半个小时,简明扼要地谈了些想法和建议,就起身告辞。他这种匆匆忙忙的态度和打官腔,确实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
   第二次和他见面,是在我们文集《太阳树》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扛着摄像机,忙前忙后,看见坐在角落里的几位才女和我,仍然很谦和地与我们打招呼,为我们拍照片,然后在会场忙碌着,等发布会结束,他一口水都没有喝,又匆忙地离开了。我心想:“那个袁主任,怎么没有礼貌,每次都迟到早退,这么不懂规矩?”在进餐时,我便将疑问向旁边的女作家马志芳,和文友永生等熟识他的人探寻,他们惊讶地看着我:袁主任给你留下的是这个印象?我点点头。他们知道我不了解并误解他了,便告诉我,他每次匆忙的原因。
   我听了他们的诉说,对他肃然起敬。原来他——真的不容易,他父亲双目失明十几年,后来耳聋,现在完全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八十八岁高龄,而且身患矽肺病、心脏病、胃病等多种疾病,已经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完全靠他,他老父亲跟前,一刻也离不了人。对他来说,父亲的事情,压根不是个事,更让他感觉到雪上加霜的,是老母亲,十二年前,老母亲得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被甘肃省三大医院的专家医师都下过病危通知书,他仍旧没有放弃对母亲的挽救,那一次,他硬生生地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母亲的生命。可是,十一年后,也就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母亲突发重度脑梗,再次住进了靖煤总院,正在医院抢救。此时,他的父亲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和其他病症,比母亲早一日住进医院,他在两位老人同时住院,而且一位老人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还能来参加我们文友出书的筹划会,今天又来参加此书的发布会。因为他母亲还在医院,不能离开,所以,他显得很匆忙……
   大概了解了一些他的情况以后,我在对他肃然起敬的同时,为自己误解了他而感到羞愧,更被他的孝心感动着。我感觉他身上有些事情,可能不为人知,尤其是他的那颗孝心,能让母亲的生命,在他的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奇迹——起死回生。奇迹的出现,一方面是老人生命力的顽强,另一方面在于他的精心护理。于是,我想去采访他,更多地想去深刻地感受他的孝心,以及他生活的原本状态,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将我的想法,告诉志芳,让她帮我联系袁主任。
   他知道我要采访他,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可采访的,他只是做了为人子应该做的,如果是文友之间交谈,可以约个时间聊一聊。于是,我以他的“文朋诗友”的身份,在一个沙尘暴狂虐的午后,和志芳一起,踏进了他家。
   他家和普通的矿工家庭一样,不到八十平方米的房子,干净、明亮,屋内的摆设井井有条,根本看不出来,是有病人的家庭。他早上刚随领导去白银开会回来,风尘仆仆的他,前脚进门,我们后脚就到了,他显得有些慌乱,赶紧将我们让进客厅里。
   进了客厅,才看见,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鹤发童颜,躺靠在一个“太师椅”上,椅子的扶手前端,用一条很宽的布条帮着,防止老母亲摔下来。这一次脑梗之后,老母亲已经失去语言能力,而且,智力不如两三岁小孩,完全不认识人。因为脑梗伤及大脑,而变成了“三不会”的人: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会走路。尽管老母亲不认识他,但对他很依赖,只要我们这些陌生人走近老母亲,老母亲就表现出躲藏之意。他笑着给我们解释:“我家的老小孩,是有一点意识的,不好意思,都不要见怪呀!”
