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德玉杯孝道征文】孝的传承(小说)

编辑推荐 【杨德玉杯孝道征文】孝的传承(小说)


作者:米老鼠 布衣,14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5发表时间:2016-04-13 08:45:23
摘要:米老师在医院陪着奶奶度过这个冬天。白天由她在医院,喂饭,喂水,领奶奶上厕所,给奶奶洗脸洗脚;晚上由爸爸妈妈、叔叔姑姑等谁休息谁伺候。直到过春节才出院。同病房的患者说,这个小姑娘对她奶奶真好,将来对她父母也错不了,真是好样的。

米老师要手术了,这下可忙坏了丈夫和女儿。丈夫请了长假,女儿休了年假。
   医生初步确诊米老师患的是鼠神经跷瘤,就是在脚底下靠近脚心的位置长了一个肉瘤,已经很长时间了,最近感觉疼得厉害。米老师到医院才检查出来的,医生说必须手术,并且需要到市内的大医院去手术,县级医院做不了。
   丈夫山庄和女儿柿子各自请好了假。星期一的早上,山庄和柿子带着米老师一起,赶往医院。他们先坐107路公交车,到了西山站,然后坐快轨到市内火车站,最后坐16路车到市内的医大二院。一路上,女儿柿子搀扶着米老师,陪她说话,给她找座位;丈夫山庄拎着背包,前面引路。他们是早上7点钟从家出发,到医院都10点多了。
   柿子挂了专家门诊,因为是事先预约,所以10点半就来到了住院部。紧接着是办理住院手续,人很多,柿子让爸妈先坐着,她自己去办理。大概快到11点了,住院手续办好了。他们来到了手足科护士站,护士为米老师做了常规检查,然后说:“现在没有床位,先在走廊给你加张床,你先休息,等下午有患者出院你再进病房。”
   山庄说:“好的,谢谢!”
   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现在医院床位很紧张,有的病人直到出院都是加床。
   已经中午了,柿子带着爸妈去吃饭。前面有家饺子馆,是喜家德水饺,他们走了进去。里面人很多,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时服务员过来了,柿子拿过来菜单给妈妈说:“妈妈平时最爱吃饺子了,今天妈妈点,咱们吃上美味儿的水饺,交上好运,祝妈妈手术成功。”
   妈妈点了韭菜鸡蛋馅、韭菜虾仁馅和韭菜猪肉馅,一共三盘水饺。柿子给爸妈调好了蒜酱,还特意为妈妈调得稠点的蒜酱,因为妈妈最爱吃这口了。她还要了三碗饺子汤,一袋烟的功夫水饺上来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饺子,柿子为了消除米老师手术前的紧张心理,不时地逗妈妈开心,让妈妈高兴,山庄也讲几句笑话给米老师解闷。米老师笑了,暂时忘却了要做手术的烦恼和担忧。
   吃完午饭,都快一点了。山庄说:“咱们回去吧!等有人出院我们好进病房”。
   柿子说:“哪能这么快?反正都是等,不如我们去海边走走,也好让妈妈散散心。”
   于是,一家人来到了星海湾。他们租了一条小船,山庄划船,来到了桥墩下,看到海水涟漪,浪花涌动,二十多年前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那年,米老师和山庄正在谈恋爱,赶上星期天,两人决定到星海公园去玩。于是他们坐火车来到星海公园,也是在这个桥蹲下,租了条小船,山庄划船,米老师坐在船上,两人买了蛋糕,买了烧鸡,买了饮料。面对大海,他们谈论过去,憧憬未来。时间过得真快,说着说着日照当头,他俩感觉有点饿了,想起好吃午饭了,于是便把买的烧鸡、蛋糕、饮料拿出来。米老师说:“要是我奶奶在这儿就好了,她最爱吃这些东西了。奶奶牙口不好,每次都是我把肉剁成碎末再给她吃。”
   “我爷爷最爱吃蛋糕,我每个月都给他买两斤。”
   山庄也说。
   “要不这样吧,咱们别吃了,把这些东西捎过去给我奶奶和你爷爷吃吧,我们不玩了。”
   米老师说。山庄一听,非常高兴,答应说:“那好吧,咱们再买一份,每个人拿两样东西回去,好事成双嘛!”
   米老师也很兴奋,说:“你还挺讲究,知道还挺多,好吧,那就再买一份。”
   于是,两个人又买了烧鸡和蛋糕,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他们没吃午饭,因为当时工资不高,他们没舍得吃,而是拿着这些爷爷奶奶爱吃的东西回家了。
   “爸爸你怎么不划船了?妈妈你怎么不说话了?”
   柿子的话打断了他们的思路。
   “我们在想过去,二十多年前,我和你妈也在这里划船。”
   山庄说。
   “你们还能记得吗?”