   老人虽然心里不清楚,但她不是很安静,呆一会就要动动,然后,自己摸索着去解布条,情绪有点急躁。他就坐到老母亲的跟前,老母亲看见他,似乎安静了一些,那是一种无意识,但是很本能反应。他抓住老母亲的手,一边给老母亲按摩胳膊,一边和我们俩聊文学,他喜欢文学,对文字的那份热爱,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说着说着,我们将话题转换到养老上。他对当下的养老问题很担忧,因为他深有体会。他父母一生养育了两个孩子,他妹妹年幼的时候夭折了,到最后只有他一个子女。现在,两位老人的生活,完全由他一人料理,那份艰辛,他不言语,但是,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他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虽然是一句古话,在我的心里,却是皇天后土般重大,赡养老人是作为子女不可懈怠的责任。父母养我小,我们必须养父母老,这是最起码的事情。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人,我们养孩子有多么艰辛,父母养我们就有多么艰辛,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将我们养大,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如若把父母送到敬老院,自己心里过不去,感情上也过不去,虽然老母亲不认识我,但是我知道她是谁,我知道她为我付出多少艰辛……”这时,我才知道,他十几年前为了孩子没有再婚,十几年后的今天,为了父母,他也拒绝了几位对他有好感的女士的求婚。他觉得自己的重担应该自己挑,不愿让别人进这个家庭就为他受苦受累,因此不如不再婚。人到中年的他,对小的不能放弃,对老的不能遗弃,哪一头都是他的牵挂。亲朋好友劝过他,老人可以进敬老院,他也为此事专门考虑过,觉得把老人送敬老院,自己过不去心里那道坎,还是自己来照顾。他说:“父母在,家就在,亲人的缘分,一生只有一次,这个世上,什么事都可以等,唯独尽孝是不能等的,等没了,就会永远的没有了。”
   他的老父亲,是开发建设我们靖远矿区的第一批建设者,当年,父亲在建井队上班,母亲还在老家,夫妻两地分居长达数年。小时候,他随母亲生活在山东老家。
   由于山东是孔孟之乡,所以特别重视礼仪。比如过年磕头、祭祖必不可少,不管你在外面的身份有多尊贵,过年了,辈分低的给辈分高的人磕头,年轻人给长辈磕头是必须的。这也是教育孩子尊老敬老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里,近半数出自孔孟之乡。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即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及其衍生出来的“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成为后世尊崇的“君子人格”的组成要素。五千年齐鲁文化,孕育了家乡淳朴、厚道、诚信、担当的民俗乡风。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连他的名字,都包含着家族对他“树德立世”的期冀,长辈从孔府“安怀堂”中选取“安怀”二字给他起名,蕴意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寄托了对他传承孝道家风的愿望,这也成了日后他默守的人生信条。父母虽对他疼爱有加,精心呵护,但是从来不溺爱他,严格的教育,朴素家风的训导,和孔孟思想的濡染,使他年幼就就知晓孝爱礼教,懂得尊老爱幼。
   老母亲在他地安抚下,很安静。这期间,老母亲被他抱到里屋,换了两三次尿不湿。他说平时不用尿不湿的,都是用尿布,棉布类透气性好,老母亲能舒服点。从里屋出来,他用温水给母亲洗手,然后试着给母亲喂点水果,老母亲没有牙齿,他就将水果去皮,弄成汁液,一点一点喂进母亲的嘴里。老母亲由于吞咽功能受损,不能下咽的东西,都吐出来,他用手接住老母亲吐出来的残渣。他很温情而专注地看着母亲,吃下去每一勺果汁,等母亲吃得差不多了,他又用温水毛巾,给母亲擦嘴、擦手。
   我问他,那老父亲现在呢?他说:“老父亲因为失明失聪,完全生活在无声无光的时间,压根不知道白天黑夜,如果他醒来,闹腾得不行,为了我们能“安静”地交谈,所以安顿的让他睡下。”他说老人不得病,还好办些,但是两位老人,不管哪一个病了,他都会焦头烂额的,因为,两位老人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每一口饭菜,每一粒药片,都要靠他喂进嘴里,有些药,难以下咽,他就将药碾碎成面状,在小勺子里化成水,给老人喂下。两位老人在一起,他一个人还能照顾过来,如果一个住院了,一个在家,就让他非常揪心。最怕的是,两个都有病住院了,那简直无法应付了。遇到这种情况,左邻右舍、朋友老乡、领导同事等都来帮忙。说到这儿,他阳光般的笑脸上,蕴藏着许多的歉意,“我欠大伙的太多了,没有他们的帮忙,真的不敢想象,我怎么去支撑,只能以后倍加偿还了。”两位老人吃的药,都非常复杂,服用次数多,他制作了一个服用时间表,按时按点给老人喂药。为了防止忙中出差错,还自制了一个药盒,分早中晚和饭前饭后,提前把药分好,分别放在药盒对应的隔档里。老人吃的药虽然按医嘱服用,但多而杂,“是药三分毒”,这些药治病救命的同时,对老人的身体也是一种损害,所以,营养必须跟上。两位老人没有牙齿,他就将饭菜煮得软软的,水果都榨成果汁,软一点的切成小丁丁,用牙签一丁丁地喂,他说:“还要慢慢练习老人的嚼服功能,自己嚼着吃的香。”
   照顾两位老人,他现在已经轻车熟路,非常娴熟了,但也有手忙脚乱时——那就是老人一块要大小便,或者这个还没有完,那个闹着要上。等他将这个收拾好,那个已经尿裤子了,说到这儿,他微笑着看着母亲说:“他俩很淘气的,不过这样挺好,让我忙忙碌碌的,不会寂寞。”说完,将母亲额头上的一丝银白的头发理顺,抚摸着老母亲的脸,疼爱地说:“我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两次生命垂危,第一次因急性坏死胰腺炎,被甘肃省三家大医院的专家组下过病危通知书,那真是一段噩梦般的经历。不忍心看着奄奄一息的老娘,极其痛苦无助的躺在病床上,自己只有全力以赴地救治,尽力给妈妈减轻些痛苦之外,其它一点都帮不了她,看着老人遭受那么大的罪,心疼,真的很心疼。但是我妈很坚强,生命力很顽强,从死神的手里挣脱出来,深深感动着、激励着我。我妈每一丝好的起色,对我都是鼓舞,我妈康复那八、九个月,我和老妈走得都很辛苦,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强了……”
   在我们谈话中,正好有邻居阿姨来看老人,又跟我聊起了好多他照顾老人的情况。听邻居阿姨讲,十多年前那次母亲大病,他每天都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母亲。或许是他的执着和真诚感动了上苍,把命悬一线的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也为医学史创造了奇迹。从老人卧床到能坐起,从要人搀扶到独立行走,他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孝心,给老人做康复,这样一晃就是几年。母亲见人总是笑着说:“儿子花18万买了个妈,俺能有今天,多亏了这个好儿子!”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料,去年10月份,也就是我见他的第一次的时候,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84岁老母亲,再次遭遇生死劫难。老母亲因突发脑梗,又一次住进了医院,使这个家庭再度陷入困境。老母亲这一次也非常危险,他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又和亲朋们东拼西凑的借了几万元,迅速给老人救治。住院期间,他天天守护在老人身旁,端屎接尿,悉心照料,同室的病友,都为老人有这样一个儿子羡慕的不得了。两个多月来,他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经过精心治疗和伺候,母亲挺过两次肺部感染的生死关口,终于出院了。可母亲从此成了一个“三不会”的人。长期伺候一个中风不语、瘫痪在床的老人,让他切实体会了一番“一人中风,全家都疯”的艰辛滋味。好在对这一切,他也很快习惯了。
   看着老母亲的气色还不错,红扑扑的脸上,几粒老年斑,证实了老人的年龄外,猛一看,老母亲要比实际年龄要小十几岁。他将老人伺候得这么好,我对他的敬重,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在照顾好老母亲的同时,他抽时间搀着老父亲,在家里慢慢走动走动,为了防止老父亲磕磕碰碰,他家的任何物件,都是固定位置。我环视了一下个这小小的三居室,不到八十平米,这是矿务局的老房子,设计的不太合理,拐弯抹角多,门也多(六个门)。在一间向阳的卧室里,我看见难以想象的一幕:不大的卧室里,摆着三张床。放在地上的是母亲的,另两张靠墙的,大一点的是父亲的,小得只能容身的,是他的。他说为了照顾老人方便,只能这样了。这个狭小的空间,就是他平时待得时间最多的地方,被他收拾的井井有条。

共 607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也许,袁怀安时刻牢记着“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告诫吧,他对父母的孝行,一点也不亚于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任何一位。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袁怀安却时时陪护在一个“三不会”( 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会走路)的母亲和没有声音和光明感的父亲身边,恪尽孝道地护理着他们的一切。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居然还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他的父母都在,感恩他还能尽一份孝心,这个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孝心是不能等的,等没了,永远就没有了。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我们见过太多满嘴孝道、孝念、孝心的伪孝子,便会为袁怀安的孝道而感动。不知道这种感动中,是不是含有一种讽刺的意味?假如我们所有为人儿女者,都能像袁怀安那样,在父母最无助最需要的时候恪尽孝道,甚至比袁怀安做得还好,我们还会被袁怀安的孝行感动得热泪盈眶么?文章以先抑后扬的叙述手法,把袁怀安的勿勿行色、不懂礼貌的“坏印象”放在前面,使读者也对袁怀安的“不礼貌行径”感到不齿的时候,再以朋友的简单介绍,切入到他的孝行,然后又近距离地接触袁怀安,使一个真实的袁怀安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描写手法上的先抑后扬技巧,正好能够揪住读者的阅读心理。文章叙述自然,描写细腻,感情充沛,值得一读,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413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4-12 17:11:36
  光有孝心和孝念是不行的,还得有孝行,这篇文章中的袁怀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着一股温暖的正能量。欣赏了,问候清纯芳心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6-04-12 19:55:01
  感谢武戈老师!辛苦了!遥祝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雅润        2016-04-12 20:20:44
  佩服芳心,一篇报告文学出炉,你的写作精神真的佩服。
雅润
回复2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6-04-12 23:19:47
  呵呵!我都快要累死了!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4-13 10:55:41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6-04-13 20:09:01
  谢谢武戈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