   柿子问,米老师说:“何止记得,简直是历历在目。”
   “你们还挺浪漫,那你们说来听听”。
   柿子说,山庄看了看表,说:“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等以后再说。”
   于是,一家三口下了小船,朝医院走去。
   下午三点半左右,有患者出院了。护士把米老师带到了病房,指定一张靠窗的床位让她住下,然后又为她做了一次常规检查,告诉她医生待会儿过来会诊。大约四点钟,来了几个大夫,他们详细询问了米老师的病情,看了看她的脚,捏了捏,敲了敲,拿着病历看了看,然后让米老师一会儿去医务室。一刻钟的时间,米老师来到医务室,医生又了解了她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以及她的婚姻和生育状况,然后让她回病房等消息。
   柿子向妈妈问明了情况后,来到了医务室。米老师的主治大夫是佟大夫,柿子从佟大夫那里了解到整个治疗过程,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中观察,手术后护理和调养等等。佟大夫其实已经和米老师讲清楚了这些细节,但是看到柿子这么虔诚,这么执着,很受感动,还是很耐心的把整个治疗过程又详细地向柿子述说一遍。快到下班的时间了,佟大夫和几个医生来到病房,告诉米老师手术明天进行,今晚好好休息,晚上12点以后停食停水。
   这下米老师心里有数了,明天手术。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了,山庄和柿子出去买饭了,米老师留在病房。她开始仔细观察这间病房,病房可以住四个患者,有一个老太太和她对床靠窗,她就是老年病,来疏通血管,晚上回家;门口两张床一个是今天上午做手指手术的一个小姑娘,做完手术也回家了;和小姑娘对床的是一个大姐,姓徐,也是刚住进来的,和她儿子出去吃饭了,大概是后天手术。
   这时他俩买饭回来了,买了小米粥,馒头,四个菜:炖刀鱼、麻辣豆腐、地三鲜、炝土豆丝。米老师一看这么多菜,就说:“买这么多菜干吗?又不是来过,花那么多钱,真是浪费!”
   柿子看妈妈心疼钱,就说:“你明天手术,一天都不能吃东西,会饿的,今晚多吃点,积攒点能量。”
   “还是我们闺女想得周全”,
   山庄接了一句。柿子赶紧递给妈妈一双筷子,让妈妈赶紧吃饭,过一会儿就凉了。
   吃完晚饭,米老师让山庄和柿子回家,说今晚没事,不用都在这里耗着,回家好好休息。他俩拗不过米老师,只好回去了。临走前,他俩又特别叮嘱米老师早点休息,半夜后停食停水。送走了丈夫和女儿,米老师在病房外面走走。
   等她回到病房,才发现徐姐吃完晚饭回来了,和她儿子正在房间里聊天呢。见米老师回来了,徐姐的儿子很有礼貌地说:“阿姨你好!”
   “你好!”
   米老师说。接着米老师就和徐姐开始唠嗑了。徐姐是吉林四平人,退休后随儿子来到这里。儿子嘉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后来到热电厂工作。徐姐和丈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自己带着孩子,真不容易。嘉博从小就很懂事,勤奋、好学、孝顺,是妈妈的骄傲。徐姐的脚趾头上长了个瘤子,儿子休假陪妈妈做手术。可能是后天做手术。
   米老师和徐姐正聊着,嘉博端过来一盆热水,让妈妈边泡脚边聊天,因为这是老病房,没有洗漱卫生间,需要到外面去洗漱、上厕所,很不方便。
   “嘉博真孝顺!”
   米老师说。徐姐一听米老师夸她儿子,脸上笑得像一朵花,
   “那是不假,我儿子就是孝顺。”徐姐自豪地说,嘉博听完有点不好意思,到走廊去了。徐姐告诉米老师,她和丈夫离婚后,嘉博的爷爷和奶奶她没有丢下不管,一直照顾他们,给二老养老送终。嘉博是受妈妈的影响,所以对妈妈很孝顺。
   五月的滨城,到了夜晚,空气略显得阴凉,米老师披了一件外衣,站在窗前,望着天空中的星斗,浮想联翩……
   明天就要手术了,手术结果如何?是良性还是恶性?米老师不敢想,也没有必要去想。一切随缘吧。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对于医院这个地方,米老师并不陌生,这里曾经是她伺候亲人的地方,也曾经有过生离死别。
   在米老师还很小的时候,就担负起照顾奶奶,伺候奶奶的重任。因为当时正是文革时期,米老师的爸爸妈妈都在工厂里上班,工厂里抓革命、促生产,轻易不允许请假,所以他们没有时间照顾老人。但是他们经常让女儿去看老人,照顾老人,伺候老人,并且每月都给双方老人生活费,给奶奶每月十五块钱,给姥姥、姥爷每月二十块钱,这在当年算是很高的生活费了。当时的工资不是很高,给了双方老人生活费后,他们自己家的日子就拮据了。记得当时是每月的19号开饷,如果赶上爸爸妈妈休息,就由他们去送生活费,并且每次去都要给老人买水果、点心、烧酒等。如果赶上爸爸妈妈加班,就由女儿去送。
   在米老师十二岁那年冬天,放假了。一天,她正在家里写寒假作业,爸爸回来了,告诉她奶奶病了,在医院住院,让她快点去。她放下笔,撒腿往医院跑,医院离她家大约步行十五分钟,等她跑到医院时,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她来到奶奶病床前,看到奶奶正在输液,问奶奶怎么样了,奶奶说老毛病了,不要紧。奶奶患得是支气管哮喘,每年都得住院,而且还不止一次。
   米老师在医院陪着奶奶度过这个冬天。白天由她在医院,喂饭,喂水,领奶奶上厕所,给奶奶洗脸洗脚;晚上由爸爸妈妈、叔叔姑姑等谁休息谁伺候。直到过春节才出院。同病房的患者说,这个小姑娘对她奶奶真好,将来对她父母也错不了,真是好样的。
   在米老师高考那年,正是粉碎“四人帮”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年三月,姥爷患了食道癌,还是晚期。姥爷家在乡下,离县医院很远,为了方便姥爷治病,妈妈把姥爷接到家里。
   当时米老师家房子很小,对面房,就是两家共用一个厨房,屋内对面炕,房子很小,奶奶也住在这里,很拥挤。为了照顾姥爷,爸爸把奶奶送到姑姑家。这样,姥爷睡一铺炕,爸爸妈妈睡一铺炕,米老师和弟弟睡地铺。到了晚上,米老师要复习功课,姥爷疼痛难忍,她就给姥爷按摩,喂水,喂药,安慰姥爷,想方设法缓解姥爷的病痛。姥爷住院期间,正是她升学复习的关键时期,即使这样,她也是一有空就到医院陪姥爷,帮妈妈给姥爷洗衣服,做饭,打水等,直到姥爷去世……
   叮咚!手机微信响了一下,打断了米老师的思路。她打开微信,山庄和柿子来的:早点休息,祝明天手术成功!晚安!
   米老师看时间都九点半了,她开始洗漱,这时,徐姐送儿子也回来了,两个人洗漱完毕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山庄和柿子就来了。一进门,柿子就问:“昨晚睡得怎样?”
   米老师说:“很好!”
   山庄又问:“手术排几号?”
   “三号”
   米老师回答说。从九点开始做手术,三号怎么也得十一点以后,慢慢等吧!柿子打开游戏让妈妈玩,想让妈妈开心,分散压力,缓解手术前的紧张心理。
   第一个手术做完了,米老师一看时间,都快十一点了,就对他们俩说道:
   “这第二个还没开始做,一时半会儿轮不到我,你们俩先去吃饭吧!”结果俩人坐在那儿谁也没动。大约十二点半左右,第二个手术做完了,这时一个护士进来对米老师说:
   “十五分钟后换手术服,等着手术室护士来接你”。
   这时山庄和柿子过来了,柿子说:“先上厕所,放松放松”,
   山庄也说:“没事,别紧张,一个多小时就做好了。”
   十二点五十五分,米老师进手术室了。手术期间,山庄和柿子一直在手术室门外等候。十四点五十九分手术结束。佟大夫拿着取出的肉瘤给米老师看,告诉她,手术很成功,肉瘤很光滑,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应该是良性的,具体还要等切片检测结果,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接着,佟大夫到手术室外跟山庄与柿子说明了情况。过了一会儿,米老师被推出手术室,来到病房,由山庄、柿子、嘉博和医护人员一起把她抬到了病床上。因为还是在麻醉期间,米老师还不能动,柿子对妈妈说,你先睡觉吧!大夫说再等九个小时麻药劲才能过。不知过了多久,听见大夫和柿子对话。大夫说:“等麻药劲过了患者会感觉很疼痛,现在有两种止痛药,一种是国产的,200多元一支,医保报销;另一种是进口的,600多元一支,医保是不给报销的,你们家属看选择哪一种?”
   “进口的”,
   山庄和柿子异口同声地说。大夫听完说:“好的”
   说完大夫就出去了。米老师听了眼里流出激动的泪水。有这么体贴入微的丈夫,还这么孝顺懂事的女儿,她知足了,没多久,她又进入了梦乡。
   大概过了午夜时分,米老师醒了。可能是麻醉药劲过了,尽管用了止痛药,但是伤口还是隐隐作痛。看到女儿还没睡,正在看着妈妈输液,导尿,换药,就告诉柿子去睡觉吧,有事我按铃叫大夫。女儿没有去睡,而是坚持等妈妈输液结束后才睡。

共 61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米老师做手术住院期间丈夫女儿陪护,女儿柿子忙前忙后照顾妈妈无微不至;病房里徐姐也是做手术,儿子嘉博照顾有加。羡慕了病房里的刘奶奶,给他们做媒劝他们两家联姻。儿女孝顺皆来自从小在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文章描写细腻且令人生情,情节生动,人物刻画比较好。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杨柳!【编辑:青州大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6-04-13 08:47:51
  问好作者,感谢参与杨柳社团举办的【杨德玉杯孝道征文】。
2 楼        文友:米老鼠        2016-04-13 09:06:27
  感谢大浪老师!
   孝老爱亲,是每个人的责任,百善孝为先,让“孝”串联我们的生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